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崛起(天涯)-第7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慈烺倒是对陈燮很有信心,一拍案道:“那就这样,朝廷下旨,取消各路总督,设新衙门以及户籍二事,遣使往松江府问策思华先生。散会!”

天下的聪明人多了,能进内阁的哪个不是学霸之类的天才。御前会议再次铩羽而归的时候,在座诸位的心里都在考虑一个问题,为什么?为什么输的如此轻松?

陈燮要是个目无君父的乱臣贼子也就罢了,实力不如人,对着刀枪顶多一死。具体有没有死的勇气,那就另说了。可惜陈燮不是,非但不是,还是一个忠臣。至少你找不到他作为一个乱臣贼子的证据。那么问题又来了,陈燮在京,大家干不过就算了,不在京,怎么还是干不过?这个道理就说不过去了,今天这个事情看上去很简单,不难分析明白败因。不外是李遇知来个提议,想大乱皇帝和陈燮这个联盟的节奏,没曾想被人从这个看上去最不可能反击的地方,发起了重重的一击。

想到这里的时候,回到内阁的几位大佬都露出难以言表的情绪,周延儒匆匆走人,借口乏了。剩下的几个,坐在一起手里捧着茶杯,都不知道该怎么开口好。

最终还是卢象升打破了沉寂,开口淡淡道:“余观思华出道至今,敢为天下先,能人所不能,且其言必行,行必果。”这是真话,真话是最难说的。真话也是最难听的。卢象升想说什么?为何只说了这么一句,余下的话呢?读书人说话都喜欢这个调调么?非也,无非是给众位留一点面子。

真话说半句就够了,陈燮言出必行,说明他这个人真诚且能做实事。那么剩下的话就不用说了,真诚这两个字,在座的诸位,谁敢站起来拍着胸膛说:“真诚,从无虚伪之时。”杨廷麟、卢象升算是君子了,他们俩都不敢站起来说这话,在朝堂日久,谁没个虚伪的时候?谁没个无能为力的时候?尤其是面对浩浩荡荡的清军入关之时,卢象升为了存个人清名,不肯给皇帝和杨嗣昌背黑锅,哪怕知道自己要死也不妥协。

明知道自己会死,卢象升也不肯附议议和,这难道是个忠臣应该有的行为么?不是口口声声君臣父子么?替皇帝背黑锅怎么了?放在历史上看,大明朝要想延续,议和在当时是最好的应对策略。史册上弘扬卢象升,对杨嗣昌和高起潜可不客气,问题是实事求是的说,当时的大明没有两线作战的能力。

杨廷麟又何尝不是如此?为了个人的名声,大明朝的文臣有几个是愿意背一个污名的。

卢象升一番话,算是把人皮扒下来了。说完他叹息一声,转身就走。输了就是输了,还输的如此没脾气。本事不济就算了,本心也不如人,你还能说啥?谁在不计较个人名声,任劳任怨的为大明江山累死累活?不敢说陈燮没私心,但肯定是大明私心最少的一个官员。

实际上就陈燮做的那些事情,戴一顶真诚无私,忠君为国的帽子,谁敢说废话?

“总不能任其继续下去吧?”洪承畴单独面对周延儒的时候,说了这么一句话。一直在闭目养神的周延儒睁开眼睛,淡淡的撇他一眼,闭上眼睛叹息道:“某便不信了,亨九没看出来,陈思华所为者,为何也?”

洪承畴坐下,重重的叹息一声道:“如何没看出来?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发展工商,给大明的失地百姓,找一个活路。免得再有个天灾**的,大明烽烟四起。人不是被逼急了,如何能铤而走险?当初在三边主剿,无非就是看不到抚局的可能性。”

周延儒这才坐直道:“这才是陈思华让人最佩服的地方,你我都是老于宦海之辈,为何你我没有想到这个,反倒给一个后生小子开了先河?”

洪承畴歪着脑袋想了想道:“概因生而知之者也!”意思是,这个世上是有生而知之的人。

。。。

第七百零六章夏至

第七百零六章夏至

聪明人容易想多了,洪承畴就是典范。不过这家伙确实很厉害,为了首辅的位置,能忍的很。在周延儒面前,也能摆低位置,聆听教训。这个世界上是不是有生而知之的人,洪承畴暂且瞎猜一个,更重要的还是他算准了周延儒的心思,为了保住这个首辅的位置,准备跟陈燮妥协了,不凡怎么会提起之前那些话。无非就是一个暗示,随便陈燮在外面闹腾吧,咱们在京师的可以当着看不见,也不给他捣乱就好了,安安稳稳的先渡过这个坎子。

这个时候周延儒的心思才算是被洪承畴看透了,这个老家伙还想谋求连任呢。心里冷笑,洪承畴不动声色的起身告辞,回到签押房便沉思不语。要当这个首辅,首先得简在帝心,不然都是扯淡。相比之下,因为善于隐藏意图的缘故,在这现有内阁大臣里头,洪承畴是皇帝反感度最低的一个。可以说这么说,周延儒想连任的可能性不大,甚至可能廷推都过不去,原因很简单,帝心不喜。

历史上的周延儒50岁就挂了,这个时空被改变了命运,活到60还活的好好地。这个年龄,再做一任首辅其实一点问题都没有,问题是作为文臣集团的老大,他在很多问题上都得维护集团利益,把持权柄日久之后,没哪个皇帝!会喜欢首辅连续干十几年的。

这么说吧,真让周延儒活到七十岁,内阁首辅一直干下去,谁知道会不会再出一个权臣。

聪明人这个时候肯定是会请祈骸骨的,继续干下去绝对招皇帝猜忌。周延儒是聪明人,但是聪明让人也有犯糊涂的时候。文官之首啊。谁愿意就这么下去?尤其是在可以廷推产生的前提下,死活也要争取一下才是人之常情。习惯了把持权柄的人,离开权利的滋味,往往会活的没滋味。

所以,周延儒还没有开始,就已经输了。很简单。因为廷推的名额是十个。皇帝挑选的结果里面,肯定不会有他的名字。做到人臣之极了,一但下来,就只能回家了,不然你还想怎么地?留在朝廷里,怎么安置你?而且可以肯定的是,就眼下大明这个局面,一旦周延儒下去了,再想起来就难咯。

江南的夏天不仅热。还闷热。等几天梅雨天来临,十天半个月看不到晴天都是常事。

松江府总督行辕内,随从把扇子都抡起来了,陈子龙依旧热的一头是汗,不停的拿毛巾擦拭。办公的时候不比在家里,这还是新式的服装,要是过去的那种长衫,更是能要人的命。拿着一把折扇的陈燮探头进来。看了一眼陈子龙道:“这天突然闷热了起来,真是要命。”

说话间。身后的丫鬟跟进来,捧着冰镇酸梅汤,随从赶紧接过去,陈子龙上前来拱手道:“阁部这是要去哪?”陈燮笑道:“你倒是眼尖,看出来我要出门去。”

陈子龙见他站门口不动,赶紧出来道:“在下一起去。”陈燮点点头道:“去换一身便装吧。我等着你。”陈子龙虽然不明其意,还是匆忙喝一口冰饮,回去换了一身便装出来,两人前后脚,带着两个随从一道。登上马车,塔塔塔的一路,发现出城时陈子龙才道:“出城?”

陈燮点点头道:“是啊,这天热的太邪性,这是要下大雨的前兆。这些年松江府投入不小的资金修缮水利,疏浚沟渠,我是不担心的。”陈子龙奇怪了,随口问:“阁部担心啥?”

陈燮道:“没担心啥,就是去造船厂看看。”说是不担心,实际上陈子龙还是看出来了,陈燮肯定心里有事情。当下也不点破,只是道:“梅雨天要来了,地上都闷出水来。”

点点头,陈燮看了一眼车窗外,叹息道:“你我担心这天太热,可知地里的老农担心啥?他们担心这天要是雨水太多了,漫灌田地,更怕梅雨天太长,缺了日照,稻子长不好。”

陈子龙道:“阁部心有百姓,子龙叹服。”陈燮摇摇头道:“担心也没用,我不过是一个人,这江南的百姓多了,天下的百姓多了。不过是嘴上担心而已,真的坐在这个位置上,很多事情就算知道了,也未必能去改变多少。只能是一点一点的去做。”

陈子龙深有感触,他也是当过官的,在县令的位置上,肯定从全县的角度看问题,还有个人得失夹杂其中,州、府、省,亦然。无非就是程度多少而已,没有人能做到尽善尽美。船厂就在江边,塔塔塔的马车来到时,门口卫兵是个缺了条胳膊的老卒,看见马车便打开门,笑着迎上前来,用残存的左手敬礼。

陈燮让马车停下,开门下来,抬手回礼。老卒站的笔直,显得有点激动道:“老爷怎么来了,就带这点人?”一开口,就知道是登州的老兵。陈燮笑道:“就是来看看那个蒸汽船造的如何了,这天气家里能闷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