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船老大哪里清楚孙敬初的嫡系,一看刘家打算插手这次漕运,他们就感觉非常保险,应该没有问题。不少船老大拎着礼物,带着笑脸求孙敬初帮忙通融,就这样,孙敬初光靠一张嘴,居然忽悠了上千艘大小漕船前来给唐军运输物资。
当陈应得到居然有如此多的漕船时,也随即更改了计划,决定从水路直接绕开王世恽直接在洛阳孟津登陆,直取洛阳,与此同时还命令刘统与寻相率领刚刚整编的流民军会师洛阳城下。
趁着暴雨视线不够开阔,唐军将士就人跟人,手拉手的方式摸着黑前往佛滩头渡口,直到天亮时,整个唐军已经空了。
陈应麾下四万余人马,分别乘坐一千余艘大小漕船,浩浩荡荡向着洛阳前进。
陈应与李秀宁登上一艘千石方艄大船,为了防止出现的意外情况下,陈应还把一百余名陌刀军将士布置在这艘船上,三桅的方艄高桅伸向空中,给风刮过过呼啸异响。
雨势稍小一些,风头未弱,在这种情况下航行,事实上是非常危险的。陈应让其他人都撤入船舱,他与周青站在遮棚下看着外面。
李秀宁这个时候终于相信陈应是为了营救李世民而不遗余力了,一千多艘漕船,哪怕朝廷出面组织,也要费上不少劲。陈应居然在不声不响中完成了这么大的调动。
李秀宁感觉自己误会了陈应非常愧疚,看着陈应的甲胄早已被雨水打湿,就用船上的红泥炉为陈应熬制了一碗姜糖热汤。
李秀宁端着姜糖汤送到陈应面前道:“陈郎,喝点汤暖暖身子!”
陈应望着向周青道:“最多还有一个时辰,传令各船,以东宫右卫率为前驱,先行下船,抢先占领滩涂阵地,陌刀军居次!”
一艘小型的哨船缓缓靠近这艘大船,船头一名穿着短襟布衫的壮实青年,他蹲在船头回头冲船上的众船老大道:“诸位,我姓孙的绝不说虚话,陈大将军如今军务繁忙,有没有时间见你们,我可真说不准!”
有道是朝中有人好做官,事实上做事情也是一样。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靠山,还真不好办事,特别是他们这些跑漕运的,运河沿岸各个官府,层层扒皮,把他们折腾得不轻,那些世族门阀控制的漕运船不仅免检,而且不用交税,不仅省时省力,还不用担心被那些刁吏刁难。
可是他们出身低微,就算想抱大腿也没有机会,而且那些世族门阀看到了漕运的巨大利润,恨不得一口将他们连人带船吞了。
这时,孙敬初给他们指了一条明路,投靠在侯莫陈氏门下。虽然说侯莫陈氏早已非西魏、北周时期这么显贵,可是作为老牌关中贵族,侯莫陈氏在他们眼中,还是高山般一样需要仰望,更何况,他们根本就弄不清冠军大将军与十六卫大将军的区别。
事实上,陈应此时在大唐军中,前十六名卫大将军中,还排不上号。但是十六卫之下,还数不着他的这个冠军大将军,还有一个骠骑大将军,之后才是冠军大将军。事实上,在军方的地位,陈应此时勉强可以进入前三十,属于有名姓的高级将领。
小船靠近陈应的坐船,孙敬初忐忑不安的表明身份,关键时刻郭洛出现了,郭洛非常客气的道:“孙帅都督来了,我来给你们带路。”
众船老大一听郭洛如此称呼孙敬初帅都督,知道他还是一个官,看样子不小。孙敬初也没有点破,他的这个官是北周时期的,在大唐根本就不被承认,而且这个官其实也就是管着一百号人的七命武官,相当于唐朝的小旅帅。
郭洛带着众人沿着绳梯登上甲板,看着甲板上如同标枪一样肃然而立的陌刀军将士,顿时胆战心惊,穿过这层层陌刀军与亲卫军的护卫队,郭洛指着楼舱室里的陈应道:“那位就是我家大将军”
孙敬初向陈应看过去,只见陈应一身黝黑的甲胄,手按着横刀刀柄,站在一堆将领前正吩咐事情,他眉头紧蹙,似乎对别人的工作不甚满意,只见他拔出横刀,用刀尖当作笔,在甲板上连写划带比划的吩咐事情,只追问别人确实明白了他的意图才放人去做事。
陈应要比想象中要年青得多;陈应才刚过弱冠之年,但是他的作为以及声威会给别人错觉。即使如此年轻的他,但是他吩咐事情别人都认真倾听的样子让他看上去很有威信,事实上,被一百余名陌刀军将士护卫着,就算是地主家的傻儿子,也会感觉非常有威信。
孙敬初注意到旁边有人提陈应往这边看来,忙长揖行礼,自报家门,说道:“门下孙敬初胡拜见主上”
“哦,还以为你们晚几天才能过来,一路上还平静否?”陈应走过来,搀住孙敬初的臂膀,要他不用行这么大的礼。
“敬初怎么敢耽误了主上军务?”孙敬初嘴里说着,眼睛四处瞅。
“我们进去方便说话”陈应笑道:“你们真是帮了我的大忙!”
面对众船老大,陈应并没有摆出他冠军大将军的架子,非常平和的再三感谢众人的帮助,并且向众人承诺将来侯莫陈应保证他们在运河上的安全。众船老大千恩万谢的离去。
这个时候,孟津渡也到了。
也不知道是因为天气原因,还是因为疏忽。孟津渡口居然没有郑军将士防守,反而罗士信与张士贵率领六千余钩镰枪骑兵在渡口十里形成一道严密防线。
唐军将士依次下船冒雨登上渡口,在渡口直接排成作战队形,依次前进。陈应与李秀宁在第一波上岸,陈应并没有等大军全部上岸,而是等东宫右卫率全部下船之后,陌刀军上岸,陈应缓缓就穿上金属兜鍪,跨在马背上,一手勒住缰绳,一手拔出佩刀,吼道:“诸将卒,陈应与尔等同进,破杀王贼,匡复洛阳。”
挥刀发出进军令。
浑厚的战鼓声,响彻大地,钩镰枪骑兵缓缓前进,一般来说,鱼鳞阵主将居中后,陈应却在第二层的两个方阵之间指挥作战,随阵前移,一旦前列受阻,陈应本人就要接敌了。虽说凶险,却也激起将卒高昂的士气。
“咚咚”的战鼓响彻大地,仿佛老天受了战鼓的刺激,居然雨势更急,天空中不时的闪现闪电和雷鸣,视线更差。
雨越下越大,似乎有倾盆而下的趋势。邙山脚下,郑军还没有意识到危险的逼近,电闪雷鸣居然成了陈应大军最佳的掩护。
一名郑军校尉隐隐约约感觉不对劲,他揉揉眼睛,想要看破雨幕背后的景象,然而一道闪电照亮天空,密密麻麻的黑甲黑胄的军队,如同黑色的洪流,正席卷而下。
“敌袭敌袭!”
“噗嗤”一道寒光闪过,斗大的脑袋像皮球一样滚地上,叫声嘎然而止。
第二三零章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王仁则的大营中,王仁则拿着一块抹布轻轻擦拭着宝刀,刀是好刀,黑鲨鱼皮做的刀鞘,正镶嵌着红宝石,还有绿色、白色和红色的宝石点缀着,刀身云纹若隐若现,如流水、如星汉,寒光闪闪,耀人眼目。
“好刀,果真是好刀!”王仁则笑眯了双眼,赞不绝口地道。
站在王仁则下首的一名身穿青色儒衫的年轻男子凑趣道:“此刀乃用天外镔铁,费时九九八十日,日夜不停打造而成,削铁如泥,斩金断玉不在话下!”
王仁则冲身后一名亲卫吩咐道:“拔出你的刀!”
亲卫不敢怠慢,赶紧拔出制式横刀。
“铛啷”一声金铭声,王仁则亲卫手中的那柄横刀只剩下手柄半尺有余。
亲眼看到制式横刀被一刀斩断,而王仁则仔细端量一番,发现手中这柄横刀仅仅出现一个莫约小米粒大小的凹痕。王仁则点点头道:“不错,不错!”
青衫仕道:“我们本家见将军辛苦,特让无伤送来三百只羊,两百口猪,还有一万石粮食犒军,呵呵,正所谓宝刀赠英雄,看来本家所言不假,对将军的武勇,当真是十分的赏识呢。”
王仁则点点头道:“萧先生先回吧,郑家的美意我笑纳了,请郑家放心,我王仁则断然不会像陈应小儿那样言而无信!”
话音刚落,忽听远远一阵厮杀声隐隐传来,王仁则不由一惊,讶然道:“唐军趁雨袭营想突围吗?”
自从王仁则包围北邙山唐军大营,尽管北邙唐军大营兵困马乏,伤损严重,可是当得知李世民与长孙顺德被围在磁涧的时候,屈突通一刻也没敢耽误,就抽调敢死之士一次一次发动突袭,企图打破王仁则的包围,与李世民会师。
只是,非常可惜,屈突通麾下的兵马以老弱病残居多,而且新逢大败,士气低落,连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