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二十四监(梦难)-第1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上易改本xìng难易,木匠皇帝永远还是个木匠,脑子里怎么会装着天下的百姓疾苦,怎么会想着外敌在外虎视眈眈,一切都要围绕着他自己的喜好,玩物丧志!真不知道整天玩这些东西,那杀客氏、搞义卖、送压水井这样善举,又是那位大臣主持的,最后算到了皇上的身上,给他帖金。
    “徐爱卿,为何如此?朕定的策略有错误吗?”朱由校以为徐光启是个科学家,应该是开明人仕,怎么也能如此的不理解自己,这翻脸比翻书都快。
    “皇上难道真的不知道这皇宫外面的情况吗?现在大明正处于外焦内困的时刻,大明万万百姓的眼睛都在看着那辽东战争,那可是亡国灭种的战争啊!而国内现在也不安定,从四川到贵州长年战火不断。又旱灾不断,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皇上却如此不思进取,沉迷于此等细枝末节研究之中,此非圣君之举啊?”徐光启彻底的爆发了,从失望到希望,又期望,然后是直接的绝望,这等心态的转变让他心如刀割。武将死战、文臣死谏,这本是应有之意,连圣旨都敢抗的人,哪里还不敢当面顶皇上几句。
    “徐爱卿有所误会了,先坐下喝口茶,待朕一一给爱卿解释。”这为国为民的人总是把仁政看的过重,而皇上的一举一动都会解读一番,然后再加以评论,其实只要做好了指导工作,当皇帝的才是好皇帝,这些人怎么就这么不理解呢?特别徐光启还是个科学家,满脑子都把皇帝的行为看的太重了,这样做个皇上也真是累,一切都被作八卦围绕着,稍有不慎立刻被上纲上线。还不能赌气,只能慢慢的解释说:
    “徐爱聊啊,刚才所说的大明这些现象,朕如何不知呢?不仅如此,朕还看到了,大量农民失去了土地衣食无着、军队吃空响严重训练不足、武器陈旧不使用、国库无钱商户富甲一方,这一切的一切全部都看在朕的眼里,急需朕去解决。这些朕也都布置了相应的措施,正在一步步的实施。比如对于建奴的威胁,朕制造了相应的武器,只要过了这一段时间,战争一直被压缩着挨打的局面应该可以到相持阶段,这个一会朕会给爱卿个交待。第二个问题国内战争的问题,其实还是政治问题。朕还要组织‘救火队’哪里有战火,到哪里救火。第三个问题就是百姓受苦的问题,朕也在着手实施,目前已经开了个良好的开头,下面还需要爱卿的支持。第四个问题军队战力问题,这个朕很无奈,属于积重难返,朕打算另起炉灶。第五个问题是土地兼并、流民问题,这是封建王朝固有的问题,不单单我大明有这样的问题,唐宋都有,人xìng使然有钱了置地,愿买愿卖,甚至有时候是强买强卖等行为最终导致大量的土地兼并和流民产生。朕的方针政策是堵不如疏,善加利用,变难题为主体,既然这股风没法治理,那就让它刮的再狂一些。只需要创立一些实业,大量的安置流民即可,在朕的遍地开花计划里,流民却是越多越好。”
    朱由校把平时积累的一些关于明朝政治、军事、经济等问题说了出来,这是他一直没和别人讨论过的问题,当然还有许多,党争问题、宗室问题、交通问题、海上领土问题等等,他的想法在别人的眼里绝对是疯子。只有到了实力可以强悍到不惧任何不满、抵抗、反抗的力量之后,他才打算抛出来、实施。现在他要做的仅仅是高筑墙、多备粮。
    “皇上能够如此为国cāo劳,刚才却是老臣误会了,但皇上所提的那些和这些国策有关系吗?”徐光启一听皇上还不是那没心没肺乐不思蜀的阿斗级人物,还懂得思索救国之路,顿时大生好感。
    “爱卿认为朕所提的这些事和国计民生无关,纯是朕个人喜好,那可就真的大错特错了。朕现在也不轻松,不仅仅是大明外焦内困,朕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谈着谈着,朱由校也想到了自己现在虽然有了这百十个宦官宫女,有了这八千净军,但‘死因’仍然没有搞明白,在明朝头三脚的第一脚仍然没有迈出去,神情也有所黯淡。
    “皇上把对内对外的事情都想到了,那就去做啊?为何还要在此等小事上花费如此的jīng力?皇上了,治国须全力啊!”听了朱由校的一番话,孙承宗感觉皇上属于那种有心救国无力回天,倒还算有些心思,是不是势气太消沉了。已经自我封闭起来,不愿再提起或者面对这些解决不了的大事。
    “徐爱卿,这就是你我君臣的分岐所在了,那些是可有可无的吗?不说朕提出的其他问题。单就军事而言,让大炮shè的更远更准这难道不是强国之道?”
    “这个的确是强国之道。”孙承宗刚才就没注意到这话,一听苹果为什么掉地上,头就立刻大了。

第122章浮力大解
    “大炮的事情徐爱卿认为是强国之道了,其它的却不放为,这是因为爱卿并没有看到它们带来的效益,或者说并没有认识到那些问题潜在的用途,所以一听之下就起了抗拒之心。其实不然,所有的这些都是相当有意义的事情,都对富国强兵起着决定xìng的作用,不要皱眉头,问题是不是如此,一会就知分晓。比如说,朕刚才谈到的一个问题,船为什么能浮在水里?这个徐爱聊认为对国家的生计就没有影响了吗?”大明的读书人多对新鲜的事物怀着排斥的心理,他们强调的是内在修养。所以自然科学这一门学科,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中,却迟迟不见踪影。自已不研究,再加上文明古国的强大、繁荣昌盛的经济,对外来的文明一并视为蛮夷或者洋夷的进行排斥,虽然徐光启做为开明的文人,但这种排斥自然科学的心理还是很足的,更不可能沉下心去搞这些研究,现在朱由校的任务就是打破他那种以自我修养为中心的心理,彻底的击败他。
    “回皇上,船能浮起来是因为船是木头,所以才浮起来的,这个和国计民生能扯上何关连?”你说大炮,我认头,那是打击敌人的,对强兵有着相当大的作用,而且自己和徒弟也一直在研究,还有了一下的成果,此次进京还想着在这方面展开身手,大干一场呢。但扯到了木匠活我就不认了。
    “错!船能浮在水里,不是因为什么木头不木头的,而是因为水的浮力,而浮力的大小等于排开水的重量,掌握了这一点,就可以抛开船只有木头才能建造的束缚,换成其他的材料,让船造的更大、更结实,这和国计民生没有关系吗?”朱由校开始痛加批评徐光启这种想当然的错误观点。
    “什么?”徐老头一下蒙了,没明白皇上的意思,听这意思,这船可以不用木头造,换成别的材料,那会用什么?“那皇上的意思用什么造船?”
    “水泥和钢铁,朕刚刚发明的一种材料,用来修路、建房屋。估计明天可以正式生产。”水泥船是朱由校想到唯一能在明代建造的大船,钢铁当然可以造船,但如何焊接密封?只有用钢铁和水泥才能解决这一问题。
    “皇上可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老臣活了这么一大把年纪了,还真没听说过泥和钢铁能造船的。”徐光启真的被皇上的话惊呆了,莫不是得了痴心疯之类的病了吧。
    皇上的聪明当然是举国皆知的,他的创造力也是有目共睹的,但这事说的有点没边了,徐光启有点倚老卖老的用了相当不客气的语气和皇上说话。
    “咳!”一边的魏忠贤这时重重的咳嗽了一声,提醒徐光启一下,老匹夫,不要脸面了,这是在皇上跟前,怎么能如此的放肆?
    徐光启一愣,也觉得自己有点过分了,和皇上讲话如此的冷嘲热讽,这城府太不怎么样了,白白的让这个阄党看了笑话。但耿直的xìng格却不容他起来道歉,只是低着头。
    “讨论一下,什么话都无伤大雅,朕就喜欢爱卿这种xìng格,大伴不必介怀。朕接着说,徐爱卿没听过不要紧,重要的是去研究,去试验,而不是直接的否定,正如朕说的压水井一样,没人相信井水会自己流出来,结果呢?”在辩论中这些置疑、反问、责难、嘲讽等语气朱由校当然没有什么责怪的意思,特别是徐光启这种恃才傲物的人才,有点小xìng格完全可以理解。而正是这样大明高端的存在,征服起来才更有成就感。
    提出了压水井,这可是朱由校大大的胜利果实,是自己说话算数最有力的实例。这话说完,徐光启也是口不能言,这个传奇徐光启一直都在奇怪呢,现在摆事实可比讲道理来的要强大的多。
    朱由校接着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