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饮食事务,各处驿站当然不敢怠慢钦差,安排的妥妥帖帖。
一些地方官有喜好交游的,或者是与方家扯得上关系的,也都出面款待。方应物少不得应酬几下,主客皆大欢喜一番。
一个月后到了长江。从瓜州渡江后,便进入了江南地界。也就是方应物这次差遣所负责的地界。
然后地方官的热情陡然上涨了十倍百倍,沿途每一个县都极为盛情。但方大钦差一改在江北时的做派,在江南只住在驿站,各种邀请一次也不答应,地方官员一个也不见。
如此几天后,就抵达了苏州府,晚上住在城外浒墅关。这里地处运河要冲,是天下八大税关之一,关内设有驿站。但方应物到了后。浒墅关大使黄安国亲自出面安排住宿。
供奉上饮馔时,黄大使向方应物询问道:“下官斗胆一问,方拾遗明日要进苏州城么?”
方应物毫不犹豫的答道:“不进城,本官继续坐船南下,直奔淳安县,不在沿途耽误时间。”
黄大使犹豫片刻,吞吞吐吐的说:“正该如此,方拾遗明天路过枫桥时,最好不要张扬和停留。快速通过便是。”
方应物眉头一皱,反问道:“关尹这话本官不大明白,莫非此地有什么不妥?”黄大使答道:“下官得知,有一批读书人欲坐船聚集在枫桥。欲堵住钦差鼓噪。”
方应物勃然大怒,拍案道:“此辈安敢如此!”
黄大使叹口气,“下官浒墅关多年。深知苏州读书人向来以狂狷出名,又人多势众。聚众闹事是家常便饭习以为常,有什么不敢的?地方官都得好心抚慰之。方拾遗还是小心为妙。”
方应物心知肚明,黄关尹所言不虚。开国时还好,到了明代中后期,江南读书人的士风确实如此,天上地下没有不敢骂的,有时候官员被围攻的灰头土脸了也只能自认倒霉。
他看了黄大使几眼,“多谢黄关尹提醒,此恩德本官记下了,只是这读书人为什么意欲围堵本官吵闹?”
黄大使又如实答道:“大人肩负督粮差遣,在他们眼里自然就是搜刮盘剥地方。苏州赋税重,读书人向来对朝廷牢骚很多,大人奉命前来督粮自然就是火上浇油一般。”
方应物冷哼一声道:“目无王法,罔顾大局,如此读书何以治国平天下!”
这么高境界的道理,和黄安国这小小的九品税关大使没什么关系。他尽到了提醒义务,又收获了钦差感激,就算完成任务了。
目送黄大使离开,方应物若有所思,这伙读书人的行径从深层次反映出,苏州“人民”很鲜明的不欢迎自己。
一是如同黄关尹所言,没人喜欢来收自己钱的人;二是当初便宜外祖父在苏州搞赋税改革,自己是狗头军师和吹鼓手,苏州大户们印象不大好;
三是自己算是小有名气的青天了,外祖父又是王恕。如此“正直”的官员办公事当然会铁面无私,这会让江南大户们很“担忧”。
四是自己和苏州士人关系不佳,王鏊这种老黄历且不提,就说自己当初年少轻狂,羞辱打压过苏州士人年轻一辈的杰出代表王铨、祝允明、杨循吉、都穆全都被自己踩得生活不能自理。
当然若不是如此,自己还不会被派到江南当钦差知道差遣难办,没想到还没正式进驻苏州城,只是路过一次就遇到难题了。
想到最后,方应物叹道,一个人和一群人吵架而且还在客场,那简直是极其不明智的行为,因而明天若真遇到堵路的,只好见机行事了。
一夜无话,及到次日,浒墅关为方钦差安排了座船,不到半日就抵达了著名的枫桥。
这里是一个交通枢纽,从这里折向西就是去苏州城的方向,向南便是沿着运河继续南下。却见此地水面上舟船密集,装载货物往来如麻,不愧是天下最繁华的地方!
钦差座船缓缓前行时,忽然有六七艘大小不一的船只离了岸边,渐渐围在钦差座船前方和左右。
王英从船舱里出来喝道:“尔等何人,胆敢阻拦钦差座驾!”
有一位宽袍大袖的读书人立在对面船头上,抱拳为礼,但言语间不甚客气:“我等皆苏州士人也,斗胆向钦差大人问几句话!”
王英面有怒色,开口斥责道:“哪里来的读书人,如此不懂规矩,你也敢说向钦差问话?还不速速让开!”
六七艘船上各有两三人,闻言一起喧哗道:“江南士心在此,钦差大人躲在舱中,不敢出面一见么!”
王英疾言厉色的说:“再说一次!钦差非同一般官员,乃是代天子和朝廷到地方巡行,体位尊贵礼数崇高!尔等不过区区市井之间的读书人,有何资格在此鼓噪?”
王英不说这话还好,可一说这话,明显更激得这批负气而来的读书人脸红脖子粗。
他这话虽然并没有错,但在此时说出口实在显得盛气凌人,完全不将面前这些读书人放在眼里。更何况敢在这里阻拦官员的,那多半都是心高气傲之辈。
ps:遇到坑爹的停电,等到现在也没来电,只好抱着笔记本出来找地方上传。从今天起杂事暂结,专心码字!
第四百九十七章剧本不是这样啊
钦差座船周围的喧哗吵闹声越发大了,有指责钦差不够礼贤下士的,有叫嚣钦差不敬重读书人的。王英环视四周,然后低头回到船舱,向里面禀报去了。
不多时,王英又从里面出来,对周围小船上读书人高声道:“我家老爷吩咐了,可以出来与诸君一晤,只是不见无名之辈,还请诸君报上姓名来历!”
听到要报名字,这些书生里面露为难之色,但也有几个人脸色神采焕发。因为他们知道,扬名立万的时候到了!
“在下崔乾,苏州府学生员!”“在下袁长祐,吴县县学生员!”“在下纪襄,长洲县学生员!”
有数人争先恐后的报上姓名,便看到那钦差随从默默记下后,再次转身回到舱中。
崔乾等人立在各自船头,遥遥望着钦差座船的船舱门帘,兴奋的不能自抑!只要钦差从里面出来,无论说些什么,他们今日就算成功了!就算钦差兽性大发,用暴力拿他们出气也无所谓,反而会更好!
江南这地方的科举竞争太激烈,读书人除了科举之外,出路无非那么几种。其中一种就是不惜一切的创名气,名声大的读书人自然就成了名士,成为了名士各种好处自然也就源源而来。
十多年前他们有个前辈,曾经当街拦住苏松巡抚的坐轿,然后慷慨激昂为民请命,一时间声名大噪、名扬江南!而今天,就该到他们这些新一代了!
当然他们也不是没头脑的人,选择这位督粮钦差进行围堵。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首先县官不如现管,这督粮钦差并不能直接管到他们。还须经过地方官府;
其次,这督粮钦差并不受苏州府欢迎。所以他们此举在地方肯定大受好评,更容易博得地方上的强力支持,就是钦差也不能不顾忌到民意!
钦差座船上门帘晃动,这伙苏州府书生的领头人、府学生员崔乾死死盯着,口中喃喃自语:“出来了,出来了”
随后门帘打开,先是四名前导,然后便是十来名随员众星捧月般的簇拥着一位年轻官员,崔乾顿时雀跃的想引吭高歌!
对他而言。这将是浓墨重彩的、历史性的一幕!一个秀才不惜自身为民请命,秉持节义逼出了钦差,家乡父老将赐予自己无上的荣光!自己的名字将在一旬之内传遍江南!
等钦差走得更近些,崔乾也渐渐看清了钦差的样貌,在欢欣之外不由得生出了几丝嫉妒之心。
看这钦差也就二十多岁,与自己岁数倒是差不多,但凭什么自己十年寒窗,还在功名路上苦苦挣扎!而眼前这人却少年得志、代天巡行江南,享受着无上威仪!
却说方应物方钦差方拾遗走上船头。威严的扫视着堵着去路的六七艘船只,仿佛要将每一个人都记在心中。
任何一个官员遇到这种事,都不会太痛快,方应物也心里忍不住骂了几句。老子是刷声望的祖宗。你们这些渣渣居然来班门弄斧,关公面前耍大刀
崔乾咳嗽一声,酝酿了一番说辞。然后礼节性的上前一步,对着钦差作揖道:“晚生崔乾”
恰在此时。也许是夏风吹动,也许是水波荡漾。钦差座船忽然缓缓向前移动,如此便不可避免的轻轻碰上了崔乾脚下的船只。
在船只密布的水域,出现这种碰撞现象不足为奇。崔乾崔秀才正要继续开口,忽然他看到,钦差大人对着他展现出如同夏花般灿烂的笑容。
因而崔乾又是一愣,还没想明白钦差大人这种笑法的内涵,便又看到钦差大人伸出双臂,宛如大鹏展翅,轻盈的从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