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甚至朱翊钧都想着建造一只船队,然后去倭国抢银子,用大船往回拉。
“回皇爷,熟铁已经有产出了,但是暂时还是把握不好!”陈矩听到朱翊钧的问题,连忙说道,神情之间倒是没什么担心,这几年他已经说过无数次这样的话了。
现在还好一些,刚开始的时候全都是还不行的消息,陈矩生怕朱翊钧生气,结果皇爷的态度让陈矩松了一口气。
朱翊钧知道这件事情着急不得,虽然自己知道这方面的知识,可是知道也没用,关键是这个时代要做出来,那是要符合这个时代的科技水平的,要不断的尝试才行。
倒是对于明朝的造炮技术,朱翊钧很放心,清末左宗棠出兵新疆抗击侵略,在沙堆中挖出明朝大炮,见其制作技术远好于清朝,甚至还感叹前人不重视武器发展。
第八章 谋划
虽然陈矩说的好听,但是朱翊钧知道,自己想要量产的合格熟铁,还是要等。看来自己想要的炮兵部队是没戏了,朱翊钧前世虽然不是铁杆的BB党,也不是多炮塔神教的信奉者,但是朱翊钧对大炮依旧非常的狂热。
虽然不会去追求什么大口径远射程,但是还是会追求饱和性的炮弹打击。
朱翊钧想要的炮是迫击炮,虽然现在的前装滑膛炮,也就是臼炮,小口径、方便携带的臼炮后来发展为迫击炮。这其中最具代表的性的就是戚继光的虎蹲炮,那玩意已经有迫击炮的特性了。
等到有了熟铁,自己就能进一步的搞出铁质的虎蹲炮,如果在搞出金属定装炮弹,那就是名副其实的迫击炮了。虽然这个过程会很漫长,但是真的搞出来,那就无敌了。
自己到那个时候就真的可以组建炮兵了,甚至可以体验千炮齐发的场面了,当然,也要有足够的钱,现在只能幻想一下。不过朱翊钧觉得自己朝着这个方向努力,那就一定能行。
对着陈矩摆了摆手,朱翊钧开口说道:“行了,我知道了,继续努力吧!”
陈矩躬身退到一边,他的心里面也有一些不好意思,这么长时间了,花费了这么多钱,可是到现在还没有成果。不过陈矩也知道,这玩意着急不得啊!
刚刚到兵仗局的时候,陈矩还真的没把这个放在心上,有钱还不能炼铁了?
可是到现在他算是知道了,有些东西有钱也玩不转。自己都把皇爷说得悬赏都用上了,但是还是没等解决问题,剩下的只能是靠时间来慢慢弄了。
朱翊钧将目光转向了徐德,开口问道:“你那边怎么样了?”
“回皇爷,第一批训练的密探已经派出去了,他们会各自去府城组建新的探子网络。”徐德连忙说道:“加上原本梨园的那些人,内厂很快就会完成铺设。”
“到时候两京十三省全都会有咱们内厂的眼线,奴婢已经让他们开始渗透各地的衙门了。”
“按照皇爷说的,从衙门的胥吏开始,一点一点都掌握衙门之中的情报。”
朱翊钧满意的点了点头,这才对,这才是自己想要的情报组织。或许它的发展还是畸形的,可是没办法,自己需要他们这么做,需要他们为自己提供这方面的情报。
“尽快的完成内厂的构架,另外让人把主要精力放到闽地去。”朱翊钧想了想,说道。
徐德虽然不知道为什么皇爷让把人手放到闽地的,但是徐德知道这不是自己该问的,躬身道:“是,皇爷,奴婢回去就安排,很快就会完成。”
朱翊钧点了点头,闽地是一个好地方,在接下来的两年里面,那里将吸引大明朝的主要目光。
提出清账天目和实行一条鞭法的张居正,最终会选择一个地方做试点,这个地方就选在了闽地。朱翊钧自然要关注那里,更为重要的一点,闽地有朱翊钧感兴趣的东西。
比如闽地的海商,比如闽地的海盗,比如闽地的富豪家族。
对于这些事情,朱翊钧真的非常感兴趣,反正张居正去闽地清账田地,实行一条鞭法,自己正好在后面好好的查一下这些人。江南是肯定要清理的,现在正好趁着这个机会摸摸底。
“陈矩,让你找工匠的事情办得怎么样了?”见徐德答应的痛快,朱翊钧点了点头,又将目光转向了陈矩。
这件事情还是朱翊钧前些日子想到的,有了熟铁没有熟练的工匠也不行。大明的工匠日子可不好过,朱翊钧准备让兵仗局弄一些熟练的工匠。
把自己脑子里面的想法实现,这是需要人去操作的,在大明没有比他们更合适的了。
“回皇爷,匠人全都在工部那边,兵仗局要人怕是不容易啊!”陈矩想了想,有些为难地说道。
朱翊钧一愣,随即恍然,兵仗局的确没什么威慑力,匠人虽然地位低下,可是对于官员来说,这些工匠也是宝贝。平日里面这些人大多数都是给他们做私活的,想把人从他们手里面抢出来,怕是不容易啊!
不过专业的事情就找专业的人做,兵仗局和陈矩不行,那就让行的人去做。
反正张鲸那边马上就要和张居正做交易,顺带着把这件事情也给做了,也不算什么大事情。看了一眼陈矩,朱翊钧开口说道:“行了,朕知道了,这件事情朕会让东厂那边的人去做。”
大致的摸清了陈矩和徐德这边的事情,朱翊钧准备把接下来的注意放在张居正新提出的清账田地和一条鞭法上面。
果然,接下来的几天这件事情在京城传的沸沸扬扬,大家都知道了内阁首辅张居正要改革,而且还不是小改,而是大改。清账田地,隐匿的土地要交税。
按照法理,张居正的做法完全符合法理,而且非常的名正言顺。
只不过这个世界上的事情不是名正言顺就能做下去的,这么多年大家都享受着这种待遇,现在猛地没了,这不是从大家的嘴里面抢肉吃吗?
后世都有一大堆人偷税漏税逃税,何况大明朝,瞬间就有一种群情激奋的感觉。
这些士绅地少的也有几十上百亩,多的就是上千亩,甚至上万亩,几万亩的也大有人在。免税的才多少,根本就是九牛一毛啊!让他们交税,心里面能好受就有鬼了。
更何况地少的也不愿意拿啊!
大家以前都这么过来的,都不交税,不是过得挺好的,怎么你张居正上来就非要交税了?一瞬间反张居正的人就多了起来,而是声势浩大。
京城的情况朱翊钧通过东厂和内厂知道的一清二楚,看到这么多人站出来,朱翊钧愤怒之余,也有些无奈。这就是大明朝的现状,这还只是清账田地,查出隐匿的田产,如果是取消免税特权呢?
在朱翊钧看来,最简单的办法其实就是取消免税特权,无论是谁,有田就交税,直接上摊丁入亩,可是现在还不行啊!想到这里朱翊钧又叹了一口气。
第九章 军权
虽然反对的声浪很大,可是内阁和六部暂时稳定,闹腾的也是那些御使言官之类的。有张居正坐镇,倒也掀不起什么大浪,朱翊钧也懒得关心这些事情。
皇宫大内,朱翊钧正再见一个人,一个老人。
虽然年纪不小了,头发也花白,但是老人家坐在那里还是非常有威势的。正襟危坐,颇有大将风范,这个人不是别人,正式在京城赋闲了好几年的俞大猷。
朱翊钧看着俞大猷,满意的点了点头,经过这几年的调养,俞大猷的身体好了不少。
比起刚到京城那会儿,这身体可是好了不少,朱翊钧对于李时珍那边的进度还是很满意的。医学那边已经很健全了,虽然还没开始进行什么新的研究,但是大的框架已经搭建起来了。
朱翊钧准备过一段时间就推广清创术,这年头减少战斗减员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酒精什么的,该上就得上,建立新军不培养医疗兵怎么行。自从穿越到现在也五年了,朱翊钧准备把手伸向军权了,当然了,不是那种全面的,而是先从御马监掌管的禁军开始。
在大明普遍的认识里面,司礼监代皇帝审批阁票,与内阁对柄机要,实为“内相”。
御马监与兵部及督抚共执兵柄,实为内廷“枢府”。其实,御马监还要管理草场和皇庄、经营皇店,与户部分理财政,为明廷的“内管家”。
两度设置的西厂,也由御马监提督,与司礼监提督的东厂分庭抗礼。
只不过现在没有西厂了,御马监的权柄下降的很厉害。
由于御马监职掌御马,自然有养马、驯马人员,由此产生了一支由御马监统领的禁兵——腾骧四卫及四卫、勇士营。这支禁兵最初的来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