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有立功表现,帮助我们打赢了这战,我也需要他去传播我抚宁军不可战胜的消息。所以我判他缓刑,就这样吧。”王雱说完一拉马缰道:“逃命,快快快,若是渡过大里河前被捉了,我救不了你们,自己扛,因为官面抚宁军没在临夏附近出现过,乃是临时工自己的行为。”
“那若是他们追过大里河咋办?”陈二狗问道。
“那就是违反我爹戒严令,视同叛乱做了他们。”王雱道。
陈二狗顿时无比紧张的道:“末将不大明白,这样看的话似乎我们也是叛乱耶?”
当即被穆桂英在后脑勺扇给一掌,大娘呵斥道:“少说话,赶紧的逃命。”
……
吕惠卿带着二丫站在新城墙上,这个季节风很大,让人难受。
十一日过去了,始终不见出阵的火枪营回来,这事又不能宣扬,真是急死吕惠卿了。
没看到远方的马队,不过一个骑兵快速来到,上了城墙跪地道:“报县尊,小王相公于临夏市大捷,全歼马贼二百七十五人,我方战损……死一人,重伤两人,轻伤四人。”
“混蛋,你拿本县开心不是?”
吕惠卿骂虽这么骂,当然知道肯定是真的,因为大魔王娃娃时候在舒州起兵就有这么猛。
就此老吕激动得险些掉下城墙去,现在最后的担心也消失了。抚宁县的潜力从来不是问题,就像大魔王说的那样,他把儿子生出来,我老吕来养大,这是天上掉下来的政绩,和平发展的环境终于来临了。
说起来真的全靠大魔王啊,前期忍辱负重,为了不激化和西夏矛盾,他连种鄂将军都整了,为此导致在南方读书人中、王家父子名声很坏,几乎成为丧权辱国的奸臣代名词。
好在老王相爷的底气在于,当时他把长子长女一起派驻到第一线,又在国战将起的时刻促成王雱出使西夏。这才往回了些名节。
出使回来后大魔王一改韬光养晦脾气,有了底气后不再退让,强势出兵临夏,近三百人的马贼团伙就这样被他给杀光了,在绥德军反应前又被他逃了?
厉害了。老吕在心理这么想着。
二丫身子一偏靠在老吕怀里,舔着棒棒糖道:“看吧,我说大雱武功很高的,他打的赢的,你们还不信我。”
“呵呵。”吕惠卿摸摸她的小脑壳。
二丫又掏出一堆小册子,如同扇形一般的捻开道:“要想功夫高,挑一本来练吧,这些全是大雱写的。”
吕惠卿笑道:“我这个穷书生可比你穷多了,丫头你好意思敲诈本县?”
小萝莉把棒棒糖喊在嘴里,手叉着腰看着他想了想,最后伸手入坏,又捏着小拳头递过去道:“那好,给你。”
吕惠卿伸手接着,见小萝莉放了一个棒棒糖在自己手里。
不管那么多,吕惠卿把棒棒糖放在嘴巴里,发现似乎还蛮好吃……
第386章 高层大变动
汴京。
皇城也已经被老包依大宋律接管。除了一个地方例外:上清宫。
那是大宋皇家册封的第二十八代天师的道场,也是皇城标志性建筑,代表着道教在大宋的昌盛繁荣。
这段时期皇帝不问事务,一直在研究所谓的丹道之术,企图延寿。这个地方之所以特殊,因为有陈总管把守着,且之前欧阳修来上清宫见过皇帝,老欧阳说话是有人信的,这就是大家无法确认皇帝怎么了的缘故。
但包拯只信大宋律,只信自己,所以最终还是犯浑了。
这个黄昏,上清宫也已经被包围,老陈自持武艺高强装逼,拦在门口说谁都不许动,还拿着一颗绣花针显摆一番。
然而早就想请陈总管喝茶的包拯一声令下后,鉴于老陈以前还把白玉棠和展昭得罪过了,所以自诩天下第一的老陈这次就惨了,被老廖展昭白玉棠三大绝世高手在万众瞩目下吊起打的鼻青脸肿,绣花针也被当做凶器没收了。
不等闯进去,忽然间,那道红木制作的古香古色的上清宫大门打开,身穿黄袍,精神不是太好的赵祯缓步走出来扶着门,默然的看着众人。
“陛下……陛下……”大家一看就都色变了,稀里哗啦的顿时跪了一地。
包拯也吓了一跳,他是提前认定了皇帝出事或被小人劫持了,这才犯浑的,可这下却是亲眼看到赵祯出现,于是老包愕然道:“官家这是何故,要闹此玄虚?”
赵祯懒懒的摆手,没回答,又仰头看着落日的余晖寻思,看起来天下还是朕的天下,还没乱套。
只是越发预感身子大不如前的赵祯也不知道自己还有多少时日,有些留念和不舍,执政如此多年,曾经也很激情的要励精图治,但过度到了现在,看到的余晖却不是帝国光芒,大宋仍旧还在黑暗中摸索前行,政治也较为混乱。
包拯站在皇帝身边已经有一阵子,但见老赵一直不说话,包拯便又忍不住道:“官家倒是说句话,老臣不是要牢骚官家清修,只因皇帝的事不是私事,而是国事。”
“这个期间有谁死了吗?”赵祯忽然神色古怪的问道。
包拯楞了楞道:“臣认识的人都没有死,臣不认识的则不好说。”
“这就好,皇后呢,她是否守礼?”赵祯又问道。
包拯又楞了楞,也不知道老赵什么意思,只得摇头道:“臣不知道官家的意思,但老臣也没发现皇后有违法行为。”
“通天教主吕纯阳呢?”赵祯又问道。
“他和皇后娘娘走的近,但这说明不了什么,吕纯阳是皇后兄长曹佾的师傅,很早前就这样的。”包拯严谨的道。
“除了这些还有什么事?”赵祯问道。
“辽国皇帝驾崩了,到现在还没有新帝登基消息,霸权的走向还是扑朔迷离,也未有正式国书至我朝要求吊唁。”包拯实话实说。
对此赵祯微微色变,喃喃道:“还真是星变了……皇家恐有大事……难道吕纯阳预言还真的……”
包拯打断道:“官家说的这些过于捕风捉影,虽然老臣早前也听人说过星变的事。”
“好得狠啊。”赵祯神色古怪的道,“现在吕纯阳还真变半仙了,我大宋自来崇尚道教,京城达官贵人基本都和道士有染,吕纯阳这算进京成功了吗?”
“这似乎……也不能说他们有问题?”包拯这么道。
“朕说他们有问题了吗?”赵祯反问道。
包拯不服气的道:“老臣不是来和官家抬杠的,是来澄清事实,老臣关心大宋安危,官家您无需针对老臣。”
“你……”赵祯又被老包气的不行,迟疑片刻道,“朕本想骂你的,但是想了想那会显得朕小气。且现在看来就你包拯做的还不赖,你发挥了你的作用。”
“身为官家钦点的东京留守,老臣应该的,官家无需特别说。”包拯道。
赵祯想了想又道:“除了皇后,吕纯阳和什么人接触?”
包拯实话实说道:“就臣所知,和文彦博相公有过接触,但那什么也说明不了。”
赵祯不想和他抬杠,又问道:“包拯你回答朕,你接管京城和皇城这事上文彦博可曾给你建议?”
包拯摇头道:“没有,这是老臣自己之判断,进而执行。倒是文彦博相公几次劝说臣解除状态,还说臣是韩琦附体,臣都不理会他。臣还把张丛训抓了,他是富弼相公的人,富弼相公虽然不满,却没指责过臣。”
赵祯听文彦博的事有些皱眉,听到富弼又容色稍缓,暗想:不愧朕当时保这家伙,富弼虽事关利益但是还算清醒。
包拯又道:“张丛训他……”
赵祯淡淡的打断道:“那个朕不关心,王安石和贾昌朝怎么做的?”
包拯道:“贾昌朝没露面,王安石听取臣的陈述后确认了留守司权限,且全程派心腹老廖进驻留守司监督。他和臣有些分歧,不过总体支持臣打进这上清宫来。”
赵祯又问道:“韩绛呢?”
包拯道:“当时皇后不同意老臣做法,以国母姿态请韩绛介入调查,不过韩绛汇同老臣和王安石商议后,支持了留守司的管辖权,维持了枢密院的全国兵马戒严令。”
赵祯沉默少顷喃喃道:“都还行,文彦博是混不成了……”
包拯道:“请官家说清楚,啥叫混不成?”
赵祯不禁泄气的道:“怎么你没看过王雱的小说?”
包拯摇头道:“老臣不看小白文。”
“学无止境,与时俱进你都不懂吗?”赵祯道。
包拯大言不惭的道:“回官家,老臣学业已大成,人老了心力不继,无需再学他法。”
“你……”赵祯再次郁闷,最终不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