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情,抱歉,这个是秘密,大家无权知道。下来的第二件事情那就是对于厂里的保卫科特勤中队离开的事情,到现在还有一部分对于还没有回来。而且这些人都是全副武装出去,会不会出什么事情。对此江晨解释因为那边需要人手,所以调他们过去的。让他们放心,这些队员都是在军方的监管下工作的,所以不会冲什么问题,请大家放心。至于他们去了那,干了什么事情,也是抱歉,这个不能说。
当然如果说这些人一点都不知道也不可能。因为水电站毕竟是厂子里面的工程,所以他们平时也是会多注意一点。最近一段时期,水电站上游那边这么大的事情他们怎么能不知道。有枪炮声,有军车和军队进出。而且周围的人家都被搬迁了,现在上游已经被戒严起来了,没有命令是不能进入的。还有江晨和雷军的过度亲密接触,这些都说明江晨在参与这是什么事情,而且保密程度还很高,不过厂里领导并没有反对,说明他们也知道这件事情,至于为什么没有跟他们说,说明他们的等级太低了,没有权利知道这件事情。而今天的问询也只是组织程序上的事情而已。
接下来就是厂子里面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比如这个厂里对于80毫米火箭筒与火箭弹配套车间的扩建。这具80毫米火箭发射系统,可以说是一鸣惊人。开始有些前线的部队还抗拒,认为这具80毫米火箭发射系统没有之前的120好用。传统的步兵思想,认为威力越大,所以东西越好。尤其是一些老牌部队,更是对这个120特别的钟爱是,甚至还在基层部队的编制你加了一个120班。为的就是克服120的缺点,增加它作战的持续性。可是这样下来也就占了很大的编制,造成了极大的浪费。慢慢的80毫米火箭发射系统一它优异的性能和轻巧的设计,很快就在部队中普及开来。
现在上面已经在开会研究,怎样将这个80毫米火箭发射系统加入我军制式装备中来,然后推广到全军。不过这样下来的话,那么生产这个80毫米火箭发射系统的就不止一家了,为了配合更好更安全的保障,所以上面要求他们要将这个图纸交出了,然后提供给其他的几个厂子联合生产。对此厂里领导肯定是不高兴了,于是就开始闹了起来。这段时间江晨他没在,所以也不清楚这些领导都是怎么闹的,只知道最后,上面还是将图纸的备份拿走了,说是由他们保管,然后由厂子里生产,但是要求厂里要扩大规模加大生产,一要满足前线的需要,这个第二个那就要提高装备来逐步替换点现在部队里面普遍装备老旧的四零火箭筒,所以厂里才扩大规模了。因为要求的比较急,所以工程的进展很快,在江晨回来之前已经完成了厂房建设,下面就是设备安装与调试了。
对于人员的招聘,厂里已经招好了,这次又是三四百人的规模。现在厂里的人事科已经成了省里安置办的香饽饽了,随着B17厂和服务公司的大量招人,让省里安置办的工作轻松了很多。这让几个邻省的同行羡慕不已,甚至还有一些人私下接触马国良,想让他帮忙一下呢,这让马国良好一阵得意。这一年多来,厂子里的员工规模翻了好几番,从最初的不到五百人,现在要是加上了这一批人了的话就将近两千人,这个对于厂里的领导来说是十分惊讶的,到现在有些人还是这个跟梦一样。
不过人员的增加给厂子与厂里的领导的工作也是带来了极大的压力。突然来了这么多人,从管理上来说也是增加极大的困难。这些人如何有序的工作,如何安排住宿,如何安排吃饭,这个都是一个问题。以前的食堂显然是够了,所以厂里有在一边的员工住宿区里建立了一个大餐厅。这个员工休息区,其实就是员工的单身公寓。这个是在厂子的边上的,而不是像分配住房的小区一样,是和厂子分开的,这些单身公寓有些是新建的,有些则是老住房改造的,就是原来家属住的,来了这么多人,新建肯定是来不及的,所以江晨他们就打起了这些老楼的主意。先住着吧,然后慢慢建吧。刚来的都是年轻人,还是先让他们吃点苦吧,这样有利于他们的成长。
再说这些人的吃饭,这个近两千人吃饭,这一顿光吃的大米就一卡车啊,而且一次就是两头猪,还要好几车菜。光是这么多的物资供应,就让厂子里的出纳与后勤管理领导都是愁的头发都白了。因为在这个时候,大家的生活水平还是不太高,物资还比较匮乏,所以这些物资的采买让周围的几个市场的物资价格持续增高,这已经让周围的住户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为了这个事情,当地政府的领导也是没少找厂里的领导诉苦谈话,希望他们能够妥善解决这个问题,不要破坏当地社会生活秩序的稳定。(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三章会议之销售情况
这个问题是双方都没有看全面,这其实是一个可以双赢的好事。江晨实在是搞不明白,为什么这本身是一件好的事情大家怎么都没有想到呢,还是说大家还没有一种赚钱的或者经商的意识。于是江晨在和自己的小姨进行了一番深入的谈话后,由江晨和他小姨雷娟出面凑成的B17厂与区政府的供给合作协议达成了。这份协议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其实就是双方的一个供给合作合同。由B17厂借贷资金,然后交由当地政府,让他们发展种植或者养殖农牧业,以供应给厂子食用。这个就成了一个三赢的局面。第一个那就是厂子得到了稳定的供给,满足了厂子里的物资需要。这个第二个就是当地政府,他们成功稳定了市场,并且因为有了B17厂借贷的资金,让他们可以大力在本地发展农业,而且这些东西还不愁市场。所以对于当地的经济有着很大促进增长,而且做好了也是他们的政绩之一。这个第三个那就是当地的居民,他们通过种植或者养殖,可以来改善自己的生活,而且还没有后顾之忧,这简直是一件天上掉馅饼的事情。
这个也是江晨的计划之一,他的目的是将厂子与服务公司和当地的服务业以及民众联系集合起来。通过工业的生产来带动第一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然后走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然后让厂子与周围的地区密不可分,这样才会在厂子繁荣的同时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这个就是厂子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如果厂子只顾得自己的发展与赚钱而忽略周围地区的话,那么这个厂子迟早会被附近的人赶出去的。而且就算没有赶出去,那么这个厂子的生产情况也会急剧恶化的,江晨可是不想让周围的居民整天都来盯着厂子或者算计厂子。他要做的是让大家都从厂子中得利,然后自觉的维护这个厂子。这样就算是再大的风雨,也会有人与他们共同扛下去了。
下面的一个事情就是关于厂子产品的销售情况。虽然因为先进的装备致使了江晨他们的产品也在国内打开了销路,可是这些都不算什么。因为江晨他们生产的装备在国内根本就没有赚钱,也不打算赚钱。所以提供给军方或者其他部门的装备,江晨他们也是按照比成本略高的价格售出。现在是大家都比较困难的事情,所以江晨他们也不想在这个时候发这种财。况且他们本身就是为军方服务而建的厂子,本身就是一家人,所以江晨他们也不想在家人身上赚钱。其实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现在江晨他们的收入来源主要还是在对外贸易上。国内的这一点钱,说实话江晨还没有看上呢。不过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不是江晨他们没有订单,而是有了订单后生产不出来。主要的问题那就是怎样协调国内产品与国外产品之间的关系,这个才是摆在江晨他们面前的大问题。
针对这个问题,江晨他们也想了很多办法,可是效果都是很差。最后还是在科工委的建议下,才找到了解决办法。什么呢,那就是分开生产,或者是分时生产。分开生产那就是将国内与国外订单的生产分开,分到不同的车间进行生产。在根据各个订单的数落,来确定资源倾斜度。比如某件产品总共有五条生产线,国内的订单比国外的订单少一些,那么就给国外分三条,而国内分两条。如果国内要的比较急的话,那么可以逐渐增加或者全部转产。这里要解释一下,这个国内装备的和卖给国外的是两种标准。一种是自己装备的,这部分产品没有那么多花花装饰,一切以实用为准,而且在加工上和设计上别外贸品先进了很多。而外销品主要还是追求利润,要是都像国内的这么实在的话,还怎么赚钱啊。而且国外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