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提升的基础知识,当时那些东西王雱想不起来,但他们搞出来后王雱能大抵看懂,以便及时进行指导,保持路线正确,不至于绕弯路。
学者其实是这个世界最固执、最难说服的一群人。一但他们认定了一门理论、不碰的头破血流很难纠正。但威望的好处就是,时至今日的大魔王一但发话他们会认可,不敢反驳。
实在是因为王雱各方面成就太大了,基本没错过,在业内他是系统性提出数理化的导师、先行者。这个光环对非儒家学术界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时至今日,除非事实上证明王雱错了,否则或许有人可以拿走他的官位,但基本无法在特定领域否定他的“领路人导师”的成就。
这就是另类的领袖光环。
石油研究工作方面拥有充足经费,以及先发的经验,又加上基础知识攀升和实验,总体上大宋对外打仗的这一年来,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
就陈凡看来,现在工业司的火油能量密度,已经极其凶悍。
陈凡发誓,以前从没想过有燃料能爆发出那样的火力来。
但仍旧还有瑕疵,有些工艺方面的东西还不太明确。
这需要兵部猛火油坊的东西,相互进行印证。但兵部拒绝参观,拒绝出让工艺流程秘方。
别看都是官府机构。但传统观念里兵部是重量级大部头,而工业局则是第二梯队“企事业”,受到众人鄙视。又加之大魔王无法分身,无法对这些事进行公关。所以在隐藏秘方的保守思维下,工业局的要求不被待见。
这是很现实很客观的。
说起来当时一堆人想在各方面否定大魔王让他撤军呢,怎么还会给工业局面子?于是陈凡这样的三流官员的诉求,别说公关,他连求见“有关部门有关人员”都做不到。
并不是人人都有个宰相做爹,也不是个个官员都有王雱霸气,敢打进中堂去上访的。
所以陈凡进京深造、也类似于工业局派出的技术间谍,秘密背负了贿赂公关,获取猛火油坊工艺流程的任务。
这很难,就连张方平都帮不上忙。说起来张方平当政时、收拾兵部,缩减人家的经费是最狠的,至现在相当于张方平近乎半凉的情况下,兵部没人卖老张的账。
“地下党”陈凡咬牙持之以恒,进京深造一年来由小见大,保持了每月请相关官僚去樊楼逛两次的频次,花了不少公关费用后,仍旧没获得去猛火油坊参观的机会。
不过随着他的见识和基础知识增加,和那些技术性官僚喝酒聊天中,总在有意无意的谈及相关东西,一年来,基本被陈凡总结出了一个大概初形,这些聊天笔记对工业局“石油四院”的研发至关重要。
不容易啊,这已经算是工业局密探的卧薪尝胆了。走正轨渠道真没办法,花费了无数经费,通过长达一年的时间,几十次聊天试探,才逐步推导出了兵部猛火油坊的大抵工艺流程。
对门外汉,这些聊天笔记当然毫无用处,但对于业内的顶尖技术人员陈凡,这些交谈虽然不全是干货,已经可以研究和印证。
能做到这一切是因为他们有个不错的领导,王雱于战争中满地打滚的找富弼耍赖,才帮这些人弄到了行政编。否则以大宋这个时期的阶级优越感,陈凡就是花钱请客,相关口的人也不会去赴宴,送礼人家也不会收。
至此,轰轰烈烈的燃料工业进程眼看就可以开始了。
陈凡在煤炭学院内,通过各种资料的反馈和印证,加上配合学院的人大量实验研究,于是他已经制定出了石油四院的几种不同燃油的技术指标,且标注了号码。
这些都是技术结晶,都超过了兵部的传统猛火油。不过距离大魔王要求的“汽油”,还有些难点要攻克。
方向是对有了,制造出来不成问题。难点在于提炼工艺还不成熟,至少现在无法大规模的合格提炼。
这方面王雱很早就有过指示:早期内燃机压缩比非常低,燃料必须进行有效又充分的“雾化”,才能最大程度的和空气结合,进行压缩点火,混合不够就爆发不出足够的能量来,也就是俗称的“缺氧、燃烧不完全”。那样的内燃机用去农耕问题不大,但想推飞机上天,就是做梦。
于是,这就对燃料的质地和形态有了很高的工艺要求。
在大魔王治下,大家都是很鸡血的一种“传销”状态,并不需要大魔王本人在,整个团队都已经进入自动率,正在相互比拼,谁都不希望落后。
陈凡作为石油四院的领导,最早时候只有几个属下,被工业局的同事戏称为“401所”。现在航空院那些龟儿子竟然修建了个风洞出来,在相关领域取得了很大进展。
不说超越么,在这场技术大比武中,401所怎么也不能太落后啊。妈的偷取了兵部的许多成果倘若还落后,零基础的铁路和航空院还领先,那就丢面子了,按照二当家沈括的话来说么,就真有“撤院设所”的理由了。没有成果当然要缩减建制。
沈括有沈括的压力,他要对大魔王负责,投入了许多的资源、编制、经费,如果没有进展,总归是官僚机构,总要有人背锅。
这些就是一直缠绕在401所主簿陈凡心里的阴影,挥之不去。
有一种信仰就是“前进前进再前进”。能走到哪里谁都不知道。不用人催促,总之陈凡就想在大魔王班师之际交出一份技术答卷,这有什么意义毫不重要。反正就是想做到,不让大魔王失望。
但就在四月末,从煤炭学院深造毕业,带着无数心得、资料、笔记想要返回北京的陈凡,被抓紧号子里去了。理由是:窃取国家机密。
早在三月初就有了不对的预兆,有内幕消息的小舅爷曹集来警告了陈凡,只说了一句话:“跑,回北京躲张方平家里、其他任何问题,等大魔王班师后又再慢慢扯犊子”。
但陈凡害怕跑了更说不清楚,也不敢完全信任小舅爷,所以写信请示了沈括。
然而这方面沈括也是个白痴,迟迟没有回信指示陈凡。
沈括在这些方面也不能免俗,害怕跑了才说不清。也害怕回信指示下属“逃跑”后,连沈括自己也被跨省弄进去,那么工业局就哭瞎了。
于是就这样,消息到底怎么走漏的,工业局这么一个不被看重的企事业,到底怎么被有关部门盯上的,没人知道。总之四月末陈凡就被捉去喝茶了,关在什么地方都没人知道……
第506章 无视娘娘召见
“咦?”
“卧槽那是什么东东!”
“近十丈宽的甲板?我这一辈子吃漕运饭,什么船都操过,什么风都见过,就没见过这样的船,这到底可以拉载多少物资?”
汴河码头上,犹如海盗一般的独眼龙船老大、他乃江南来的某漕帮二当家,看见悬挂“志愿军河潢行营”旗帜的平底大船时,眼睛都凸出来了。
现在是四月末天气已经很热,整个汴京水运码头上的人都在议论,这样的船也出现了,那以后老子们的饭碗如何维持?
“还亏你们是走南闯北的人呢,这都没见识过?我是北京过来的,当时还给北京造船厂送过专用木材,我告诉你们这根本不算什么,设计载重只是一千五百吨,航速十一节。他们还有更大的家伙,也是平底船,也是木船。现在来说,北京造船厂的工艺已经稳定,他们正在设计三千吨、航速十四节的巨无霸。听说也不着急,只是缓慢的开工,因为要等第四代蒸汽机,至少也需要三代机的魔改版。“
“厉害了!”
“沃日他们到底怎么做到的,这么重的船,怎么过的浅水河?”
“这你就不懂了,你明显没开过平底船,你看它的设计就知道,这种船吃水是非常浅,重心超低很稳,唯其只是结构强度难以解决,需要非常强大的木工设计和工艺积累支撑。且这是机械工业局的船,律属于枢密院。听说大魔王有韩大脑壳背书,于是发动了相当多的厢军和禁军,于全国各地浅水地带疏通河底淤泥,这就是在为三千吨大船的通航做准备。”
“挖河底淤泥?脑袋塞了吧?那得动用多少工时和人力?”
“你的落伍惨不忍睹,多看报纸啊,你不知道现在工部漕运司下达了六艘‘挖泥船’订单啊,那个就厉害了,听说每船装配了两台三代蒸汽机,民工和军士无需下河潜水,只需处理淤泥就行。挖泥船突突突的缓慢推进,河底的淤泥就能慢慢清理。这就是301所的最新成果,当时他们进京示范,对工部推销设备时,把富弼相爷都唬的一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