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也是本省前三名,怎么能如此自堕士气,平白叫人看不起!”另一边李旻突然插了句嘴。
这时候,忽然楼下再次喧哗起来,然后看到项成贤狂奔着跑上楼,上气不接下气的叫道:“大喜!大喜!”
楼中众人注意力便被引了过去,这时候还能有什么大喜?
有个报喜人从项成贤背后闪了出来,拿着大红帖子,低头一字一句的念道:“成化十七年辛丑科会试第一名会元,浙江淳安县方应物!”
我靠!方应物从席位上跳了起来,考官真的眼瞎,不,是有眼疾了吗?这里面一定有黑幕!
会元虽然不是状元,没有实际姓意义,也不会根据会元授官,但会元好歹也是三元中的一元,也是一个天下第一啊!只要是读书人,谁不想要这些虚名!
虽然方应物一直自我告诫,无论得失都要要淡定,不能丢了体面,但此时他还是忍不住紧握双拳高高举起,狂放的哈哈大笑,声波绕梁不绝。
不管里面有什么猫腻内情,先爽过当下再说,过把瘾再死也不迟!
众人看在眼里,并不觉得失态出格,若换成自己十九岁中了会试第一,只怕比方应物还要癫狂。
不知谁带了头,满楼人一起鼓掌喝彩起来,犹如雷鸣,响彻醉香楼,估计再传出去二里地也没问题。这可是天下第一名,值得所有人为之折服!
站在楼梯口挤不进来的项成贤在外面高呼道:“方贤弟!此情此景,作诗自贺罢!许久不听你出手了!”
真是心意相通的好兄弟!方应物先前的落寞一扫而空,踌躇满志的环视四周,朗声诵道:
“三百人中第一先,花如罗绮柳如烟!绿袍着处君恩重,黄榜开时御墨鲜!足蹑青云辞白屋,手攀丹桂上苍天!时人勿讶登科早,月里嫦娥爱少年!”
虽然有点词不达意,眼下还没到绿袍着处、黄榜开时,而且更像是状元口气,还借鉴了古人几个句子,但却无可挑剔的应景,会元也是第一啊。
三百人中第一先,月里嫦娥爱少年,可不就是眼前此人么?(未完待续。)
求月票!!!
求月票!!!
主角考试成绩出来了,月票成绩也该拉一拉了吧,请大家支持!!
(未完待续。)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随轻风去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三百一十四章享受过程
东方渐晓,一夜未眠的方应物没有半点困倦之意,他仍然觉得自己浑身上下充满了精力,容光也是神采奕奕。
不过不说,今晚众人亲眼见到了一个科举界的传奇。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故而世人很热衷于对科举成绩进行各种排列组合,比如父子两进士之类的。
方应物这当然也是属于父子进士的小传奇,而且是前后两科双进士。除此之外更大的传奇是,父亲方清之是解元,儿子方应物是会元,比父子进士不知稀罕了多少倍。
不过再令人难忘的盛宴,也终有曲终人散时,宾客一个个的辞别,离开了醉香楼,只留下了楼上楼下的残杯剩盏和满堂狼藉。
但方应物兴奋尚未退去,他看着渐渐空虚的大堂,忽然有点难以忍受这种冷清。
“走!去礼部那里看榜去!”方应物高声招呼着项成贤道。但项成贤却打了个哈欠,莫名其妙道:“结果都已经知道了,还去看什么榜?”
方应物很有哲理的说:“吾辈为人做事,既要注重结果,也不可轻视过程。也就是说,不要那么功利,要学会享受过程,懂么?不体会一下人山人海、挤来挤去的看榜感觉,就像新年不逛庙会,怎么能算参加过科举?”
项成贤听得头有点疼,皱眉揉着太阳穴,“方贤弟不要念叨了,陪你去就是。”
方应物与项成贤正要走,忽然看到店家匆匆赶来,对方应物道:“方公子请慢走,小店承惠银子一百零六两五钱,项公子之前已经给过三十两定金,其余银两是现结还是到府上讨要?”
方应物盯着店家良久,万分疑惑道:“我可是在贵处吃酒时得到中了会元的消息。”
店家掌柜点点头,“小的已经知道,恭喜方公子!”
方应物更加疑惑的问道:“书中故事里,每每这种时候,都是店家大笔一挥,免掉新科贵人所有酒菜钱,并索要诗词文字以求沾喜气。怎么到了你这里,非但不免掉,竟然还是一钱不少的索要?”
店家掌柜脸色一黑,“书都是你们读书人写的,当然喜欢编这种读书人白吃白喝、美人倒贴的故事。若一家老小全靠这个吃饭,谁肯为无亲无故的人免掉酒菜钱?再说方公子这次是六十多席面的大数目,那里敢全白赔掉?”
又想了想,那掌柜便很肉痛的继续说:“若实在不行,免掉方公子五钱零头以为贺礼如何?”
与俗人没有共同语言啊!方应物挥了挥说,“剩下的银子,你三日后去西城方编修府上找我讨要!”
随后方应物与项成贤带着随从离开了棋盘街醉香楼,向北面不远处的礼部而去。按规矩,会试在贡院填好后,要送到礼部张挂。
等方应物和项成贤赶到的时候,只见得礼部外面人山人海人头攒动,端的是热闹非凡,人流比庙会还拥挤。草草一看,至少上万人聚集在礼部墙外。
又有百十个军士从人群里杀出一条血路,在照壁下面架好一圈栅栏,然后才由十几名小吏七手八脚的把长长的榜文张贴起来。
榜文上每个字都有碗口大小,距离稍远也能看得清楚,但人群仍然争先恐后的向前拥挤过去。
项成贤项大公子随着人群走了几步,然后便找不到方应物了,显然是被冲散了。他没管这许多,在家奴护卫下奋力挤到最里面,抬起头向榜文看去。
先看看最末尾,果然在倒数第五排看到了自己的名字,正是第二百九十名;然后他又费尽力气的转身扭头,向另一端榜首望去,也没错,第一个赫然正是方应物的名字。
有道是眼见为实,耳闻为虚,亲眼看到和耳闻相比较,感触当然截然不同。
一边在人群里被挤来挤去,一边端详着榜上自己的名字,项大公子这才感到一种难以言表的幸福感充满了心头,这是真的,这不是做梦!
晕晕乎乎的快感中,项大公子醒悟到,方应物说,要享受过程,而且拉着他过来看榜,果然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不愧是能中会元的人。
不知不觉从人群中被冲刷出来,项大公子左顾右看,却发现方应物站在人群外面某处,昂头负手而立,眼神深邃而飘渺。
他又注意到,方应物身上衣衫丝毫不乱,好像没有挤进人群去,只在外面等着似的难道方应物所谓的看榜,就是跑过来站在外围看人群热闹?不愧是会元,高人行事,高深莫测啊。
项成贤很不解的走过去,可是他一直走到方应物身边,也没被方应物注意到,方应物的眼神依然很飘渺的注视远方。项大公子正要开口说话,忽然从右边方向有些议论声传了过来。
“这次会元竟然只有十九岁,何其壮哉,国家又多一少年英才,不知道是不是我朝最年轻的会元?”
“应该算是吧,比他还年轻的李东阳和杨廷和都不是会元。我还听说这方应物是翰林院里一位方编修的儿子,真是虎父无犬子!”
“再看上面所写,原来是我们省的!我记得方编修是上一科乡试解元,父解元,子会元,堪称是父子双元的佳话!”
“是极是极,这一科又出奇闻了,我朝之前应该从未有过这种事罢?”
等那边议论声渐渐小了,议论之人也走远了,项成贤正要开口,却又见方应物满脸陶醉之色,口中喃喃自语:“父子双元和父子两元哪个说辞比较好听?
父解元,子会元,父子双元这句像是一副对子的上联,下联该怎么对?回头要认真想一想。”
项成贤很无语,所谓享受过程,其内涵原来就是这个么?自己刚才简直鬼迷心窍,才把方应物想得神乎其神,即便套上会元这层皮,方应物还是方应物!
眼瞅着方应物自动向左边挪动了几步,又靠近了一群人项成贤忍不住重重咳嗽一声,将方应物惊醒过来。
“啊,你什么时候从人群里出来的?”方应物讶异道。
第三百一十五章即便全天下人都相信你(上)
方应物与项成贤在礼部看完榜,便分开了。方应物当然是回家去也,项成贤则要找他叔父项大人去扬眉吐气一番。
方应物绕过大明门来到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