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rì之后,陶升将这些家眷送往斥丘,袁绍进兵斥丘,便正式封陶升为建议中郎将。
没了后顾之忧,袁绍大举发兵,攻打黑山贼。
首先,便在朝歌外的鹿场山苍岩谷中,将黑山贼于毒部围困了五天五夜,杀其首领于毒。
而后,袁绍率大军循山北行,剿灭了左髭丈八,又接连击灭刘石、青牛角、黄龙、左校、郭大贤、李大目、于氐根等多支黑山贼军,屠其屯壁,大肆杀戮,死者数万人。
最终,袁绍大军与黑山贼和雁门乌桓的联军主力,在常山郡遭遇。
双反大战十数rì,却势均力敌,都不能取胜。
最终,因为士兵疲乏,士气低落的缘故,双方各自罢兵,退守常山南北。
同时,袁绍任命长子袁谭为青州刺史,与公孙瓒私自任命的青州刺史田楷大战。袁谭屡战屡胜,田楷屡战屡败,不数月,便丢了半个青州。
忽有朝廷派来的特使调解,双反才罢兵,各据青州一半。
幽州。
因为公孙瓒多次被袁绍击败,却仍然不断进攻,这让州牧刘虞十分嫌恶。觉得公孙瓒此人穷兵黩武,不体恤百姓,与他不是一路人。而且,公孙瓒野心太大,如果他击败袁绍,以后就不好控制。
于是刘虞便下令不许公孙瓒出兵,并削减了公孙瓒的权利。
公孙瓒勃然大怒,屡次违反州牧的命令,还派人大肆掠夺平民财货。刘虞准备赏赐给听话的乌桓部族的财货,也常常被公孙瓒劫持。
这种行为,刘虞看在眼里,恶在心中。但刘虞并不擅长军事,一时半会奈何不得公孙瓒。于是便上书朝廷数落公孙瓒的恶行。而公孙瓒也上书朝廷,说刘虞坏话。
双方互相指责,虚弱无力的朝廷,也根本制止不了。
为防刘虞起杀心,公孙瓒还自己修建城池,防备刘虞。刘虞几次邀请公孙瓒议事,公孙瓒都托病不去。于是刘虞听从属下的建议,密谋征讨公孙瓒。
七月,刘虞领军十万,进攻公孙瓒。临行前,从事程绪劝阻,说公孙瓒jīng于兵事,刘虞不是对手。为此,一向xìng情平和的刘虞,竟开了杀戒,斩了程绪,可见,刘虞多恨公孙瓒。
不能不说刘虞的确不知兵,竟然布告士兵,说不要伤人,只杀公孙瓒一个。
这样的事刘虞都做的出来,只能说这人是个奇葩。
刘虞麾下从事公孙纪历来因为同姓的缘故,与公孙瓒相亲。于是便趁夜跑去告诉了公孙瓒。
当时,公孙瓒的军队,都出征在外,公孙瓒自觉不敌,本想逃走。但没想到,刘虞的士兵,根本不善战,又因为刘虞爱惜百姓房屋,不允许焚烧城池,所以久攻不下。
公孙瓒见此,大笑刘虞蠢货,竟纠集数百jīng兵,顺风放火,夜袭刘虞大军。
十万人就这么被数百人击败了!(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第一百四十三章潘凤的大姨
兵败之后,刘虞逃到居庸,被公孙瓒追上,三rì便攻陷城池,抓住了刘虞。
刘虞被抓之后,公孙瓒以其为傀儡,仍为州牧。
当此时,李傕郭汜攻陷长安,为安各地诸侯之心,便遣使者,往各地诸侯处为其加官进爵。
派往幽州的使者,名叫段训。此来,却是给刘虞加封封邑,并任命刘虞总掌北方六州事务。公孙瓒趁此机会,诬陷刘虞,说他当初与袁绍合谋,要做皇帝,并胁迫段训,以天子的名字,斩杀了刘虞。
而后,公孙瓒自表为前将军,封易侯,假节督幽、并、青、冀四州。并让段训携带表文和刘虞的头颅,回长安。
刘虞在幽州任职期间,为政宽仁,安抚百姓,深得民心。他主帐以怀柔的手段,对待乌桓等异族,所以,即便穷凶极恶的乌桓人,也对刘虞十分尊敬。
刘虞死后,其故吏尾敦于半道上从段训手中劫走刘虞首级,并细心安葬。
于时,许多百姓都前来吊唁。
为给刘虞报仇,其旧部鲜于辅、齐周、鲜于银推举护乌桓校尉阎柔为乌桓司马,与公孙瓒部将邹丹战于潞河之北,胜,斩杀邹丹等四千余人。
此事之后,公孙瓒虽然名义上得到了幽州的控制权,但却大失民心,还因此受到袁绍与阎柔的两面威胁,情势不容乐观
话说袁术被曹cāo联合刘表击败之后,失去了老巢南阳。只得退守淮南,据寿chūn。同时,袁术驱逐扬州刺史陈瑀。自领扬州牧。当时是,正有李傕、郭汜使者前来,加封袁术为左将军、假节,封阳翟侯,代表朝廷,承认了袁术的地位。
而在袁术手下的孙策,这时候。也开始了dúlì的征程。
早先孙策在孙坚‘死后’,将家眷送回了吴郡,而后又返身。投在了袁术手下做事。
孙策先被任命为丹阳郡尉,托庇于舅父丹阳郡守吴景帐下。
是时,有汝南吕范和族弟孙河随之。
在吴景的帮助下,不久。孙策便招募了数百乡勇。正此时。却有泾县山贼祖朗,率领上万贼军,攻打丹阳。
一战过后,孙策帐下数百乡勇全灭,连孙策,都受了重伤,才将将把祖朗赶走。
伤好之后,孙策便成了光杆。没耐何只能去见袁术,求取帮助。
到这时。袁术才将孙坚旧部一千余人,交还给孙策。
时有太傅马rì磾持节安抚关东,在寿chūn以礼征召孙策,并封他为怀义校尉。这样的礼仪,连袁术麾下的大将,桥蕤、张勋等人,都羡慕不已。
连袁术,也时常在部下面前说,生子当如孙伯符。
舒县周瑜闻听孙策之名,专程来寿chūn拜访。两人年纪相仿,均有大志,英达夙成。因而一见如故,推诚相待,最后结义为兄弟。
周瑜还劝孙策移居舒县,方便往来,孙策欢喜应允。于是周瑜便让出靠道边的大宅院给孙策居住,且要升堂拜母。
但这时候,却发生了一件对于孙策而言,极其重要的大事。
孙策因与周瑜结义,便让人去吴郡将母亲家眷都接过来。结果半道上被劫,母亲家眷尽皆失踪!
当时,孙策差点发狂。
父亲孙坚刚刚‘去世’不足一年,现下连母亲弟妹都失踪了,这对于一个仅仅只有十八岁的小青年而言,其打击是巨大的。
接连一两个月里,孙策都意志消沉,人都瘦了一大圈。
对于这件事,周瑜十分自责。如果不是他提议要升堂拜母,孙策就不会将吴郡的家眷接过来。也就不会发生家眷被劫走这件事了。
不过孙策的确有胸怀,他知道,这并不怪周瑜,反而去安慰他。
兄弟俩因此事,感情愈发深厚了
话说自潘凤离开陈留,往东穿过兖州,进入了青州地面。
东莱郡。
原本以为打听姨母一家的消息会十分困难,却没料到,刚刚说出堂兄的名字,便知道了姨母家的住处。
潘凤挠了挠脑子,沿着路人指点的方向,向城外走去。
黄县县城外,东三十里处,有一个小村子。
这村子与早先的王家村差不多,也是山清水秀,也只有几十户人家。
但这个村子里,却出了一个名叫太史慈的了不起的青年,他的名声,连大名士,北海太守孔融都称赞不已。
潘凤到了村前,见一农夫,便走过去,正要开口。却见那农夫一脸jǐng惕。
这也难怪,潘凤的身材,着实太妖孽了一些,整整九尺余,两米出头的大块头。加上浑身鼓囊囊的肌肉,一般人还真不敢正眼看他。
“呵呵,”潘凤挠了挠脑门,露出一个憨憨的笑容:“大叔,俺像你打听个事。”
那农夫细细一打量,可能觉得潘凤面相憨厚,总算露出了笑容,道:“啥事啊?”
“这村子里是不是有一户姓太史的?”潘凤道。
“你有什么事?”农夫立刻又jǐng惕起来。
“那啥,俺们大姨嫁到太史家,俺们表兄叫太史慈。”潘凤解释道。
“哦!”这农夫恍然,又露出了笑容:“原来是子义家的表亲来啦,呵呵,子义的确是咱村的,你从这里进去,沿着路,走过五户人家,最里面的那一家,就是太史家了。”
“哦哦哦,谢谢大叔。”
潘凤一边鞠躬,一边连连道谢,说着,便往村里走去。
进了村,沿着那大叔指的方向,潘凤很快就找到了目标。
抬头一看。却是一个小院子。不过这院子仿似很久没有修葺了,显得很是破败。
潘凤走了几步,上前叩门。
“谁呀?”
院内。传来一声苍老的声音。
潘凤一听,很熟悉,与记忆中大姨的声音很相似,脸上立刻期待起来。
随着吱呀一声,柴扉被打开,一个佝偻着身子的老妇人,出现在眼前。
“你是”老夫仔细打量了一下眼前这大块头。眼神里尽是疑惑。
“大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