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走私大明(老鱼)-第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我们三人一起的寿礼,只可惜他们远在松江,无法赶来苏州,特地让弟子代他们向老师祝寿!”

“哦?书稿?”祝枝山听到这里有些惊讶,当下接过计慎中装着书稿的盒子放在桌上,然后轻轻的打开,入目则是三个大字——《西游记》。

“这……这难不成就是这段时间引起无数人争相传抄的西游记书稿吗?”祝枝山旁边的唐伯虎看到书稿的名字,当下也是十分惊讶的道。唐伯虎是个三十多年的中年人,长相儒雅俊秀,只是精神看起来并不太好。

唐伯虎比祝枝山小十岁,今年才三十四岁,可以说正处于一个男人的黄金时期,但是因为四年前的考场舞弊案,将他的科举之路已经完全被堵死,家中妻子也离他而去,这让唐伯虎大受打击,心境和姓格也发生了变化,平时游戏人生,忘情于山水诗画之间,生活所需也全都靠卖画得来,可以说是十分的不得意,因此眉目间总是带着一股郁结之气,再加上对酒色也不怎么节制,因此精神自然也好不到哪去。

“没错,这正是西游记的书稿!”只见祝枝山拿起盒子中的书稿看了几下,忽然发现不对,“咦,这些书稿怎么会这么多,这西游记不是只有前十回吗?”

随着说书人的流传,以及周重把前十回的书稿放了出来,现在西游记已经不再局限于松江一地,而是传到南京、苏州等地,而且在民间和读书人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特别是那些读书人,都争相抄写西游记的前十回书稿,可惜因为时间太短,书稿流传出去的不多,因此很多读书人想抄都没地方抄。

祝枝山和唐伯虎也仅仅是在一个朋友那里看过书稿,两人都对这本书极为喜爱,甚至一连几天赖在那个朋友家不出门,一直把十回看完了才回来。现在拿到西游记的书稿,这让他们都是十分高兴,桌上其它的人也都听说过西游记的大名,于是纷纷围上来观看。

看到几位长辈表现出对书稿的喜爱,许慎中却是笑着解释道:“启禀老师,前段时间学生去了松江探望父亲,刚巧遇到西游记的作者,此人姓周名重字文达,是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俊彦,学生与文达一见如故,于是就向他抄写了西游记的书稿……”

许慎中把自己与周重相识的经过,以及与郑经、周重三人一起抄写西游记的事全都向祝枝山讲了一遍,特别是当在坐的众人听到这些书稿竟然有三十回,比市面上流传的要多出大半时,更引起无数人的羡慕,其中唐伯虎更是直接向祝枝山预定,一定要让他第一个抄写一遍,他愿意拿自己的一幅画做交换,惹得祝枝山是哈哈大笑。

就在许慎中借着西游记在寿宴上大出风头的时候,松江城周府的门前,一辆看上去很是普通的马车停在那里,周重手中提着一个包袱,挥手向站在台阶上的徐管家告别,然后一个健步上了马车,随着车夫的一声鞭响,马车缓缓的离开了周府。

PS:今天是上三江的第一天,希望手中有三江票的书友,可以投老鱼一票,谢谢了!;

第五十八章千户所与走私港

摇晃的马车上,周重静静的坐在那里,旁边包袱里是镯儿给他准备的衣物。前两天周重给谢灵芸的信很快得到回应,对方在最短的时间内安排好了船只,甚至连他坐的这辆马车都是谢家安排的。

对于他去双屿港这件事,周重并没有告诉王姨娘和镯儿她们,而是骗她们说,李政和郑经约自己外出游玩访友,需要离家几天,以前周重也经常和李政他们出去游玩,因此并没有让王姨娘她们怀疑。另外周重也和李政等人打过招呼了,让他们这两天不要来找自己,免得被拆穿。

经过上次与谢灵芸的交谈后,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周重想了许多,当初他的计划很简单,无非就是靠着写书积累下第一桶金,然后利用前世的知识,搞些新发明发家致富。

但是后来谢灵芸却毫不客气的指出,他的想法实在太天真了,若是真的照着他的计划来做,无论搞出多少新发明,最后都会便宜了别人,因为他身边能用的人实在太少了,根本无法解决保密的问题。

其实这倒也不能全怪周重,来自后世的他对大明这个时代虽然已经尽力适应,但毕竟时间太短了,脑子中的一些思维还停留在后世。根本没有考虑到自己身处法律十分不健全的古代社会,在这个时代并没有什么专利权,你搞出的新发明也不受法律保护,也许别人只需要花一点钱,就能从你招收的工人手中买到新发明的制作之法。

明白了上面的这些,周重发现自己现在最缺的除了银子外,另外还需要一批忠心的手下,否则光凭自己无论再怎么折腾,恐怕最后也只能混个温饱罢了,甚至万一遇到什么麻烦,甚至连个帮助的人都找不到。

也正是考虑到这些,周重才同意了谢灵芸的提议,既然双屿港那边有自己便宜老爹留下的人手,虽然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不来找自己,但那些人以前既然可以跟着周海干,现在也可以跟着自己干,只要有了这批人,他也就有了行事的底气。

马车载着周重一路向南,很快就出了南门,然后车夫放开马匹的脚力,一路向东而行,很快就到达了松江府东方临海的一座千户所,名叫青村中前所,一般都称其为青村所,隶属于金山卫,是一座比较重要的海防要塞。

按照大明军制,几府设卫,卫下设所,其中一卫是五千六百人,每卫又分成五个千户所,每个千户所又分为十个百户所,周重他来到的青村所,就是金山卫下的五大千户所之一。

明初的海禁政策其实是很严厉的,当时朱元璋不但关闭了泉州、明州、广州这三个市舶司,而且还禁止制造三桅以上的大船,后来更是变本加厉,不但不许商船出海,甚至渔船也都不让下海,而且还将沿海地区的百姓内迁,这使得无数以海为生的百姓叫苦连天,甚至最后奋起反抗,使得明初时的沿海地区一片混乱。

松江府两面环海,当初也属于海禁的受害者,比如周重来到的青村千户所,这个千户所封锁着一段相当长的海岸线,当初海禁时,禁止所有人靠近海岸。

不过这么多年过去了,官府早就对走私的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睁,青村千户所里的千户大人也不傻,看到这么多人参与走私,他想管也管不了,最后索姓也参与进来,为走私的商人提供庇护,在千户所管辖的海岸线内,只要走私商人按照船只的大小给千户大人送上一笔规定好的孝敬,那么无论你在船上运的是什么,都可以在海上来去自如。

周重之前听谢灵芸介绍过这个青村千户所的情况,现在马车走到这里,也不禁有些好奇,因此打开马车上的窗子向外张望。

但是出乎周重意料的是,入目的却是一片和村庄差不多建筑,一座座茅草屋顶在树丛中隐现,偶尔还能听到一两声狗吠鸡鸣之声,唯一表明这里是一座大明驻军千户所的标志,却是在那些茅草屋顶中心的一座夯土而成的堡垒,相比那些茅草屋的确很高大,但其实也不过丈余高的样子,看样子那里应该才是千户所真正的驻地,只不过这座千户所因为是夯土建造,再加上年久失修,早已经破败不堪,上面不但长满了杂草,而且还有四五处被雨水冲刷出来的缺口,根本没有任何的防护姓能可言。

看到如此破败的千户所,周重又想起当初在松江府见到的那些守城的士卒,周重也不禁叹了口气,整个大明朝才刚刚过去一半,军制竟然已经如此的散乱不堪,这种的兵力怎么可能守家卫国?

马车继续前行,不过再向前时,路上出现一个千户所私自设立的关卡,来往的车辆想要通过这里,必须交上一笔过路费,不过周重的车夫却只是拿出一面谢府的牌子,守关卡的军户立刻一脸谄笑着放行,丝毫不敢阻拦。

马车过了关卡后,又向东南行了不远,前面就是杭州湾外海的交界处,只要出了杭州湾,就算进入舟山群岛的范围,而双屿港则在舟山群岛的最南端。

刚一到达海岸,周重就被眼前的景色震撼了一下,只见出现在自己面前的,是一个热闹无比的港口,大大小小的船只停靠在海面上,依靠着一条条木头搭建的栈桥,苦力们装卸着船上沉重的货物。

除了这些干活的苦力和走私的船只外,另外港口上还聚集着相当多的小贩,这些小贩卖什么的都有,正在向那些从船上下来船手们兜售货物,吆喝声此起彼伏,若是事先不知道这里是一个走私港口的话,恐怕周重还真的会以为这里只是一个普通集市。

“周公子,港口最东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