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炮弹声一过,尤莉亚的声音又继续无孔不入的从高处往下方的盟军展开“扫射”。
最终,英军就在当天中午朝加贝斯防线发起了一次进攻。
首先照例是用于清雷的炮弹,一阵阵接连不断的爆炸声是彻底把尤莉亚的声音给压了下来。
而德军的炮兵却基本不敢还击,因为这是在白天,天空有许多英军的侦察机正注视着下方,一旦德军炮兵开火暴露了目标,马上就会有成片的炮弹飞过来甚至是轰炸机飞到炮兵阵地上空将它们炸得粉碎。
接着,英军就派出了一辆辆扫雷坦克进行更细致的清雷……之前英军坦克改装的扫雷坦克无法发挥多少作用,此时这些扫雷坦克却是用“谢尔曼”坦克改装的。
第三百四十二章 煅炼
扫雷坦克后就是英军的主攻部队,数十量型号各异的坦克掩护着一个团的步兵朝零号高地发起了冲锋。
这应该说是英军的一种试探性进攻,他们希望探明德军的火力及防御弱点或是进一步清除防线前的障碍让后续部队更快速的前进。
炮弹依旧在高地上轰鸣着,不但没有减弱反而还有所增强,这其中还有许多炮弹打到了反斜面……很明显,英军的迫炮部队也加入了轰炸的行列。
不久,轰炸机又成群成群的飞到了高地的上空往下投掷着炸弹,霎时整个战场就陷入一片炸弹的尖啸声和爆炸声中,躲在坑道里的士兵们就像是一个个被装进瓶子里小虫子,在惊涛骇浪中翻滚摇晃。
黑暗中,秦川感觉有人吐了出来,因为呕吐物已经溅到了他身上,同时空气中还有一股酸臭味,但却无法发现是谁干的“好事”,这时说话或是下令也没多大意义,因为炮弹的炸弹的爆炸声已掩盖了大部份的声音,秦川只能在坑道里等着,等着……
“轰”的一声,一枚炮弹在坑道口处炸开,带着硝烟味的浓烟遮住了唯一一点亮光并像魔鬼的黑手似的往坑道里猛窜,坑道里当即就传来一阵咳嗽声。
轰炸持续了二十几分钟,坑道外终于传来了尖锐的哨声,秦川当即一挥手就带着士兵们从坑道里窜了出去。
这是坑道战的一种战术。
一般来说,士兵们是呆在战壕里隐蔽,就像秦川之前在亚历山大防线一带防守时那样。
这样做的缺点是无法有效防炮,因为其顶多就是在战壕上布置一层伪装网使敌人炮兵无法确定战壕的位置……但这显然又是不靠谱的,因为敌人只需要发起一次冲锋就很容易侦察到这一点。
然后,敌人的炮弹就会成片的朝战壕打来,这其中有许多炮弹甚至是可以直接打进战壕的,比如弹道较弯曲的迫击炮。
于是,这时攻防双方往往需要硬碰硬。
比如用炮兵压制对方炮兵,而炮战很快又会延伸到制空权的争夺……这就是一场正规攻防战。
在美军参战前,德军是打得起正规攻防战的,甚至因为隆美尔战术使用得当,也就是用劣势兵力发起进攻反而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但是,美军参战后,由于空中力量全面朝盟军倾斜,于是正规攻防战对德军来说就无异于自杀……盟军的飞机会炸毁任何敢还击的德炮兵部队,而德军战机由于数量处于劣势也不敢轻易出击。
于是坑道战这种非正规防御战才有了用武之地。
德军士兵不是在战壕防守,而是躲在坑道工事里。这样一来,他们在敌人占据了全面的空中和炮火优势的情况下依旧能保存有生力量。
但这样就会出现一个问题。
躲在坑道里的士兵不知道敌人什么时候冲上高地或是冲到什么位置,甚至有可能一个冲锋就占领了高地躲在坑道里的士兵还是一无所知。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建立一个侦察组。
这个侦察组大慨有一个连,他们一般不直接参加战斗,其任务就是侦察、警戒……他们的坑道修建在山顶阵地附近,或是棱线附近。(所谓的棱线,指的就是山顶一带伸出头就能看到正斜面的一条线。)
侦察组在敌人实施轰炸时就负责在山顶阵地及棱线一带观察、警戒……即便是有被炸死的危险也必须在外面,而且被炸死几个就得补上几个,只有这样才能一直保持着对敌人的关注。
然后,当敌人前进至危险线或是轰炸发展到准安全阶段时,侦察组就发信号让坑道里的主力部队出坑道防御
此时就是准安全阶段……敌人轰炸机已经丢完炸弹离开,坦克炮、加农炮等只能打到正斜面,只有少量的迫击炮和榴弹炮炮弹还能打到反斜面已无法对德军造成大规模杀伤。
秦川带着士兵们沿着几乎被炸成小水沟的交通壕爬上了山顶阵地往下一看,成群成群的英军士兵正呈散兵队形朝高地上摸来。
“他们应该是奥大利亚人!”巴泽尔对赶上来的秦川说。
秦川明白巴泽尔的意思,英国人是没有这胆量在这种情况下直接对高地发起进攻的。
“是你们表现的时候了!”巴泽尔拍了拍秦川的肩膀。
秦种一挥手,法国营的士兵就拿着步枪进入了阵地。
这是一种很奇怪的打法,法国士兵与德国士兵混和作战……法国是法国营,德国是秦川所在的二连。
法国营的士兵在第一线,二连则在巴泽尔的带领下做后补部队。
这是秦川的建议,原因是他打算让法国营在不久的将来执行一个特殊的任务。
这个任务是什么就不用说了,伪装成自由法国更确切的说是“战斗法国”的士兵混进加夫萨作战。(注:戴高乐政府原本为“自由法国”,后改为“战斗法国”)
这毫无疑问是个危险的任务,如果法国营没有经过煅炼甚至连人都没杀过的话……只怕没两下子就漏出马脚了。
现在,就正是法国营的一个煅炼机会。
炮声渐渐弱了下来,这是由于英军士兵已接近了山顶阵地,再往上开炮,炮弹炸开的弹片就难免会伤到自己人。
于是在一阵阵飘过的硝烟中,分成几组借着地形和弹坑互相掩护推进的英军就若隐若现的出现在法国营的眼前。
在这些英军的后方,一排坦克正在山脚下严阵以待,高射机枪及迫击炮对准着英军突进的前方并进行调整,以便随时为他们提供掩护。
“稳住!”秦川说:“就像你们训练时做的那样,瞄准目标并扣动扳机,然后你们就能赢得这场战斗!”
越是艰难越是危险的时候,秦川就越会把它简单化,因为秦川知道,只有这样才能让这些新兵蛋子轻松些。
至于能不能过得了这关,就看他们自己了。
第三百四十五章 女军官
盟军空降的是英军第一空降师第2空降团和美第50空降团……这些部队原本是用于夺取阿尔及利亚战斗用于空降阿尔及尔的,但却被德军抢先一步占领了阿尔及利亚。
美第50空降团负责占领加夫萨机场。
原因是在这场战斗中盟军将大批使用美式运输机,这也就意味着机场将布置许多美国地勤人员,于是机场主要由美军负责。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美军初上战场战斗经验不足,所以就负责一个相对容易占领且目标单一明确的区域。
英军第一空降师,因为战斗经验丰富就负责起了较为艰巨的任务……他们一方面要与德军巷战彻底控制加夫萨并沿着公路侦察、进攻,为后续装甲部队的进入及突破做准备,另一方面又要占领德军控制的12高地(也就是秦川所在的零号高地),因为12高地距离加夫萨机场的直线距离只有6公里,那里的炮火可以控制封锁加夫萨机场的起降。
正如蒙哥马利所预料的那样,德军在加夫萨的防御十分薄弱……这一点其实很好解释,德军尤其是隆美尔主张的都是机动防御,也就是主要防御力量是位于二线的两个装甲师,而这两个装甲师却被英军调到了防线的两头。
而且德军就算有兵力,也是布署在加贝斯防线上,谁会想到英军突然以空降兵突袭加夫萨。
于是,德军在机场只有两个连的兵力驻守,其中一个连还是意大利军队,加夫萨的驻军其实不少,有一个团,但全都是意大利部队……这个意大利团在战场上的表现,用英军的话来形容,就是我们还吊在降落伞上的时候,就看到下方的意大利军队高高的举起双手(投降)欢迎我们了。
如果说有什么困难的话,那就是在进攻零号高地的时候……这里驻守着德军的精锐部队,怎么说也要有些抵抗。
然而,由于零号高地遭到英军的两面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