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诚,学宫那边你有没有合适的人继任?”
朱翊钧接过张鲸递过来的茶杯,然后抬头看着张诚,开口说道。
事实上张诚早就盼着这一天了,现在听到朱翊钧这么问,连忙说道:“臣有人选,这个人就是御马监罗旋,此时熟知军事,乃是难得一见的人才。”
朱翊钧点了点头:“那就让他负责吧!”
对于这个人选,朱翊钧并不是太看重,因为很快学宫就要搬出去了。
原来的学宫在西苑,虽然那里很大,可是毕竟是皇宫,以前还好说,皇上没有后妃,加上学宫的人也少,可是以后不行了,规模大了,人多了,肯定要搬出去。
筹建新学宫的事情,朱翊钧准备让工部去做,当然了,这个学宫肯定谈不上大兴土木,但是场地肯定不会小,最好有山有湖,具体的位置还要选择一下。
学宫建成之后,肯定也不能继续由太监负责了,需要一个新的负责人,这个人朱翊钧暂时还没想好。
最合适的人当然是戚继光,可是朱翊钧暂时没办法动戚继光,辽东那边不太平啊!
关键是戚继光是张居正的人,自己现在把戚继光弄到京城来,会有麻烦。恩出于上,现在还不到重用戚继光的时候。实在不行,只能让俞大猷去负责。
“张诚,朕有重要的事情交给你做!”说完这句话,朱翊钧就把目光看向了张诚。
“这件事情要悄悄的做,人手东厂会出一部分,内厂也会出一部分,你们的职责我都写在上面了。”说着朱翊钧将一本册子递给张诚。
“朕知道你不想呆在学宫,这一次朕给你这个机会。”
“不过干不干的好,那就是你的事情了,如果办砸了,别指望朕包庇你。”说完朱翊钧看向了张鲸:“东厂这边拿点好人,别弄些滥竽充数的糊弄人。”
张鲸连忙说道:“是,皇爷,奴婢明白!”
朱翊钧点了点头,随后又看向了张诚:“对外不要说其他的,低调务实,暂时就说你们是御马监的人。行了,去吧!尽快把人拉起来。”
“是,皇爷!”张诚恭敬的说完这句,转身退了出去。
军纪纠察,军队反谍报,这些都需要做,尤其是边境之地。
朱翊钧不相信边境的走私没有边军的配合能进行的下去,现在的自己别说做什么,连最基本的情报都拿不到。一支属于自己的军事谍报机构一定要有,这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不过一定要做,这也是为了以后更为激烈的军改做保障。
张诚走了,朱翊钧坐在龙椅子上,用手指敲打着桌面:“京城里面最近如何?”
张鲸自然知道朱翊钧在问什么,连忙说道:“坊间物议倒是平和,勋贵们主要在议论学宫的事情。倒是文官那边,有人非议学宫的事情。”
冷哼了一声,朱翊钧不用想也知道那些人非议什么。
“朝廷的武学荒废已久了,现在有谁还记得武学?距离关门也不远了吧!”朱翊钧冷声地说道。
关键是现在的武学和朱翊钧想要的武学完全不一样,如果武学还能要,朱翊钧也会选择整改,可是现在的武学不能要了。
大明是洪武年间设置的武学,开始仅在儒学内设置武学科目,教导武官弟子。
英宗正统年间,设立两京武学,成为中央设立的规模宏大的习武学校。学生由提学官选送,以都、卫、司所应袭子弟年满十岁以上者为合格。
都指挥等官年长失学者,亦令五日听讲一次。学校设教授、训导各1人,担任管教事宜。
设想是好的,可是看到学什么的时候,朱翊钧就一阵气结,学科分两类:一类是《小学》、《论语》、《孟子》、《大学》,另一类是五经、七书、百将军传,学生于各类书中任习一书,必须通晓大义。
这武学说好听了是武人学道理的地方,说难听一点就是文人驯服武人的地方。
学四书五经,学怎么做一个文人,指望他们教导兵法作战?
如果不是怕刺激到那些文官,朱翊钧都想把这个武学给他废了。不过改革最好是以下推上,而不是以上推下,这一点朱翊钧很清楚,直接强制废除新建,这是不合适的。
以学宫培养,当大家发现从学宫出去的将士会得到重用,会得到更快的提拔,到时候扩大学宫招生的呼声肯定会响起来。
学宫也就可以从勋贵子弟培养学校,正式成为大明的军校。
“要转移一下注意力啊!”朱翊钧感叹着说了一句,然后开口说道:“你明天让徐德进宫,朕有事情和他说。东厂让人给朕盯好了,别闹出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
“是,皇爷,老奴明白!”张鲸连忙点头。
张鲸自然看出这是皇爷在布局,要是自己坏了事,下场肯定很惨。现在的生活很好,张鲸可不想去洗马桶。
第七十四章 隋唐演义
“宣宜妃来侍寝吧!”
朱翊钧吩咐了这一句,然后就准备去睡觉了,累啊!
第二天早上,朱翊钧的起床事由宜妃伺候的,比起王皇后,宜妃明显有些拘谨,这可能也是和朱翊钧不长接触的原因。朱翊钧也没刻意去做什么,毕竟时间长了就会好的。
伺候朱翊钧吃早饭的是徐德,消息昨天晚上传出去之后,今天早上一大早他就在乾清宫等候了。
朱翊钧看了一眼徐德,笑着问道:“内厂进展的顺利吗?”
徐德点了点头,开口说道:“一切都在稳步进行,各地的组织已经搭建起来了,人手也安排下去了。培训班那边第三批人手也培训完毕了,很快也会安排下去。”
点了点头,朱翊钧直接说道:“拿出一半人手给御马监,那边要用。”
“是,奴婢回去就安排!”徐德没有丝毫的迟疑,恭敬地说道。
对于徐德的态度,朱翊钧还是很满意的,这个话题就没再说,徐德知道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这也是朱翊钧让他去负责内厂的原因。
“说点其他的!”朱翊钧看着徐德,开口问道:“让你准备的《隋唐演义》准备的怎么样了?”
内厂依托戏院活着和发展组织的,朱翊钧这两年已经不再干涉戏院的运转了,他们那边也发展起来了。有不少文人给他们写本子,他们也给润笔费,形成了产业链。
朱翊钧很早就让人吩咐徐德找人写《隋唐演义》,先从说书开始,以后逐渐演变成戏曲。
主要内容是弘扬,这个问题就不大,朱翊钧的目的是宣传,宣传那些将领的英勇,鼓励人们从军,改变武人低下地位,扭转武人粗鄙的风评。
将三国也行,但是效果肯定没有隋唐来得好,事实上最好是演明英烈,说说太祖皇帝朱元璋,可是这个时代没戏。
要演皇家的戏,那也只能演前朝的,同时他们在扮演前朝的皇帝时,还不能和本朝的事情有任何的瓜葛,更不能和本朝的皇帝有丝毫的牵连。
因为这个时代戏子在社会中的地位比妓女还要低,戏子谈论朝政一直被视为对皇帝和朝廷的侮辱,不但会成为大忌,而且也会受到严惩。
“回皇上,已经写的差不多了!”徐德连忙说道,这件事情他可是一直尽心尽力的办。
“很好,送进宫来给朕看一看!”朱翊钧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
这个肯定是要看的,不合适的地方自己还要修改,朱翊钧又不是真的想给他们写书,这是宣传需要,搭配上现在的勋贵改革,主要影响对象也是年轻人。
要把“马上觅封侯”的想法从新树立起来,而不是“万般皆下品”为由读书高这样的言论遍地。
“是,回去奴婢就拿来!”徐德连忙说道。
朱翊钧点了点头,笑着说道:“还有一件事情给朕办了,让人去散布消息,就说张居正要回朝了。”说到这里,朱翊钧又嘱咐道:“要做的隐秘,别让人抓住了首尾。”
“陛下放心,奴婢一定做的好好地!”徐德献媚地笑道。
这件事情才是朱翊钧找徐德来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大家都关注自己,关注自己的学宫,这可不是好事情。尤其是文官那边,不能闹腾啊!
转移注意力的最好方法是什么?那就是找一件更大的事情。
文官或许会关系京营武将的事情,可是他们更关心自己的事情,当下最引人注意的事情是什么?当然是张居正还朝的事情,这件事情一出,朱翊钧保证那些文官没心情盯着自己了。
无论是京营那边,还是学宫那边,这些人都会忽视掉。
在他们的眼里面,这些都是小事情,张居正还朝才是大事情。
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