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范文程见多尔衮这副样子,连忙安慰道:“摄政王莫急,胜败乃兵家常事。平西王和郑芝龙只是吃了场败仗,将来打回来便是。”
多尔衮也知道范文程说这番话多半是在安慰他,他颓然一笑道:“若真能如此,本王也心安了。”
范文程犹豫了片刻,还是咬牙道:“禀摄政王,有一事奴才不知当讲不当讲。”
多尔衮神情冷峻的盯着范文程道:“范先生要说的可是和肃亲王豪格谋反一事有关?”
范文程只得点头道:“摄政王英明。此事不宜牵连太多人。如今北京城中人心惶惶,都担心此事牵连到自己。长此以往,还有谁敢发声啊。”
这番话范文程可谓是说的推心置腹,多尔衮却是摇了摇头。
“范先生以为本王想这么做?可若是此事不从严处理,将来本王有何威望服众?”
多尔衮顿了一顿,继而接道:“借着这个机会将豪格的余党一网打尽,以后本王便没有后顾之忧了。”
范文程自知多尔衮听不进劝告,便也不再勉强。
“本王叫范先生来是想听听你的意见,如今我大清该何去何从。”
“王爷何出此言?”
范文程有些疑惑的问道:“我大清得上天眷顾,必能一统天下,怎来何去何从的说法。”
“有郑芝龙在本王还有些信心,毕竟可以经由海路运输粮食北上。可若是郑芝龙倒了,谁来给本王运送粮食?北边这几十万大军没有粮食吃还不都得饿死?”
多尔衮十分无奈的说道:“若是退回关外去,会不会情况好一些?”
听到这里范文程彻底被惊到了。
摄政王竟然会有这种可怕的想法。
“王爷,此举万万不可啊。”
奋三世之余烈,满清八旗才好不容易入关,控制了陕西、山西、河南、北直隶等地。现在摄政王竟然想要舍弃得来的这一切,主动退回到关外去。这究竟是怎么想的?
“本王也只是随口一问。”
多尔衮双手向下压了压,示意范文程莫要焦急。
“范先生觉得,若是不撤回关外去,军粮一事该如何解决?”
范文程也知道粮食问题是一大难题。不过他最近从清廷派往山东的细作那里了解到,明人似乎在山东种植了一种作物,产量极高。若能引种至北方,或许可以起到奇效。
“禀王爷,奴才听说明人在山东种植了一种叫土豆的作物,产量是寻常麦子水稻的数倍,且极为耐寒耐旱,若能引种至北方便能解决几十万大军吃饭的问题。”
多尔衮有些怀疑的问道:“土豆这玩意本王也听说了,可是真的有那么玄乎?何况本王听汉人常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土豆会不会也是如此?”
范文程叹了一声道:“这个奴才也不敢保证。不过若是不试试怎么知道行不行呢?”
……
……
第四百八十二章 叛军溃败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却说袁继咸在江西战场取得大捷后立刻挥师南下攻打广东。
桂王叛军退守广东后在南雄、惠州诸府布下重兵严防死守。
可是朝廷军的推进速度十分惊人,相继攻克保昌、龙川、兴宁等地。
经过这几仗桂王叛军已经是惊弓之鸟,只要一有风吹草动立即撒腿就跑。
朝廷军则稳步推进,已经将阵线推到了广州府外围。
丁魁楚心中无比清楚,如果广州失守他将再无落脚之地。所以他下了死命令,一定要守住广州的屏障清远、增城。
双方对这两地的争夺十分惨烈,付出了成百上千士兵的性命。
相较而言袁继咸的心态更为平和。陛下并没有下旨命他限期攻克广州,故而他可以从容不迫的调兵遣将,不至于因急误事。
说句不好听的话,如今袁继咸是在关门打狗。
丁魁楚和桂王除了出海一条路,再无别的选择。
广州告破只是时间问题,袁继咸现在需要考虑的是如何生擒桂王,将其解拿进京,献俘阙下。
至于福建的郑芝龙日子也不好过。
败走赣州后黄德功步步紧追。
双方先是在汀州府打了一仗,郑芝龙惨败。随即战火烧到了延平府。
双方在永安激战,互有胜负。
郑芝龙通过这一战勉强稳住了局势。
可好景不长。郑芝龙还没来得及喘上一口气,就得知朝廷派神策军进攻仙霞关。
仙霞关位于仙霞岭之上,为浙江、江西、福建三省交界之处。有“两浙之锁钥,入闽之咽喉”的说法。
成化年间,仙霞关设巡检司戍守。
到了郑芝龙主政福建期间,对仙霞关又增兵驻守。
如今的仙霞关有上万守军。
可是郑芝龙却是放心不下。
西边黄德功已经穷追猛打到了延平府。
若是仙霞关再失守,任由朝廷军南下建宁府,他便再也无险可守。
福州、泉州虽然才是郑芝龙统治的核心地带,可这一代基本没有什么险要的关隘。郑芝龙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够守住仙霞关。这样还能多撑一段时间。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很快传来消息,郑三虎惨败而归。
号称无敌于天下的郑家水师在宁波水寨收获了一场惨败。
郑三虎带着残兵败将侥幸逃回,来到泉州南安向郑芝龙哭诉。
郑芝龙却是一口气吸不上来直接昏死了过去。
过了良久郑芝龙才渐渐苏醒过来。
他一想到郑氏水师折损大半便就觉得痛心疾首。
那个不肖子,都是因为那个不肖子!
被自己的儿子亲手打败,这是何等的讽刺啊!
原先郑芝龙还在想即便仙霞关失守,他还可以浮海出逃。
只要手里有一支无敌水师,到哪儿都能东山再起。
可现在这支无敌水师却是元气大伤,别说去小琉球和红夷干仗抢地盘了,便是控制澎湖都尚且不够。
没有地盘没有落脚之地便是水师规模再大又有何用?
难道他真的要重操旧业做那海寇吗?
郑芝龙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那份心气。要知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
但现在却是必须要考虑退路了。
朝廷步步紧逼,桂王是个扶不起的阿斗。
郑芝龙必须早作打算。
他思前想后想出了三种方案。
其一是率部攻打小琉球,把其作为落脚之地。其二是北上投清。
其三是远渡日本。
第一种方案尚且可以拥有自治之地。后两种却无疑是寄人篱下了。
郑芝龙十分清楚这个决定会关乎到郑氏族人的兴亡,故而慎之又慎,迟迟无法决断。他其实也是在等,等清廷派人来和他交涉。
可是他迟迟等不到。
清廷似乎将其遗忘了一般,再没有派人与之沟通。
郑芝龙心中那个恨啊。
他恨跟错了人。
多尔衮这个没有担当的狗杂种,完全是在利用他。
现在觉得他没有了利用价值,便一脚踢开,就像一切完全没有发生过一样。
可是这真的能够当做没有发生过吗?
当然不能。
郑芝龙深吸了一口气闭上了眼睛。
看来北上投清的这条路算是封死了。
剩下只有两条路,一条是北上去日本,一条是攻打小琉球。
一时间他难以取舍,痛苦的揉着头。
虽说他和日本诸多大名关系不错,可那只是生意层面上的。
若是郑芝龙带着这么一支庞大的武装水师前去日本,难免会引起当地大名的猜忌。强龙不压地头蛇,郑芝龙若去日本怕是会过的很不如意。
至于攻打小琉球嘛现在看来倒是最好的选择了。
红毛鬼虽然海战犀利,但陆战却并不怎么强。
郑芝龙坚信自己只要登陆,迟早能够拿下小琉球的控制权。
在做如此重大的决策前郑芝龙往往会和族人商议,可现在他却是连一个说知心话的人都没有。
若是四弟还在身边就好了。
一想起郑鸿逵,郑芝龙的心中便是一阵刺痛。
为什么,为什么他珍视、看重的亲人都会相继背叛他。
先是他的儿子,再是他的弟弟。
这究竟是为什么?他犯了什么错?老天爷要这么惩罚他。
郑芝龙一阵剧烈的咳嗽,端是要把肺都咳炸了。
他好不容易止住咳嗽,提笔蘸墨开始写亲笔信。
如今局势还没有坏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早作打算还有翻盘的机会。
……
……
桂王朱由榔与两广总督丁魁楚间爆发了激烈的冲突。
随着战场形势越来越差,二人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