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血刃-第6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着进入八月,西州的天气终于转凉,当然也进入了丰收的季节。在武德五年西州道十九州一百零四县,大部分获得了丰收。
  共计三百五十万亩粮田,共计收入六百余万石粮食。虽然产量比起中原差上不少,然而西州道不过五十余万户,百余万人口,这六百万石粮食,基本上可以满足人口消耗。
  况且,西州道有的是牛羊马匹,还有大量肉食。在中原可以卖上二十余钱一斤羊肉,在西州道羊肉非常廉价,而且还有各折冲府集体喂养的猪、鸡、鸭等家禽。
  陈应将后世解放军的一项优良传统自己种菜养猪,剽窃到了大唐。每一个折冲府下辖的各旅,少者数十,多者上百头,仅仅西州道十九个折冲府,就养殖不下三千头猪。这些经过大半年生长,小猪已经多达百斤,至于鸡鸭也有非常可观的数字,如果不是陈应担心禽流感和瘟疫的发生,他真敢把西州道经营得如同塞外江南。
  据不完全统计,西州道各折冲府基本可以满足蔬菜自给,肉食猪肉自给。
  经过陈应大力推广的棉花,也获得了丰收。由于这个时节,棉花的作用还没有开发出来,对于陈大都护要求种植的棉花,西州道百姓第一次种植,既没有经验,也没有心思管理,基本都是往地里一种,就不管了。属于野蛮式生长,不过还好由于病发病虫灾,也因天气干旱少雨,棉花长势喜人。
  三十余万亩棉花,其实只是西州道三十余万户百姓象征性的种植的结果,不过却收获了足足五六百万斤棉花,足够打造五十余万套被褥或上百万套棉衣。
  现在西州道除了纺织以外,另外一项拳头产品就是棉衣或棉被了。不过,由于棉被的保暖性好,而且没有异味,当然在这个时代,由于技术的落后,无论毛草,还是羽绒,都无法像后世一样,弄得没有异味。
  现在好了,一件棉衣或一床棉被子,对外出售高达十贯。但是这还是供不应求。
  米娜瓦尔最终还是离开了高车城,返回了萨珊帝国,陈应虽然没有让她如愿以偿的带走陌刀、明光铠甲或钩镰枪,却卖给了她足足十万斤精钢。不过陈应是真黑,他一次性掏空了米娜瓦尔所携带的商队,将以一万五千枚银币的价格,提供了十万斤钢铁,而且以这个价格,萨珊帝国需要多少,他会提供多少。
  因为局势需要,强大的西突厥还有二三十万铁骑,根本就不是他现在可以一口吞下来的,陈应需要用萨珊帝国的力量去消耗西突厥人的力量。
  一旦那个钢铁充足,甲胄精良的萨珊帝骑兵,一定会可以教教西突厥人如何做人。
  这样的事情,后世美国没有少干,后世讲这个叫做代理人战争。
  陈应现在就是要用钢铁,来给他争取时间。
  陈应虽然身在西州道,却密切关注着中原发生的事情,不过由于消息太过延迟,陈应接到的消息,都是延后三个月的。
  平阳公主在界裕河河畔遇刺,这让陈应非常揪心。他给身在灵州的单雄信去信,让单雄信派出一队精锐,返回长安,秘密保护李秀宁的安全。
  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件情报让陈应感觉奇怪。
  那就是杨干向灵州订购了足足五十万斤钢铁。
  钢铁是一个非常敏感的战略物资,任何大规模的交易都会非常仔细,一旦交易给了敌国,那肯定就会得不偿失。
  李道贞销售往庆州的钢铁,虽然被十数个商号,先后购入,但是李道贞也不是售后不管,而是在秘密追踪中,这些钢铁慢慢聚集在了张景山手中。
  这个张景山就是杨智达的亲随。以张景山的财力,他购买百八十斤钢铁,陈应相信,可是五十万斤如此海量的数字,陈应就感觉不对劲了!
  就在陈应一筹莫展的时候,陈应突然想起历史上最著名的一件事。杨干造反。
  在李世民与李建成兄弟夺嫡之争过程中,虽然二人明争暗斗,远没有到你死我活的地步,但是从一个引子之后,二人便开始相互残杀了。
  这个引子就是杨干之乱。在历史上唐武德七年624年六月李渊到长安以北宜君县仁智宫避暑,命李世民、李元吉随从,李建成留守京师。突然,他得到密报,太子李建成暗通庆州都督杨干,正筹集军械谋反。李渊大怒,命人以其他理由召李建成往仁智宫见驾。李建成惊恐万状,有部下劝他据城起兵,另有人劝他孤身请罪。李建成听从了后者。一见父皇,倒地便拜,以头撞地,几乎昏厥。李渊盛怒难平,把李建成拘押起来,只给粗食。
  李渊令人传杨干觐见,不料,传令之人将李渊获悉密谋之事告诉了杨干,杨干随即起兵。李渊一面遣人讨伐,一面召李世民商议对策,并坚持让李世民亲自征剿,许诺得胜还朝后,废太子,改立李世民。见父皇如此说,李世民率兵出征了。大军还没到,杨干军已经溃乱,杨干死于部下之手。
  李渊对于杨干之乱看出了问题,所以他就食言了,并没有废除太子,改立秦王,而是高起低落。
  陈应虽然知道,历史武德七年才爆发杨干之乱,但是在这个时空,杨干难道真的反了?
  想到这里,陈应不敢大意。他立即挥笔泼墨,给李建成写了一封言辞诚恳的信,让李建成留意杨干。
  就在陈应的信刚刚发出之后,另外一件事进入了陈应的视野。
  刺杀李秀宁居然有侯莫陈旭的影子。
  陈应怒了,他一下子拍在案上吼道:“混蛋,老子的女人你也敢动!”
  原本,陈应并不想回长安,哪怕陈谦出生一年多了,如今都会走路了,他都没有回长安。
  就是为了怕卷入玄武门之变中。
  现在,陈应却顾不得了。
  原本陈应是知道李世民不怀好意,也知道李世民发动一系列阴谋,陈应不想改变大的历史进程,因为他真不知道李建成上位,会不会像历史上的李世民一样,将大唐打造成了世界级霸主。
  正所谓针不扎谁的肉,谁不疼。现在陈应被激怒了。侯莫陈旭是李世民的人,无论他出于什么目的,他居然敢指使死士对李秀宁暗杀,说明他已经不顾兄弟之情了,陈应可不管他谁谁,你既然敢做初一,休怪我做十五!


第一五二章 我的主场我作主
  一直以来,李世民都是陈应心头的一座大山。手机端他虽然弑兄杀弟囚父,但是却对内以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了国历史著名的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各民族融洽相处,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
  陈应很怕与李世民为敌,一直以来都是与他若离若既,因为在他的理解,房玄龄智计若妖,计出无双,杜如晦筹谋划策,运筹帷幄,可以在开唐之初,败东突厥,奠定贞观之治立下汗马功劳。
  更何况,秦琼之晓,程知节之勇、李世民麾下臣如云,良将如雨,简直是陈应不敢抗拒的大山。
  然而,此时陈应却不想在忍。在历史,因为李秀宁在武德四年去世,所以没有夹在太子和李世民之间,阻止他们斗争。可以现在,李秀宁却非常粗暴的打乱了李世民的部署,甚至自作聪明的将长孙无忌从李世民身边调开,在李秀宁看来,这是解决李世民与李建成兄弟相争的办法,事实,在陈应的角度看来,这恰恰是火浇油。
  长孙无忌虽然谋不及房玄龄、杜如晦,功不及秦程,但是李世民却评他为凌烟阁第一功臣,并且封他为开府仪同三司,这个可是臣的巅峰,更何况历史长孙无忌还做到了太子太师、太尉、校检书令、主持尚书省,同门下平章事。
  这等于把贞观朝时期的尚书省、书省、门下省三省全部交给了长孙无忌,这份信任,恐怕历史也是罕见的。
  可是李秀宁把长孙无忌从李世民身边调开,陈应绝对不相信李世民会咽下这口气,当然,以长孙无忌有仇必报的性子,恐怕针对平阳公主的打击,绝对会接连出现。
  一个连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都敢以兵刃相见的谋士,在他手不仅弄死了隐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贞观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齐王李祐,吴王李恪、汉王李元昌,当然,李世民的十四个儿子,除了李治和十四子赵王李福之外,其他无人得到善终,不得不说,长孙无忌之毒,旷古罕见。一个平阳公主李秀宁,他肯定不会心慈手软。
  况且,政治斗争是残酷的,是鲜血淋漓的。陈应也没有理由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