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最强大少爷-第5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拱辰才走就上张方平的话,容易破坏掉大宋整体经济政策,容易矫枉过正,甚至会形成****风向、把三司系的官员逼了抱团对抗朝廷。
  于是在大雱看来,这时候任用包拯不代表老包懂经济,恰好因老包不懂经济,才会客观、不因政治思维而乱动统一政策,改而去整肃三司口吏治问题。这就是老包的用处。
  这些若张方平来做,会被解读为“****或者定向反腐”,但包拯没党群却大家基本都信任,老包来做就会是缓和的、大家任何的“整肃吏治”。
  那时三司口官僚大概率不会形成抱团对抗,而会分化、自保、低调。在这一过程中,也就等于会慢慢淡化王拱辰留下的影响力惯性。持续到一定时候,三司口就会成为中性部门,不在是谁的基本盘。
  那么差不多五至六年后,进一步有了资历和班底的王雱,就是进驻三司的最佳时机。额假设那时三司还在。
  当然这些仅仅是王雱自己对此番大朝意义的理解,至于往后的事,仍旧很难说。
  总之就算不在朝廷行走,现在大雱也真牛逼了,除了是封疆大吏,也算拿到了工业司的完整治权。
  现在大雱的级别、比当年从舒州进京的王安石还高半级了。因为“京城”知府是高官,如果如老包老张一样的加留守,那就是副国级。
  说是说“知大名府事”,但王雱多了个枢密都承旨衔,原则上不具体管枢密事,不过多个中央职务挂身意义不同,尽管没有当时的老张牛逼,相比后世至少等于多个后补局委的政治护甲。
  当初工业局寒碜啊,只是区区正六品建制。现在也就牛了,升格大都督级的意思是,级别和大府一样,只略低于四个京城。又归属枢密院,所以主政官就改为了制置使。譬如老王当时入京时是群牧司制置使。
  也不嫌寒碜,群牧司那个马政衙门以前很牛,但和现在的工业司比就显得弱爆了。
  这些,就是王雱努力多年、南征北战累积、状元及第后总体爆发所获得的盛夏果实。
  伤过跪过低过头。总体上王雱塑造了一个有错误的自己,也成功让大宋皇帝和朝廷接受了这个“不完美”的人,所以荣耀……


第518章 在羞辱我就和你拼了
  “我靠!”
  “知大名府,兼工业司制置使,挂枢密都承旨?”
  关于大雱的这个消息迅速流传在京城的大街小巷中,哗啦一下就都沸腾了。
  “不可能吧,皇帝是不是犯浑了,一个十八岁的纨绔少爷进行这样的任用,太玄幻了。”
  “谁知道呢?但这已经成为了圣旨,皇帝钦点,中书富弼相公已经正式委任。”
  “其实也合理的,他以前运气好,官位和重要性已经不低,在他有那么大功劳,带志愿军赢得了国战,又真被他状元及第了,所以不看年纪的话,其实不论资历,年限,学识,能力,功劳,他现在知大名府都不算突兀。”
  这么一解释的话,倒也算是水到渠成。听说王拱辰也栽了,好在皇帝还没糊涂把小屁孩扔在相爷位置上。
  “然而,听到这个当初抢走我田产的龟儿子上位,我仍旧会莫名其妙的不高兴,念头不通达。”
  “嗯嗯,我损失的田比你少,并且资金撤出来后也赚钱了,所以我前排吃瓜看戏,看大名府那些土鳖怎么被大魔王收拾。”
  “言重了,大名府怎么的也不算丘八吧?”
  “算的,和东京比他们不是丘八是什么?”
  “我乃北京人,说起来你哪来的优越感啊,大魔王上任大名府,你信不信三年就在财政上把东京秒了?”
  “我信的。但就算秒了仍旧是丘八。除了经济,东京还是政治、文化、时尚的中心,大名府怎么比?我告诉你啊,大魔王猥琐着呢,他去到什么地方,就把那边的文化和娱乐和谐掉,变为浓烟滚滚的魔域,不信就走着瞧。”
  “额这……”
  “是的大魔王就这点不好,北京人估计真要跳脚的。”
  “大魔王喜欢装逼,所以百姓应该还好吧。真没怎么听过他虐待百姓的事,不过北京那群文青官僚当时和他不对付,谁都不拿他当干部,这次他们怕是栽了。这就叫莫欺少年穷。大雱是真的是崛起了。”
  这个事件现在成为了大宋的最头条,最大热度,有讽刺,也叫骂,不过也有力挺的……
  走至“大名府驻京办事处”,这个原本又寒碜又落寞门窗陈旧的破房子门前,站满了人。
  这里严格说不算官署,不过当时大雱怂恿老张后,他就在京城张罗了这么一个住所,派了几个心腹在这边关注京城的“局势”。
  王雱一看今个阵仗大啊,曹集也在其中,领着一群京城著名的世家子弟以及奸商,另外还有无数的官员。
  王雱低着头和这边管事的人交流两句,得知这些都是来登门祝贺送礼的家伙。
  “府尊看如何是好,都是代表各方拿着帖子来请的,依依赴宴的话,恐怕要拖延到明年您才能去北京上任。”管事的一个老头低声问道。
  王雱摆手道:“把他们的帖子扔了吧。拿我的帖子去召见兵部军造监事,让他赶紧的来,其余人我一律不见,包括曹集在内,别叫他混进来。”
  说完一甩手袖就进去了,留下一**商和官僚在办事处门口面面相视中……
  “下官范纯仁,参见都承旨大人。”三十出头的中年官员进来后便给王雱见礼。
  这家伙是范仲淹次子,那个已去世的大儒孙复的学生。王雱从北京出兵时他应该在成都府路做转运使。所以见到是他王雱有些愕然,真不知道这家伙怎么会忽然回京、且被降职到军器监?
  说起来军器监的建制也就比当时的工业局高一级,正五品建制。就算一些时期会弄个高配来主政,也至于把转运使这样任用的?
  范纯仁非常疑惑他的表情,便好奇的道:“小王大人怎么了?莫不是战场留下的病情还有反复?”
  王雱微微摇头道:“不劳关心,从状元及第那一刻起,我的病就全好了。是的就有这么神,我这人就这么市侩。”
  “……”范纯仁暂时不说话。
  “老范你为什么不在成都府了,跑军器监干嘛来着?”王雱手指在桌子上依次敲击着,“难道你老毛病又犯了,嫌偏、嫌远你就不爱干?宁愿降职回京任用?”
  范纯仁不禁一阵尴尬,被说在了痛处。
  这家伙以前真有这样的劣迹,当时他考起之后,朝廷放了两个知县,他都不去上任,对朝廷讲条件,理由是距离父母远了不方便照顾家里,于是就不去。
  并且他还相当固执,被范仲淹骂了也不听。也是因为他爹牛逼,大宋政治又过度开明宽松,不去就不去呗,“保留党籍官籍工资照发,等有适合的地方你范公子想去了,再去做官”。
  卧槽大宋朝廷真是这样处理的。这除了代表大宋朝廷比较脑残外,也充分显示了这一时期读书人诚如老赵说的那样:被惯坏了。
  他们一但认定了什么理就不会轻易改变,不撞的头破血流不回头。
  王雱又道:“老范,你一副满不在乎的表情什么意思?难道这不是你的老毛病?说起来你当年固然有孝道为理由,但这是你不尊敬君父的理由吗?”
  “你……”范纯仁顿时嘴巴都气歪了。
  “我什么我,难道我说错了?要清高你就别去考,那是大宋的科考,皇帝的科考,你考起了又不去,装逼对抗朝廷,讲条件,话说你举着圣人的孝道我也不敢讲你错,但你也绝对不正确!”大雱开始和他东拉西扯了。
  “我……”范纯仁真的脸红了,却反驳不了,这真是自己年少轻狂时候的作为。
  “你什么你。如果你父亲和你一样,我大宋陕西还在?韩琦用举家富贵保举他老人家从浙江起兵之际,若他说‘离家太远不想去打仗’咋整呢?当时青塘地区形势危机,名将狄青死于河潢战场,时值水灾,举国大喊药丸,若少爷我和你一样,离家太远不想去打仗,是不是看着西夏日翻青塘后,开始威胁我国朝大部分地区?”王雱再道。
  范纯仁听得脸如锅底,大声道:“小王大人勿要再说,下官从成都府路进京不是因为我想回京,而是因为……我弹劾数落了贵人,他们不高兴,就把我从成都府任期弄下来了。”
  “……”这下换过来王雱尴尬了。
  不论如何这也是他的风骨,历史上的他还真这尿性。他算是保守派,富弼被他弹劾过,王安石也被他弹劾过,然后和司马光算是一党。
  在王安石后,司马光开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