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理由的意思,就是借口。
霍特将军和参谋找不到很好的借口,最后只能给希特勒发了封电报:“尊敬的元首,我已经对第48装甲军下达了命令,第48装甲军速度很快,他们再有半小时就能到达普罗霍罗夫卡了,此时再抽调其中一个装甲师回援似乎不合适!”
在这一点上霍特将军没有说谎,第48装甲军已经到达普罗霍罗夫卡附近。甚至走在前头的第3装甲师已经与敌人展开了激战……第3装甲师与第2装甲师轮番打头阵,现在是第3装甲师开路的时候了。
这一仗是横渡普肖尔河,苏联人炸毁了普肖尔河上的几座桥梁,然后依靠河岸在对面布设防御。
这样的防御很麻烦,因为坦克没法从河面开过掩护士兵进攻。
斯莱因上校忍不住说了声:“我有些怀念两栖坦克了!”
这次进攻没有考虑太多渡河的情况,所以没有携带两栖坦克需要的围帐。
不过这似乎是没有必要的,这一方面是因为两栖坦克过于脆弱,一旦被子弹、炮弹击中就会在水里沉没,另一方面则是驻守在河流另一面的苏军显然只是一些战斗力不强的后勤部队。
秦川没有猜错……苏军将主力部队布署在防线外围,驻守内部的部队都是些维修道路的工兵以及保障运输的部队。
普肖尔河对岸的苏军也不例外,那是苏军第9工兵和第28运输队拼凑在一起的混合部队,其中还有临时被武装起来的汽车兵和民兵。
兵力是不少,有三千多人……苏联人总是能在短时间内聚集起相当可观的部队,他们甚至组织起百姓在对岸构筑了一道反坦克壕。
但这些显然阻止不了德正规军尤其还是身经百战的正规军的冲击。
第3装甲师将坦克在岸边一字排开,用迫击炮、坦克炮朝对面轰上一阵,接着步兵就驾驶着橡皮艇朝对面发起进攻……用橡皮艇强渡这一点有些无法想像,因为它对士兵没有任何防护作用,甚至几发子弹就可以使它漏气并沉入水里,用它强渡无疑是十分危险的。
所以第3装甲师的士兵遭受了一定的伤亡,二十几名士兵阵亡,五十几名负伤。
不过最终他们还是渡过了普肖尔河并在对面开辟了一个桥头堡,接着工兵团就涌了上去在河上架设起浮桥,坦克“隆隆”的开过浮桥掩护着步兵继续扩大战果……到这时候就胜负已定了。
当秦川等人从浮桥上通过时,就看到第3装甲师的士兵在打捞河里的死尸……他们会把尸体捞起来就地埋了,然后在坟前钉上一个木制的十字架,能做的就只有这些了。。。
维尔纳忍不住说了句:“如果是让我们进攻的话,我想不会有这么大的伤亡!”
“哦,是吗?”多米尼克反问:“你打算怎么做呢?”
“我会选择武装泅渡!”维尔纳回答。
维尔纳是对的,武装泅渡的伤亡会比橡皮艇的伤亡要小得多,这一方面是目标较小,另一方面则是水对子弹有很强的拦阻作用……子弹是高速旋转的,水会使其旋转和穿透力成级数下降。
“但是,并不是每支部队都会武装泅渡!”面包师说。
“可是我们会!”维尔纳回答。
“我们无法包办所有战斗,维尔纳!”秦川回答:“所以不要对此有什么愧疚,这就是战争!”
走在前头的阿尔佛雷多回过头来看了维尔纳一眼,笑着摇了摇头,似乎是无法想像仗打到现在还会有这么天真的人。
但秦川却知道,不只是维尔纳,许多德国人都会有这样的心理,他们对待敌人和对待自己人的态度是完全不一样的,这或许就是他们比较团结的原因。
跟着坦克往前走了十几分钟,就看到一道反坦克壕。
只不过反坦壕被用来当作临时俘虏营了,一队队举着手的苏军士兵蹲在里头,惊恐的望着从他们身边经过的德军士兵,旁边几名卫兵举着枪看守着,不远处还有几具从背部中枪的尸体,不难猜出那是想乘乱逃跑的俘虏。
德军坦克和士兵则从一段由工兵铺设好的斜面继续前进,爬上北面地势稍高的一些丛林。
接着命令就下来了:“战斗准备,敌人就在前方五里!”
第八百二十九章 普肖尔河
今天就四更了,有些累了想早点休息。兄弟们休息前别忘了投月票!
************
所有人都以为苏军会马上发起进攻战斗会马上爆发,但情况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除了偶尔从苏军方向飞来几架战机丢几枚炸弹外,苏军没有任何动作。
等了半个多小时后,秦川突然明白了什么,他对斯莱因上校说道:“苏联人不会进攻的!”
“为什么?”斯莱因上校问:“他们急着赶到这里,为的不就是把我们挡住吗?”
“他们已经把我们挡住了!”秦川回答。
斯莱因上校一愣,然后就点了点头
之后苏军果然没有进攻,一直到天色渐渐黑了下来。
斯特莱克将军在反坦克壕内召开了一次会议……俘虏已经被押到其它地方了,警卫员就在这里用原木和土层架起改造出了一个简易的指挥部,几名军官在遮满黑布的里头对着炮弹箱上的地图展开了讨论。
“情况是这样的!”斯特莱克将军说:“我们的左翼是普肖尔河,右翼自北往南是一条平直的铁路,苏联人在我们三公里之外的地方集结,坦克不计其数,但没有进攻的迹像!”
“他们当然不会进攻!”奥尔布里奇上校说:“我们所在的地方是库克斯克草原,除了有限的几个高地外没有任何可以隐藏的地方,这样的地形,对进攻一方十分不利!”
这是当然的,就像之前德军与苏军近卫坦克第5军作战一样,中间是开阔地,进攻一方就是将自己暴露在敌人的火力下。
尤其是坦克间的大战……这时代坦克的悬挂系统比较落后,行进中射击基本上无法命中目标。
据说只有两种坦克能做到这一点:
一种是“玛蒂尔达”,因为它负重轮多而且速度奇慢,于是行驶时比较平稳炮手可以瞄准目标。
另一种就是美国佬装有先进悬挂系统的“谢尔曼”坦克。不过实战中行进中射击的“谢尔曼”也没有多少准头。
于是,坦克大战中进攻一方就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冲锋时就无法开炮,开炮时就无法冲锋……不管选择哪个都会使自己成为敌人的靶子,而对方却可以在原地一发接着一发的朝对面射击。
当然,如果让敌人闯入防线混战在一起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中校认为这其中还有战略方面的因素!”斯莱因上校说:“苏联人只需要挡住我们,所以不需要进攻!”
“我也是这么想的!”斯特莱克将军点了点头:“他们在拖时间,时间拖得越久对他们就越有利!”
军官们都明白这话的意思。
一方面,时间拖得久,位于中间地带的苏军就可以从容逃脱。
另一方面,苏军后续还有部队接连不断的赶来,苏军甚至还可以包围德军。
“所以!”斯莱因上校皱着眉头说道:“这一回,要轮到我们进攻了?”
“似乎只有这个选择了!”斯特莱克将军回答。
“不!”秦川摇了摇头,回答道:“我们可以让苏联人进攻!”
“让苏联人进攻?”奥尔布里奇上校说:“怎么才能做到?苏联人不是傻瓜!”
“上校!”秦川说:“如果我们再退回普肖尔河南岸,你认为苏联人会是什么反应?”
“苏联人会以为我们要以普肖尔河做为防线!”奥尔布里奇上校说。
“是的!”秦川回答:“苏联人会让我们这样做吗?如果我们以普肖尔河为防线的话,他们的优势兵力就完全无法发挥,我们甚至可以抽出一个装甲师增援党卫第2装甲师完成对中间苏军的合围!”
“但苏军也同样会挡住我们的去路!”奥尔布里奇上校说。
“可是苏联人不知道这一点!”秦川说:“的确,我们的任务是北上包抄库尔斯克甚至救援奥廖尔,但如果面前摆着一个敌人坦克集团军,一个拥有七百多辆坦克的集团军,而我们的坦克甚至连两百辆都不到……我们还能做什么呢?”
“我们更有可能的是会选择逃跑!”斯莱因上校说:“或者退而求其次,选择与党卫第2装甲军会合包抄中间地带的苏军!”
斯特莱克将军点了点头,说道:“有道理,这时候……苏联人就会选择在我们渡河的时候发起进攻!”
“是的!”秦川回答:“他们不会甘心就这样让我们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