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决战第三帝国-第5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亚历山大担心苏联人发现这些油桶后会对其进行打捞……苏联人很缺油,尤其是斯大林格勒,所以他们会这么做一点都不奇怪。
  后来才知道的确发生了这样的事,一串油桶被一艘苏军渔船捞了起来。
  只不过很不幸的是,这十个油桶里装着十名德军士兵……渔船上负责打捞的十几个苏联人则是被武装起来的百姓,他们在打捞时步枪都没有在身边。
  于是结果就可想而知了,德军士兵轻松的占领了这艘渔船并将其弄沉,然后再重新搭乘着油桶继续往下漂……据说他们很想将渔船开往沙洲,但讨论了一会儿觉得这太危险了才放弃。
  他们的做法是正确的,渔船的目标太大了,当它靠近沙洲的时候就会引起敌我双方的警觉,很可能会被敌我双方同时认为是敌人而遭到射杀。
  时间终于到了三小时,秦川下令朝苏军方向打了三发照明弹,同时还打了一通迫击炮,高射机枪和高射炮也朝对面一通乱打。
  这一方面是给漂流在油桶里德军发信号,另一方面也是用枪炮声掩护打捞的声音或者也可以说吸引苏军的注意力。
  一切都进行得十分顺利,一百五十个油桶捞起了一百三十个……一串装物资的油桶被漏了过去,一串装人的油桶虽然没打捞着,但里头的士兵主动爬出来游到了沙洲。
  所以从这一点来看,反倒是运人更容易成功。
  因为他们有主观能动性,能与前来搜索的士兵互动,即便在黑暗中也很容易发现。
  因此,下一批马上就换了一种运送方式,每批运送补给的油箱里混着两个装人的油桶,这样一来就连物资也不会遗漏了。
  这天夜里德军一共用这种方式运送了三批增援,每批都是一百个人加上五十桶物资,没敢多运是因为担心河面上有太多的油桶漂过会引起苏军的怀疑。
  于是沙洲岛的人员和物资马上就充实起来。
  两支友军在沙洲上会师的时候,那情形简直就比亲兄弟还亲……一见面就紧紧拥抱在一起,兴奋之情尽在不言中。
  他们会有这样的心情是很容易理解的。
  对于增援部队来说,沙洲岛上的这些德军都是英雄,是德军的楷模,他们能来到这里并与他们共同作战无疑是一种骄傲。
  而对于原突击队员来说,这些增援部队是解决了他们的生存以及能否坚持到最后完成任务的问题。
  这种生死依存的关系决定了他们之间坚实的友谊,更别说他们拥有同一个目标……斯大林格勒。
  统计完收到的物资清单以及人员名单后,秦川就不由松了一口气。
  虽然接收到的这些人员是驻扎在雷诺克的第115步兵团,他们的素质比不上第1步兵团,但300人的补充却是为沙洲注入了一道新鲜的血液解决了沙洲兵力不足的问题。
  现在秦川等人要做的,就是让这些士兵尽快学会使用沙洲上一些苏制装备比如高射机枪的操作。


第七百一十六章 叶廖缅科
  另一边的叶廖缅科对德军已经得到增援的情况一无所知,第二天天色一亮果然就对沙洲展开了新一轮的进攻。
  理论上说,苏军在夜里进攻会比在白天进攻更有优势。。。
  因为至少苏军就不用担心头顶上德国空军的骚扰。
  但这只是理论上的说法,事实是苏军素质和组织能力都很差,尤其是还要搭建浮桥,叶廖缅科自认无法组织这样的进攻,或者也可以说,如果在夜里组织这样的进攻所遭受的损失,只怕会比白天冒着敌人战机的发起进攻的损失还要大,于是叶廖缅科就放弃了这样的想法。
  它这种做法可以说是对的也可以说是错的。
  说它是对的,是因为苏军的确存在这样的问题,叶廖缅科是有自知之明。而且从吓廖缅科的角度来说,他认为第二天有足够的把握拿下沙洲,于是就不急于在夜里发动进攻。
  说它是错的,则是因为恰恰是在这一晚,德军就通过油桶得到了增援和补给。
  其结果就是,苏军在第二天发起进攻时愕然发现德军的火力比昨天要严密许多,即便是苏军已经投入了空军与德国空军在沙洲上空争夺制空权或者也可以说是骚扰。
  “叶廖缅科同志!”负责进攻的叶菲姆科夫少将向叶廖缅科报告道:“德国人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脆弱,他们的火力甚至超过了昨天!”
  “你是什么意思?”叶廖缅科反问。
  “我是说……德国人可能得到了增援!”叶菲姆科夫回答,这是他在战场上的直觉。
  “那么你告诉我,叶菲姆科夫同志!”叶廖缅科反问:“德国人怎么得到增援?”
  “我不知道!”叶菲姆科夫回答:“但这很明显,他们几乎补上了所有的火力缺口,而且子弹十分密集,昨天我们还能攻到铁丝网,今天在近滩就被压得无法动弹了!”
  “那只是你的想像,叶菲姆科夫同志!”叶廖缅科怒吼道:“德国人被我们围困在沙洲上,根本无法得到增援,他们只会越打越少!继续发起进攻,明白吗?不要给他们喘息的机会!”
  “是,叶廖缅科同志!”叶菲姆科夫无奈的回答。
  叶廖缅科挂上电话后就摇了摇头,埋怨道:“他们总是把敌人想像得太强大了!”
  赫鲁晓夫对此表示同意,他说:“看来我们得派一名政委去督战了!”
  显然,叶廖缅科和赫鲁晓夫都认为德军无法得到增援,所以苏军胜利在望,至少在沙洲这部份是如此……德国人总共才只有两百人,就算这样用伤亡磨下去,也能把沙洲这两百人给磨光了。
  但事实却并非如此,战斗从凌晨打到夜色来临,苏军除了在河面上留下一堆堆的尸体外没有任何进展。
  而另一方面,来自斯大林格勒的告急却不断的飞往东南方面军指挥部。
  “我们就要弹尽粮绝了!”崔可夫报告道:“前线的士兵已经几天没有得到食物和弹药,我无法告知他们我们已经没有这些了!”
  “再坚持几个小时!”赫鲁晓夫回答:“我们马上就要拿下沙洲了!”
  赫鲁晓夫说的没错,这天晚上东南方面军继续对沙洲发起攻势,赫鲁晓夫及叶廖缅科坚信德国人是在死撑,只要再加一把劲、再进攻一会儿,德国人很快就会因为弹药不足或是兵力不足而崩溃的。
  直到攻势持续到下半夜从前线传来了一个消息……
  “叶廖缅科同志!”叶菲姆科夫向叶廖缅科报告道:“我相信德国人获得了增援,沙洲里的德国人比我们想像的要多得多!”
  “叶菲姆科夫同志!”叶廖缅科愤怒得对话筒大喊:“我说过了,他们只有两百人,现在甚至只有不到一百人,如果你无法完成任务的话,我会派另一支部队上去接替你……”
  “叶廖缅科同志!”叶菲姆科夫打断了叶廖缅科的话:“我们已经发现了他们得到增援的证据!”
  “证据?”叶廖缅科疑惑的问。
  “是的,叶廖缅科同志!”叶菲姆科夫回答:“我们在进攻的时候在河里捡到二十个油桶,它们是用绳索绑在一起的,里面大部份装着弹药,德国人的弹药,有几个油桶里还装有德国人!”
  显然,这些油桶很不幸的流进了沙洲与东岸之间的河谷,于是被正在进攻的苏军缴获了。
  “你说的这是什么意思?”叶廖缅科问。
  “我是说……德国人是利用伏尔加河得到补给!”叶菲姆科夫回答:“我审问过抓到的俘虏,他们说是从雷诺克来的,也就是说……德国人从雷诺克把油桶放下,然后在沙洲把他们捞起来。这从昨晚就开始了,到目前为止他们已经得到了五批补给,这五批补给至少给他们增加了五百人,还有大批的弹药!”
  闻言叶廖缅科不由愣住了。
  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如果在此之前两百名德国人就能给苏军带来那么大的麻烦的话,那么补充了五百人就有六百多人,除此之外还有弹药,那么苏军还能攻占沙洲吗?
  在旁边的赫鲁晓夫也听到了电话的内容,他愣了下就说道:“我马上派人去上游拦截!”
  “来不及了!”叶廖缅科摇了摇头:“德国人已经得到了他们需要的,六百人,再加上那些补给,还有我们在仓库里的弹药……他们至少可以防守一周的时间!”
  叶廖缅科说得对,秦川对新加入的德军士兵的火力配置是尽量给他们装备波波莎冲锋枪和转盘机枪。
  其实,这些从油桶里增援来的德军士兵绝大多数都是冲锋枪手,这是同油桶的高度决定的,拿着一把K98K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