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决战第三帝国-第4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一方面,就是空降部队有很强的主动性,也就是在它没有空降之前谁也不知道这些空降兵会降落在哪里或是进攻哪里。
  对此,曼施泰因马上就行动起来做了几点工作。
  首先就是将巴库百姓赶出他们的房子并汇集到炼油厂内。
  这么做倒不是说用百姓做炼油厂的挡箭牌,而是一旦空降师直接降落到巴库再得到百姓的帮助的话,德军只怕很难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然后,曼施泰因从第1山地师抽出一个团来驻守巴库城。只有占领城内的制高点和要地,苏军空降兵才无隙可乘。
  最后,曼施泰因又把第一步兵团从防线上撤了下来做为机动部队。
  众所周知的是,对付空降兵机动部队是很重要的。
  原因就是事先不知道敌人会空降到哪里,一支快速机动部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赶到敌人的空降地点然后在他们还没做好准备时就将其歼灭。
  当然,这支机动部队就非第一步兵师莫属。
  于是第一步兵师马上就忙碌起来。
  机动部队可不是想像的那么轻松只需要多装备几辆汽车或是边三轮之类的就可以。
  还有许许多多的问题,比如弹药补给、比如估计敌人会在哪里降落,针对有可能和几个降落地点有怎样的作战计划等等。
  这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补给问题……第1步兵团p43的弹药快用完了。
  但这个问题解决起来并不困难,曼施泰因一个电报发往集团军司令冯博克。
  冯博克当然也知道防守巴库油田的重要性,二话不说就调了十架容克52运输机连夜往巴库送弹药。
  正如之前所说的,容克52运输机粗壮的起落架使其拥有在野外粗暴起降的能力,此时又是在夜里不用担心遭到苏军战机的拦截……于是补给很快就送到了第1步兵团手里。
  接着斯莱因上校就派人组织苏联百姓将巴库通往几个方向的公路修好,这是机动部队能快速机动的基础。
  再有就是以营为单位分成三组分别熟悉三个方向之类的。
  总之从上到下每个人都不敢马虎,生怕一不小心就把到嘴的肥肉给丢了……其实这还是次要的,如果巴库守不住,深入敌后作战的德军就连逃都没地方逃了。
  也就是说,这对德军来说是个生死悠关的问题。
  但其实,德军的这些担心其实完全都是多余的。
  就在德军紧锣密鼓的做各种准备的时候,接到命令的近卫空降第4军其实是一片混乱的存在。
  这是由两方面造成的。
  一方面是空降部队缺乏有能力、有素质的军官。
  这一点应该说不仅是空降部队,整个苏军部队都是如此,因为相当长一段时间在苏联军队里能上位的都是政治正确而不是有能力的军官。
  于是近卫空降第4军军长彼得科夫中将在接到紧急空降巴库作战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制定一个完整的、统一的作战计划,他只是简短的召集将领开一个会,规定在天亮前必须要赶到巴库并实施空降,然后就放手部下去准备。
  规定天亮前要赶到巴库并实施空降倒是有道理的,因为一旦天亮了,那么德军的bf和f战机那简直就是如入无人之境对苏军运输机展开大屠杀……正如之前所说的,苏军战机在高加索地区全面落后于德军,它们只能凭借高加索的复杂地形与德军战机周旋,如果说要掩护苏军运输机,那就是在旁边看瞪眼看着保护对像被屠杀的份。
  另一方面,就是运输机的问题。
  此时苏军使用的是里2运输机。(注:这款运输机1949年出口给中国,也就是两分人民币上的运输机图案)
  这款运输机其实不是军用运输机,其生产和定位都是民用运输机(仿制从美国进口的d3运输机)。
  但因为苏德战争爆发苏联没有合适的运输机才紧急将这种民用运输机大批征用用于运输及伞降飞机。
  在这方面,苏联的确有些不应该。
  因为苏联是全球最先拥有伞兵而且有伞降战术的国家……
  1933年,苏联在莫斯科举行航空表演,1万名观众鸦雀无声地观看了从两架大型轰炸机上跳出的46名伞兵——这是当时的世界纪录。苏联人还用一具大型降落伞投向一辆小型作战坦克,虽然这辆坦克在着陆后就无法启动,不得不拖出演习场,但却给现场观看的外国观察家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受此启发,欧美各国纷纷建立自己的空降兵部队。
  但是现在,苏联空降部队却远远落后于其它国家,乃至连伞降用运输机都使用民用运输机。
  里2运输机最大的缺点就是航速慢……巡航时速只有240公里。
  斯大林的计划是可行的。
  近卫空降第4军有三个旅共一万人,斯大林打算汇集250架里2运输机……每架里2运输机可以搭载20名伞兵,这样250架运输机分两次就可以把这一万人全部投送到巴库。
  然后空降兵与外高加索方面军里应外合,夺回巴库就不是什么大问题。
  但战争从来都不是靠想像。
  现实是斯大林没有考虑到里2航速只有240公里的问题,而所需的里2并不全在斯大林格勒……斯大林格勒只有50架,其它250架全都需要从其它机场调。
  然后一计算,能在规定时间里赶到斯大林格勒的就只30架。
  但苏军又不能等,因为再迟的话就可能赶不及在天亮前实施空投,于是彼得科夫只能下令80架次为一批实施空投。


第六百二十四章 空降兵(3)
  80架运输机也就是每批只空投1600人。
  彼得科夫完全就没有意识到这是空降作战的大忌……空降作战最重要的能一次性大批量将部队同时投入战场,只有这样才能暴发出更大的战斗力使敌人顾首不顾尾仓促应对。
  否则,一批一千多人刚投下去就被敌人吃掉,再投一千多人没多久又被赶来的敌人吃掉……这样空降其实就是给敌人送俘虏去的。
  实际情况比这还要糟。
  首批80架里2在凌晨五点左右赶到巴库上空,他们的任务是空降巴库城外两里的位置,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巴库……显然,苏军是想借助巴库百姓的力量。
  如果德军没有准备的话,这个计划的确会给德军造成很大的麻烦。
  但是现在,他们的这个计划几乎就是自杀。
  秦川等人就带着匪夷所思的表情望向天空中飘落的一朵朵降落伞……他们不敢相信苏军降落地点就在巴库城。
  “他们在做什么?”埃伯哈德问:“难道他们在空降前都不用侦察吗?他们应该知道我们在巴库做的准备,不是吗?”
  “他们是苏联人,少校!”库恩回答道:“任何你想像不到的事情都有可能在他们身上发生!”
  “你们是打算讨论到苏联人双脚落地吗?”秦川下令道:“马上行动!”
  “是,少校!”官兵们应了声,然后马上就驾车前往苏军的伞降点。
  这场战斗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这根本就不能说是一场战斗,而是一次狩猎。
  德军驾驶着摩托车,搭乘着汽车飞快的赶到苏军的伞降点,然后在下方等着空中的苏联人往下落。
  许多苏军士兵双脚还没着地就已经举起了双手,因为他们知道这次空降根本就没有任何希望。
  当然,也有些苏军士兵被风吹到比较远的地方,但总体来说这支苏军空降兵根本就没来得急集结就被德军击溃了。
  更重要的还是,前线指挥官格拉祖诺夫少将刚刚降落到地面给指挥部发了个“顺利着陆”的电报然后电台就坏了……黑暗中的少将被风吹到了距离巴库五公里远的地方,他暂时没有看到自己的部队遭到德军攻击,所以对他来说的确是“顺利着陆”。
  在之后电台一直都没有修好……苏联的电台,出问题是常态。
  这造成的结果就是指挥部一直都没能接到第一批空降失败以及德军在巴库城内有充分的准备的警告。
  于是第二批再次空降到巴库附近……这一批与上一批间隔半小时,是彼得科夫集结了新赶到的25架里2运输机及50架特伯3型轰炸机客串运输机组成的。
  这让所有德军官兵都目瞪口呆,熟悉空降作战他们简直就不敢相信苏联军队会这么干。
  但嘴里不敢相信,他们还是及时出击再一次轻松击溃了那些挂在降落伞上毫无抵抗力的苏军精锐空降兵。
  直到这时苏军指挥部才接到警告,因为第二批空降的苏第8旅旅长在逃跑的路上匆忙向指挥部报告:“彼得科夫同志,情况很糟,在巴库的根本就不是一团(首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