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决战第三帝国-第5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次就是东南方面军。
  东南方面军的军事目的除了防御伏尔加河外,还是夺回斯大林格勒的主力,于是就改为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司令员依旧是叶廖缅科。
  朱可夫的计划很简单,就是等到入冬河水封冻后,就由新组建的西南方面军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分别由顿河西面及伏尔加河南面朝德军防线发起反攻……进攻的部位就是之前秦川所说的,德军由罗马尼亚军和意大利军防守的侧翼。
  苏军两个方面军突破德军防线后,就朝德军后方包抄直指顿河以东的卡拉奇。
  显然,当两个方面军在卡拉奇会师后就会将德军包围在斯大林格勒一带。
  不过随着时间往后推移却遭到许多将领的反对。
  原因就是苏军将领发现德军已经补足了这些区域的漏洞。
  最主要的反对者就是新组建的西南方面军中一个将要担负重要突击进攻任务的机械化第4军军长沃利斯基。。。
  “我认为我们应该推迟甚至是取消这个计划!”沃利斯基说:“原因是德国人已经做好了防御准备,这样的进攻看起来像是在进攻敌人的薄弱部位,但其实是我们把力量打在那些罗马尼亚和意大利军队上,德国人主力部队的拳头就打在我们头上!”
  沃利斯基这话说的很形像,同时也很有道理。
  苏军的确有可能突破德军的防线,但那只是德方仆从国的军队而已。
  因为进攻,苏军的兵力、装备、具体位置等信息都摆在德国人面前,然后德军主力部队就会在空军的掩护下朝苏军发起雷霆万钧的反击。
  “所以!”沃利斯基下了结论:“如果我们这么做的话,不仅不会成功,反而会遭到由此带来的严重后果而惨败,甚至我们原本驻守的两道防线都会因为兵力不足而岌岌可危,我请求国防委员会立即详细地检查这次战役所做出的决定是否现实!”
  斯大林没有对沃利斯基的话做出评判。
  因为严格来说沃利斯基说的是正确的,不过沃利斯基并不知道苏联在战略方面还留有一手……
  斯大林已派莫洛托夫(苏联外交人民委员)为代表前往伦敦英国人斡旋,向他们表明苏联有与德国人停战谈判的意愿,如果英国和美国再继续这么任由战局发展下去而袖手旁观的话,那么苏联方面也不会愿意再这样毫无意义的牺牲自己的军民让这场战争继续下去。
  斡旋需要时间,结果会是什么斯大林无法确定,所以就只能把反对的声音搁到一边。
  其实根本就不需要斯大林去斡旋,斯大林格勒失守的消息一传到伦敦,丘吉尔就看着地图陷入了沉思。
  华西列夫斯基在这方面上猜的没错,英、美双方不希望苏联从与德国的战争陷阱中挣脱出来,同样也不希望苏联会被德国打倒,因为很明显,如果德国将苏联打倒的话,接下来就该腾出手来对付英美了,而美国军队此时甚至还在太平洋战场上跟日本人打得不亦乐乎。
  接着丘吉尔就给罗斯福打了个电话。
  “总统先生!”丘吉尔说:“看目前的形势,苏联人的状况似乎不怎么妙!”
  “嗯哼!”罗斯福没有多说什么。
  罗斯福其实更倾向于开辟第二战场,但丘吉尔却凭着第二战场必须以英国为基地这一点硬是把这件事压着。
  罗斯福的反应让丘吉尔有些尴尬,他清了清嗓子,说道:“如果您看着地图的话,会发现德国人对苏联的合围已经渐渐形成,尤其是巴库油田的失守……我想,如果我们再不出手的话,东线很快就会陷入崩溃了!”
  “首相阁下!”罗斯福不无讽刺的说道:“很高兴你终于认识到了这一点,而且对建立新战场日益感兴趣了!”
  “当然,总统先生!”丘吉尔虽然明知道罗斯福话中带刺,但还是面不改色的回答道:“尤其是我还听到了风声,苏联方面打算依靠现有的顿河和伏尔加河防线固守,并依此与德国人谈判!”
  这个消息不由让罗斯福动容……这时期的美国虽然在工业、经济等方面都超过了英国,但在情报方面与英国还有差距,所以罗斯福能得到的情报总是比丘吉尔要少一些。
  “我们不能容许这样的事发生!”罗斯福说。
  “当然!”丘吉尔说:“所以我们需要一个计划……”
  “不,不是计划的问题!”罗斯福有些着急的说道:“我们应该跟斯大林取得联系让他打消这个想法,另一方面我们还会增加对苏联的增援物资,包括石油在内,然后才是计划的问题!”
  “是的,总统先生!”丘吉尔回答:“我同意!”
  其实这并不是罗斯福着急。
  罗斯福“着急”是装出来的,他只是想利用这个机会主导第二战场的开辟提升美国的话语权,在这方面丘吉尔其实是在战术上占了点便宜却在战略上输得彻底了。


第七百二十二章 火箭炮
  罗斯福是个聪明人,他马上就摆出一个牵头人的模样致函斯大林,主动邀请斯大林派一名外交官和一名将军前往华盛顿商讨作战计划。
  同时罗斯福还在信里指出:
  “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计划,该计划的目的是为了吸引德军40个师。因此我们打算投入48个师,其中包括9个装甲师,支援进攻的空军需要5800架战斗机和大批军舰和运输工具。”
  最后,罗斯福还表态:“与其它人的看法不同,我的看法是必须首先打败希特勒。因此,我们准备尽一切努力,以最快的速度减轻苏联对希特勒战争的负担!”
  这封信对斯大林来说无疑于雪中送炭,于是马上就派出外交官与罗斯福取得联系。
  美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就因为其积极参战的态度得到稳步提升,而英国却因为其只顾眼前和本国的利益一下在下降,甚至如果不是计划要依靠英国为基地,美、苏都有可能把英国晾到一边,只不过丘吉尔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已。
  秦川这边当然对英、美、苏三大巨头之间的明争暗斗一无所知,他现在做的就是与康拉德一同完善直升机的一些问题。
  “我们在飞行索降的过程中发现武器装备基本用不上!”康拉德说:“所以这肯定是需要改进的地方!”
  康拉德说得对容克运输机的机枪有一半是安装在机背上的,两挺在机翼上但瞄准系统却全是针对敌机……也就是遭到敌机拦截时自卫用的。
  此时在直升机上,这些针对空中的自卫就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因为它基本上可以说是一种针对地面的装备。
  “说得对!”秦川说:“要把瞄准系统改成对地的,另外还要增加其装甲厚度,机枪也要改为更大口径的……”
  “少校!”康拉德打断了秦川的话,说道:“我不是没考虑过这些,但是你有没有想过……直升机的升力有限,如果我们做这样的改装的话,它就只能携带武器和装甲而无法运输了!”
  “我当然考虑过,上校!”秦川回答:“但是……我们为什么不把它们分开来呢?”。。
  “什么?”康拉德不明白秦川这话是什么意思。
  “就像我们的空军有专门用于作战、用于轰炸、用于运输的飞机一样!”秦川说:“为什么直升机就不能有专门用于作战的飞机?”
  康拉德闻言不由“哦”了一声,然后就一拍脑袋赞同道:“说得对,少校。我真是太笨了,这么一来所有的问题就都解决了,我们可以设计出专门用于作战、用于运输甚至用于索降的直升机,这样一来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他们各自的效率,比如作战直升机就可以放心的往上面堆武器,比如机炮!”
  “如果你愿意的话,还可以在它上面装备火箭炮!”秦川补充道。
  “火箭炮?!”康拉德愣愣的望着秦川。
  “当然!”秦川回答:“就像‘斯大林管风琴’,它的优点就是没有后座力不是吗?这个优点对直升机来说很有用!”
  (注:德国人对“喀秋莎”火箭炮的称呼是“斯大林管风琴”)
  “说得对,少校!”秦川这个说法让康拉德兴奋起来:“上帝,火箭炮……我们在下方安装好炮弹,升空之后朝目标发射!这真是个天才的想法,少校,我们甚至可以用它来打击敌人炮兵、坦克群,或者是运输队等等,更重要的是它还能打完就飞走,速度要比苏联人用汽车做底盘快得多!”
  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康拉德在军事装备上的素养:“喀秋莎”火箭炮本身可以说十分脆弱甚至说它没有任何防御力也不为过,但它之所以能在战场上发挥出这么大的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