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是在这些谋士身上,而刘备所属势力,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辛家。如若在刘备没有放弃掉争雄天下的野心之前,可以说,即便是有着辛评存在,辛毗最终的下场,也会是很凄惨。只是如今情况却是不同,争雄无望,即便是自己的后辈子侄,刘备都已经安排了他们前往青徐,对于辛家,就算是看在辛评的面子上,刘备也不会做的那么苛责。
“好了,今日便先这样吧,诸位回去也各自思量一下,此事且等明日再议。”刘备的话中,带着些莫名之意,好似若有所指一样,眼光一扫之下,不少人只觉得被看穿了一样,心头发颤,对于此,刘备没有过多的纠缠,挥挥手将众人打发了出去。
“碰……”范阳城中辛家别院内,刚刚回返回来的兄弟二人均是脸『色』黑沉的迈步走进书房,只是片刻,忽然一声沉闷的声响自其中传了出来,直将外面候着的下人吓得面『色』发白。
屋中,辛评双眼含怒的瞪着弟弟,此时的他,几乎已经有些要发狂了:“你我兄弟,汝若是对我有意见,大可直接寻我,或杀或是如何都随你,可是你如今行这般之事,不是将我辛家置于险地?我将家中之事交付与你,本想着你『性』子沉稳心思多,你就是这样做的吗?在你眼中,还有没有我这个兄长,还有没有我辛家偌大的几百人丁?”
辛评的吼叫声,隔着老远都能听得清楚,门外的下人更是吓得如丧考妣,辛毗看着自家兄长,神『色』间却是带上了些委屈,却是不肯低头,眼眶微红,固执的昂着头,看着辛评沉声回道:“兄长可知刘备的决定?兄长可知一旦战起,我辛家必然是全族尽没?兄长可知如今幽州,除去兄长之外,所有的世家豪族皆已经舍弃了刘备?”
辛毗的话,无异于一声炸雷,辛评只觉得心神巨颤,幽州的境况,竟然衰败如此了吗?
刘备手下谋士中,除了辛家乃一大族之外,也只有顾雍顾家算作是以豪族,只是顾家远在江东,对刘备真正支持的,只有辛家,至于其他世家豪族,与刘备之间,也不过是相互利用而已,合则两利的道理大家都还是知道的。一直以来,辛评都一直身处在前线,面对着袁绍大军压境,辛评应付起来就耗费了他全部的精力,此时若不是亲耳听到辛毗如此说,他根本就没有注意到这些,也许,这才是为何,刘备会对辛家高看一眼的缘由吧。
“怎么会是如此?情况怎么会是如此?这些天杀的世家,难道在他们心中,从来就不曾知道什么叫做礼义廉耻吗?”辛评有些发懵,嘴唇哆嗦的喃喃翕动着,满腔的悲愤无处得发,这一刻,他才觉察到,原来幽州,竟然已经是危险如此了!任谁都知道,整个大汉王朝中,大多的势力都是掌控在世家大族手中,刘备失去了世家的支持,其结果可想而知。
辛毗看着大哥的颓然的样子,心中一阵不忍,他很清楚,大哥为了刘备,付出了怎样的精力,如今面对着可能一朝之间倾颓的刘备势力,伤痛是必不可少的,而他现在最为担忧的,却是另外一件事情。古人的思想有着局限行,尽忠,便是其中一个体现,辛毗如今所担忧的,却是他大哥一时想不开,为刘备洒尽鲜血。
略微犹豫了一下,辛毗却是对着兄长吐『露』出了一个他谁也不曾告诉的消息:“年初之时,刘备身边简雍曾经外出月余,而在其回来之时,身边更是跟随着一个神秘之人,我多方探查,却是得知了一个意外消息,想必刘备不曾说与大哥知晓吧……”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正文 第三百零七章:两番心思,各逞心机
/书房中,因为辛毗的一番话,气氛几乎陷入到了凝滞之中,辛毗不作他语,辛评也不说话,垂着头,眉头皱的老高,脸上神『色』变幻,却是迅速的铁青了起来,良久,辛评将头抬起,目光中带着丝凶狠之『色』,瞪着弟弟辛毗:“此事除你之外,还有谁知晓?”
“没有人了,此事太过重大,我没敢将事情告诉别人。/”被大哥这个瞪着,辛毗不由缩了缩脑袋,事情已经说开,他便再也撑不住之前的姿态,面对着强势的兄长,只有挨批的份儿。
“呼,那就好。”辛评闻言,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对于刘备的手段,辛评心中还是担忧不已的,只是他也没有想到,此次刘备竟然做出了这样的准备,战争结果如何,已经可想而知了,到了此时,他便也不好再作评价,自己忙碌,对于家中的事情确实关注的少了,不然也不会到现在,弄得手忙脚『乱』,还里外落不到好,如今刘备已经做好了死战的准备,那么辛家呢?
不说辛家兄弟的忧虑,范阳对面,仅仅只是几里之遥的袁绍军大帐,此时也是嗡嗡一片的争吵之声,战,希望渺茫,不战,更是毫无希望,此时袁绍与帐下诸人,却是实实在在的体会到了身临绝地之处境,满心的苦涩无人可言,两年之间的战争,不要说是普通士卒,就连他们,都有些感到乏味,若不是面对着生存的威胁,停战的声音只怕是早已传遍了军中了,只是就算如此,如今帐中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反战的声音更是逐渐的高涨了起来。
“主公,范阳是小,冀州是大,连年征战,以一州之地支撑着近三十万的大军,冀州再是富庶,此时也已不堪重负了。”大帐之中,一个中年文士跪倒在袁绍面前,面『色』满是郑重的对着袁绍劝谏道,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掌管袁绍钱粮的崔琰,只是如今的袁绍,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保持着自身风度的主上了,撕下面具的他,早已变得狰狞异常,崔琰的劝谏,不但没有让袁绍心中感到欣慰,反而是一股怒火兀自升起,看向崔琰的眼光中,也渐渐带起了一丝寒意,凌厉如刀,刀刀刻骨剜心,刺激的崔琰头皮一阵发麻。
“啪……”袁绍忽然站立而起,将手中的杯子重重的摔到地上,深深吸了一口气,强自将心头的火气压制住,看着崔琰沉声说道:“季珪,战争打成这般,已经不是我们想要停止便能停下的,诸葛瑾势力太大,我军向南没有空间可动,唯一的出路便是向北,当初定下计策之时,你们不是都这样认同吗?我军艰难,难道刘备那里,就是铁打的不成?休战罢兵之事,再不要提,这一次我便不再追究了,若有下次,定严惩不怠。(/)”袁绍说完,哼了一声转身走了,只留下崔琰仍旧跪在那里,垂着头,脸上写满了苦涩之意。
其实也是,袁绍不是刘备、孙坚,不比曹『操』,更不如诸葛瑾,身为主上,他则只管向着崔琰要钱要粮即可,至于崔琰是不是能够弄来粮草,怎样弄来粮草,袁绍是一概不管,他唯一的要求便是,在他需要的时候,能够见到粮草即可,而这,却是苦了崔琰,可怜他堂堂名士,却为了这些钱粮之事,愁白了无数头发,而此时,被袁绍撇下的他,欲哭无泪。
袁绍军中,反对战争的自然不止崔琰一人,作为进攻的一方,袁绍军所要付出的气力是刘备军的几倍,连年的战争,就算是在精锐的士卒也经受不起,更何况袁绍手中的乌合之众?在两年的战争中,不断的有人倒在城下,也不断的有着新人补充进去,对此血与火的考验,竟然让袁绍得了一支三万人的精锐之卒,浑身的死气,在很远的地方便清晰可查,与他们相比,其他的那些士卒简直就是垃 圾,而这,也是袁绍一直以来隐藏着的最大的一支底牌。
“季珪,被骂了回来了吧?早就告诉你不要去了,你非不听,如今算是亲自见识到了吧?”崔琰自袁绍大帐出来,便进入到了另外一定军帐之中,刚一坐下,尚未来得及喝口水喘息一下,身边便有人开口说道,语言听着虽然刺耳,观其神『色』,却没有一丝奚落之意。
崔琰扫了那人一眼,眼珠子不由的翻了下,偌大的白眼回应给了出言之人:“友若,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吧?如今就连并州境内的士卒都被调派了过来,这几十万的大军,一日下来要消耗多少钱粮?你到是说说,我能去哪里给弄来这些?战争若是在不停歇,只怕是用不了两个月的时间,我们这几十万的大军就不战自溃了。”说到这儿,崔琰却是不由的叹了一口气,神情之中满是萧索,这一瞬间,似乎颓然了不少,对于袁绍,崔琰如今虽然说已经不报多少希望了,只是在其位谋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