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决战第三帝国-第1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战场忌讳的就是面对敌人的战术己方毫无办法只能被动挨打,因为这会让全军都处在一种“德军无法战胜己方必败”的心理,简单的说也就是会影响士气。
  其实这战术的确没有什么好的应对方法,就像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白天利用坑道打冷枪,晚上从坑道里爬出来偷袭美军,搞得美军不得安宁。
  又像对与越南作战时互相摸洞、炸壕……这其实已经可以说特种作战了。
  如果真要说有什么对策的话,那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对付特种作战的最好方法就是特种作战。
  蒙哥马利不愧是的名将,他很快就想到了这一点,于是就说道:“我们为什么不能也这么做呢?”
  “什么?”德甘冈不由瞪大了眼睛:“可是,将军,这要求士兵们能在白天潜伏一整天,我们没有这样的士兵!”
  “那就抓紧时间训练!”蒙哥马利有些生气的说道:“德国人能做到,我们的士兵为什么做不到?!”
  事实证明蒙哥马利的话是错的,德国人能做得到的英军不一定能做得到……
  德甘冈把训练计划往下一发布,英军官兵都吓坏了:
  “我不认为这有什么意义,将军!”
  “这简直就是把那些士兵派上去送死,国会是不会同意这种不人道的做法的!”
  “德国人疯了,不意味着我们也要跟他们一样成为疯子!”
  ……
  最后蒙哥马利只能妥协,因为这的确有点“不人道”,事情传回英国必然会引起轩然大波,到时蒙哥马利有可能会遭到像丘吉尔一样的质询。
  于是很自然的,这个重任就落到了澳大利亚及新西兰军队的肩上。
  澳、新两国其实是最容易被当作炮灰的,原因是他们的地位不上不下正好适中……
  英国人是上等人,当然不可能做这类又艰苦、又危险的任务。
  非洲、印度等殖民军是下等人,虽然可以做但他们因为文化、素质以及意愿方面的原因做不了……非洲军甚至想要教会他们把队排整齐都困难,更别说伪装然后趴在战场上一动不动一整天了。
  印度士兵或许可以做到,他们在“今世受苦来世享福”思想的熏陶下许多人的忍耐力是无法想像的。问题就在于他们的思想有一切随缘的成份。
  这与他们的宗教也有关,印度教宣扬人天生就分三六九等,高种姓注定是高种姓,低种姓一出生就是低种姓,所有的一切都是命里注定的。
  那么既然一切都是注定的,为什么又要约束自己呢?
  于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就像动物一样不考虑太多的事……这是印度人懒惰、找借口、撒谎、自大、不守时等种种坏习惯的原因之一。
  这种一切随缘的性格体现在军事上,就是他们有很糟糕的枪法,因为他们有种类似非洲人相信巫医的想法,认为能不能命中目标或是自己能不能在战场上生存下来都是命中注定而不是靠平时努力练习自己争取的。
  当然,除此之外跟他们的文化水平较低也有关系,他们不会去计算风偏量、提前量这些东西。
  所以,唯一能担任这“重任”的就只有澳、新两国的士兵。
  而做为二等公民的澳、新两军为了向主子表忠心则是欣然接受了这个任务,甚至还将此视为一种荣耀:放眼全军就只有澳、新两军能胜任,多有价值啊!
  其实这个价值前还应该加上两个字……“利用”。
  当然,澳、新两军训练出来的狙击手在战场上与德军狙击手不是同一级别的,这一方面是因为德军的K98K有更好的精度更适合打狙击,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德军接受的训练更专业、更全面。
  再加上澳、新两军还是仓促上阵,所以两军几乎是把所有德军狙击手在演习、训练时犯的错误都犯了一遍,在战场上常常被德军压着打。
  不过客观的说,这种做法还是有效的……狙击手有点像是地雷,质量再差的地雷往地上一埋都能起到阻滞作用,澳、新狙击手的情况也是一样,他们虽然素质不如德军,但只要伪装好往阵地里一藏,德军狙击手就不能放心的打。
  但德军的策略并没有这么简单。
  就在蒙哥马利对前线形势的好转暗松一口气的时候,德甘冈又送来一封电报,说道:“将军,昨晚我们一个仓库遭到偷袭,物资被洗劫一空!”
  “他们是怎么把那么多物资在我们眼皮底下搬走的?”蒙哥马利问。
  “他们没有搬走!”德甘冈回答:“这些物资被分给当地百姓了!”
  蒙哥马利不由愣了下,问:“然后呢?”
  他知道还有下文,如果仅仅只是这样的话这个问题根本就不值一提。
  “游击队越来越活跃了!”德甘冈说:“铁路频繁被炸,小股部队常常被袭,军兵被暗杀成级数上升……原本我们以为这不过是埃及地下组织乘火打劫,但这次偷袭仓库的行动十分专业,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是受到德国人的训练和支持!”
  于是蒙哥马利就明白了,他要面对的问题不仅仅是在战场上。


第二百一十八章 游击队
  面对这些问题,英国军队其实是处在进退两难的境地。
  全面清剿那些地下组织或许能有些成果,但明显这并不能解决问题,因为在搜捕和清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激化英军和埃及百姓的矛盾。
  比如游击队袭击仓库后是把物资发给百姓,同时游击队又是为争取埃及的独立、自主而斗争,所以当然能得到埃及百姓的支持,而且清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造成百姓的伤亡,于是引起民愤是必然的。
  这在平时对于英军或许算不上什么问题,有什么矛盾一律用武力镇压解决,埃及军民想要生存就只有妥协。
  但现在就不一样了,此时正是德军与英军作战的关键时期,如果埃及在这时候轰轰烈烈的爆发全面的独立运动,那么英国人只怕就要吃不完兜着走了。
  但这问题同样也不能就这么算了。
  如果当作什么也没看见,那就是助长了游击队的作为使其更加猖狂,同时英军的士气也会遭到打击。
  想了想,蒙哥马利就下令道:“交给非洲军去处理!”
  “是,将军!”德甘冈回答。
  这的确是个办法……非洲军就相当于伪军,让他们出面清剿就可以尽量避免英军与埃及百姓的冲突而减少矛盾激化的可能。
  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非洲军不管怎么说也是埃及人,表面臣服英国的殖民但内心却十分期望能够实现真正的独立,从利益角度考虑非洲军也不会真心实意的帮助英国殖民者做什么。
  当然,这还离不开秦川及斯莱因上校的暗中使力。
  游击队的训练原本是斯莱因上校负责的,对于这方面德军并不陌生,因为此时的德军已经有相当丰富的深入敌后破坏、侦察等作战经验。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以来他们一直都是这么干的,这也是“闪电战”的要求……“闪电战”能够成功实施的条件之一就是必须有准确的情报,只有这样德军才能清楚的知道敌人的弱点并加以突破。
  因此,德军战前总会派出一批侦察部队深入敌后活动,他们甚至在战前几年就很有远见的培养了一批会说一口地道英语的部队,这使他们能伪装成英军士兵混进盟军队伍里。
  但对于这些埃及游击队斯莱因上校却有些束手无策。
  有一天斯莱因上校就向秦川抱怨道:“上士,我几乎就想放弃了,如果不是认为他们还有一点用的话……”
  “发生什么?”秦川问。
  “他们根本就不是合格的士兵!”斯莱因上校说:“他们能做的似乎只会装弹然后扣动扳机……不,其中还有一部份连这个都不会,我认为不要对他们抱太大的希望!”
  秦川明白斯莱因上校这话的意思。
  对于德军来说,能够担任深入敌后实施活动任务的全都是精英中的精英,他们掌握多种武器装备的使用、精通多国语言(否则就无法伪装成敌人),尤其还要很好的心理素质等等,几乎就可以说是现代的特种兵。
  所以西方把韦唯尔称作是特种作战的创始人极具争议,因为在他之前德军已经把特种作战应用到实战里了。
  因此,斯莱因上校就以为埃及游击队要执行同样的任务当然就要有德军侦察兵的素质以应付各种突发情况,不要说与德军一样,至少要差不多或者过得去。
  然而现实却十分残酷……埃及游击队队员的素质几乎就可以说是扛着枪的农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