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建成心中一惊:“以你的意思是?”
韦挺道:“凉州乃西域锁咽之地,乃未来用兵重要方向,必须筹建行台尚书,不如太子殿下上书陛下,筹建西河道行台,以秦王殿下为西河道行台尚书令,再命齐王殿下出镇凉州!”
李建成在心中盘算开了。西河道行台尚书,也就意味着让李世民成为陈应的顶头上司,可是以陈应的脾气,以及陈应在军中的威信,倒不至于担心李世民可以夺去陈应的兵权。
唯一的弊端就是陈应的功劳,李世民会分润一部分出去。
李建成点点头道:“两害相较取其轻,现在也只能这么办了”!
承乾殿偏殿内,李世民红着眼睛向李秀宁哭诉,不错是真哭。李世民思来想去,现在整个朝廷没有人可以帮助自己,肯帮自己,又有实力帮自己的人,只有李秀宁一人。
别看李秀宁表面上看在朝廷之中并没有什么影响力,别忘记了李秀宁真正的实力是她几乎是独力打下关中三分之二稍多的地盘,关中四十四县之中,属于李秀宁的地方官就多达二十六县。
更何况,因为李渊心怀对李秀宁的愧疚,而且李秀宁无欲无求,李渊一直感觉亏欠李秀宁的。所以只要李秀宁开口,李渊有极大的可能性会同意李秀宁的提议。
李世民知道要想打动李秀宁,只有一个办法。
非常简单的办法,那就是哭。
李世民小的时候,非常调皮,属于神憎鬼厌的捣蛋鬼。一旦惹了祸,太穆皇后可是家法伺候,为了避免挨打,李世民通常都是在李秀宁面前嚎嚎大哭,李秀宁只要心软了,在太穆皇后面前替他求情,他就会少受一些皮肉之苦。
当然,自从太穆皇后去世之后,李世民就不哭了,想了半天感觉,李世民却哭不出来,暗暗着急。
趁着长孙无垢带着侍女与李秀宁见礼奉茶的机会,李世民偷偷在自己的泪腺上捅了一指。
李世民这一指力道不轻,当时眼泪鼻涕就哗哗往下流。
李秀宁转头,看着李世民鼻涕眼泪横流,不解的道:“二郎,你这是闹得哪般?”
李世民哽咽着,为了避免脸上的红肿被李秀宁看出端倪,就拿着袖子掩盖面部:“三姐,二郎苦啊!”
李秀宁莫名奇妙,看着长孙无垢忍禁不止的样子,李世民大急,现在他能不能起复的关键,都落在李秀宁身上,万一穿帮了,这起复可就遥遥无期了。
李秀宁看着李世民的眼泪像泉眼一样,不时的往外冒。她知道李世民小时候爱哭,可是十岁之后,似乎变得坚强了,依稀记得李世民再也没有哭过,李秀宁被李世民哭得心软了:“二郎,你莫哭,三姐为你做主!”
李世民一看李秀宁这个样子,心中甚是得意,他一边嚎嚎大哭,一边哽咽着道:“三姐,二郎苦啊。三姐以前大哥多宽厚,二郎犯了什么错,大哥都替我扛!”
李世民的这话,可算是说到李秀宁的心坎里去了。李建成是长兄,确实是有长兄的风范。特别是小时候,无论是李世民犯错或者是李元吉犯错,老大李建成都是陪打的一员。
像李世民被罚跪祠堂,李建成经常偷偷给李世民带东西吃,怕他饿着。
李秀宁仔细想想,好像好几个月已经没有见过李建成了。
“可是也不知道是哪个缺德冒烟的王八蛋,在大哥面前颠倒黑白,说我想抢大哥的太子之位。”李世民一边偷偷打量着李秀宁的神色,一边大哭道:“三姐,您还不知道我吗?无论立嫡立长,还是立贤,哪一点能轮到我啊,我从小的愿意就是像冠军侯一样,率领十万大军荡平突厥,我只想打仗,只想骑在马背上,在箭雨中冲锋,叱诧疆场的那种感觉。可是大哥怀疑我有异心现要大哥处处针对我,我想去解围凉州,帮帮道宗,大哥怀疑我居心叵测,举荐三姐夫去凉州,那倒罢了,三姐夫打仗确实比我强,现在把我困在这长安城里,动弹不得,这是想憋死我啊!”
李秀宁刚刚开始是怀疑李世民居心不良。可是看着李世民哭的像个孩子,她的恻隐之心顿时犯了。
李秀宁道:“咱们兄妹四人,一母同胞,有什么误会说开了就好,我找到时间,把大哥,四弟都叫上,咱们一起把话敞开了说,说开了什么事情也就没有了。”
李世民依旧嚎嚎大哭:“三姐,我不想待在长安,我想去凉州,就算让我成国一个校尉,哪怕一个旅帅也成,我再待在长安会憋疯了,求求你三姐,你帮帮我!”
李秀宁想了想,最终还是没有完全相信李世民的话,凉州关系着陈应的命脉,皇家还有多少亲情,李秀宁体会到了李渊的薄情寡义,不敢完全相信李世民。
对于李秀宁来说,弟弟重要,可是陈应同样重要。
自己的孩子还没有来得及看到父亲,万一陈应出了什么意外,她会悔恨终生。
想了良久,李秀宁道:“这样吧,太原那块突厥人也蠢蠢欲动,你去太原吧,不要像三胡那样胡闹,我找个时间去跟阿爹说!”
李世民闻言大喜,太原好啊,太原不仅仅是李渊的起家之地,也是李世民崛起之地,正在在雁门关前,十六岁的李世民第一次率军出战,李世民可从来不怵突厥人。
现在西突厥被灭了二十万大军,就算挑衅突厥人也不会轻易出战。
李世民心中暗想,只要择机出战,定会有不少斩获,到时候,复起之日可待!
李秀宁安慰了李世民足足半个时辰。
李世民不愧为演戏高手,虽然没有完全骗过李秀宁,至少让李秀宁相信了八分。
很快李秀宁向李渊建议,让李世民出镇太原。
其实这个节点选得非常好,李渊也不想让李世民失去与李建成角逐的实力,于是顺水推舟,下旨以陈应为西河道行台尚书左仆射,兼职西域大都护。
第八十六章 胡无人汉道昌
翌日一早,大雪依旧纷纷扬扬。苏定方前来询问陈应,是不是冒雪出兵。陈应寻思着,冒雪行军,就算有雪爬犁帐篷防寒保暖,但是却有一部分士兵分在外面受动,无论昭武九部也好,唐军将士也罢,都是爹生娘养的,冻伤了冻残了,总是不美。
陈应沉吟着:“曹丹,你看这雪要下到几时?”
曹丹低声解释道:“陈大将军,西域这雪,天天都下,直到太阳出来才会停!”
陈应又问道:“那需要多久太阳才会出现?”
“大大概差不多一个半时辰!”
西域的天亮的本来就比中原晚,如今再晚上一个半时辰,恐怕就要到午时才能出发,这样以来恐怕难以抵达高昌城了。
陈应道:“那就现在出发吧!”
苏定方闻令,擂鼓动出军。两万余人马,浩浩荡荡离开高车城外的大营,向着西北方的高昌城行去。
高昌国令尹看到这一幕,眼神里闪烁着不安的神色。而麴泰则大惊失色:“请大将军息怒,麴泰甘愿被大将军处置!”
“处置?”陈应微微一笑道:“你想多了,你们麴氏一族,世镇高昌,保全我华夏一族数十万军民,于苍生社稷有功,本大将军不会处置你们,相反,这是要送你们一份大富贵!”
陈应虽然不是所谓的历史专家,却知道西域自汉以来,一直是中原王朝统治之下。哪怕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天下大乱,中原被胡族肆虐,然而出镇凉州张轨,却趁机建立张氏凉国,在张骏、张重华设立西域都护府,将西域纳入凉国统治之下。后来,前秦、后凉、西凉、北凉五国一直统治西域。
在社会大动乱时期越是中心地区所受冲击越大,当时整个中原被杀得人头滚滚,血流成河,白骨露野,十室九空。反而是偏僻的区能够得保安宁,如凉州地区,在张氏统治时期,相对比较安定。
高昌国远距离中原,在南北朝时期,发生了两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第一次是张氏凉国被前秦灭亡的时候,姑孰地区、敦煌、酒泉、河州、沙州百姓,则大规模西逃。
在那个时候,汉人百姓与原汉朝时期迁徙至西域的各地汉民,纷纷据地自守,随着高昌国的建立,西域地区,天山南北的汉民大量涌入高昌国避难。并依附高国昌,所以高昌也慢慢强大了起来。
因这里的地理形势非常利用发展汉民所熟悉的农业、手工业经济,所以流入这里的汉民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形成了高昌国的四郡十八县四十八镇。
高车王听到这话,却摇摇头道:“陈大将军有所不知,所说这高昌国汉民感激麴氏活命之恩,这倒未必,几乎所有高昌的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