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是做加减运算的话,苏军五千辆坦克,德军三千辆坦克,即便是被ME6干掉了两千辆坦克苏军还是有三千辆坦克。
另一方面,德军这三千辆坦克有许多是仆从国手里性能落后的坦克,它们根本就不是苏军T4坦克的对手,所以即便是这样苏军还是占上风。
但是……
如果ME6有这样的命中率,对苏军坦克一打一个准,那么苏军在某个战场上进行的坦克会战就会完全被德军坦克群压制,德军坦克群可以在ME6的掩护下轻松的将敌人包围或是攻击其侧翼,再加上ME6对苏军心理上的震摄,这场仗基本上就赢定了。
“中校,电话!”这时通讯员把电话递了上来:“曼施坦因元帅!”
曼施坦因做为南方集团军群的指挥官有太多的事务缠身无法亲自来观看这次实弹射击,但他还是抽空打电话来询问情况。
“情况怎么样,中校?”曼施坦因问:“希望不是坏消息!”
“我们的命中率超过了百分之三十,元帅阁下!”秦川回答。
“百分之三十?太棒了,中校!”曼施坦因回答:“这就是我想要的!”
“元帅!”秦川说:“但是我们没有考虑到一点……我们的士兵是在没有敌人威胁的情况下瞄准射击的,而ME6必须对目标进行持续瞄准。所以,即便将战场对士兵们的心理压力忽略不计,这需要持续十几秒的瞄准……本身就很容易被敌人打断。所以,这个命中率在真实的战场上会大打的折扣!”
“你说得对,中校!”曼施坦因点头说道:“但这至少证明了我们有可能反制敌人在装甲部队上的数量优势,而且是依靠步兵,更重要的……还是我们的ME6还可以继续生产,而且比苏联人的T4便宜得多!”
秦川对此没有意见。
因为曼施坦因说的是对的,战争打到一定程度其实就是国力的消耗,谁能挺到最后谁就能取得胜利。
而这其中除了国力的雄厚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谁能用更便宜的装备压制住敌人使敌人一直处于高消耗状态。因为这样长久持续下去,以苏联的国力和工业很快就无法支撑起这种消耗。
很明显,ME6就是一种这样的装备。
第八百零九章 欺骗
去上海学习了几天,收获很多,尤其是像士兵这种基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写自己书的人……士兵从写书起,整整十二年的时间从未看过网文,对网文的脉络、方向等等可以说一无所知,说是闭门造车也不为过。学习后才知道“原来是这样,是这样……”感谢编辑和大神的点醒,感谢书友们的支持,士兵会努力把网文写得更好。
********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斯大林一反常态的采取了保守的态度。
在此之前,斯大林一直都是十分强硬的,要么就是要求部队守至最后一人不准后退一步,要么就是命令部队发起反攻坚决消灭敌人。
但是现在,斯大林却在是否应该进攻这一点犹豫不决。
这其实不怪斯大林。
首先是事实证明朱可夫也并非战无不胜。
比如之前在斯大林格勒准备的反攻计划,还没发动德军就已经主动撤退了。
如果这可以说是一种意外的话,那么对高加索山脉的进攻就可以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这次进攻不仅消耗了苏军大量的人力、物力,还使苏军伤亡十余万人。
十余万人对斯大林来说或许算不了什么,但这十分万人都是从各部队挑选出来的精锐。所以可想而知,这对整个苏军的战斗力都造成负面的影响。
其次,就是这次进攻非同小可,让斯大林不得不谨慎。
斯大林“吧哒吧哒”的抽着旱烟,目光注视着桌面的进攻计划,脑袋里却在思考着其它问题。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对提供这份计划的朱可夫说道:“朱可夫同志,你是否有考虑过,这个计划已将我们所有的后备力量都投入其中了,如果失败……后果将会是什么?”
“我当然考虑过,斯大林同志!”朱可夫回答:“如果失败,我们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无法组织另一次类似规模的反攻!”
斯大林没有说话,事实上他认为不仅是无法组织另一次类似规模的反攻,因为巴库油田落入德军手中以及苏军储备的石油已经告罄,这会导致苏军坦克、战机甚至所有的装备都大规模的减少。
换句话说,斯大林担心的不仅仅是无法组织另一次类似规模的反攻的问题,而是如果这一次失败兵力损失惨重,苏军有没有能力挡住德军反扑的问题。
不过这个问题似乎不用太担心,因为英国人和美国人不会坐视苏联的溃败,所以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不大,只是斯大林不喜欢将自己的命运交到别人手里……这不仅是尊严问题,更重要的是政治、外交上会陷入全面被动。
如果苏军与德军还有一拼之力,或者说至少能挡住德军的进攻,那么苏军才有与德军谈判的资本,同时在英、美那也有说话的权力,甚至还可以以此来威胁英、美开辟新战场。
但如果苏军已行将崩溃……那时就别说谈判和威胁了,苏联只有去求英、美了。
想到这里,斯大林又问了句:“你对德国人的防御情况了解吗,朱可夫同志?”
“是的,斯大林同志!”朱可夫回答:“他们似乎察觉到我们会发起反攻,所以做了防御准备!”
这是废话,苏军在库尔斯克大量集结兵力,谁还会不知道苏军要反攻。
顿了下,朱可夫又补充道:“他们在前线布设了大量的地雷、铁丝网、碉堡工事,另外还构筑了两道预备防线,纵深15公里左右!”
“即便是知道这些,你还是准备发起进攻?”斯大林问。
“是的,斯大林同志!”朱可夫回答:“但德国人自负的没有破坏公路、铁路和桥梁,他们甚至都没有做炸毁它们的准备!”
朱可夫说的没错,这是因为德军从上至下都相信苏军的反攻只是暂时的,德军终将会打回去甚至发起反攻决定的。
另一方面,则是德军的“闪电战”及后勤补给的困难使其对公路、铁路更为依赖。
于是,德军与苏军在这方面一般是两种极端:
德军宁愿把公路、铁路留给苏军也不破坏。
而苏军,则是宁愿炸毁也不留给德军。
当然,南方集团军群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后的撤退是特殊情况。
“问题是……”斯大林从嘴里拿下烟斗反问道:“我们该怎么突破敌人的防线而不付出惨重的代价?你知道我们不能再经历一次失败了!”
“我知道,斯大林同志!”朱可夫指着地图上的一点,说道:“所以我们才把主攻方向定在这里!”
看到了朱可夫所指的地点,斯大林沉思了一会儿,最终点了点头同意了,因为就连斯大林都被朱可夫给骗了。
所以,朱可夫的主要进攻方向不是库尔斯克突出部的正面……这都是朱可夫刻意营造出来的假像。
朱可夫将其称为“马斯基罗夫卡”计划。
这个计划就是刻意营造苏军会大规模从库尔斯克突出部正面发起进攻的假像……
为此,朱可夫在这里调派了大量的兵力,步兵、大炮、坦克。
这其中步兵是真的,大炮、坦克等却有许多是假的,另外还有大量的假工事及假机场。
这其中假机场修建起来比较麻烦,因为它实际上就是要整出一片空地,这需要消耗很多的人力,否则德军飞行员往下一看就知道机场的真假了。
接着,朱可夫再在这些假工事和假机场上布设大批的假坦克和假飞机。
当然,这些地区是用绝对可以信任的部队驻守,而且坚决不允许任何人、任何单位靠近
这是为了防止德军的侦察,仗打到现在,就别说朱可夫了,就连普通士兵都知道德军勃兰登堡部队的历害,他们总是能无孔不入的渗透进苏军搜集情报。
对于苏军的这些动作,德军没有半点怀疑,甚至就连曼施坦因元帅和秦川也被蒙在鼓里。
当然,秦川被蒙在鼓里是情有可原的,因为他接触的情报很少。
这其中的原因除了朱可夫的计划安排得比较严密之外,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因素是苏军一向不擅长实施战略欺骗。
这有些像是撒谎。
一个满嘴谎言的人,说出的话别人通常都会对其抱有怀疑的态度。
但如果一个从未说谎的老实人,偶尔撒了一次谎……即便这个谎言有许多漏洞,但是具有相当的杀伤力也就是会骗倒一大片人。
苏联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