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决战第三帝国-第3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秦川当然不会让美军这么轻松。
  德军一路将美第步兵师赶回了海边,主力部队调了个头就直奔锡拉库萨而去,只留下几支小部队躲在特拉帕港前的棕榈林里。
  巴顿将军在滩头亲自指挥,毕竟这已经是美军的最后一块阵地里,而且至少在美军看来形势很严峻……敌人身处棕榈树林,而美军却在空旷的沙滩上构筑工事,沙滩甚至都没有挖掘战壕的地方,美军只能用它制作沙袋与三十辆坦克摆在一起,然后再加上地雷和铁丝网构筑一道简单的防线。
  但是巴顿将军却知道,这样的一道防线根本就挡不住德军的进攻,德国人的大炮会将地雷从沙滩里翻出来,坦克的履带会轻易辗过铁丝网和沙袋,火箭筒会将几十辆射界有问题的“格兰特将军”式坦克打得稀烂。
  美军唯一能依仗的或者说赖以生存的,就是身后海面上的数十艘军舰。
  “将军!”通讯兵将电话递给了巴顿。
  电话那头传来艾森豪威尔略带紧张的声音:“我们能挡得住他们吗,乔?”
  巴顿朝黑暗中的棕榈林望了望,一阵海风吹过,棕榈树随风摇晃,就像一支巨人部队朝守在滩头的美军涌来。
  “谁知道呢?”巴顿回答:“但是我会尽力的!”
  电话那头的艾森豪威尔点了点头:“别让他们过来,记住,我们有的炮弹,我们尽一切努力保证弹药供给的,防线就交给你了!”
  “好的,艾克!”巴顿放下了电话,他知道自己这位好友胆怯了。
  胆怯是正常的,因为这件事责任太大了……艾森豪威尔做为地中海战区最高司令,原则上来说要为整场战役的胜败负责。
  但这还不是最糟的,因为胜败乃兵家常事,战场上没有常胜将军。更何况,谁都知道包括艾森豪威尔在内的美国将军原本都是支持另一套作战计划,也就是巴顿直接进攻墨西拿的作战计划。
  是蒙哥马利为了一己之私坚持否定这个计划提出现行的这套传统、呆板、放任敌人往西西里岛增援的计划……相当一部份美国将军以为恩纳的德军是从意大利跨过墨西拿海峡增援,如果按美方的计划一开始就进攻墨西拿港,西西里岛本就不会多出几个师的德军。
  所以,艾森豪威尔对整场战役的责任并不大。
  然而,如果德国人突破了美军的防线占领了滩头阵地,那事情就麻烦了。
  这不仅是一个阵地的问题,而是美第45步兵师和第2装甲师无路可退的问题。。。
  背后就是海,虽然那里有许多军舰,也预备了许多救生艇,但两个师可是三万多人,而且背后还有德军的机枪扫射……
  更严重的还是,被击溃分散在丛林里的第步兵师残兵以及巴勒莫方向的第3步兵师都没了退路。
  到时,大批大批的美国士兵将被打死或者只能选择投降,这绝对是美军的一大悲剧。
  而所有的这一切,都是艾森豪威尔一手造成的,因为是他同意了这个明显对美军不公平的计划,美国军民会把所有的愤怒都发泄到艾森豪威尔身上,艾森豪威尔会彻底的成为一个“叛徒”、一个“卖国者”。
  巴顿拿着根雪茄放在鼻子前闻了闻,但他不敢点着,因为他知道德国人就在棕榈树林里。
  他们害怕什么呢?
  巴顿想,他们是在担心美军身后的舰队,以及军舰上那一门门大口径舰炮。
  但其实就连巴顿自己都不确定这些舰炮能否挡得住德军的进攻……这时代军事上有种普遍观点,那就是舰炮不适合对岸实施火力掩护。
  这听起来似乎有些荒唐,因为现代的电影里动不动就是舰炮对岸轰炸然后炸得岸上的碉堡、汽车等瞬间就飞上天。
  但其实它自有道理……
  舰炮在军舰上,军舰在海上,而海水又是不断的波动的,尤其在军舰开炮时其巨大的后座力还会使军舰在海面上剧烈晃动。
  因此军舰上瞄准目标与岸上瞄准目标是两回事:
  岸上的火炮根据调较可以把误差控制在00米内,也就是诸元啥的都对,开炮后炮弹还有可能偏离目标00米。
  换上舰炮同样的情况,也就是诸元都对,开炮后炮弹却有可能偏离目标一公里,再加上实战中对目标距离、速度掌握不准确,炮弹偏离目标几公里是常态……这也是海战常常需要齐射的原因,同时打出一排炮弹,靠运气命中。
  英国战列舰统计的数据,就是命中5英寸(38)ARK1舰炮的平均命中率只有2。7%,也就是打出一百发炮弹只有两发命中,这还只是命中。
  也正因为这样,现代军舰的舰炮大多都使用增程制导炮弹……没办法,传统舰炮的命中率太不靠谱了。


第四百二十九章 惊弓之鸟
  因此,如果将舰炮用于对地面部队的火力掩护就会出现一个问题……瞄准的明明是敌人,但因为海水一波动或是开炮的后座力引起海水震荡,炮弹就成片成片的落到自己人头上。
  所以,这时代舰炮在战场上能发挥作用的更多的是火力准备……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就常干这种事,在进攻某个岛之前,因为美军还没登陆所以舰炮可以放心的轰,就算舰炮误差大也没关系,只要能打到岛上就算是打到敌人了,轰他个几天几夜,把岛上的工事翻个底朝天,这时候美军就开始登陆了。
  陆军一旦上岸,那么实施火力掩护的更多的就是命中率高得多的空中力量而不是舰炮。
  现在美军的情况,就是处于这种尴尬状态下。
  此时是黑夜,战机、轰炸机无法实施有效的火力掩护,能做的就只有用舰炮……而舰炮不靠谱的命中率就使滩头的美军自身也处于危险之中,甚至一旦敌人闯进滩头阵地前一公里的范围舰炮基本就会失效,因为那已确定会误伤自己人了。
  这也是巴顿将军“不确定”的原因所在。
  同时也是秦川诱敌计划得以实施的基础……因为舰炮存在误差大的问题,美军从自身安全的角度出发,必然会把警戒线往外推几公里,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己有充分的反应时间同时也能保证舰炮不会误伤友军。
  秦川猜的没错,巴顿将军将滩头阵地前五公里的范围划为警戒线,一有什么风吹草动……就是舰炮发挥作用的时候。
  从巴顿的角度来说这么做没错,在弹药充足的情况下为什么不用炮弹将敌人挡在外面保证美军及滩头阵地的安全呢?!
  于是,棕榈树林里就传来一声崩裂声,就像是某棵树被坦克撞倒,然后海风中隐隐传来一阵坦克马达的“隆隆”声,间或着履带与传动轮磨擦时发出的“咯咯”声。
  “他们来了!”一名站在哨塔上用望远镜观察着远方的美军瞭望手探出头来向下大声示警。
  海滩因为地势低没有高地,为了能观察到远处,美军只能就地取材用棕榈树的树干搭起了十几个哨塔,这些哨塔就是舰炮的炮兵观察员。
  “多远?”巴顿将军问。
  “大慨四公里!”瞭望手回答:“我不确定!”
  在黑夜中确定目标的距离的确不容易,不过炮兵观察员当然有他们的办法……方法就是事先计算出两个哨塔之间的距离,然后根据两个哨塔看到目标的角度,由三角形的定理就可以计算出目标的距离。
  没过多久,观察员就大叫:“4。6公里!”
  “4。6公里!”通讯员马上就把数据报告给军舰。
  巴顿将军一声令下:“放!”
  “轰轰”一阵阵巨响,数十艘军舰就朝滩头阵地前4。6公里处喷吐出大片的炮弹,炮弹带着啸声由远及近,越过滩头阵地,亮光掠过一张张紧张、惊恐的美国大兵的脸,然后狠狠的砸在四公里外的棕榈林里。
  一阵剧烈的震动,滩头阵地外就腾起了一道火墙,火墙腾起的热浪一波接着一波的涌向岸边。
  巴顿将军在火光中下令道:“开火!”
  霎时所有的美军都打响了手中的武器,榴弹炮、迫击炮、步枪、机枪全都嘶吼着朝棕榈林里倾泻着子弹、炮弹。
  过了一会儿,在巴顿的命令下所有人都停了下来,四周霎时就安静了下来,丛林里只有几棵棕榈树在火光中轰然倒下,隐隐还能听到一些惨叫和哀号声。
  “我们挡住他们了!”瞭望手大叫:“我没有看到有人朝我们进攻,他们应该是撤退了!”
  “吔!”美军士兵们不由发出一阵欢呼。
  然而,这时突然又有几发炮弹朝他们阵地打来在附近掀起了一片沙土。
  “安静!免嵬子们!”巴顿将军气得大叫:“他们在黑暗中盯着我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