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郎你误会了。”老张打断了张贞的话,“皇帝是没打算把五姓七望一网打尽,可不代表洛阳新贵不想啊?”
忽地,张德还冷笑了一声:“还有咱们那个中书令,总制荆楚攒下的财帛,还不够他长孙氏一家开销的。正所谓手中有权过期作废,将来宰辅还能不能像如今剩点权柄,还未可知呢。这光景要不趁着兵强马壮,一把弄死中原豪门,待将来崔氏之流恢复元气,你猜会如何?”
“……”
张贞瞬间觉得自己还是太年轻,太普通,有时候还很幼稚……
图样图森破,这年头,宰辅们用马眼想问题也知道皇帝是要大力集权,做始皇帝都不敢做不敢想的事情。
老牌士大夫们狂喷“独夫”怕什么?新生的士大夫们只要有官做,保证把“千古一帝”的戏码吹拉弹唱的妥妥帖帖,更不要脸一点,趁着皇帝年纪大了,比如说……比如说续命到六十岁吧,弄个“十全老人”啥的,谁同意,谁反对?
当然了,“十全老人”这种农村重金属风格的称号,李董肯定是不会要的,但在圣人可汗的基础上,再弄个“太昊天子”“昊天上帝”啥的,这个可以有。
李董培养和提拔的那些新贵、次级世家,为了踏上这华丽的舞台,根本不介意跪下高呼“爸爸好棒好棒的”,这是风骨。
所以就算李董自己理性上不想和老牌世家彻底翻脸,然后陷入正面对决。但是依附在李董上的新式贞观名犬们,它们不介意用“忠君”的包装,去张开血盆大口,从老牌世家身上撕咬血肉。
无它,因为曾经的它们,或多或少,是依附在五姓七望身上的。
叛徒远比敌人对曾经的战友更凶残,千古不变的道理。
“那观察,咱们武汉……”
悄悄的进村,打枪的不要。
老张面带微笑:“四郎,这就是咱们武汉的发展机遇期啊,你要趁此机会,多多提高自己的水平……”
“……”
张贞离开观察使府的时候,整个人还有点精神恍惚,而一墙之隔,同样精神恍惚的张沔相当谄媚地蹲在张洛水身旁:“雪娘,雪娘,我这个纸鸢给你,你让耶耶带我们去铁杖庙去玩好不好?”
“纸鸢!”
张洛水拍着手,兴奋无比,一把接过纸鸢,然后撒开两条小短腿,跑的无影无踪。
第五章 地上魔都
江夏有十几座不同的铁杖庙,这几年麦铁杖的香火极其旺盛,早先还只有搏命的汉子在那里凑个份子。比较出名的,便是徐州那边的“民团”,武汉这里的青少年,一提起徐州张松海,多是一脸的仰慕,甚至与有荣焉的架势。
只可惜武汉这里从“南四军”退下来的废柴们,换了个编制,给观察使府做点维持治安的活计,三天两头找车船店脚牙的麻烦,乃至有些刚刚诞生的“打行”,还没有喊出那句“江夏城只有一个浩南”,就被塞到役夫的行列中,去给南边的山区修水库了。
没办法,有权的江南土狗在武汉,就是可以为所欲为。
不过也是因为治安相对的好,围绕铁杖庙诞生的民间稀奇古怪组织,还是相当的有吸引力。
比如“俗讲”的光头们,在武汉没办法靠开光维持生计,也不得不和捧着传奇小说的说书先生们拼文化。
有道是……艺人最后拼的是什么?是文化,是底蕴……是抽烟、喝酒、烫头。
说到这烫头,便是个相当有意思的发展需求。在“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的当下,那些个在缫丝厂、并线车间等等工作的女工、苦工,为了开元通宝,都毫不客气地把自己的头发盘了起来,包上头巾。
当然,愿意这样干的,还是讲究一些体面。诸如獠寨出来,便是爽快的很,找了铁杖庙附近修修补补营生的铜匠、铁匠,用一根烧红了的大铁棍子,冲脑门就绕了那么两下。
只片刻光景,三千烦恼丝,立马就去了九成九,剩下寸许,卷的跟交州发来的没卵没蛋昆仑奴也似。
头发长了,在工厂里干活,有着诸多不便。倘使在水力器械多的工坊干活,稍有不慎,头发的包巾一散,头皮卷去一块,也不是没有的事情。
原本这是个“有伤风化”的事情,但武汉录事司的牲口们上下嘴皮子一碰,一句“礼不下庶民”,立刻怼的上头来观风的中央同志不要不要的。
于是在作业区附近的宿舍,留着短发的工人,便多了起来。附近的百姓,原本也嘲弄一番。可是成千上万的短毛都觉得洗澡洗头便当,干活也降低了风险,受点嘲讽,也不算甚么。
以至于几年下来,原本一张嘲讽脸的本地平民,反而也偷摸着跑去烫个头。有乡老找到他们唾骂,便去烫的更加干净,远远看去,仿佛是斑秃,倒是好用“祖传印记”来应付。
烫头的人多了,某些光头就觉得这必须是大买卖来了啊。可惜愿意掏钱开光的人不多,就算有个念想,想要修个来世啥的,去铁杖庙一样有卖这样的升级设定。
而且铁杖庙的修炼设定还比较完善,一看就很正规,什么筑基、辟谷、金丹啥的,还有小圆满大圆满,半步金丹半步元婴,大乘后期小圆满……总之,升级很明确,修炼很科学,花钱到位的话,铁杖庙还能带着信众一起去渡劫……
光头们有心也搞个大设定,把世界观也完善完善,可一旁武汉录事司的人就跳了出来:欲设地上佛国耶?
很心塞,很忧郁。
铁杖庙的玩法路子也比较野,比如有的铁杖庙,它就不提倡科学修炼,它提倡科学积累功德。滚滚长江东逝水,岸边架设个大水车,水车的每一根轮辐上绑着一条黄鳝,黄鳝是用来放生攒功德的,伴随着黄鳝的出水入水出水入水,源源不断的功德让信众立地成圣……
效果可能没有请工业光魔,但意思是相当到位的,最重要的一点,付费极少,只需定期去田里抓捕黄鳝即可。
糜费也就是一根蚯蚓一只铜钩,可谓一本万利。
某条非法穿越的工科狗,对于这些武汉发生的奇葩现象,他也只能感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铁杖庙作为官方不承认不否认,但从业人员又有公务员编制的奇葩单位,其作用主要就是在民间跟光头和牛鼻子们抢生意。
最重要的一点,以往的民间信仰战斗力极低,然而铁杖庙不同,就算没有朝廷钦定的人设,民间某些非法组织哄抬起来的逼格,也足够让麦铁杖在人设上非常接地气。而同时围绕着铁杖庙,十年来走出来的“英雄豪杰”不计其数。
当兵的做官的教书的挑担的,他们来源复杂去向复杂,却或多或少又成为了榜样,活跃或者行走在他们的行业职业内。
这是看得见的回报,使得广大什么都信一点的百姓,觉得铁杖庙里面那位看上去有点霸气的偶像,应该是要更加灵验一点。
不然怎么解释铁杖庙走出来的老哥,都升官发财死老婆了呢?
于是民间出自官方监督的大型铁杖庙,在武汉地区就有了十几座,香火很旺,人气如潮。但是,除了这十几座之外,张德作为观察使,自己都不太清楚,到底有多少座民间自己修建自己维护的中小型铁杖庙在运行……
虽然从一个官僚的角度来看,鼓励民间创业是对的。
但作为一条工科狗,他觉得这种创业实在是很蛋疼。
其中就有一座民办小型铁杖庙,利润非常高,不过这座铁杖庙的主要收益,并非是香火钱香油钱,也并非是高富帅的个人捐献,而是卖周边。
是的,周边。
这个铁杖庙的主要收入,来源于一种名叫“麦公酒”的烈酒。因为它相当的辛辣,对于用来祛湿祛寒的河工、纤夫、船工而言,却是一种上等好酒。加上价格基本只是比醪糟稍微高一点,于是这座铁杖庙,就成了某些行业从业人员最喜爱的去处。
又因为充斥着大量的河工、纤夫、船工,普通艺人在这里走穴,唱送别三叠是捞不到钱的。于是某些放下脸皮,专门说些朝廷不让说,官府不让讲的三俗艺人,在这块风水宝地发了家、致了富……
林林总总的奇葩现象,使得某些不适应武汉变化的外来户,只觉得这地界,简直是妖魔鬼怪横行,堪称地上魔都。
然而老张也是相当的无所谓,魔都就魔都好了,听着就像大城市。
第六章 放飞自我
入秋时节,洛阳办了一场皇家宴会,参加的人不少,唯独缺了留在长安的太子李承乾。除了皇帝皇后,与会中人,位子最靠前的是魏王李泰。外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