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最强大少爷-第4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有,较早以前赵祯说过不要一味的引经据典,要以微言明大义。加之前番科考中,欧阳修被各种标新立异的文棍惹毛,此番还建议:进士科考试继续删减经义辞赋比重,再额外增加三条时务策论,且时务策论之评分比重再增加。
  欧阳修的大抵意思:最重要的进士科需要少些读死书的书呆子,多些对时务有了解的实干型人才。
  这等于为将来的大宋政治定调,因为依照大宋规矩,只有进士出身的人能做宰相。不过富弼例外,富弼在官场里和大雱一样属于没文化的那种,老富考的是制科,不是进士。
  又根据孙复那样人的存在,欧阳修也考虑到大宋仍旧需要传承老祖宗学问,仍旧需要专业的研究经义人才,于是强势建议增设一科目:明经科。
  凡精通儒家经典三部或五部举子,分考墨义大义十条,精通两经者达到八条、三经者六条、五经者五条,即为考试合格。
  从《论语》《孝经》中提出十问分考,合格者即为同进士出身待遇。还建议:《礼记》、《春秋左氏传》为大经。《毛诗》、《周礼》、《仪礼》为中经。《周易》、《尚书》、《谷梁传》、《公羊传》为小经。举子若学习《礼记》为大经者,可以《周礼》、《仪礼》为中经。学习《春秋左氏传》者可将《谷梁传》、《公羊传》为小经。
  上述提议皆获得通过,赵祯下诏批准了。
  这相当于从科考层面上更偏重于专业,各学子可以从自身特点去专精,不在要求全知全能。
  这算是一条寒冬里暖心的消息,对于大雱是机会,也就是说文坛泰斗欧阳修的新政策下,再过一年出头点,到嘉佑四年初王雱就能参加殿试。若是依照以前的规矩,则要多等两年。
  哼哼,该是时候着手准备作弊了,不进士及第在大宋没法混……


第421章 韩大脑壳的绝户计
  十二月的京城大雪磅礴。
  门被推开,外部风雪漂进来时,韩琦一副冷的够呛的样子搓着手进来了,大雱见他后起身就跑。
  却是被老韩揪着衣领拖回来,后脑勺一掌把虎头帽打掉。最近大雱又戴起虎头帽来了,老妈说镇邪的,戴着很快就能恢复差遣。
  坐下来把炉子上热腾腾的开水提起冲茶后,韩大脑壳这才道:“老夫是老虎啊?你从回京开始这几月不登门请安,还要老夫来看你,你还有礼了?”
  “现在小子一塌糊涂,官都没得做了。伯伯的光环真乃强大无边,照耀着我这扑街。”王雱道。
  韩琦也有些脸挂不住,知道他是讽刺没把他给保住。
  不过韩琦也不好意思明说这是陛下的在敲打,干脆默认了背下这个锅,坦言道:“老夫承认压力大的时候没给你顶住。但谁没个起起落落时呢,冷静一下也未必是什么坏事。好歹让你有时间有心思、谋划一下考试作弊不是吗?”
  “这么说来,伯伯会帮助小子作弊啦?”大雱问道。
  后脑勺又被一掌,韩琦摆手道:“废话,肯定帮你的。不帮的话你这孙子能考起就奇怪了。”
  不等大雱高兴,韩琦却马上变脸道:“但有条件。现在老夫在想一些政策,已经到了实施颁布阶段,你鬼主意多,于是来找你来参谋参谋?”
  王雱起身就跑,一边摇手道:“这不关我的事。伯伯相公您整天做些拉仇恨的事,你倒是脑壳大了,然而是其他人中枪,您的事您去干就可以啦,别拉着我。”
  卖乖的跑到门口,却没见韩琦来拉着,大雱一阵郁闷,只得又乖乖的回来坐下尴尬道:“其实和我相公开个玩笑,总体上我还是关心国事务的。我不是那种遇到一点点挫折就消沉、就怨天尤人的人。我也正在检讨自身,完善自身,以准备随时接受启用,再为国朝效力。”
  韩琦道:“你总体上油嘴滑舌,但就这点讨人喜欢。行了,关于你这方面,陛下早就看在眼里,本相也看在眼里。往后的事老夫心中有数,你勿要多想。”
  接下来韩琦切入正题,掏出一份文书递过:“这是老夫即将颁布的命令,你看一下。”
  大雱拿过来打开一看,一口茶水喷在韩琦身上。
  这大抵意思是,韩琦打算关停各州官府“绝户田”出售,把田留在官府自己手里,然后官府雇佣佃户来种植。
  所谓绝户田,也就是无主田地。这种田来源较多,有的是人去做逃户了留下的、或者各种原因导致全家人都消失了留下来的。也有的是犯案被抄家后空出来的田,不过依大宋的尿性,抄家这部分的很少。
  最大多数的绝户田其实是自然形成的,即原本不是耕地,但经过了自然灾害譬如水灾,导致地质上的腐殖土养分层迁移、所形成的可利用新耕地,在大宋这也算绝户田,这些绝户田都是属于官府的。
  那么在以前,这部分田就用来出售给员外地主们,官府获得财政收入。
  现在,韩琦这即将颁布的政令上面说了:以后不许任何官僚出让这些田了,可参考抚宁县模式,把田留在官府手里,由官府雇佣佃户负责,所产出的佃租,用来供养困难的老弱病残孤儿什么的,供养后剩余的,作为官府的专项储备存放。
  看完了后大雱久久不说话,神色古怪。因为历史上韩琦的确颁布过类似这样的政策,时间点都差不多。
  韩琦性子急,追问道:“小子快说你的看法,玩这一套,不正是你最喜欢的吗?”
  “这不关我的事,也不关您的事,这是三司和中书的业务,您这次政令颁布出去要刨多少人的祖坟也说不清楚,至少是大幅扰乱三司现有政策。”王雱道。
  韩琦不屑一顾的道:“不就是棒槌张方平的政治遗产吗?我就不信,他人走了茶还不凉。”
  王雱道:“伯伯相公明鉴,我不敢讲老张到此都好,但他当时的确没办法,一直在夹缝中隐忍,四平八稳的撑过了最黑暗困难的时间。他的作为现在看来当然不对我的路数,像个败家子,整天就听他拍卖官府资产。”
  韩琦暂时不说话,等着小屁孩继续讲。
  王雱又接着道:“但客观的说一句,老张他面临侬智高叛乱,那时期还面临国内到处遭灾起火,广南千疮百孔,西北也赤地千里。所以他卖东西,能和王拱辰现在卖东西性质一样吗?”
  韩琦迟疑少顷,也只得点头道:“的确有些不一样,他是揭不开锅。而王拱辰这奸贼乃是有选择情况下,照顾他门生利用抛售国有资产进行敛财,是可忍孰不可忍。”
  说完,韩琦顺带恼火的给王雱后脑勺一掌道:“然而张方平和你也有猫腻,舒州那些被你黑打了的资产,真被他贱卖给你运作了。”
  我@#¥
  王雱捂着后脑勺道:“小子不服,我和老张乃是清白的。而且我在舒州的盘子持续投入搞农牧,黑科技已经开始显现,快要出成果了,你不懂。”
  韩琦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道:“我知道你们的操作、有当时必须的理由,最大问题在于,张大脑壳和你小子先例开在这里放着,这却成为了现在王拱辰的踏脚石。老夫严禁出售绝户田的政策,就会面临极大的阻力。”
  王雱现在也不敢得罪韩大脑壳,于是低着头装孙子。
  韩琦又把语气缓和了些道:“此来,不是老夫要追究你的过往责任,老夫来与你合计合计,你直接简单点给句话:我这禁止出售绝户田的政策,对大宋有没有好处?”
  王雱道:“当然有好处,但有个前提是您得打赢保守派,如果打输了造成政策反弹还说个蛋。这些东西永远没有对错,成王败寇。这就是张方平始终喊政治正确的原因,因为他当时没把握打得赢保守派。伯伯您不要以为他不猥琐,如果打得赢,你以为他喜欢喊政治正确啊?你怎么不翻翻他在成都府剿匪时候的事,那也是一号不折不扣的狠人,被他黑打掉的帮派行会,未见得比我在舒州少。”
  韩琦只得点了点头,又道:“好,此点上你和老夫观点一致,留下田产在官府手里有好处。那老夫再问,保守派反弹来自何处?难道仅仅因为我的政策导致他们不能继续贿赂官员、不能继续低价收购国有田产他们就要造反不成?这事上老夫和你父亲的观点差不多,一致认为,不拿走他们现有的,只切断他们往后的来源,是有可能做到的。”
  王雱淡淡的道:“伯伯相公只知其一,而不其二。”
  韩琦道:“小子乃仔细道来。”
  王雱道:“的确,只要不推广我老爹提及的《方田均税法》,仅仅只是不再出让绝户田的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