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小侯爷-第9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廷和一边思索着回到了内阁,没过多久张知节就知道了宫里发生的事,坐在书房里懒洋洋的拿起了旁边的奏章递给白玉兰道:“也是时候了,将奏章递上去吧,走通政司。”
  白玉兰带着奏章离开了,张知节斜倚在书房的太师椅上,想着张永送来的关于杨廷和的奏章的内容,不由大摇其头,好歹自己给大明带来了那么大的功绩,杨廷和对他还真是挺抠门的。
  (本章完)


第1383章 动摇
  那是张知节上书请罪的奏章,奏章入了通政司之后,整理奏章的知事发现了这封奏章。其实张知节很少上奏章,多数时候直接就找正德皇帝了。
  即便是张知节在外,除了比较正式的奏请,多数时候也是走密奏通过锦衣卫直接给正德皇帝。因为张知节的密奏写的都比较随意,走通政司既慢还不方便,毕竟张知节的密奏里还夹了不少家常。
  通政司不常见到张知节的奏章,更别提张知节请罪的奏章了。最近好些官员上书弹劾张知节,通政司的人最是清楚了。
  所以知事发现了这封奏章之后立即就上报了经历,经历又直接呈给了通政使,通政使直接带着奏章去了内阁。
  杨廷和手里拿着张知节的这封请罪的奏章沉吟良久,张知节请罪的奏章还是比较少见的。以前的时候张知节被弹劾,张知节直接连请罪或者自辩的奏章都懒的上。
  现在张知节被弹劾了却上了请罪的奏章,这其中有什么意味吗?以张知节如今的地位,这次的弹劾根本动摇不了他才是。
  可是为什么张知节却上书请罪了呢?听说张知节刚刚回京就直接入宫见了正德皇帝,难道是觉察到了皇帝心有芥蒂?
  不是没有这个可能啊!杨廷和联想到今天关于封赏的奏章,正德皇帝没有说什么反而说要留下斟酌,可见很有可能是对张知节处置女真心有芥蒂。
  如今张知节位高权重,这次处置辽东之事行事又比较恣意,虽然张知节并没有露出什么不臣之心,但是防患于未然啊。
  杨廷和也不得不承认张知节眼光卓著,堪称不世之才,当然他也并非是妒贤嫉能之辈,并没有要针对张知节的意思。他只是觉得要维护江山社稷稳定,正德皇帝对张知节心有芥蒂的话更好。
  虽然杨廷和拿着奏章沉吟了很久,但是这封奏章他自然不可能票拟。最终这封奏章原封不动的送到了乾清宫。
  正德皇帝看这封奏章倒是看得津津有味,对张永笑道:“别说,朕怎么觉得知节的这封奏章挺恳切啊,好像真有这么回事一样。”
  张永笑道:“皇上,可能昌国公觉得自己做的确实不对,没有奏请皇上就决定将女真一族发配辽东。”
  正德皇帝听了摇头道:“女真发配不发配辽东倒也没什么,之所以众人弹劾知节,是因为知节如今贵为国公,众人都盯着他呢!”
  正德皇帝将奏章放到了一边,然后拿起了那封封赏的奏章吩咐张永道:“送到文渊阁吧!”
  杨廷和看着手里关于封赏的奏章感到有些吃惊,因为皇帝将上面关于张知节的封赏划掉了。原本杨廷和和梁储拟的张知节的封赏规格就不高,原本他还以为又要一番口舌之争呢,没想到正德皇帝直接将张知节的封赏给划去了。
  难道正德皇帝真的对张知节心有芥蒂?难道张知节的圣眷终于要到头了吗?
  不过杨廷和继续看下去才发现,正德皇帝改动的不止这一处,在封赏的最后还有一处被改动了,徐光平的封赏被改动了。
  徐光平,一个名闻京城的大少,虽然随军出征了,但是真论功绩都不够上这封奏章。但是他最终还是到了封赏的名单上,因为辽东上报的名单上就有他。
  因为他是张知节的小舅子,但是内阁给徐光平定的封赏也不高,排在了末尾。杨廷和原本在意的是前面,只是大略扫了一眼后面,因为后面的人皇帝可能都不知道是谁。
  没想到正德皇帝竟然将徐光平给的封赏改了,实授千户,还给了一个副千户的袭职。
  这个封赏也不低了,毕竟徐光平去辽东溜达了一圈,能得一个实授千户还有一个副千户的袭职也算不错了,毕竟徐光平也才十六岁,还没成亲呢。
  杨廷和沉吟之后就合上了奏章,虽然对此有些异议,但是并没有因此就去找正德皇帝理论。一个副千户而已,还不值得他劝谏皇帝。
  但是杨廷和却在琢磨正德皇帝这其中的用意。看到这个改动之后,杨廷和原本认为正德皇帝对张知节心有芥蒂的看法,又动摇了。
  但是不管如何,这次的弹劾也不是一点用处都没有,虽然不知道对正德皇帝有没有警醒,但是至少张知节有所警醒了。
  关于封赏之事终于定了下来,朝中的百官知道之后尽皆愕然,因为竟然没有关于张知节的封赏,这让他们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那些上了奏章的官员们懵逼之后就感到惊喜,难道是因为他们上的奏章,所以皇帝才罢了对张知节的封赏?
  原来自己竟然这么牛逼?自己竟然从来都不知道。他们激动过后就有些感慨,难道圣眷无人能及的昌国公终于栽了?这很可能就是一个征兆。
  虽然众人谈不上幸灾乐祸,但是心中还真有些复杂莫名。毕竟张知节就像是一座大山一样压在朝中官员的头上,无论是功业还是权力。
  毕竟徐光平还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多数官员们并不会注意到他,所以这些官员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昌国公圣眷受到了动摇。
  当然他们不会以为昌国公的地位就此会一落千丈,毕竟昌国公的功劳在那里。但是他的圣眷减弱了之后,至少不会让人想到就敢受到那种如山一样的压力。
  他们更希望的是,昌国公的权利能够被压制,虽然昌国公并没有刻意揽权,但是在他手中的权利还真不小。
  特别是在海事上,昌国公的影响力实在是太大了,无论是水师还是海事衙门,全都是昌国公的心腹。
  如今无论是水师还是海事衙门可都富得流油,涉及的财富十分庞大,对于海上贸易影响十分巨大。这本应是他们文官主导才是啊,但是现在他们文官却根本插不上手。
  这些年,在张知节的影响下,武将勋贵们隐隐有抬头的迹象啊。如果张知节的圣眷减弱的话,那他们就有机会插手海事了。
  (本章完)


第1384章 入宫
  就在京里头因为这份赏赐纷纷扰扰的时候,张知节府上倒是十分热闹,徐光延带着徐光平上门做客,主要是感谢张知节对徐光平的照顾,还有就是关于徐光平的封赏。
  毕竟张知节自己都没有受到封赏,徐光平却得了一笔不小的封赏,徐光延怎么也得带着徐光平登门。
  面对徐光延的关切,张知节笑着解释了几句,只说自己的封赏是和皇上商量好的。
  陪着徐光延和徐光平喝了点,一直到了晚间才将他们俩送走了。回房的时候徐佳颖正坐在那里出神,张知节笑问道:“怎么?有心事啊?”
  徐佳颖回过神来,粲然笑道:“正想着该怎么谢谢爷呢?爷口风也真够紧的,竟一点都没告诉妾身。今天大嫂来说起来,我都懵了。”
  张知节摇头道:“别,你也甭谢我,这事我事前也不知道,皇上也没跟我说过。”
  虽然张知节这么说,但是徐佳颖也知道这都是因为张知节没有封赏的缘故,所以皇上才加重了徐光平的封赏。
  不过既然张知节这么说了,徐佳颖就没再说谢谢的话,毕竟两口子之间说一句谢谢是情调,说多了就成了生分了。
  徐佳颖笑道:“这封赏来的还真是时候,府上正在给光平议亲呢!”
  这事张知节也知道,笑道:“这倒是喜上加喜了。光平平安归来,立功得了封赏,如今又要娶亲,你们也算放心了,这可算是皆大欢喜了!”
  皆大欢喜?还真算不上。这家长里短的就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刚刚徐佳颖坐在那里出神就是因为有些烦心。
  因为她大嫂随着她大哥和徐光平一起来,在她面前对徐光平获得丰厚封赏十分艳羡。
  如今徐光延已经入了五军都督府,官位比徐光平的千户高多了,也要清贵的多。她大嫂羡慕的是徐光平副千户的袭职。
  在她看来虽然徐光延比徐光平的官位要高,但是徐光平还年轻啊,靠着张知节这棵大树,官位早晚会升上来的。
  但是要想得个袭职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所以徐光平副千户的袭职就让她十分艳羡,毕竟这是子子孙孙的事。
  所以她今天来看望徐佳颖的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