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抚台大人英明。”
李定国附和道:“但要想消耗他们的精锐,要么主动卖出破绽要么就得以雷霆之势直取其中军。”
……
……
第五百零六章 如何北伐
文安之轻轻哦了一声。
对于旧西军以及顺军的作战方式他也有所耳闻。
这些半路出家的草莽并没有正规军的那种顾忌。
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
甚至不惜主动卖出破绽引诱敌军上钩。
在他们眼中没有任何包袱顾忌,一切以打赢为目的。
这在战场之上当然没有错,文安之还是很想听李定国讲授一番经验的。
“你且说下去。”
“是,抚台。”
李定国顿了一顿,努力使自己的心情平复下来。
“如今鞑虏势弱,我们没有理由去卖破绽。所以主动出击便是唯一选择。但这一击必须干脆漂亮,打断鞑子的筋骨挫败他们的信心。即使不能一击克敌也要把他们打废。”
李定国说的斩钉截铁霸气十足,引得在场众将纷纷点头。
“具体如何排兵布阵呢?”
文安之追问道。
“抚台可以先用热气球队焚烧鞑子的粮仓断其粮。然后派遣主力围城打援困死鞑子。”
李定国早有准备,脱口而出。
“这是个好办法。”
文安之微微颔首。
围城打援自古便是一出妙计。
只要绝对实力能够稳稳压过对方围城打援便没有任何问题。
这其中的实力指的不仅仅是兵力,还有粮草。
如果守城方粮草充足他们就不会慌张,大不了耗着就是。
你不让我出去,我也不让你进来。
但若是守城方粮草不足麻烦就来了。
他们的心情会变得越来越急躁,越来越焦虑。断粮之后愤怒的情绪会瞬间爆发。
他们会本能的搜寻任何能吃的东西,先是老鼠待老鼠都吃光了便是吃人。
虽然吃人是一件让人羞于启齿的事情,但在生死存亡面前绝大部分人会选择死道友,不死贫道。
一开始先吃妇孺,因为妇孺最弱小。之后便开始吃老人。
待老人吃光了就开始吃壮丁……
只要一想到这个过程便叫人毛骨悚然。
鞑子围困大凌河时,城中士兵便是这么做的。最后投降时城内除了士兵几乎没有什么活物。
虽然这个办法十分激进,可能会导致许多无辜百姓被鞑子吃掉。但文安之十分清楚这就是最好的办法。
“可要越过茫茫崇山峻岭并不容易。”
文安之可不指望依靠热气球把士兵全部送到汉中城前。
这玩意只可偶尔用用搞搞奇袭,用的多了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末将有一计。”
李定国双手抱拳道。
“说说看。”
“鞑子肯定会在各处险要山口设下重兵,所以我们可以派人假扮成暗通他们的商贾。”
听到这句话文安之不由得眼前一亮。
“你的意思是,派人主动和东虏接洽卖粮的事情?”
文安之催问道。
“抚台英明。鞑子与成都方向粮商的线断了,肯定会寻求其他可能性。如果我们在这个时候埋进去一枚暗桩,效果肯定会很好。”
李定国顿了一顿继而接道:“或许一开始他们只是感兴趣。但若是等到热气球队一把火把鞑子粮仓烧干净后,他们便要着急了。”
这次所有人都对李定国刮目相看了。
原来这不仅仅是一出妙计还是一出连环计。
计谋本身和之前火烧粮仓相勾连呼应,让鞑子一步步的迈入深渊。
或许鞑子深陷泥沼的时候还不知道是他们自己把自己坑死了。
“这个办法很好,不过要挑选一个合适的人选。”
李定国沉吟道:“末将心中倒是有几个人选,不知可否入抚台大人的眼。”
“且说来听听。”
文安之不疾不徐的说道。
“这个商人的名字叫齐城,经常在川滇之间做粮食生意,手中资源很丰富。”
李定国的语调很平淡。但文安之认为这其中肯定不寻常。
作为张献忠的义子,李定国在相当长的一部分时间里是作为统治者待在四川的。
虽然在内政方面李定国不如孙可望出色,但并不意味他毫无建树。
尤其是涉及到军粮转运这种事,他肯定多多少少和粮商打过交道。
文安之猜测这个齐城就是当初跟李定国合作的粮商。
不过文安之并没有刨根问底的意思。
李定国已经归降,有些事情还是不宜逼得太紧。不然容易引起李定国的不适,效果适得其反。
“这个人可靠吗?”
“绝对可靠,末将愿以项上人头作保。”
李定国信誓旦旦的说道。
文安之推了推手:“军令状就不必立了。本抚相信你,这件事便交给你去办了。”
李定国闻言大喜。自打归降以来他一直在想怎么获得文安之的信任,如今终于让他找到了机会。
“末将遵命!”
“还有一事本抚要提前说在前面。”
文安之扫视了一番众人,定定道:“此次北伐不许杀良冒功,若有发现立斩不赦!”
文安之也知道旧军队的喜气。
杀良冒功的事情在他们看来再正常不过。
可这是文安之绝对不能接受的。
在他看来人与畜生的区别便在于人有底线而畜生没有。
而如果身为官军的他们滥杀无辜,为了区区首级而杀良冒功,那与牲畜又有什么区别。
此前的事情文安之不想再追究了。
但他现在必须定下一个调子,从今往后再敢杀良冒功者必须严惩。
不然他的威望何在,大明官军的形象何在,军纪又何在?
“末将遵命!”
众人皆是抱拳领命。
别管他们心中的真实想法是怎样的,但在这种场合他们必须毫不犹豫的领命。不然便是对文安之威信的挑战。
总得来说文安之还是一个能够让他们信服的文官。他与其他文官有很大不同,基本的行军打仗的东西都懂。不会出现外行指挥内行的情况。
文安之的许多决策也都很有见地,让人由衷的对其佩服。
另外文安之还对所有将领、士兵一视同仁,不会因为他们的身份背景有所区别对待。
这种情况下只要不触及自己的切身利益,诸将都不会去违拗文安之的意志。
他们坚信只要跟着文安之好好干,一定可以干出一番功业来。
……
……
第五百零七章 一桩买卖
结束军议之后,李定国立即派心腹去联系齐城。
在他看来这是证明自己的一次绝佳机会。
文安之如此信任他,他绝不能让文安之失望。
齐城在四川粮商界的地位虽然不说是属一属二,但也是有一定号召力的。李定国相信东虏一定会禁不住诱惑掉入陷阱之中。
……
……
叙州府,齐宅。
齐城正在书房临帖。
他最喜欢的书法家是王羲之,对于飞白体的喜爱更是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
正是因为齐城对飞白体十分推崇,所以他整日临帖,经年累月的练下来竟然也有了几分神韵。
当然齐城的字和王羲之的字还是有很大差距的,他也有自知之明。自己临的书帖只挂在书房里自己欣赏,从不拿出去炫耀。
大明祖制商人不得从政,所以齐城也就绝了这个心思。这也是他寄情书画的原因。
他虽然很有钱很会赚钱,但不可能所有时间都用来赚钱,必须有所放松。
其实像齐城这样的商人并不少。
若只论学识他们并不算差,甚至其中有些人还能称得上是个中大家。
但是宥于身份只能聊以自娱。
“父亲,成都李将军派人来送信了。您看……”
正当齐城聚精会神临摹书帖时,他的长子齐烨朗声打断了他。
齐城不由得蹙眉。
他最烦临帖作画的时候被人打断。这一点他的儿子肯定是知道的。但齐烨今日却一反常态,实在令人费解。
“是哪个李将军?”
“回禀父亲大人,是李定国李将军。”
齐城听到李定国三个字手中的笔啪嗒一声落在了书案上。
这个名字他当然不陌生,或者说他对张定国这个名字更熟悉。
早在张献忠刚刚入川控制成都时,齐城就看准了时机主动凑到了他的身旁。
后来张献忠也确实重用了齐城,把采买军粮的事情都交给了齐城去做。
齐城也不负张献忠的殷殷期盼把差事办的很漂亮。
采买军粮后他还要负责把粮食运到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