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走私大明(老鱼)-第3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找不出什么可靠的人管理海外的事务,所以暂时就委屈你一样,继续帮为兄打理海务,不但要解除海禁对朝廷的羁绊,也要为大明开辟出一条全新的财路来。”

说起海外的事务,周重忽然想起一件重要的事,当下向正德开口道:“皇兄,我听说前段时间黄河又发大水了,沿河的几个州府都受了灾,不少灾民都开始向外逃散,不知道是否属实?”

黄河本来是中原大地上的母亲河,但是在唐宋之后,因为中上游树木的大量砍伐,再加上气候的变迁,到了明朝时,整个黄河已经成为一条吃人的猛兽,时不时就会发生洪涝灾害,两岸百姓是深受其害,今年黄河又发了一次脾气,冲毁了河堤和不少的农田。

听到周重提起国内发生的水灾,正德也不禁叹了口气道:“没错,上个月时黄河上游突降爆雨,结果到了河南一带变成了洪峰,一下子把河南府一带的河堤冲垮了,五十多万人因此而受灾,幸好当时夏收已经过了,当地的百姓手中还算有些存粮,朕又命人从南洋调集了一批粮食救灾,不过就算是这样,还是饿死了不少人,而且就算能救的了一时,但是接下来的夏种却是耽搁了,也就说,下半年的农户们将颗粒无收。”

说到这里时,正德忽然狠狠的一拍椅子道:“二弟上次送来的玉米和番薯虽然是高产的粮食,但今年却只能育种,根本无法大规模推广,否则朕哪里还会怕这场水灾!”

听到正德的话,周重却忽然嘿嘿一笑道:“皇兄不必为这些灾民发愁,我倒是有个一举两得的办法,只是不知道皇兄你有没有胆子做了?”

“哈哈,你竟然还学会了拿话激朕,朕倒是想听一听,你有什么一举两得的办法?”正德指着周重大笑着道,他和周重相处的融洽,并不仅仅是因为周重是他唯一的弟弟,最重要的是他可以感觉出来,周重从来没把他当成什么九五之尊,说话做事十分随意,和他谈话就像是两个相交多年的朋友,而不是什么君臣。

只见周重这时忽然收起笑脸,一副郑重的表情站起来道:“皇兄,刚才我已经向您介绍过南洋的一些情况,那里虽然气候炎热,而且森林之中多毒虫猛兽,但却物产丰富,别的不说,只要一个人勤劳一些,几乎就不用担心挨饿,粮食水果几乎是多的吃不完,而且我们大明想要完全控制南洋,光靠军队是不行的,必须还要有大量的人口,刚好我们大明现在天灾不断,所以不如就将那些灾民运往南洋的马六甲等地,一方面解决了灾民的吃饭问题,二来也巩固了我们对当地的统治。”

听完周重的话,正德一下子也陷入沉思之中,国内的情况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每年只要发生天灾,就必然会出现灾民,虽然现在有了番薯和玉米这两样高产作物,但想要完全推广这两种作物,没有几年的时间是不可能的,而这几年所产生的灾民数量谁也不敢保证,万一再发生像之前刘五刘六那种的暴乱,天知道会给大明带来多大的损失。

想到这里,正德抬起头十分慎重的问道:“二弟,迁移灾民可不是一件小事,这不但需要得到内阁的支持,而且还要有周密的计划,特别是在迁移的过程中,不能引起灾民的反抗,否则很可能会因此引发一起暴乱。”

“皇兄,我们大明的国土虽然广袤,但是大明经过这么多年的繁衍生息,人口数量已经增加了数倍,但是土地的数量却是一定的,而且豪门贵族一直在兼并土地,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失去土地,不得不靠租种别人的土地为生,每当灾荒来临时,他们就是第一批受害者,若是这种情况再不解决的话,日后很可能会因灾荒引发更大的暴乱,但若是把人口向海外迁移的话,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而且随着移民的迁移,我们大明也能掌握更大的领土,这种开疆拓土之功足以让皇兄与太祖陛下相媲美了!”周重再次劝说道。

周重早就对大明现在面临的困境有所了解,而且他也知道,大明现在已经位于悬崖边,国内土地兼并严重之极,无数贫民失去土地成为佃农,而且因为人多地少,更有不少失去土地的人成为流民,这些流民已经成为大明最不安定的一个因素,他们就像是大明国土上一股股流动的汽油,只需要一点火星,就能把整个大明烧成灰烬。

按照原来的历史,在正德死后的几十年后,万历朝的首辅张居正看到大明的困境,于是进行了万历新政,使得大明国力一度上升,出现一种中兴的局面,虽然后来张居正死后遭遇了不公正的对待,但他的新政却让大明恢复了不少元气,硬生生的延续了大明的不少寿命。

来自后世的周重对这段历史十分熟悉,也十分明白大明最大的困境是什么,其实说白了就是越来越多的人口,与愈演愈烈的土地兼并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并非不可化解,甚至还有多种办法,而在周重看来,向海外殖民无疑是最好的办法之一。

第三百二十九章终于走了

接下来的几天里,周重除了陪伴自己的妻子女儿外,还要陪伴刚刚相认的母亲张太后,这位性格坚强的太后在前半生遭遇了太多的不幸,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丈夫和女儿一个个去世,但她都挺了过来,现在能够与失踪多年的儿子再次相认,自然有着说不完的话。

其实对于张太后这位母亲,周重在感情上还是有些排斥,毕竟他不是原来的周重,对这一世的血脉亲情也不是很看重,在他心中,自己的亲人只有王姨娘和镯儿、朵儿,再加上瑾萱她们这些妻子和女儿们,但是对于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尊贵母亲,周重一时间还是无法接受。

不过心中无法接受没有关系,这并不妨碍周重与张太后之间的感情,毕竟感情这东西是可以培养的,每天陪着张太后说上了一会家常,然后再一起逗弄一下瑾萱怀中的女儿,甚至有时候张太后还会催促一下瑾萱和灵芸,让她们快点再生个儿子出来,这样大明江山才会稳固,结果让瑾萱和灵芸都是娇羞不已。

不过瑾萱和灵芸在张太后面前虽然娇羞,晚上却一点也不娇羞,两人轮流着压榨周重,一来周重一走就是几个月,现在小别胜新婚,自然是如胶似漆,另外也是想早点怀上儿子,毕竟这个孩子很可能就是大明的未来皇帝。这也让周重痛并快乐着,唯一的后遗症就是每天白天他都困的要命,腿脚也有些发软,不得不让厨房多做些大补之物。否则他还真撑不下去。

除了陪伴家人外,周重剩下的时间就是与正德商讨向南洋迁移灾民的事情,上次经过周重的劝说后,正德也终于同意这件事。不过这毕竟是件关系到大明统治根基的事,所以绝对不能马虎,这些天他们两人一直在认真研究这件事的细节。

“皇兄,灾民迁移这件事一定要慎之又慎。对于那些灾民咱们不能硬逼,而是要诱之以利,这就需要事先做好宣传,比如让官府派人散播南洋的富足,以及每家迁移的灾民可以得到朝廷的粮食补助,反正这些粮食也是要发放给灾民的,现在刚好可以换取灾民自愿前往南洋。”周重一边看着河南府的灾情奏折,一边开口对旁边研究南洋地图的正德开口道。

“嗯,这些事情我也知道。灾民的情绪本来就不稳定。自然不能用强。只是现在我有些担心,马六甲港那么一个小地方,能够容纳多少灾民。要知道这次可是有几十万人受灾,虽然最后愿意去南洋的人可能不多。但几万甚至十几万还是有的,到时这么多人一下子涌入马六甲城,到时该怎么安排这些灾民,又从哪调集那么多的粮食啊?”正德这时一脸愁容的道。

正德身为皇帝,虽然他这个皇帝不怎么敬业,但对政务也十分的了解,比如在他的角度看来,迁移灾民就是个花钱的大工程,引诱这些灾民迁往南洋还是小事,但是这些灾民迁移出去后怎么安排,住在哪里,每天消耗的粮食又从哪里来?这些都是他需要考虑的问题,而且还都是大问题,一个不好就会引起灾民的动乱。

不过周重听到正德的话却是哈哈大笑,过了好一会儿才开口道:“皇兄你想的太多了,而且也太小看马六甲城的消化能力了,别的不说,经过上次葡萄牙人屠杀后,马六甲城中的人口足足少了一半,城中的房屋虽然有些损坏,但简单的修葺一下就能住人,而且马六甲那边天气炎热,就算是露天睡觉也没什么,最多是再搭建一些帐篷,总不会让灾民没有住的地方。”

周重说到这里顿了一下,接着又道:“另外说到安排,那就更不是问题了,马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