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力就是我军现在的第一生命线,一但丢失后果不堪设想。影响的不仅仅是河潢战场那么简单,若我志愿军战败,河潢地区被西夏人全面控制,甚至有可能会引发我大宋边境被西夏军全面攻击。”
“不要着眼于眼前利润,眼光要放长,心有多大,成就就有多大。”王雱又开始誓师。
“必胜!”
鉴于此战近乎零的战损,只是不多的十几个军士因控制不好,被对方零星弓箭伤了腿,所以士气更盛,全军大喊回应。
对大魔王的信心就不说了,早已到达了峰值。
当时是一只不折不扣的疲兵,不得已下跟着大魔王快速过黄河投入战区,那是如履薄冰的状态,目标仅仅是生存。但现在两次湟水遭遇战大捷,战果辉煌,居于此大家都有了宏伟目标,恍惚间已看到了磅礴的战场未来形势。
现在起不需要大雱再说鸡血词对他们洗脑,包括穆桂英在内都觉着,对于军人而言,这两次战役的经历、所产生的战略意义已算圆满,算是波澜壮阔的军旅生涯了。
这一切,就因大宋出了个神机雱,追述到当年的舒州、这只队伍组建之际,那时仅仅是个十岁小屁孩的王雱就口出狂言:当兵,要跟着少爷我才有前途!
那不是空话,事实上大魔王为人比谁都可恶,但至今来看基本没说过空话,真的兑现了。
“一路向东,不能停留。回到原点,找机会渡河。”
大雱头脑并没有发热,快速回收了所能回收的战马资源后,连粮草都不要,一把火烧了,再次向东面缓速机动。
王雱不知道时间有多少,但不能紧张,刚刚经过了剧烈拉锯的战马,不能再负载奔跑了,也不能停留。这个时候全体人员下马,减轻马的负担,然后缓速奔跑,就属于“恢复性拉伸放松”。
关于军粮,现在方便携带的压缩军粮所剩不多,大约还够八日之用。
这次王雱部没带走西夏人随身干粮,那是因为他们的粮草质量太差,且体积大不方便超机动的部队携带。
好处是河潢地区的草料质量不错,让战马吃一部分草就能节约出大量的战斗人员口粮来,但坏处是马的肝脏储备比人还有限,如果过长时间都得不到全营养军粮的补充,马力就会持续降低。
所以如果真以机动为目的,马力为王的话,到一定时候恐怕得换过来,军士吃草,战马吃粮。
居于此,志愿军形势也不乐观,必须八至十日内渡过湟水,沿着大通河北上,在大通河地界,就可以获得来自宋国行政区兰州方面的压缩军粮补充。
这个过程会有较大风险。但这恰好是王雱部必须过湟水的一个理由,因北线战区的漫咩是个棒槌,他喜欢把部队集中后拉着到处杀人。那么作为一只超机动的部队,要避开漫咩主力就容易许多。
留在南区的话,卓洛兰比漫咩猥琐多了,她在南区现在不但拥有了“伪军”配合,她也不迂腐,会一定程度分兵出击。包括绞杀出现在河潢地区的宋军和宋商队伍的政策,也是她定下的。
那么在技术上说,于北线战区机动、获得补给的难度比在卓洛兰战区容易的多,难度根本不是一个量级。
就因为卓洛兰是个聪明人,而漫咩是个一根筋的狠人。
保持着足够谨慎,志愿军缓速行军到天色将暗时候,后方没有明显的追兵动静。
这情况王雱认为只有两种解释:
一是西面游击队发动的战役规模比想象的更大,已一定程度拖住了西区两个机动兵团。
第二是:西夏兵团连日的机动、围捕王雱部,又得到了二次遭遇战南通密部战败的消息,身心疲惫士气低落,在没有卓洛兰明确指示的情况下,他们也不知道王雱部去向的情况下,现在他们停止了追赶,选择了休整。
“敌人疲惫我行动。机会来了,如果运气好,这一夜就是我部志愿军团渡过湟水的时机!”
到此王雱再次改变计划,又回到了当初来过的民和地区,下令马战休整,士兵开始突击修桥。
好笑的在于,这个修桥地点就是当初第一次湟水遭遇战、击溃青方部的地方,上次修桥攻势开了个头,随后放弃,进行机动,但那个开头还在,并没有被破坏。
于黑暗来临之际,抚宁军战马在马术团队的帮助下进行放松休整,战斗部分为两班,一半根据抚宁军的传统军规和技术要求,进行打盹休息,另外一半抢修。然后差不多的时候会进行轮换。
没办法,暂时只能这样拉扯着过……
第473章 卓洛兰的战后总结
“我们……竟然遇到了一只横扫千军的军队,并且是已知的最强统帅率领?”
于安陇地区的帅帐里,卓洛兰听闻在前无去路后有追兵的形势下,宋国志愿军反方向机动、又于湟水第二次遭遇战中击败了南通密部,神色变得越发难看了起来。
根据详细战报,南通密部虽然不算伤筋动骨,但战损也高达二点三成了,这对整个西夏军团的战略形势影响深远,对军心士气极为不利。
“末将愧对兰帅之信任,致使我和南军司蒙羞,请兰帅斩了末将以正军心。”帅帐中,败军之将南通密跪在地上准备受刑。
卓洛兰想了许久,叹息道:“起来吧,知耻而后勇,不要有一点点功绩就张狂,也不要受到一点点挫折就自暴自弃。要善于在事后进行总结,进行纠错。还要从交锋中知道王雱部的优点,以及我们自身存在的缺点。”
“兰帅威武!”帐内众位将军大喊。
南通密这才起身道:“湟水二次遭遇战中,就末将所见,我部是疲兵,他们应该也是疲兵,固然他们占据有装备和士气之利,但理应形势不至坏到如此地步。事实上王雱部的燧发枪战法非常成熟,配合到了完美地步,且骑兵应该是宋人的短板,但二次遭遇战中,他们的马力凶悍,短距离爆发完全拉开了量级,给人的感觉,像是一个成年壮汉欺负不成熟的半大小子一样。”
“遭遇战第一时间,出现了多个‘意料之外因素’,于是我部缺乏应对,第一时间就蒙了。致使了最终几乎被他合围,被他们依托燧发枪的绝对射程优势放风筝。我军各部陷入了慌乱,近乎于无法指挥的境地。所以当时的骑兵拉锯战形势,就算我想调整战术进行血拼也几乎不可能做到。我方完全处于被‘拉着走’的局面,几乎没有有效的反击,只是一个劲处于穆桂英的控场下,以差距对方半个量级的马力、死命的奔跑想突出包围圈。如此一来正中对方下怀,以我方之短处和对方长处进行拉锯,致使了到达拉锯的中期后战损急速扩大,濒临崩溃边缘。”
说到此处南通密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已经是过去式了,但他仍旧还对当时的战场形势心有余悸。那真的太奇怪了,莫名其妙,不由自主下就被对方控场,仿佛在对方制定的规则下比拼。
卓洛兰只是静静的听着,没什么好说的。既然有战场,那当然就存在被控场的可能,这就是指挥的差距和魅力所在。一向喜欢下棋的卓洛兰,当年也会被老师控场,这就是实力和见识的差距。
技战术、士气、指挥效率、马力、装备、体力都全面输给王雱部的情况下,卓洛兰得承认南通密于二次湟水遭遇战中的指挥不算差,是有效的。至少他把主力部队给带回来了,而没如同青方一样的头脑发热去拼命。
那是打仗,不是市井里的老百姓斗殴。市井里斗殴不需要高武艺,敢血拼敢下手的烂人,通常最后都会赢。但在战场上大家都是狠人,杀人放火金腰带的思维下,脑子决定一切,你敢下手人家更敢下手,愿意送上去打光么,人家做梦都会笑醒。
于是客观的说,这次不能责怪南通密将军,虽然不能公开宣扬南通密的战败,但湟水二次遭遇战遇到了那只横扫千军的队伍,南通密能以两成多的战损、于逆境中把主力带回家来,算是虽败犹荣。
现在,卓洛兰模拟王雱当时的心态:他当时不追着通密部打残南,应该是忌讳另外两个机动兵团存在,且他不敢在一场不能扭转战略形势的战斗中,耗尽马力和精力。
“算好……庆幸,他的风格总归是过于谨慎了。”
想明白后卓洛兰道:“若他被知道,当时以狄咏为首的这些个土匪头子,发动了相当大规模的骚扰战拖住了我西面两个机动兵团,那么我虽不敢讲南通密部会被全歼,但会如同青方部一样被彻底打残。”
顿了顿她接着道:“伤重到一定程度时候就不会恢复了。一只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