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走私大明(老鱼)-第1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我也不敢确定,姨娘比你早一点跟随父亲,但却对他以前的事也是一无所知,只是知道父亲是北方人,以前的事她却从来没听父亲说过,只是听他的口音像是山东人,至于父亲他是否做过锦衣卫的事,她就更不清楚了。”周重也是苦恼的摇了摇头道,越是深入了解,他越是发现自己那位便宜老爹身上的谜团越多,整个人身上像是笼罩着一层变迷雾,让人看不清楚。

看到周重苦恼的样子,徐管家却是忽然开口道:“少爷,以前老爷说话虽然带一直带着几分山东口音,但有一次他在外面喝多酒了,我赶着马车去接他时,听到他在马车上说醉话,但却用的是十分标准的官话,所以我猜老爷很可能在京城里呆过。”

周重听到这里也是一愣,但随即摇了摇头道:“会说官话也不一定就是在京城呆过,毕竟南京等地说的也是官方,另外还有一些商家为了方便交流,同样是用官话。”

大明第一个首都是南京,因此官话也是指南京的下江官话,成祖迁都时带了许多南京富户到北京,因此这时两个京城用的都是南京下江官话。

“少爷,官话可能说明不了什么,但是这块牌子却是大有玄机,你可以仔细看一下。”徐管家这时又把自己的第二个发现讲出来。

“牌子?”周重听后有些奇怪,拿起盒子里的令牌看了看,但除了发现这块牌子制作精美,而且正面的写着牌子主人的官职和名字外,并没有什么其它的发现。

“少爷您看背面。”徐管家这时再次开口提醒道。

周重闻言把牌子翻过来,仔细的打量了一下,果然有了一点新发现,那就是在牌子的背面还有几列小字,只不过因为牌子的年头太长了,再加上以前的磨损,使得上面的字迹模糊不清,若是不仔细看的话,很容易忽略过去。

“……此牌出皇城四门不用,千户!”周重小声念道。因为上面的字迹被磨损,所以前面的几个字根本看不清,只能看到后面的一些字。

“少爷,这面令牌可不是普通的令牌,你看后面写的这些字,这是锦衣卫出入皇城的令牌,由此可知这面令牌的千户大人可以自由的出入皇城,也就是京城的锦衣卫千户,并不是地方上的千户。”徐管家再次开口道。

周重听到这里,脸上也露出几分凝重之色,千户已经正五官的官职,而且还是京城的锦衣卫,这种身份在京城中虽然不算什么,但若是放在地方上,那也是一方大员了,只是不知道这个锦衣卫王海是否就是自己那位便宜老爹周海?

第一百一十三章王伦的麻烦

送走了徐管家后,周重看着桌子上的盒子,想了半天得出一个假设,这个假设就是盒子里的锦衣卫令牌和腰刀都是周海的,而周海原名王海,本来是锦衣卫的千户,奉上面的命令参与走私,然后在锦衣卫的支持下发展迅速,使得南洋商会成为双屿港的四大商会之一。

周重的这个假设看似十分合理,而且也解释了周海身上的许多谜团,比如南洋商会的飞速发展,以及巨额收益钱财的去向等。但是认真一想,周重却又觉得这个假设不成立,若周海真的是锦衣卫的人,那么在他死后,恐怕锦衣卫早就找上门来了。

想到这里,周重不禁再次苦恼的摇了摇头,看来周海的真正身份恐怕不会像自己想的那么简单,另外盒子里一共三样东西,绣春刀和令牌肯定都是同一个人的,但那个玉制的长命锁却又是谁的?这东西一般只有小孩子才会戴,而且看长命锁的样式和材质,肯定不是一般人家能够戴的起的。

镯儿无意间在祠堂里发现的这几样东西,给周重带来了无比的烦恼,甚至为此一连几天晚上都没睡好觉,一来是他很好奇周海到底是什么身份,家里为什么会有这些锦衣卫的东西,二来他也担心在某一天,忽然一帮锦衣卫闯进家里,然后把全家人抓起来丢到监狱里。

也正是满脑子都是上面的两个问题,所以周重才睡不着觉,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家里一切都很正常,这才让他放下心来,另外他还有另外一件烦心的事要处理,所以慢慢的也就将这件事抛在脑后了。

上次与谢达见过面后。对方要求自己在一个月内退掉王家的婚事,可是想到上次与王伦见面时,对方对自己表现出来的关心,而且现在他住的宅子都还属于人家的,这种人情可就太大了,若是他直接登门退婚的话,那可就太没有人性了。

不过就在周重为王家的婚事烦恼之时。大明却忽然爆发了一件大事。说是忽然爆发也不太准确,因为这件事其实是在去年就已经爆发了,而且还和谢灵芸的那位族叔谢迁有关,也正是这件大事。把被贬在家的王伦也牵连了进去。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当初谢迁与刘谨相争,失败后辞官在家,本来若是有些度量的人,看到对方失败也就不会再追究了,但偏偏刘谨是个太监,心胸和女人差不多,最喜欢记仇,对谢迁一直记恨在心里。另外时任内阁大学士的焦芳也看谢迁不顺眼。所以两人联手之下,在正德四年初的时候一起对谢迁发难。

焦芳与刘谨不同,他和谢迁其实并没有太大的过节,只不过他是北方人,年轻时很有才干。不过当时朝中重臣大部分都是南方人,他们在提拔官员时,自然而然的都会照顾自己的老乡,毕竟这也是人之常情。不过焦芳却是深受其害,虽然很有才干,但却迟迟得不到升迁,再加上他的性子偏激,所以最后干脆把所有南方人都给恨上了,可以说只要是南方的官员,他全都看不顺眼。

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焦芳发现以前谢迁在任时,推荐的浙江有才华的人竟然全都是余姚人,也就是谢迁的老乡,这让他想起年轻时的遭遇,所以与刘谨共同上书,弹劾谢迁是结党营私,企图以此来给谢迁定罪。

说起来正德四年正是刘谨权倾朝野的时期,正德皇帝根本不管事,焦芳这个内阁首辅也跟着刘谨干,所以他们两人联手,谢迁几乎可以说死定了。不过幸好朝中还有一个李东阳,经过他的劝解,再加上正德皇帝对谢迁还有些香火情,因此最后只是处理了一些相关的官员,同时规定余姚人不得入京为官,只能外派为县令,谢迁却得以幸免。

不过还是那句话,刘谨是个太监,比女人还喜欢记仇,而且这时他的野心膨胀,对正德皇帝的命令也敢擅自篡改,比如就在去年年末,他就擅自下令追回谢迁、刘健等人身上的赐爵授官,甚至连一些皇帝赏赐给他们的玉带、官服也要追回。

收回赐爵授官这件事闹的很大,刚开始的时候还只是收回了谢迁和刘健等少数几个人身上的赐爵授官,但后来也不知怎么打击面越来越大,甚至最后一下子涉及到六百七十多人,而在这近七百人中,王伦刚好就是其中之一,而且还是排名比较靠前的一个。

本来王伦只要和别人一样,把自己以前得到的赏赐交出去就没事,可是他偏偏遇到了小人,在上交赏赐的过程中,前来收取的太监在收完东西后,竟然非要说少了一样官服,可是王伦根本不记得自己被赏过这样的官服,但对方就是咬死了,而且还拿出宫里的记录,上面的确写着孝宗陛下在某年某月赏过他一件官服。这下王伦也终于明白过来,对方肯定是受到一些人的收买,准备要整治他,至于宫里记录,更是随便都能捏造,。

王伦虽然已经被罢官,但却也不是任人揉捏的软柿子,所以他当场和那个京里来的太监大吵了一架,回来后立刻联络一些亲朋好友准备自保。毕竟现在刘谨权势滔天,他以前又得罪过对方,这次的事情就算不是刘谨指使的,恐怕也和他脱不了干系。以他的力量,根本不可能与刘谨斗,最多只能想办法自保罢了。

也正是在这个前提下,周重收到王伦派人送来的消息,让他到王府一趟。周重这时也听说了王伦的遭遇,他为此也十分着急,因此在接到消息后,立刻赶到王府。

王伦住在城北,刚好距离周府很远,周重雇了辆马车以最快的速度赶过去时,刚好看到王伦正在与人道别,而且离开的那人周重也认识,正是松江府的知府许大人,也就是许慎中的父亲,周重以前也见过两次,因此他也急忙上前行礼。

不过许知府看样子有些事情,因此与周重客气了两句后,立刻坐上轿子离开了,然后周重这才和王伦一起进到王府。

王府中的建筑格局和周府差不多,同样都是占地极大的宅院,只不过在一些装饰和细节上有所区别,比如王府会客的大厅就比以前周府的大厅文雅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