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汉娜没有说话,目光继续盯着导弹,但秦川已经能感觉到她呼吸越来越急促。
这让秦川感到有些奇怪,只不过是一次表白而已,汉娜不应该这么激动才对,因为像她这么优秀的女人应该有很多男人追。
秦川不知道的是,像汉娜这样的女人往往会陷入了一个陷阱:许多人自惭形秽根本不敢向汉娜表白,而汉娜又一心扑在她的飞行事业上,同样一般人也入不了她的法眼,于是就成了一个“剩女”。
冯布劳恩开始倒数秒:“十、九、八……”
在冯布劳恩大喊“点火”的那一刻,汉娜突然转过身来在秦川嘴上吻了一下,然后又若无其事的跟其它人一样举起手来大喊:“吔,我们成功了!”
秦川摸了摸自己的嘴唇,有些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你看到了吗?上尉!”汉娜竟然还会转过身来问着秦川:“我们成功了!”
“不,我什么也没看到!”秦川苦笑着回答:“我还想再看一次!”
第四百五十九章 惯性导航
V在空中带着一条长长的尾巴划着一道弧线朝马耳他岛飞去。
不一会儿,通讯员就喊道:“U928报告发现V,飞行状况良好,时速350,高度300!”
这时的V还在爬升阶段,速度高度都有限。
“U92报告,飞行状况良好,时速52高度530!”
……
发射点距离目标00公里,如果以平均时速500公里计算,整个过程只需要2分钟,也就是说大慨每3分钟就飞越过一艘潜艇。
冯布劳恩等人就紧张的根据潜艇传送过来的数据和方位计算导弹的弹道……虽然冯布劳恩没有说话,但秦川却可以从他的脸色看出来发射情况并不理想。
这在秦川的意料之中,原始的V1导弹可以说根本就没有精度,它的导航系统的确可以保持导弹在空中飞行,而且方向也是正确的,问题是目标可是在一百公里外,所谓“失之毫厘谬之千里”,初始的角度只要有一点点小问题,或者中间只要有一点气流改变了导弹的角度,最终就会偏离目标,而且偏离的不是一点点……历史上的V导弹就偏离目标24公里,之后的V导弹基本都是漫无目标的乱炸一通,只要能发射到英国并落地爆炸也就可以了。
不过因为德国人生产的这种廉价导弹数量很多,从944年月第一枚导弹发射往伦敦起,到945年5月德国投降,不到一年的时间就生产了两万到三万枚,其中大约有一万枚射向英国。
这几乎就是无差别的地毯式轰炸,所以也给英国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怎么了?”康拉德看出冯布劳恩的脸色有点不对,就问了声。
“它偏离预定轨道了!”冯布劳恩回答。
隆美尔看了秦川一眼,秦川微微点了点头。
秦川之前就提醒过隆美尔这一点,但这并不影响隆美尔与秦川所希望达到的战略效果,他们要的只是这东西能打到马耳他岛。
最后,通讯员报告道:“两枚导弹顺利在马耳他岛爆炸!”
军官们响起了一片激烈的掌声,但冯布劳恩和康拉德的脸色却十分难看,因为他们知道导弹没有命中预定目标也就是位于马耳它岛上的机场。
偏偏这时有一名军官问了声:“我们能知道它命中了什么吗?”
“不!”隆美尔说:“我们不需要知道命中了什么,我们只需要知道它落在马耳它岛,这就足够了!”。。
隆美尔都这么说了,那么其它人也就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接着布劳恩就召集科研人员开了个会,秦川当然也在其中。
“初步估计,我们偏离了目标十五公里!”布劳恩搭拉着脑袋说道:“我知道它可能会偏离目标,但没想到它会偏离目标这么远!”
顿了下,布劳恩又接着说道:“十五公里,这也就意味着我们根本就无法用它击中目标,就算目标是数平方公里的飞机场!”
“教授!”秦川安慰道:“你根本就不需要为这一点过于担心!”
“为什么?”布劳恩有些不解。
“它很廉价!”秦川说:“也很容易生产,我没说错吧!”
“是的!”布劳恩回答:“只要建立起几个工厂,一个月就可以生产两千到三千枚!”
“这就对了!”秦川说:“这就是我们所需要的,我们没有制空权,无法对盟军建设在岛屿上的机场实施轰炸,但是现在我们可以了……是的,它的确没有精度,一枚或是两枚无法命中机场,但如果同一时间打出上百枚呢?或是一天之间打出上千枚呢?”
冯布劳恩闻言面色不由好转了许多:“说得对,上尉,所以它还是有价值的!”
“很有价值,教授!”秦川很肯定的回答:“这只是个开始,将来它的价值会远远超出你的想像!”
“比如……”冯布劳恩没有把秦川这话当作恭维。
“比如,我们可以提高它的精度!”秦川回答。
“怎么才能做到?”冯布劳恩打破沙锅问到底,康拉德也饶有兴趣的望向秦川。
“其实并不困难!”秦川说:“首先我们得知道它的位置和运动轨迹,像今天这样用潜艇跟踪一方面效率太低另一方面也会使潜艇处于危险中!”
“你说的都没错,上尉!”康拉德回答:“可是我们没有其它的办法!”
“你们为什么不用雷达追踪?”秦川问。
“我们试过!”汉娜接嘴道:“但是‘靶机’体积小而且高度低,在三十公里外雷达就无法追踪到它了!”
“嗯哼!”秦川点了点头:“但我想你们一定没试过在‘靶机’上装一个无线电发射器!”
闻言众人不由愣了。
“说得对,上尉,很好的主意!”冯布劳恩眼睛不由亮了起来:“我们只要在‘靶机’上装一个无线电发射器,让它一直向雷达发射指定频率的无线电信号,这样我们就能适时跟踪它的位置!”
“这个主意的确很棒,上尉!”汉娜说:“你为什么之前不告诉我们呢?”
“因为之前……”秦川一语双关的回答:“之前没有像刚才那样看到它发射!”
说到这里秦川摸了摸下巴,接着说道:“在看到它发射的那一刻,我就突然有了灵感!”
汉娜忍不住“呵呵”笑了起来,脸上还有一朵红晕。
布劳恩和康拉德有些莫名其妙,他们不明白汉娜在笑什么。
“我们错过什么了吗?”布劳恩问。
“不,当然没有!”汉娜赶忙收住了笑容,同时瞪了秦川一眼,说道:“你们继续!”
“我想我知道该怎么做了!”布劳恩说:“如果我们掌握了它的位置,就可以通过无线电不断的修正它的轨迹,使它尽量按预定的轨迹飞行,最终使它命中目标!”
秦川点了点头表示同意,这就是现代所谓的“惯性导航”,只不过现代是在导弹内置的计算机里输入目标的位置以及地图数据,然后由计算机操控着导弹自动飞向目标区域而已。
现在只不过是换成了雷达跟踪然后人为操控。
第四百六十章 威摄
现代的中、远程导弹,命中目标一般需要两种制导方式。
一种是“惯性制导”。
这种制导方式是导弹飞往目标大致区域时使用的,全程不开启内置雷达。
制导原理是导弹内置计算机存储有地图的详细信息,比如某个高地的高度、地形、建筑物等。
这些信息对于导弹来说是很重要的,因为它可以保证导弹在低空飞行的同时智能化的避开路径上的障碍物。
如果数据有误,导弹在低空飞行时就有可能撞到高地或是建筑上。
因此,现代的中国才会有许多国外间谍以拍客或是游客的身份进行详细的地理测绘……这些数据看起来似乎无足轻重,一旦爆发战争,它们就是导弹低空飞向目标的基础。
另一个就是“末端制导”。
“惯性制导”虽然有详细而准确的地理数据,但目标一般都是会移动的,这会导致“惯性制导”无法准确命中目标。(地对地导弹一般只需要“惯性制导”就可以完成任务了)
所以在导弹到达目标区域附近的时候就会使用更精确的制导方式……“末端制导”。
“末端制导”的具体方式有很多,可以通过目标的雷达反射、噪音、热量、甚至图像对比等搜寻并引导导弹命中目标。
此时的科技还很难实现“末端制导”这种精确命中,但不断修正轨迹朝目标大致区域飞行还是没有很大问题。
当然,这种修正轨迹的方式误差还是很大,但至少也不致于轰炸一个几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