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分10秒!”亚历山大对秦川说:“这是最好的成绩!”
“不,还不够好!”秦川说:“应该尽量把时间控制在一分半内!”
原因很简单,哪怕只是多上一秒,都有可能给全体成员带来全军覆没的风险,因为被击落的直升机同样也会对已降落的成员构成威胁。
“可是这速度几乎已经无法提高了!”亚历山大说。
秦川明白亚历山大的意思,距离、速度以及人数决定了必须得这么长的时间,这是之前计算过的。
“如果距离和人数我们无法决定的话,那么就加快速度!”秦川说。
“我们不能加快速度,少校!”亚历山大说:“他们背着装备和补给,再加快速度的话着陆时会受伤的!”
想了想,秦川就说道:“我们可以加快前半段的速度,后半段将其逐渐减为正常速度!”
亚历山大闻言不由愣愣的看着秦川。
这的确是可行的,而且显然也可以提高降落速度,问题就是对士兵们的协同更高也就是要做到这一点的难度更大,稍不慎几个士兵就会撞到一起。
“他们可以的!”秦川说。
秦川对自己的士兵有信心,或者也可以说值得……就算有士兵因此而受伤,但相比起死在战场上也不知道要好多少倍了。
后来的确有士兵因此而受伤,最严重的一例是三连的一名上士因为速度慢了些而被紧追而来的一名士兵撞到失去平衡,之后从十余米的高处跌落脊椎重重的撞在背包上……就此下半身就失去了知觉。
当他被医护兵抬走的时,士兵们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他是跟我们一起在非洲打过仗的老兵!”库恩说:“我记得他,因为他原本是我的部下!”
顿了下,库恩又接着说道:“没想到这么多场战斗都走过来了,却在训练时倒下了!”
所以,命运这东西有时很奇怪,没有人知道它什么时候会突然给你来一下。
“抱歉,长官!”库恩随后又说道:“我并不是说训练不对……”
“我明白!”秦川打断了库恩的话:“你不必解释这么多,我知道这是正确的,而且我们还必须继续下去!”
至少有一点康拉德的估计是错的,那就是直升机的改装时间……康拉德原本估计只需要一周,但实际上足足过了两周直升机才在维基诺降落。
“抱歉,少校!”康拉德向秦川解释道:“原本我们以为你用它只是在高加索山脉运输,所以对它要求比较低,既然知道你是用它来作战,那么我们就对它进行了一些必要的改装!”
“是吗?”秦川问:“哪些改装?”
“我们在关键部位加厚的装甲!”康拉德说:“比如驾驶室,还有发动机,另外机舱底部也加了一层10MM的钢板!”
“非常好,上校!”秦川说。
10MM的钢板恰好能挡住苏军的步枪弹,这也就意味着苏军的冲锋枪、步枪、轻机枪等自下而上的对直升机就很难构成威胁了。
“应该的!”康拉德回答:“但是你们要注意,它的防御力也就仅此而已,如果苏联人使用12。7MM重机枪……”
“我知道,上校!”秦川回答。
此时的苏军,就算是步兵中都普遍装备一种DSHK12。7MM口径机枪,现代的影视作品也常看到它……前方装着一个挡板,装有轮式射架,德军通常将其称作是“俄罗斯收割机”,因为它用来对付德军的步兵冲锋十分有效,往往就像收割稻子似的将德军一排排打倒。而德军却往往因为其前方有块挡板而无可奈何。
这家伙在500米的距离上都可以轻松穿透15MM钢板,想防它那是基本不可能的。
接着,秦川又扫了一眼另一侧目瞪口呆的看着一架架在空地上降落的直升机,说道:“好吧,让我们来认识下这款飞机,我们把它称作直升机,确切的说……是‘龙式’直升机!有什么问题吗?”
“长官!”一名士兵问:“我们就是要乘坐这家伙去跟苏联人作战吗?”
“毫无疑问!”秦川回答:“否则你以为我们这段时间都在干什么?”
第七百零二章 十月计划
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训练,一支人数为三百人的突击队终于成型。
之所以是三百人,是因为突击队需要一支一百人做为预备队。
另外还有四百人就作为后补部队……他们同样也能实施机降,随时都可以作为突击队的援兵增援突击队。
当然,这要在还有直升机幸存的情况下。
“我们在斯大林格勒的战局依旧没有很大的进展!”亚历山大说:“所以将军希望我们能尽快实施‘十月计划’!”
这是亚历山大给计划取的名,原本康拉德还想把这计划叫做“沙洲计划”或是“龙式计划”。
确切的说,康拉德取的两个计划名都比较贴切,因为这个计划是用“龙式”直升机对沙洲发起进攻。
但这却不符合军事上的保密要求……行军作战不是写作文,写作文就要符合题意并取一个贴切的题目,而军事计划却是忌讳这一点的,因为一旦计划名泄漏,敌方情报人员就有可能根据计划名里包含的信息展开联想并顺藤摸瓜掌握更多的情报。
从这方面来说,康拉德取的计划名显然不是个好名字。
反而是亚历山大取的名字……“十月计划”。
这会让人以为是十月才发动的计划,但其实这个十月是暗指苏联……苏联在1917年10月发动了“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的布尔什维克政权。
因此,这个“十月计划”既能很好的表达其意义又能隐藏计划的重要信息。
秦川想了想,就问了康拉德一声:“五号机什么时候能修好?”
“龙式”直升机毕竟新研发出来的东西,时不时的就会出点小故障。
就因为这,康拉德甚至从柏林调来了一个维修团队以及需要替换的零件甚至是发动机。
由此也可以知道,像这样的一场突袭绝不仅仅只是十架直升机两百名士兵这么简单,他们身后有一大堆保证他们正常工作的后勤人员。
康拉德问了问身边的助手,然后就回答道:“还需要两天!”
“那我们就第三天行动!”秦川说:“这两天暂停实战训练,以保证所有直升机都在最佳状态!”
秦川这话让亚历山大有些意外,他原本以为至少还需要半个月的训练。
“他们准备好了吗?”亚历山大问了声:“我们很可能只有一次机会!”
秦川明白亚历山大这话的意思。
像这样的突袭的确只有一次机会,因为偷袭一次之后敌人马上就知道德国人有这种装备而且还有这种新颖的战术,接着他们就会针对这种战术补足自己的短板。
而这一点对苏军来说还是很容易的……沙洲与苏军东南方面军相隔不远,而且完全没有遭到德军封锁,苏军可以放心的增援沙洲。
“也许我们的准备还不够!”秦川回答:“比如实测100米索降时间一直在两分钟左右,再比如飞行员之间的配合还不是很到位……”
毕竟是直升机索降,突击队员在哪里降落都是由飞行员决定,一旦飞行员出了什么差错就有可能影响整个行动,这甚至都不是第1步兵团的士兵能决定的。
“但是!”秦川接着说道:“苏联人更没有准备,而且我们也没有时间再拖下去了!”
俄罗斯的八月天气已经有些转寒了,如果进入九月,最低气温就会降到7摄氏度,到时德军的情况将会恶化。
亚历山大等人虽然不知道秦川所说的“没时间”是什么意思,但都认同“不能再拖下去”,因为在斯大林格勒的僵持战中平均每天都有数千人的伤亡,德军的兵力是越来越捉襟见肘。
于是,几个人就点了点头,把时间定了下来。
三天的时间一眨眼就过去。
凌晨两点,所有突击队士兵都被从床上叫醒。
由于事先没有透露任何信息,所以士兵们还以为这就是一场例行训练或是演习。
直到众人“呼呼”的飞往转场目标也就是一个佐夫斯克的基地的时候,秦川才通过步话机告诉所有人:“我们将在两个半小时后发起进攻,目标是一号沙洲!”
机舱内的士兵们吃惊的望向秦川,但很快又镇定了下来。
“哇哦!”维尔纳说:“苏联人要倒霉了!”
“是的!”阿尔佛雷多接嘴道:“这场仗已经僵持得够久了,让我们结束它吧!”
“你们猜……”面包师问:“当苏联人看到这些直升机出现在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