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决战第三帝国-第4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或许可以,可我们要怎么面对他们的飞机?”曼施泰因问。
  曼施泰因这个担心的确是必要的。
  诚然,德军可以派出战机争夺制空权,但塔曼半岛到处都是苏军的防空火炮……虽然苏联人比较粗心,但还是知道塔曼半岛的防御重点是什么:塔曼半岛与对面的刻赤半岛之间有一道难以逾越的海峡,那么他们基本不用担心敌人来陆地上的进攻。
  换句话说,只要能掌握制海权,德军几乎就无法渡过海峡,而掌握制海权首要就是制空权……然而,苏军又很清楚自己的战机不是德军的对手,于是他们就在塔曼半岛遍布防空火力以掩护自己的舰队。
  这样一来,如果德军打算横渡刻赤海峡的话,就会出现苏军防空炮对德军战机,而苏军战机却不顾一切的进攻登陆部队的状况。
  “我们不需要面对他们的飞机!”秦川回答:“因为我们会在夜里登陆!”
  “你疯了!”曼施泰因说:“要知道我们对塔曼半岛的地形一无所知,而你却想在夜里进攻!”
  因为希特勒的那道命令,曼施泰因得到的有关高加索地区的情报十分有限,塔曼半岛也不例外。
  “苏联人对我们也一无所知!”秦川回答:“比如两栖登陆船,比如两栖登陆坦克。他们所有的防御几乎都是建立在防空与海面作战的基础上的,而如果我们能出奇不意从陆地上发起进攻……”
  “将军!”斯莱因上校也表示赞同:“两栖登陆船在水上的时速有10公里,它渡过4公里宽的刻赤海峡只要二十几分钟,这不到半小时的时间里……苏联人只要打个盹,我们就出现在他们面前了!”
  “两栖坦克只需要50分钟左右!”秦川补充道:“将军,苏联人不会想到我们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做好准备并开始横渡海峡的!”
  想了想,曼施泰因就点了点头,说道:“好吧,你们说服我了,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做?”
  接下来要做的事其实很简单,归结为一个词就是运输。
  首先是弹药补给方面。
  虽然德军在占领刻赤港时在仓库里缴获了大量的苏式装备和弹药……刻赤港是苏军四个集团军在刻赤半岛最重要的补给基地,那里存储着足够四个集团军连续作战一个月的弹药和食物,这些东西可以说完全够德第11集 团军打完整场横渡刻赤海峡的战役了。 
  但重点是……第一步兵团使用的是中间威力弹,这子弹在这时是苏、德两军都没有,于是必须得特别从柏林调运。
  用火车运显然是来不及了,曼施泰因给冯。博克发了个电报,要求为第一步兵团紧急补给弹药。
  冯。博克或许是知道自己理亏,于是没有反驳马上就下令空运了一大批的中间威力弹至克里木岛,另外还在火车运输清单里加上了这种弹药。
  当天傍晚,装载弹药的飞机就在弗奥多西亚降落,然后再由汽车连夜装转至刻赤。
  但就算是这样,秦川还是建议第一步兵团熟悉苏军的武器装备。
  “我们这次作战很可能会深入敌人腹地!”秦川说:“在那种情况下想要补给弹药显然是十分困难的,另一方面我们一路进攻又能得到大批苏联人的装备和弹药,我们应该事先做好准备!”
  “说得对!”斯莱因上校说:“最好是能有几个会开苏联坦克的人!”
  斯莱因不知道的是,德国坦克兵中会开苏联坦克的大有人在,原因是苏军T4坦克性能优秀,德军将其缴获后往往喷上德军的标志就将它投入战场使用了……只不过就算这样,它还是常常被德军误以为是敌人的坦克。
  另一方面的运输,就是两栖登陆船和第1山地师。
  两栖登陆船要运起来可不容易,因为那可是有五百艘……装上汽车运输的话就需要五百辆汽车。
  而两栖登陆船的运输又需要保密,否则别人一看就知道德军是要横渡海峡了。
  同时,第1山地师要运到刻赤也不是件容易做到的事。
  想了想,秦川干脆就让第1山地师直接开着两栖登陆船赶到刻赤。
  “我们不是需要保密吗?”曼施泰因说:“这样一来不是让所有人都知道这种登陆船的存在了?”
  “谁会知道它是一艘船呢?”秦川说:“如果我们把后部螺旋推进器拆除而且只是让它开在陆地上的话,所有人都以为它是一辆车!”
  曼施泰因不由“哦”了一声,然后就同意了这个方案,螺旋推进器可以等到了刻赤再装上。
  事实证明秦川的想法是正确的……毕竟这时代既可以在水里游又可以在地上开的东西可以说太前卫了,就算是明明白白的告诉他们一时都很难接受。
  驾驶着这些两栖登陆船的第1山地师就上当了。
  当他们看到这辆又像船又像车的“汽车”后,不由哈哈大笑起来。
  “我从没见过这么丑的车!”第1山地师师长弗雷科少将打量着这“汽车”,讽刺道:“或许我应该称它为一艘船!”
  士兵们再次爆发出一片笑声。
  “他们为什么会把‘船’造得像汽车呢?”弗雷科少将又问。
  “将军!”副官普夫卢格上校回答道:“我猜,他们可能是希望这艘‘船’能装更多的东西!”
  弗雷科少将饶有兴趣的挑了挑眉,然后点头回答道:“说得对,上校!比起吉普车来,他的确能装更多的东西!不过我怀疑……他们同时缴获了苏联人的船和汽车底盘,为了能用上就把它们像现在这样拼在一起了!”
  但不管怎么样,第1山地师的士兵们还是开着这些“船”顺利的到达了刻赤,途中有两艘“船”因为故障被抛弃……毕竟这底盘是用苏联的机器生产出来的,质量当然不如德国货。


正文卷 第五百九十章 第1山地师
  解释下文中伤亡数字精确到个位的问题,当然不是像部份书友说的为了吐槽某手机的售价。本书中精确到个位数的数据,绝大多数都是历史上这场战役真实的伤亡数据……当然,苏、德双方纪录的数据是不一样的,本书引用的数据是德军纪录的数据。
  *************
  秦川正与曼施泰因对着地图讨论着作战计划。
  “我认为我们应该改变下登陆地点!”秦川说:“登陆点不应该是北岛,而应该是南岛!”
  塔曼半岛的地形与刻赤半岛不一样。
  刻赤半岛是一个长条形,而塔曼半岛则像一条朝向刻赤半岛的双头蛇,两个蛇头离刻赤半岛近,平均在十公里左右,两蛇头之间有一道长5公里的海湾。
  德军将这由海湾分开的两个蛇头称作北半岛和南半岛。
  “可是,我们选择南半岛的话,就意味着至少有9公里距离!”曼施泰因说:“这样我们横渡它就需要一个小时!”
  “我认为这是值得的!”秦川回答:“因为在苏联人在南半岛的防御更为薄弱……相反,因为北半岛最短距离只有4公里,所以苏军将绝大多数的兵力都部署在北半岛!”
  曼施泰因默默地点了点头。
  “如果我们进攻南半岛!”秦川指着地图说道:“到时就算苏联人知道被偷袭,但因为中间隔着一条5公里长的海湾,他们也无法及时增援。更重要的是……”
  说着,秦川的手指就沿着地图指向了南、北半岛的交汇处索廖内。
  “机场?”曼施泰因的眼睛不由亮了起来。
  “是的!”秦川点了点头。
  如果说塔曼半岛是一条双头蛇的话,那么索廖内就是把它们连在一起的颈部,苏军的机场就修建在这里。
  苏军会把机场修建在这里是很正常的,这一方面是因为之前的刻赤半岛战役以及防守塔曼半岛的需要,另一方面则是在这里的战机可以为顿河防线提供空中支援。
  (注:索廖内距离顿河防线的直线距离15公里左右,而且位置从亚速海伸出直接威胁德军的右翼,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也正因为这样,苏军才会在这里布署了三百多架战机。
  “两栖登陆船在陆地上的时速可达80公里!”秦川说:“而索廖内距离南海岸只有5公里,也就是说……如果动作快的话,从敌人发现被攻击起只需要半小时我们就能赶到机场!”
  “敌人根本来不及有所反应?”曼施泰因问。
  “当然!”秦川说:“因为他们没想到我们会渡海、也没想到我们渡海后会这么快突破他们的防线,更没想到我们这么快就打到机场,再加上苏联人通讯设备落后协调不足……”
  接下来的话就不用多说了,这将会是一场从地面歼灭敌人空军的战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