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汪芷这种只认得几个常用字的半文盲想象一下,如果一个半文盲想入内阁,那只怕没有一个人敢答应,还不得被全天下读书人群起攻之?所以汪芷想进司礼监,不被集体抵制就怪了,天子也不好硬来。
作为既得利益者,方应物心里是愿意维护这种唯文凭论的秩序,便对汪芷道:“司礼监诸位公公都是国之柱石,你为何要骂他们?”
汪芷涨红了脸,指着方应物喝道:“方应物!你注意一下立场,你向着谁说话?你耳朵聋了没听到么,是我受了气,是那群老混蛋先对我不客气的!”
方应物叹口气,无奈道:“我觉得他们的话已经很客气了,你岂止是才学疏浅?你压根就没有才学可言啊。”
“我和你拼了!”汪芷忽然化身泼妇,从炕上扑到方应物身上,一边扭打撕咬着一边叫道:“你不知道我有多生气,你竟然还嘲弄我!”
方应物苦笑不已,这汪芷真是不能喝醉,一醉酒就撒酒疯。他费尽力气死死抱住了汪芷,在她耳边道:“我早说过,叫你趁着年轻多读读书,这总不是坏事,你全都当了耳旁风,现在后悔了罢?
你说你在边关这几年,闲着也是闲着,除了吃败仗都干什么了?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啊。”
“我明天就去宫中内书堂读书!我就不信熬不过那些老混蛋!”汪芷咬牙切齿的痛下决心道。
方应物表示,汪芷这个去内书堂读书的决心,他至少听到过五次了,不知道还有没有第六次。
汪芷忽然又很跳跃的说:“对了,你方大才子也是翰林出身,来内书堂当教习好不好?以后教我读书作文,我管你叫先生。”
“”方应物无语,然后又道:“那画面太美,我不敢想,还是先来一发罢。”
ps:
求月票啦!!!!
第四百七十二章绷不住了!
内书堂教习是专属于翰林的差事,而且是超级受欢迎的差事。这项差事说白了就是去宫中内书堂教书,干的活和私塾先生差不多,但差别在于学生是极其特殊的一群人。
大概从宣德朝起,宫中开始选择聪明伶俐小太监送入内书堂,学成肄业之后立刻提拔重用。所以一个太监进内书堂读书,出来后能又进入司礼监文书房,就相当于入翰林,戏称为内翰,更进一步成为司礼监太监,那就是内相了。
如果说一个读书人中了进士,那最终入阁概率是百分之一;而入了翰林后,最终入阁概率提升到十分之一;那么如果成为内书堂教习,只要他自己不犯傻、不短寿死掉,入阁概率至少五成以上!
道理很简单,内书堂里读书的太监将来都是宫中最有权势的太监,与这些太监建立了师生关系,那在庙堂上还不是如鱼得水?若你的一群学生都进了司礼监负责批红,那你不当阁老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就拿当朝大学士来说,首辅万安、次辅刘珝都当过内书堂教习。只有刘棉花是修书出身,他位置屈居万安、刘珝之下,很难说与这个没有关系。
正因为内书堂教习这个差事非常敏感,一般情况下是属于资深翰林的,所以方应物才担心汪芷胡来,生怕汪芷给自己带来不可预测的大麻烦!自己毕竟资历还浅,就连自己父亲方清之只怕资历也不够!
而且方应物还听到过传言,翰林院老板凳李东阳有意要争取内书堂教习的差事这可是自己的进士科房师。素来相处关系还不错,犯不上为此得罪将来可能当首辅的李东阳。
故而方应物连忙打情骂俏、上下其手,打消汪芷的念头。一通乱战、云收雨散后,汪芷渐渐醒了酒。脑子恢复了清明。
她一只小手指头在方应物胸口画着圈圈,同时责问:“你骂次辅刘珝也就罢了,为何还要连御马监太监梁芳一起捎带上?这才是真正惹了麻烦,我对你说过不要去惹皇爷身边的近幸之人,否则防不胜防。”
方应物此时懒洋洋的,随口答道:“这不还有你在么。有堂堂的东厂提督撑腰,我怕什么梁芳!你若不主事东厂,我还惧他几分,可你都做上东厂提督了,那我怕他何来!
再说那梁芳与你也不算和睦罢,他当初为了做御马监掌印太监,曾联合尚铭、万通等人驱逐你。”
啪!汪芷不满的拍了方应物一巴掌,“你若惹上梁芳,我只给你善后也很麻烦!”
啪!方应物反过手来,也拍了汪芷一巴掌。“也好叫你晓得,我给你善后更麻烦!前两年帮你躲过祸事,结果你又按下葫芦浮起瓢,天知道几年后该怎么办”
汪芷一赌气,背过身子不说话。方应物挨挨擦擦的凑过去,在汪芷耳边吹了一口气。“不用过于担心,我自有分寸。”
汪芷虽然没有答话,但方应物知道她肯定正在听着,便继续说:“你猜猜,我把刘珝牵扯了进来,天子心中是不是乐见其成?会不会对我有点小欣赏?”
汪芷蹙起眉头,方应物这话仿佛有点道理本来阉贼梁芳、妖僧继晓是众矢之的,天子承受很大压力。
但方应物跳出来连带刘珝一起大骂,成了一时的焦点,倒是帮天子分担走不少压力。方应物逃进庙里耍赖。天子为何轻易放他一马,大概就有这个因素在内。
不过汪芷还是觉得很忧心,转过身来正色道:“那你如何应付次辅刘珝?你这行径总像是站在悬崖边跳舞,稍有不慎就掉下去粉骨碎身。”
方应物神秘一笑,“岂不闻吉人自有天相。”汪芷吐槽道:“你又掐指一算了?这回少了几年寿命?”
方应物开解道:“你先别担忧我了。我自保不成问题。倒是你听我一句劝,在宫里时可悄悄去西苑,结交一下废后吴氏,以为日后保身之道。”
汪芷有点茫然,“废后吴氏?好像听宫中老人提到过几句。”
方应物叹口气,汪芷毕竟是年轻,对宫中老掌故了解不多,想那吴氏被废都是遥远的二十年前之事了。他耐着性子,简单解释了几句。
汪芷惊奇道:“这种宫闱秘事,你却了解如此详尽,你究竟是怎么知道的?”方应物避而不答,只说:“别跑题,你照我说去做。”
汪芷怜悯的摸了摸方应物的脸,“还是少掐指一算?这么算下去,你还能活到三十么?”
说完话,汪芷与方应物前后脚离开了何娘子酒店,各回各家。
之后几天,朝堂上的风暴仍旧在持续着,只不过风头有点不同。次辅刘珝以退为进,上了辞官奏疏后,真回家闭门谢客了。
而与此同时,一波舆论攻势开始配合着刘次辅的动作出现了,至少有十几封奏疏弹劾方应物妄议朝政、诽谤大臣、该当问罪!
还有指责方应物人品败坏、沽名钓誉,居心叵测的搅混水泄私愤!甚至有更明确的谏言,请求将方应物直接逐出京师,远放边僻州县以儆效尤!
面对这波攻势,方应物的父亲方清之也没有半点动作,完全没有表现出袒护自家儿子的意思,不过大概是为了避嫌。
而受到瞩目的方应物上了一封辩白疏,自称忠心为国、天地可鉴。又说如果因为自己弹劾几句次辅,就被肆意围攻污蔑,那今后还有谁敢进言?
然后又有人抨击方应物,说风闻言事乃是言官之责,方应物只是一地知县却也敢风闻言事,实属违规。
常言道,双拳难敌四手、好汉不敌人多。方应物纵然个人实力很强,但单枪匹马面对有组织有计划的围攻,显得弱势许多。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他又不肯勾连同党来帮腔,一味的自己独自论战,显然在声势上落下风。在明眼人看来,孤军奋战的方应物如同狂风暴雨中的一叶扁舟,被朝廷处置也就是迟早的事了。
在成化二十年新年即将到来之际,朝廷各大衙门封印休假的前一天,独自抗争次辅势力的方应物终于绷不住了不等朝廷处置下来,他也要辞官了!
ps:
今天还有!
第四百七十三章惊变
承天门外御道西侧,通政司。在这各衙门准备封印过年的时候,通政司作为朝廷文牍往来的中枢衙门,也渐渐的闲了下来,这时候奏疏已经不多了。不过由于通政司衙门的特点,肯定是要坚持到最后的。
通政使张老大人悠哉悠哉的坐在公房里喝着热茶,琢磨着今天看什么书打发时间。
他刚从书架上随意拿下一本,还没来得及看封皮,便听到门外传来慌慌张张的脚步声。然后有书吏叫道:“大老爷!宛平县知县方应物亲自来送奏疏!”
方应物可是最近的重点关注对象,张老大人便吩咐道:“将方知县带进来,本官亲自见上一见。”
不多时,方应物被带到通政使大堂上,亲手将奏疏递交上去。张老大人展开奏疏迅速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