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这个天国不太平-第1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嘉约翰为人比较善良,一听那么多人要被卖为奴隶,欣然同意帮忙。
  这时,左宗棠前来求见。
  他今天本在城外的长洲岛上,考察建设一艘大型码头和造船厂的事情。听说英国公使和美国专员前来,连忙赶回巡抚衙门,没想到圣王三下两下便已经跟洋人们完成了谈判。
  得知与英国人达成和解协议,左宗棠有点不解道:“圣王,为何不乘胜追击,彻底击败英夷,收复香港,扬我华人威风?”
  冯云山不由哑然失笑,想不到这左宗棠还有愤青情节,不过,现在的左宗棠能力才华和谋略一切都好,就是眼界还无法跟历史上的左宗棠相比,这也难怪,他还没怎么接触洋人。
  而后世的左宗棠,在经历过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深受触动,积极开展洋务运动,很早便着手在福州马尾创办了福州船政局和配套铁厂,成为中国第一个新式造船厂。后又在甘肃任职期间,创办了兰州制造局、兰州机器织呢局,创造中国第一个机器纺织厂。
  看来,此时的左宗棠,平时跟随自己,虽然接触了洋人,但还不了解世界形势,也不清楚英国人的实力。作为自己的智囊之一,这样肯定不行。
  冯云山皱皱眉,道:“季高,有些情况你不清楚。虽这次圣军能击败来犯的英夷军队,关键还是夷人的武器。虎门炮台上的火炮,特别是重型海岸炮,大多都是清妖从澳门葡夷人那里采购。”
  “炮台几乎被英军攻破,幸好林凤祥率携带新式洋枪的圣兵赶到,才能击败英军。除了将士们奋勇作战外,靠的是还是洋人的武器。季高莫非忘了,前番陈开义军攻上香港,数万手持刀矛鸟铳的义军,被千余英兵击溃,还被俘虏了二千余人。”
  “此次英军的火枪还是老式火枪,杀伤射程不足半里,听说其国内已经开始大规模更换新式火枪,射程已经超过一里。”冯云山解说起来,给左宗棠分析下世界形势:“这只是英军的火枪,而陆军作战,还有更厉害的火炮。季高,想想看。此次数千圣军,只是击败一千名英军便如此艰难,自己也付出了近千的伤亡,而整个英国有16万这样的陆军,武器装备更为先进。一旦圣军与其对上,结果会如何?”
  见左宗棠脸上难看,冯云山继续添点火:“这还只是陆军,英夷最强大的还是海军,战力是其陆军的几倍。英夷的海军才是最可怕的!”
  左宗棠脸色有些发白,他终于意识到自己的想法过于一厢情愿。也明白了冯云山为何让他去珠江中央的长洲岛,考察建造码头和造船厂的事情。
  看到左宗棠有些羞愧模样,冯云山缓缓道:“季高,吾等也不必过于气馁。英夷虽然强大,但其重心仍是在欧洲。并且,终归有一天,本王要让这个世界,其他国家谈到圣军,谈到汉人,就跟你我现在谈到英夷一样,也为之脸色一变,不敢冒犯!”
  左宗棠闻言为之一振,捏捏拳头,心生向往道:“多谢圣王提点!宗棠必全力追随圣王,早日达成宏愿!”
  接着,左宗棠脸色恢复正常,带点喜色道:“圣王,宗棠今日到那江中央的长洲岛,发现那里江面开阔,水深且平缓,岛上朝南又处平缓的斜坡,与旁边的河湾相连,确系一处兴建造船厂的宝地。”
  冯云山点点头,当然是宝地了,这是后世广船集团的造船工厂所在地,可是经过一帮专家反复论证过的。
  “剩下便是邀请洋人来帮助建造,让伍崇曜多联系一些洋人,季高你负责选择吧,初期可以制造些木帆船,但不久将来,将会是全由钢铁组成铁船的天下。”冯云山又想起一事,“要建造船厂,必须要配套的铁厂和木头才行!季高,有两个地方,你派人去查探一番,找出铁矿和煤矿来,尽早建起大点的钢铁厂。”
  说完,冯云山找到地图上,昨晚划出的韶州府城南端和北端的后世大宝山铁矿及曲仁煤矿,交给左宗棠。
  冯云山又提起,今天美国驻华专员马沙利来面见自己,愿意提供武器的事情。
  左宗棠想了想,分析道:“圣王,美夷肯定不是真心要支持我等圣军。其一可能就像他说的,有武器商人托他找买家,会给他好处。其二,能做到驻华专员,必定不是简单之辈,定然目的不会如此简单。圣王不是说这马沙利上任许久,地方官员都不理会,他连国书都没能递交给满清朝廷吗?宗棠推测,极有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
  “这个马沙利对满清有些怨恨,正好又有朋友要求他推销武器,便趁势私下出售给我圣军。这样一来,便会刺激满清朝廷。若是满清去找他,他不但顺机可以递交国书,还可以藉此要求满清答应他的一些条件。若是满清不去找他,他便可以继续出售武器,赚取利润,直到满清找他为止。”
  听完左宗棠的推测,冯云山不由郁闷,他知道,事情很可能跟左宗棠推测的一样,说到对人心的把握,冯云山自认不如左宗棠。这样一来,自己和圣军,岂不是成为美国人用来刺激满清的棋子?
  顾不了那么多了,只要能买到武器,先将圣兵的武器装备好再说。至于美国人,日后再让他意识到,不是谁都能拿来当棋子的!
  左宗棠走后,冯云山想起自己刚刚攻下道州时,还有空给圣兵卒长以上人员上了几次课,到后来,便彻底耽搁下来。
  而自己现在确实也没那么多时间,有心请洋人来讲课,愿意来的,又懂中文的还真不多。本来合信可以,可惜他回了欧洲。
  冯云山正思索着,亲卫来报,哈巴安德领着几个人前来求见。
  却原来是冯云山前段时间请求合信,写信邀请在上海英国伦敦会传教士所创办的墨海书馆里的李善兰和徐寿、华蘅芳三人到广州。
  合信只是在信中提了下自己编译《博物新编》,但没想到,李善兰和徐寿、华蘅芳三人竟然是西洋近代科学知识的强烈爱好者,对合信的《博物新编》里面提到的许多数学、气象学、物理学、化学等有浓烈兴趣,直接便应邀而来。
  李善兰等人到诊所找合信,合信却为了帮冯云山去普鲁士请那位克虏伯过来,去了欧洲。可能合信早有交代,于是哈巴安德便将他们带来见冯云山!
  为首的李善兰,四十来岁,可能是出身于读书世家,一副读书人打扮。冯云山却听说过他的大名,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数学家,一生读书论道、不乐仕进。
  而跟随他后面的俩人,个高身瘦的却是徐寿,幼年失父、家境清贫的生活,让徐寿身材单薄,但一双眼睛,却神采奕奕;个矮体胖的是华蘅芳,出身商贾家庭,自由受其父影响,熟读算经,他年纪最小,求学的心却最切,合信的《博物新编》勾起他心痒难耐,便跟随李善兰和徐寿来到广州。


第187章 一个公式解决难题
  冯云山听哈巴安德介绍完,大喜!连忙起身,走近三人,满面笑容地一一询问。
  李善兰三人本有些后悔。他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时冲动搭乘英国人商船经香港来到广州,才发现广州已被长毛叛军占领。本想就此返回上海,但一想到不远千里,未看到合信编译的《博物新编》便回去,极为可惜。
  想到那些让人心痒的奇思学问,加上哈巴安德在一旁说冯云山平易近人,三人终于鼓起勇气,跟随哈巴安德前来拜见冯云山,想拿到合信编译的《博物新编》手稿。
  此刻见到长毛叛军首领,满脸和蔼,一见便知也是斯文的读书人,三人顿时心下一安,连忙上前拜倒行礼。
  三人虽然钻研数学物理天文等杂学入了迷,但不是只读孔孟文章的书呆子,并不觉得造反便应当是杀头的滔天大罪。加上三人平时跟洋人接触较多,尤其是李善兰,竟与同样喜欢数学的伦敦传道会的传教士伟烈亚力交上朋友。
  从传教士那里,李善兰和徐寿、华蘅芳三人了解到世界的形势,这才知道自己生活的国度,在满清统治下是如此的落后与野蛮。因此,三人均无心仕途,只想钻研西洋杂学,创办些洋人口中的教育学堂和一些实业公司,启蒙国人。
  “三位先生远道而来,一路辛苦!”冯云山接受三人的拜见之礼,请他们就坐。
  让侍女上了茶水后,冯云山和几人一时间都没说话。
  还是年纪最小的华蘅芳忍耐不住,起身恭谨道:“圣王,我等三人想求合信牧师编译的《博物新编》手稿一观,听说在圣王处,不知能否……?”
  另外两人也满脸热切地盯着冯云山。
  “当然可以!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