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究其原因,是奥钦莱克将军在北非的战斗中丢失了一些地盘,原本胜败乃兵家常事,没什么好指责的,重要的是最终奥钦莱克将军在战略上占据了优势。
问题就是英国国内有许多议员借着这些丢失的地盘向丘吉尔发难……
于是丘吉尔就需要一个人背黑锅,奥钦莱克将军很不幸的成为了那个背黑锅的人。
接着蒙哥马利接管了第八集 团军。
蒙哥马利实际上什么都不需要做,他只需要按奥钦莱克将军的战略守住防线、接收装备、训练部队……然后就可以坐等胜利了。
但丘吉尔需要一个榜样来标榜自己的功绩,这样可以使自己从议会的困扰中挣脱出来并狠狠地打脸那些对他提出动议的保守党议员,同时英国也需要一个英雄来激励百姓继续与德国抗争,于是丘吉尔就把之后的胜利塑造成了一个神话,蒙哥马利也就成了“军事天才”。
就像丘吉尔说的:“阿拉曼战争之前我们屡战屡败,阿拉曼战争之后我们战无不胜!”
但这其实并不是事实,事实是之后的“战无不胜”是因为之前的“屡战屡败”打下了基础。
说到底,这些都是政治丑陋、阴暗的一面,或者也可以说是议会制的缺陷之一。
秦川当然不会再有心思去理会这些事,他回到亚历山大后第一件事就是昏天地暗的睡上一觉。
第21装甲师作战英勇,隆美尔给他们放了三天的假。
意大利军队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他们被拉到沙漠里去构筑一条长长的防线……从亚历山大一直到卡塔腊盆地,长度会比阿拉曼防线要长一些,有六十五公里。
这条防线由三个意大利步兵师防守,意大利第132装甲师和德第15装甲师则在防线后做为机动部队防御。
英国人在十公里外停了下来,他们在德军对面构筑起了另一条防线……之所以在十公里外,是因为火炮恰好能打到对方的阵地,而英军火炮在数量又具有优势,炮弹补给也要比德军多得多,这样时间一长就能拖垮德、意军。
这很符合英国人的利益,他们就想打成像一战那样的堑壕战。
“上士,上士……”模模糊糊中秦川被摇醒了,秦川一下就蹦了起来,抓起步枪问:“敌人来了?”
在旁边沉睡的德军士兵们也一个个像弹簧一样跳了起来。
“不,不……放轻松!”库恩对大家说道:“现在很安全!”
接着库恩就对秦川说道:“我本来不想吵醒其它人的,可是你瞧……”
说着有些无奈的摊了摊手。
“抱歉,长官!”秦川说。
“是这样的!”库恩说:“他们开设了一个军事学校,将军特别推荐你参加,你认为怎么样?”
库恩的话音刚落周围的德军士兵们就纷纷投来了羡慕的目光。
秦川当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这也就是说他有机会成为一名军官了。
“中士!”接着库恩又对维尔纳说道:“你是我们连推荐的!”
“太棒了!”维尔纳兴奋的跳了起来站在了秦川旁边。
“收拾下你们的东西!”库恩说:“上尉派他的吉普车送你们去学校,司机和车就在外面等着!”
“是,长官!”秦川和维尔纳应了声。
做为一名士兵其实没什么东西可以准备,两人唯一要做的就是把自己的装备比如水壶、工兵锹什么的挂到身上……虽然它们已经破烂不堪了,但这些玩意都是沙漠作战必须的东西。
后来秦川和维尔纳才知道他们这么做是完全有必要的,因为这军事的学校并没有提供给学员们多余的物资……原因是补给线被英军封锁,可预期的是将来会补给困难,所以全军都开始规划物资配给。
军事学校就设在亚历山大,它原本是英国办的一个军校,主要是用来训练埃及非洲军的军官的。
当秦川和维尔纳搭乘的吉普车开进军校的大门时,正有几名德军用锤子将旁边石碑的刻字敲毁,估计那是“英国皇军亚历山大军校”之类的字。
秦川和维尔纳被安排在一所偏僻的营房内,他们和另外四名同样衣衫褴褛的士兵共享一间房,从他们的军衔来看也都是上士和中士。
“你们都是第21装甲师的吗?”维尔纳问。
“不!”其中一名长着胳腮胡子的人回答:“只有我是,他们是第15装甲师的!”
“你好,我叫维尔纳!”维尔纳性格活泼,他不管到哪里都是自来熟。
“我叫达维德!”胳腮胡子回答。
“好吧,现在是三对三了!”一名正躺在床上悠闲的把玩着军刺的上士说道:“三个第15装甲师,三个第21装甲师……我在想他们为什么要把我们丢到这里!”
“答案很明显!”一个戴着眼镜正在本子上用钢笔写着什么的上士回答:“我们的伤亡太大了,这其中也包括军官。另一方面德国又跟苏联开战,所以他们无法给我们派来足够的补充兵,所以我们必须自给自足……”
接着他就扫了众人一眼,说道:“我们就是军官的那部份!”
眼镜上士说的是对的,只是应该加上一条:德、意军补给线被切断了。
因为担心影响士兵,隆美尔还没有向全军公布这件事。
第二百零四章 功劳
一 眼镜上士叫杜登,他因为每天无论多忙甚至是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也总是抽出时间来坚持写日记,所以有了个“日记本”的外号。
日记本是坦克车长。当然,第15装甲团的“三号”坦克几乎损失殆尽……据说最后能逃回来的只有五辆坦克。
之所以用“据说”,是因为第15装甲师的几个兵不愿意提及这事,他们认为这是第15装甲师的耻辱,尤其是其后第21装甲师能够凭着二十几辆坦克打得敌人大败,而第15装甲师却全军覆没。
因此秦川等人也就没有多问。
不过“日记本”也就没坦克开被暂时派到这里训练。
喜欢把玩军刺的上士叫丢勒,是个侦察兵,他最常干的事就是无声无息的靠近敌人然后用军刺割断敌人的脖子,所以就得了个外号叫军刺。
还有一个来自第15装甲师的中士相对比较沉默寡言,从秦川等人进来起就没说过一句话,后来秦川知道这个叫埃贝尔的小伙子是个炮兵,他不喜欢说话或许跟他的兵种有关……在炮火轰鸣时听不见说话声,炮火过后听力也会受损,听说都很费力,久而久之**兵的多少都些不喜欢讲话。
“你是做什么的?”秦川一边在自己的床位铺着毯子一边问胳腮胡子达维德。
“我是坦克驾驶员!”达维德回答。
维尔纳吹了声口哨:“很好,侦察兵、坦克驾驶员、车长、炮兵、狙击手……”
说着维尔纳拍了拍自己的胸膛说道:“还有冲锋枪手,我们差不多都凑齐了!”
“这当然不是巧合!”日记本回答:“他们要求军官熟悉各兵种的职能,这样才能更好的指挥!”
日记本说的没错,德国军队很注重基层军官的培养,他们认为军官只有对各兵种有初步的了解,在战场上才不至于犯一些低级错误,比如让侦察兵进攻某个据点,命令炮兵轰炸射程之外或是隐蔽得很好的目标等等。
同时只有更了解坦克的驾驶、指挥以及坦克的火力死角,才能更好的指挥步兵与坦克协同。
因此,军营里的培训科目除了班排战术、营连战术之外,就是把侦察兵、炮兵、坦克兵等相关训练都过一遍……不要求精通,但至少要了解。
在一个营房里安排了六个不同兵种的士兵,其目的就是平时能更好的交流学习。
“所以,你是个狙击手?”军刺望向秦川,眼里有些不以为然。
“是的!”秦川将带着狙击镜步枪从背上取了下来放在武器架上算是一种回答。
“那么……你一定打死过很多敌人?”军刺问。
维尔纳看着有心与秦川比一比的军刺不由笑了起来:“如果你知道他是谁的话,你就不会问这个问题了!”
“是吗?”军刺脸上带着些不服的笑意:“维尔纳中士,不要太天真了,你要知道……每个能到这里来的人都有不凡的战绩,比如那个一直不说话的炮兵,他曾经在战场上操纵着一门反坦克炮一次击毁过五辆坦克。还有日记本,他指挥的坦克已经创下了二十一辆击毁数的战绩!”
“哦,是吗?”维尔纳装出一副震惊的样子说道:“真令人吃惊,那么你呢?上士,你又有什么惊人的战绩?”
“他总能从战场上抓到俘虏并获得情报!”日记本代为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