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或是介绍,或是自荐,或者招揽,还真是招募到不少人杰,不过多为寒士。武有关羽、颜良、文丑、庞德、黄忠、徐荣、高顺、蒋钦、周泰、徐盛、韩当一十一人,文有戏志才、贾诩、陈宫三人。最令诸葛瑾欣喜的是找到了张仲景、枣祗、郑浑、马钧与华佗5人,此5人皆乃偏才,比文臣武将更难寻访!
说起几人,关羽每日练武,家中生活困难,听闻此事便收拾行装来碰运气,颜良、文丑两人几乎走投无路,正准备要去落草之时,被诸葛玄派去的人找到,带了回来,其余除了徐盛之外,均是被诸葛玄专门找到,大胆任用了起来,给予了寒门士族一个能够改变命运的机会。
张仲景此时正任长沙太守,诸葛玄派人捎去一封书信,按照诸葛瑾教其的方法,诉说种种,很容易的将其打动,携家带口到了琅琊。华佗就有些困难了,还是靠了诸葛瑾亲自出面,将现代医院的一些前卫做法及好处一一与其诉说,终究是给忽悠住了。
郑浑与马钧二人很快搞定,主要是在汉朝时,匠人的地位太低了,诸葛家只是给其尊重,便让两人发誓效忠了!由此也让人见识到,古人对于匠人的偏见何其厉害。
说起黄忠,大家都会觉得可惜,三国英雄辈出之时,其壮年已过,前半生更是为了给自己孩子治病,一直呆在荆州,后来遇到刘备,才算是显露出一个英杰之姿,那时,其以年过半百。当诸葛家的人找到他时,这位汉末英雄正因经年为其子治病而穷困潦倒,当听说诸葛家愿为其子治病时,没有多考虑,就答应了为诸葛家效力。其子黄叙,今年仅8岁,只是常年受疾病困扰,站起来还没有诸葛瑾高,其妹黄舞蝶,正好与诸葛瑾同岁。
因为收拢的人才不多,散落各州各地,因此没有引起别的世家的窥视,在这方面,诸葛瑾不断的强调,是以诸葛家在处事上一直很低调。甄家目前在各地的商行已经开始小批量囤积粮草,量不多,分散在全国各地,避免了粮价的波动。
泰山郡在诸葛珪的治理下,呈现出欣欣向荣之态,百姓安居乐业,富有余钱,郡内因为鼓励工商,每年上交国库的税收接近一州税收总额的半数,诸葛玄也由于此,以极低的价格买下了琅琊郡守的位置。诸葛珪为人刚正,得罪小人,最后还是诸葛瑾遣诸葛德亲自去了一趟洛阳,买通“十常侍”,最终得以保全,性格才开始转变,也算是件好事!
诸葛瑾每日里很忙,除了跟随华佗学习“五禽戏”,还要跟随田丰、沮授学习行军谋略、民政民生,还要忙着统筹培养人才,分别给张仲景、枣祗、郑浑、马钧与华佗5人筹建班底,还好有两位老师帮忙。就这样,在将近一年的时间中,将诸葛家各方面实力进行了一次统一整合,也是在这一年,诸葛家为乱世的到来正式做好了准备!
临近年末,诸葛瑾早早便向父亲、母亲告假,直奔常山而去。
樊成见到只有诸葛瑾一人到来,恍然而悟,不由的调笑道:“你可真是着急,云儿人在常山,又不会跑掉!”
诸葛瑾与岳父寒暄了许久,又带着小樊娟玩了一圈,便央着岳父樊成带其直奔赵云家中!
“见过樊伯父!”赵家村,赵风与赵云两人听到樊成前来,忙一起出迎。
诸葛瑾与赵风虽然没有见过面,却很相熟。华佗到泰山没多久,便被诸葛瑾安排着来到常山,专程给樊成还有赵风两人看病,樊成问题不大,而且发现的早,只要好好调养一番即可,赵风却由于早年曾经与人争斗时留下暗伤,一直调理了半年才养好身体,两人之间也算是来往了几次。
樊成见到两人,呵呵直笑:“来来来,风儿、云儿,这就是诸葛瑾,你们不是想见已久吗,我这次却是给你们带过来了!”
赵风听了,忙又拜道:“见过诸葛公子,多谢公子救命之恩。”
赵云虽只有十岁,长的却是气宇轩昂,也是上前拜道:“多谢公子救我大哥。”
诸葛瑾上前拦住,客气着说道:“无妨,我闻风哥、云哥之名久矣,虽不曾见,却是神交已久!”说完不由得笑了,自从见到赵云之后,诸葛瑾便乐的没有停过。
一行人进屋说话,由于樊翁从中调节,再加上有诸葛瑾刻意迎合,众人谈话很是融洽,期间,诸葛瑾隐晦地提出让其一家与樊成一家共同搬迁至泰山生活,赵风很是意动,却是由于赵云此时学艺未成,显得有些犹豫。
诸葛瑾接着便将如今大汉现状同他们讲述,两人听完很受震动,赵云定要哥哥携妹妹随樊翁搬迁,赵风无奈同意,其实也是为其妹妹着想,若真是会有动乱,单凭赵风一人如何照应得过来,此事便约定了下来。
正文 第十四章:终学戟,半仙左慈
/诸葛瑾心中高兴,只是没有时间在此多呆,众人相聚了几日,便匆匆告辞回去了!
年后,赵云继续上山随师学艺,只待将来艺成下山,便往泰山寻其兄长,樊成与赵风两家人则先行搬迁。/
公元179年,诸葛瑾5岁生日一过,便开始准备着另一场拜师礼,程昱虽说与诸葛瑾定下约定,这些年中却是早将诸葛瑾当做弟子一般,两人之间单是书信联系就未曾断过。
这日一早,程昱便被诸葛珪请至泰山。随着这两年时局的不断变化,以及诸葛家地位的提高,诸葛珪与诸葛玄两人也认识到人才的重要,对于自家这小子在拜师学习这一方面也不在抵触。
兵器上诸葛瑾一心想要学戟,是以这些年来,除了正在随着华佗学习的五禽戏,便没有学其他,五禽戏以炼体为主,正是适合诸葛瑾此时学习。一场拜师仪式操办的热闹、盛大,程昱对此很是感到满意,而且居住在泰山郡中,有着贾诩、田丰、沮授三个与程昱智力不相上下之人陪伴,四人一起,时常进行些切磋,最后竟是惺惺相惜!
诸葛瑾拜师之后,每日教授其文韬谋略之人便多了程昱,田丰主为政,沮授为兵,程昱多是狠辣,三人一起互为补充,填鸭式的将很多东西倾到给诸葛瑾,幸得其过目不忘,成长阅历中的很多理论,蹭蹭的开始飞涨。
这天,诸葛瑾正在家中练习五禽戏,有仆人进来报,门外有一道士求见。诸葛瑾心中疑惑:家中从来没有与道士有关联,怎么会有人无缘无故上门求见?
诸葛瑾吩咐带其在客厅等候,后嘱咐人叫上贾诩、程昱、田丰、沮授四人前来,这才只身来到客厅。
刚及进入客厅,便见一道士,身着青衣道袍,手持浮尘,足踏云靴,头不及冠,只一发簪而挽,其站立,似容人入景,飘渺难寻。诸葛瑾见此有些吃惊,平复下心中惊讶上前问道:“小子诸葛瑾见过道长,不知道长今来所谓何事?”
那道士转身面对着诸葛瑾,定定得看其许久,开口道:“贫道号左慈,汝与吾有师徒之缘,不知可愿拜入我之门下,随吾上山学艺?”
“半仙左慈?”诸葛瑾心中更是惊讶,面上强自装作镇定,开口询问道:“不知道长何以知我一孩童?敢问道长有何可以教我?”
左慈没有不渝,反而脸带微笑:“汝降生于熹平三年(公元174年),那年天降异象,吾测算出当有人皇降世,遂出山寻访,至今已有五载,幸今而得见,吾有长生仙术可以教汝,可愿学否?”
诸葛瑾摇头:“人生短短数十载,若得长生是不错,只是,眼见亲人一个个老去,沧海桑田,余一人于世,又有何意焉?不学!”
“吾上知天文地理,下知医卜星相,能预吉避凶,汝可愿学?”
“若逢太平盛世,学之尚可,如今?学之无用,不学!”
“吾有行军布阵之术,学之即可成一代名将,汝可愿学?”
“不学!”诸葛瑾听得有些烦了,直接否定道。
“呵呵……”被诸葛瑾拒绝,左慈反而笑的更加开心:“吾武艺超凡,刀枪剑戟无所不精,汝可愿学?”
“不。。。。。。额,仙人可以教我戟法?”习惯性的将话要说出,诸葛瑾生生的止住了,有些不大好意思,仍旧开口问道。
左慈昂头:“当然!”
看着左慈一副你快点跪下拜师吧,不拜会后悔的表情,诸葛瑾心中大是不爽,一时间脱口拒绝“……不学!”随即心中便开始后悔了!
“额……”左慈也是呆住了,来此之前,他可是注意了好久,就是听闻诸葛瑾喜好练戟,却无名师指点,这才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