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万历驾到-第1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起来吧!”朱翊钧摆了摆手说道:“接着说,选兵的权力朕给你了,朕让司礼监秉笔掌御马监太监张诚和你一起做这件事情。放心,他什么都不干涉,有麻烦就由他去处理。”
  让张诚去,主要就是给刘显撑腰的,表明的是朱翊钧的态度。
  “第二件事情就是饷银。”刘显直接说道:“当兵吃饷,军中贪渎之事频发,到了士卒手中不足三成,层层盘剥,京营的军官权贵子弟众多,皇上准许臣严惩贪墨。”
  “不用!”朱翊钧一摆手,直接说道:“朕会让御马监派人专门负责这件事情。”
  这件事情最是得罪人,朱翊钧不会让刘显扛起来,最合适的人选和机构就是张诚和御马监。
  军队的监察机构一定要有,朱翊钧准备将御马监打造成军队的监察机构和情报机构。事实上皇帝对军队的掌控是不严厉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情报不到位。
  另外一点就是管辖权,地方官府对军队有管辖权,这个最要命了,朱翊钧要把这个权力收回来。
  听到朱翊钧这么说,刘显觉得有些不妥,让太监来做?不过他也知道做这件事情的压力和风险,也知道这是朱翊钧对他的爱护,便直接说道:“臣领旨。”
  “军饷的事情你不用担心,以后京营的军饷,全都由户部直拨,军饷足额到提督衙门,如果有人贪墨,你可以直奏于朕。”朱翊钧不信了,有命拿没命花的钱谁敢拿。


第六十五章 不能刚正面
  听了朱翊钧的话,刘显顿时就激动了,连忙跪倒在地说道:“臣一定不负陛下重托!”
  “你先写一份折子上来吧!”朱翊钧看着刘显,点了点头说道,这件事情毕竟是大事情,需要综合制定计划,不能两方面脑子一热就动手。
  “臣遵旨!”刘显答应了一声,转身就向外面走了出去。
  朱翊钧看着刘显背影,有些头疼的叹了一口气,说起来简单,事实上做起来真的没那么简单。关键是京城不能乱,朱翊钧很快就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试点。
  说起京营,也叫三大营,建立的时间就早了,要追溯到明初。
  最巅峰的时候在永乐时期,永乐皇帝就是以三大营北征的,打的蒙古人不敢南顾。
  只不过土木堡之变之后,三大营彻底完蛋,剩下的也只是一下老弱病残,根本没法打,甚至都没法看了。一直到正德皇帝,这位大明朝最喜武事的皇帝。
  正德初,十二团营仅选出六万零五百锐卒,于是调边军数万人入卫京师,名之“外四家”。又立东西两官厅,东官厅操练正德初所选官军,西官厅选团营及勇士、四卫军操练。
  事实上那一次三大营的清洗就很彻底,加上以边军精锐充任新军,战斗力是可观的。
  这也是后来正德皇帝能够平安化王之乱、宁王之乱,大败蒙古小王子,应州大捷大败鞑靼军的依仗。只不过正德年轻,加上父亲去得早,做事难免没溜了一些。
  放在后世,其实就是贪玩,虽嬉游玩乐,却也有抵御边寇之功,大事上从不怠慢。
  正德皇帝建立的京营,在那个时候绝对是战斗力很强悍的,只不过经过嘉靖朝的经营,三大营算是彻底完蛋了。在嘉靖二十九年,更是罢团营和两官厅,恢复永乐时三大营旧制。
  不同的是三千营改名神枢营,其三营司哨掖等名及诸内臣俱裁革,而以大将一员统帅,称总督京营戎政。以文臣一员辅佐,称协理京营戎政。
  文官一掺和,三大营彻底歇菜了,不过朱翊钧看来,三大营最大的问题还是士卒来源的问题。
  不改变兵卒的户籍制度,基本上就没戏,父死子继的事情绝对要不得。
  只有募兵制才是王道,而且当兵到了一定年限,那你就要回家,就像后世征兵一样。朱翊钧现在考虑的是突然整改十多万人,容易出乱子啊!
  京营位于京城,如果再有有心人煽风点火,真的容易出事情。
  真要是京营除了事情,就算没闹腾出什么幺蛾子,自己这个皇帝估计也就威望大减。
  朱翊钧看了一眼身边的张鲸,直接开口问道:“刘显这一次进京可带了家眷?”
  “回陛下,没有!”张鲸连忙说道:“不过他的带了自己的儿子刘綎进京了。”
  朱翊钧点了点头,这一点倒是没什么意外,京城居之大不易,以刘显的俸禄和资历,想要把家人给接到京城来居住,那真是的养不起啊!
  “准备一套宅子,让刘显把家人接到京城来。”朱翊钧想了想,直接吩咐道:“让李太医给刘显调理一下身体,别事情没做,人先垮了。”
  “老奴这就让人去办!”张鲸点了点头,连忙开口说道。
  朱翊钧其实有些担心刘显的家人,倒不是其他人的,而是害怕有人拿刘显的家人搞事情啊!
  “明天着急都督府的大都督们御前觐见!”朱翊钧想了想,最后还是决定见一见这些人。
  边军或者戚家军这样的募兵,武军都督的这些大都督说的不算,可是京营这种地方,他们可以说根深蒂固了。各个团营的掌营官可都是侯爷,说白了就是勋贵。
  要想真的改变三大营,这些人肯定就要有人挪窝了。
  想到一次性把这些人挪窝,朱翊钧的头更大了,不行,绝对不能这么做。朱翊钧准备先找五军都督府的几位大都督谈一谈,事实上这些大都督其实都是大明顶级的勋贵。
  定国公、成国公等等,如果得到他们的支持,那事情就好办多了。
  事实上朱翊钧觉得得到他们的支持并不困难,这些人这些年都快废了,只不过这样做勋贵就彻底成了摆设,这样是不行的,解决不好这个问题,是要出乱子的。
  朱翊钧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学宫,看来是时候把这些人拉出来溜溜了。
  说起自己的学宫,朱翊钧原本是打算建成贵族学校的,结果搞到最后直接破产了。如果不是朱翊钧让张诚盯着,现在估计都该黄了。不过朱翊钧觉得以后学宫扩建成军校或者讲武堂,难度不会太大。
  这些年学宫可是一直都在不停的培训,第一批学员像成国公的孙子,在里面都呆了快五年了。
  这两年朱翊钧也经常去那边,学宫的武事可是从来都没间断过,已经不少文臣上书弹劾皇帝戏于武事,只不过全都被张居正给压下去了。
  这件事情得到了李太后的支持,她对儿子练武锻炼很支持,这才没让学宫黄了。
  老一辈不好办,可是年青一代好办,为了年轻一辈,老一辈牺牲下,想必也不是不可能的吧?
  想到这里,朱翊钧就笑了,要找对方向下手,不能刚正面啊!军队打仗都知道用计,自己要是去刚正面,那就太傻了。想到这里,朱翊钧觉得自己应该到学宫去看看了。
  朱翊钧想到这里,直接对张鲸吩咐道:“传旨学宫,明天御前演武!”既然搞了,那就搞的大一点:“侯爵爵位的,全都给朕叫来。”
  听了朱翊钧的话,张鲸点头说道:“臣遵旨!”
  黄昏时分,刘显住处。
  传旨的太监刚走,刘綎就有些疑惑的看向了自己的老爹:“爹,陛下赐给咱们宅院倒是好理解,可是把咱们的家眷接来是何意?难道以家眷为人质不成?”
  刘綎的脑海中瞬间就闪过了自己听过的无数故事,皇上以臣下家眷为要挟,难道这一次落到自己家的头上来?
  上去就给了儿子一脚,刘显没好气地说道:“少听一些乱七八糟的书!”


第六十六章 勋贵
  对于自己的儿子,刘显也不知道怎么说,勇武方面没的说,更胜自己年轻的时候,可是这个性格和脑子,刘显都不知道怎么说好了。幸亏在打仗方面很有章法,不然自己都想给送回老家去了。
  “你年纪也不小了,收收心,这一次就跟着爹到京营历练一下吧!”
  “是,爹!”刘綎没敢在提家人来的事情,不过他还是挺高兴的,不说其他的,这几年妻子在家里面,自己还真是有点想她了,入京营也挺好的。
  陛下下旨学宫演武的消息不胫而走,这件事情在勋贵里面自然掀起了不小的风潮。
  有孩子在学宫里面的,自然是忐忑的同时带着骄傲,没有的则是有些迟疑,皇上此举究竟何意呢?文官那边也想不明白,这件事情的关注度可不低啊!
  学宫这个地方大家都知道,那里说起皇上习文练武的地方,可是很多人看不上,尤其以文官为罪。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练武做什么,难道去做丘八不成?不过那些勋贵子弟自然不在意这些,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