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振南明-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可怜那老汉被尿喷的左躲右闪狼狈不已。
  不远处的几名满洲正蓝旗旗兵也凑了过来,解开裤带便尿,顷刻的工夫老汉已是浑身淋湿。
  一旁的陈顺才见状,不知怎的一股悲凉感升起。他咬了咬牙凑近笑道:“几位兄弟,这种人打一顿就是了,没必要跟他计较。”
  那几名满洲正蓝旗旗兵见状纷纷侧首过来,见说话的是个汉军旗人,不由得放声大笑。
  “哈哈,什么时候在老子面前汉狗有资格说话了?”
  陈顺才一怔,随即怒道:“我不是汉狗,我是旗人!我已经被主子抬旗了。”
  那为首的一名满洲正蓝旗旗兵却不屑道:“汉狗就是汉狗,即便抬了旗也是汉狗。在老子眼中,你们这些辽东的汉狗和南人也没有什么分别,只不过是早几日给满洲旗人当包衣奴才罢了。怎么,你真以为自己是旗人了?告诉你汉狗,在老子眼里你永远都是包衣奴才!”


第五十章 山东塘报
  汉狗就是汉狗,即便抬了旗也是汉狗。在老子眼中,你们这些辽东的汉狗和南人也没有什么分别,只不过是早几日给满洲旗人当包衣奴才罢了。怎么,你真以为自己是旗人了?告诉你汉狗,在老子眼里你永远都是包衣奴才!
  这几句话反复在陈顺才脑中回响,每一字听来都如同针刺刀剜一般。
  他双拳紧攥,额上青筋暴露,喉结上下耸动,胸脯更是像个羊皮筏子似的胀了起来。
  我不是汉狗,我不是汉狗!
  陈顺才能够感受到从胸腹深处发出的愤怒。可这愤怒到了嗓子眼却淡了不少,最终歇斯底里的咆哮化成了低沉的呜咽声。
  陈顺才默默的转过身去,不再理会那被羞辱的汉人老者。
  尽管不愿承认,他还是能在这老汉身上看到自己当初的影子。在辽东这些年,最艰难时他甚至活的还不如这老汉。
  原本这些记忆已经随着时间流逝逐渐淡去,但在这一刻却被全部唤醒如潮水般涌来。
  何必自找不痛快呢?说到底,这事情与他无干啊。
  陈顺才在心中默默安慰着自己,嘴角渐进泛出了笑容。
  我是旗人,不管那满洲兵愿不愿意承认,都改变不了这个事实。
  这次山东之行,我一定要抢一个好生养的女人回去,跟她生上几个孩子。多年以后我一定是子嗣绵延,人丁兴旺。到了那时谁还会记得我曾经给满洲人当过包衣奴才?大伙儿只会记得我是个给大清立过赫赫战功的旗兵。
  时间会冲淡一切的,最终大家会接纳我是旗人的事实,一定会的!
  ……
  ……
  南京乾清宫。
  朱慈烺正伏在御案前聚精会神的作画。
  只是他画的却不是什么山水花鸟,而是燧发枪的结构图。
  他前世虽然是历史教授,却也是个军事发烧友,经常逛逛论坛,和枪迷们探讨在十七世纪的大明列装燧发枪的可行性。
  他清晰的记得一个枪迷在论坛上贴出了燧发枪的详细结构图。虽然如今这个结构图在他脑海中并不十分完整,但凭着记忆大致勾勒个轮廓出来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朱慈烺承认大明的火器很多,在同时期也较为先进。但按照历史的进程发展,火绳枪最终会被燧发枪取代,前膛炮也会被后膛炮取代。
  既然已经知道了历史的选择,朱慈烺为什么不提前做好准备呢?
  当然,朱慈烺无法在具体制造工艺上给工匠们太多指导,他只能画出简易的结构图,再把重要的使用原理做个简单的介绍。
  索性大明的匠人悟性极高,在被唤起积极性的情况下还是有可能根据结构图做出燧发枪的。
  对此朱慈烺的心态倒是很好。这些工匠若能研制出燧发枪自然最好,他便可以逐步替换军中配备的火绳枪。即便这些工匠不能研制出燧发枪,对朱慈烺来说也没有太大的损失,反正他还有优质的火绳枪保底。
  火绳枪虽然不好列装,实施大规模高密度杀伤,但只要质量上去了不轻易炸膛也是不容小觑的。
  朱慈烺还是坚定的认为火器装备只是辅助,战场上真正拼的还是执行力和勇气。
  没有执行力的军队是一盘散沙,没有勇气的军队终归是乌合之众。
  在朱慈烺的计划中神策军将来肯定要扩军,如何把神策军培养成一只悍不畏死,坚决执行命令的天子亲军便是朱慈烺现在的当务之急。
  朱慈烺画好燧发枪的结构图后唤来心腹宦官将其封好,火速送到工部衙门交给尚书高弘图,命其派人立即开始研制。
  这件事朱慈烺并不打算通过内阁,而是直接下中旨。
  燧发枪可是大杀器,越少的人知道越好。
  若是经过内阁,六科也是要抄誊备案的,朝中官员岂不是人尽皆知了?
  “皇爷,兵部尚书路振飞求见。”
  便在朱慈烺出神之时,突然有宦官奏报道。
  “宣。”
  朱慈烺不咸不淡的吐出一个字来。
  须臾的工夫,路振飞便阔步走入殿中,来到暖阁后冲着天子跪倒恭敬行了大礼。
  “臣兵部尚书路振飞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万岁。”
  礼毕,朱慈烺抬了抬手笑道:“爱卿平身。”
  “来人呐,给本兵赐座。”
  朱慈烺一声吩咐,立刻便有个小太监取来一只锦墩放在路振飞身后。
  “臣谢陛下恩典。”
  路振飞谢恩之后小心翼翼的坐下,却只是小半边屁股沾着墩子,脊背挺得笔直。
  “本兵入宫陛见,可是有要事?”
  朱慈烺对路振飞还是很有好感的,此人办事十分干练,又是个难得的鹰派,在当前形势下执掌兵部再合适不过了。
  “陛下,山东塘报!”
  路振飞短短几个字便说明了来意,倒是极为符合他干练的性格。
  “哦?山东来塘报了?本兵快快奏与朕听。”
  一般来说,各地上的塘报都会由兵部集中送到内阁,内阁分类后再交给天子御览。
  这次路振飞竟然亲自入宫请求面圣,足以见得事关重大。
  “臣遵旨。”
  路振飞恭敬应道:“今日一早兵部接山东塘报,德州方向有东虏军队迫近,据初步估计,甲兵有五千人,辅兵有两万人。总兵秦拱明特拟塘报发予朝廷。”
  “秦总兵在塘报中可还说了什么?”
  朱慈烺不疾不徐的问道。
  “禀陛下,除此之外秦总兵再无多言。”
  路振飞如实禀奏道。
  “嗯,朕知道了。”
  朱慈烺闭上眼睛开始分析起山东形势。
  五千人。
  按照秦拱明塘报上所写,清廷这次派来收取山东的兵力应该就是这个数了。
  至于那两万名辅兵,朱慈烺自然不会算在内。所谓辅兵不过是好听一些的说法,其实多半是用来填壕的炮灰。这种人自然是没有什么战斗力的。
  朱慈烺知道原本历史上清廷派觉罗巴哈纳、石廷柱收取山东差不多就是几千人。看来多尔衮还是被西线的李自成牵扯的很严重啊。
  至于清军统兵将领是谁朱慈烺并不在意。
  此刻的山东已经不是原本历史上无一兵一卒的山东了。
  别管是谁,要想靠五千人打下驻兵数万人的山东绝对是痴心妄想!
  ……
  ……


第五十一章 阳谋
  只要多尔衮的战略重心一日不向东南倾斜,朱慈烺便不必太过担心。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大局势和原本历史很相似,只不过南明已经在山东站稳了脚跟。
  “粮秣军饷之事朕便全权交给本兵去办了,山东这仗不但要打,还要把东虏打痛!”
  朱慈烺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时间,为此他必须向清廷挥舞一番拳头,告诉多尔衮大明也不是好欺侮的。
  历史上南明最大的问题就是太软了。政治软弱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对手的轻视。满清可以毫无顾忌的把全部兵力投入西线,拿下关中解除后顾之忧后再腾出手来灭掉南明。
  朱慈烺要做的就是在多尔衮心中钉下一根钉子。
  “陛下放心,臣一定竭尽所能,力保山东粮秣军饷供应。”
  陆振飞稍顿了顿道:“还有一事臣不知当不当讲。”
  “但说无妨。”
  “启禀陛下,徐州发来塘报,说萧县一代发现大股敌骑,有千骑之多。徐州方面判断这些人是马贼。”
  路振飞面上满是忧色。
  如今山东方面大战一触即发。这个时候后院起火绝不是什么好事。
  朱慈烺却是并不怎么惊讶,轻叩了叩手指道:“如今留守徐州的是高卿的外甥李本深吧?”
  路振飞愣了一愣,旋即道:“陛下英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