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装在两个手臂上!”秦川伸开了手,并用两手的手指做出螺旋浆旋转的样子……现代美国鱼鹰直升机就是这种双螺旋结构。
康拉德不由一愣,然后就点头说道:“好主意,少校。很好的主意,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轻松的把弹药和补给甚至是大炮、吉普车带到任何地形复杂的山地上,唯一的要求就是给它开辟一个十几平米的降落场!这会给我们的山地作战带来很大的帮助!”
“是的!”秦川点了点头。
“还是有收获,不是吗?”康拉德兴奋的说道:“虽然它不足以弥补163的失败,但依旧是个惊喜……太棒了,抱歉少校,我要告辞了!”
说着康拉德就像是个找到糖果的小孩似的飞一般的奔向了吉普车的方向,留下了汉娜和秦川两人。
两人在海边坐下,夕阳的余辉斜照过来在沙滩上映下了相互依偎的影子。
“伤得不重吧!”秦川问。
“事实上,我在病床上躺了四个月!”汉娜回答。
秦川震惊的望向汉娜。
“别用那种眼光看着我!”汉娜笑了起来:“我现在很好!”
后来秦川才知道事情远没有像汉娜说起来那么轻松……
这次试飞,汉娜驾驶的163起落架被卡住了,她被迫用机腹降落。
在降落过程中,汉娜面部受伤,当场昏迷。
汉娜在医院里接受了四个月治疗,并最终奇迹般地伤愈。在医院中她还做出了一件令医生惊讶不已的事:当她还在受头痛困扰时,为了尽快能够重新飞行,汉娜居然爬到门口的大树上锻练以恢复自己的平衡感。
“为什么没人告诉我这些?”秦川说。
汉娜在医院的这个四个月,大慨就是秦川休假回家的这个时段。
“我让他们不要这么做的!”汉娜说。
“可你已经昏迷了!”
“在昏迷之前!”汉娜说:“我找到了笔和纸,你知道的,试飞最重要的就是这个,我有些忘了当时的情况了,别人告诉我,我把可能导致故障的原因用草图描述下来,并在上面写了‘别告诉弗里克’几个字!”
秦川不由愣住了。
他知道,汉娜当时没想过自己只是昏迷甚至还能恢复,她担心自己会就此殉职无法将试飞的结果告知其它人,也就是说她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而就在这个最后时刻,汉娜还在想着秦川。
“何必让你知道呢?”汉娜在秦川耳边说:“你在前线的危险一点都不比我少!”
秦川不由苦笑了一下,这就是战争年代的生活。
第六百二十九章 危机
第二天,康拉德一跨进秦川的指挥部就兴奋的说道:“少校,你昨天说的想法得到了肯定,他们对它赞不绝口,因为它可以在小幅改动的情况成倍的提升‘蜂鸟’的运载能力……”
“这不是我希望的!”秦川打断了康拉德的话。
“什么?可这是你提出来的!”
“的确是!”秦川回答:“但我需要的并不是依旧用‘蜂鸟’的机舱进行改进!”
“那是……”
“想想吧,上校!”秦川说:“两个旋翼也就是说它可以大幅增加机舱的长度和宽度,我们不仅可以用它吊载补给还可以用它来搭载人员!”
康拉德不由“哦”了一声:“这样我们就可以快速士兵运送到地形复杂的山地上!”
“可以这么说!”秦川回答。
秦川不想说太多,这时代很少有人能理解或者说想像直升机在战场上的作用,他们只是简单的以为这种速度慢不快的飞行器飞到战场上只会是敌人防空装备或是战机的靶子……用作炮兵观测的“蜂鸟”就是这样的命运。
他们不知道的是,直升机最大的用处除了后勤运输外,还可以用于对敌后目标的特种作战,尤其是在这个战机普遍没有夜战能力的时代,直升机在夜间实施特种作战将会是敌人的噩梦。
“没问题!”康拉德说:“不过,这样的话就要重新设计并进行试飞,就不是短时间能生产出来的。”
“我知道!”秦川点了点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需要耐心。
“那么……”康拉德示意为他倒上酒的汉娜不要离开,然后接着说道:“我们是否可以再谈谈昨天的话题?”
“你是说163?”秦川问。
“是的!”康拉德点了点头。
“上校!”秦川有些无奈的摊了摊手:“我不是万能的,有些东西是没法改变的!”
“弗里克!”汉娜接嘴道:“如果你无法改变它,那就想想其它办法,我们正面临一个很大的危机。我们需要163!”
“危机?”秦川有些不解。
“是的!”康拉德点了点头,说道:“我想,你还记美国人的b17轰炸机吧!我们在北非与它打过交道!”
秦川当然记得,在对v1进行试验的时候遭到过这玩意的几次轰炸。
“怎么了?”秦川问。
“我们得到确切的情报!”康拉德说:“英国人得到了这款轰炸机,数量在五十架左右,而且将来可能还会更多。他们正在学习使用这种轰炸机!”
于是秦川就明白了。
b17是一款远程高空轰炸机。
正如之前所说的,b17最高可以飞到10667米,而德军战斗机bf109的升限只能勉强达到10000米,也就是说德军的战机无有效拦截b17,除非b17为了能更准确的命中目标而降低高度。
更糟糕的还是……
b17这款被称为“空中堡垒”的轰炸机本身有强大的火力,它全身装有10到13挺机枪,再加上皮糙肉厚,德军战机往往很难将其打下来。
这其中尤其是后者,b17被称作“空中堡垒”是有原因的,其中有一架最著名的“孟菲斯美女号”,执行过25次飞越德境轰炸的任务,期间换了9个发动机、两侧主翼、两个垂尾、两侧主轮及其他更多部件……几乎把全身都换了个遍还可以在天上飞继续执行任务。
另一方面,伦敦距离柏林只有一千公里,而b17的航程却有2979公里,也就足够一个往返。
“如果美国人以英国为b17基地,就可以轰炸德国的任何一个角落!”康拉德说:“这其中不仅包括柏林,还有法兰克福等工业城市,我们的后勤及军工将会受到相当程度的打击!”
秦川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事实上,b17的轰炸机就是德国在后期会如此快速的溃败的原因之一:据统计,英美共出动400万架次飞机,以损失1的代价,对德国控制的欧洲大陆投弹270万吨,摧毁德国作战飞机55万架,造成德国100万居民死亡,750万人无家可归,德国的战争机器严重失血,公路运输瘫痪90。
而这些b17轰炸机甚至相当一部份都不需要战机护航。
秦川不是不知道这一点只是他把太多的精力放在前线几乎就忘了来自身后或者也可以说是英、美方向的危险……如果说苏联的问题通过谋略、计策可以改变的话,来自英、美方向的威胁则几乎是无法改变的,因为它是科技及工业规模上的差距。
秦川皱着眉头说道:“所以我们需要一款截击机?”
“是的!”康拉德回答:“这截击机应该能高速达到万米以上的高空,它不需要很长的滞空时间,但却能将庞大的b17击落。另外还要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廉价,而且能大量生产!”
康拉德说的没错,因为英、美军出动的这些轰炸机群的数量可能会很庞大……通常一次都是三百架左右,如果没有足够数量的截击机,根本不足以有效的实施拦截。
秦川脑海里自然而然的闪现出163,它的确都满足这些要求。
但秦川还是否定了这个方案:“就像我说的,这个方法行不通!”
之所以秦川这么肯定,是因为历史上的德国将163投入实战了,但却没有得到他们所期望的效果,不仅没有收到效果反而还造成了大量飞行员的伤亡。
“那就想想其它办法!”汉娜说:“想想这会造成的后果,在我们与苏联人打得难分难解的时候,英国人和美国人就在准备大量的轰炸机,有一天,等他们认为时机成熟了,他们就会对德国实施大规模的轰炸……如果不能阻止他们,现在取得的所有胜利都是空的,因为将来我们还会失去它们!”
汉娜说得对,对德国工业的大规模轰炸对德国来说是致命的。
从这方面来说,其实英、美从一开始就已经胜券在握了,确切的说是美国。
它们之所以等到现在还没动手,只是希望德国和苏联拼得两败俱伤。
第六百三十章 ME163
可是秦川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