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子要买报?我们这是第一次发行,原本是三文钱一份,算便宜些,公子给两文钱好了。”
秦礼贯心中暗道这价格倒也不算贵,便先买一份瞧瞧好了。
他从钱袋里摸出两块铜板,拍到卖报的小厮手中。
“我买一份。”
那小厮立刻欢喜的抽出一份报纸递给了秦礼贯。
秦礼贯接过报纸摸了摸,报纸的页数并不多,一共也就是十来页,用的纸张也是最普通的。
他不禁蹙起眉来。
“公子且放心,我们的价格都是童叟无欺的。同样的一份报纸你在南京城里绝对买不到比我家便宜的。”
那小厮信誓旦旦的拍着胸脯保证:“若是你找到一家比我便宜的,我包退!”
“罢了,我也就是随便瞧瞧。”
秦礼贯面上一红,连忙转身朝巷子里走去。
“秦相公,你买回来了?”
卖包子的吴有福见秦礼贯手中多了一份报纸,美滋滋的凑了过来。
“咋样,里面讲的个啥?”
“唔,我还没有看。”
秦礼贯清了清嗓子道:“要不要把大伙儿都叫来听听?”
“那好,我去喊人!”
吴有福一头窜进了院子里,扯着嗓子喊道:“大伙儿想不想听听那皇明早报里讲的个啥啊。秦相公亲自给我们讲哩。”
不一会的工夫,十几个里邻就都跟着凑了过来。
对此秦礼贯倒是觉得没有什么不可。
他父母早亡,是靠吃百家饭长大的。
要是没有这些热心肠的街坊邻居,他别说是考中秀才了,怕是早就饿死了。
街坊邻里大多是靠些手艺活谋生的,基本不识字。
他们将秦礼贯围在正中,殷切的期盼着秦礼贯读报给他们听。
秦礼贯也不扭捏,展开报纸便读到:“徐州总兵高杰率军收取开封,城中百姓无不欢欣鼓舞迎接王师。”
开封大捷的消息传回南京还没多久。不少百姓还不知情,他们听秦礼贯念完直是目瞪口呆。
过了好一会,才有人问道:“这是真的假的,朝廷大军真的光复开封了?”
秦礼贯点了点头道:“这件事我是听说了的,高总戎确实已经收复了开封。”
“好,好啊!想不到鞑子也有吃瘪的时候啊。”
“嘿嘿,都说鞑子不可战胜,现在看来也就是那么回事嘛,都是吹出来的!”
“开封一拿下,鞑子怕是坐立不安了吧?”
“哼,要我说,就一股脑的打到京畿去,把鞑子赶出关去!”
听街坊邻居你一嘴我一嘴的说着,秦礼贯只觉得没来由的欣喜。
“大伙儿还想不想听其他的好消息?”
“秦相公,哎呦,还有别的好消息呢?”
“杜婶子,瞧您说的,当然有了!”
“那你快给大伙儿说道说道。”
“哎!”
秦礼贯应了一声,继续念道:“神策军大胜刘良佐、刘泽清叛军于登州城外。靖南伯黄德功率部策应堵截,一应叛军全部伏诛!”
这个消息秦礼贯此先也没听到过,读罢之后心中暗呼痛快。
“这两个天杀的狗贼终于死了!”
“是啊,朝廷和陛下待他们不薄,他们竟然忘恩负义发动叛乱,真是死有余辜。”
“据说这两个狗贼是想率军去投鞑子,还好神策军与靖南伯勇武,把他们给收拾了。”
“这神策军真这般厉害?”
“你以为,那可是天子亲军,有龙运护体,战无不胜!”
“怪不得,怪不得……”
秦礼贯看在眼里,乐在心中。
街坊邻居们已经有很久没有这么高兴过了,朝廷这次真是好样的。
“这里还有一道圣谕。”
秦礼贯发现两篇文章中间有一块专门开辟出的版块,其中有一句十分简短的话。他深吸了一口气朗声念道:“汉贼不两立,皇明不偏安!”
与其说这是一道诏令,倒不如说是当今天子对大明何去何从的表态。
是像南宋朝廷那样偏安苟活百年,还是坚决北伐,光复神州?
皇帝陛下在皇明早报之中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大明绝不会偏安于江南,迟早会打回神京,打回辽东!
汉家天下,绝不会亡!大明国祚,必将绵延!
第一百六十三章 驻防登州
皇帝陛下复设登莱镇,山东布政司的兵力配置也随之发生改变。
刘三水所在的玄武营被调去登州驻防。
这让刘三水感到十分欣喜。
他是力棒出身,以前常年在南京城的码头上做工,对于舟船是再熟悉不过的了。
登州、莱州毗邻大海,皇帝陛下又要再次复建水师,军中自然是水性好的,会驾船的容易得到机会出头。
玄武营的士兵大多都是南京本地人,可水性好的却不多,会驾船的更是凤毛麟角。
偏偏这两样刘三水都很擅长,在他看来玄武营这次被调去登州驻防,是他扶摇直上的一次绝好机会。
唯一让刘三水感到有些舍不得的是文艺队。这些文艺兵要留在济南府演戏,不能跟着他们去登州。
如此一来短时间内刘三水再想看到那么精彩的表演是不可能了。
不过刘三水却没啥可抱怨的,自打进入神策军,他吃的好喝的好,活的有滋有味的。
若不是神策军,恐怕他现在还在南京码头上卸货呢。
据说一同调往登州的还有驻扎在济宁州的勇武营。
勇武营虽然不是神策军最先编制的四营,但却因为济宁州大胜刘泽清、刘良佐叛军而声名鹊起。不过刘三水关注的却不是这个,他关心的是终于可以和老大哥王富贵重聚了。
王富贵是刘三水进入神策军后认识的第一个袍泽。也许是因为二人年龄相差较大,王富贵一直把刘三水当做亲弟弟看待,凡事都照顾几分。
刘三水也很争气,通过刻苦的训练渐渐赢得了上官的赏识。
可惜后来王富贵被借调去了勇武营训练新兵,一走就是几个月。
刘三水一度以为再见王富贵得一两年之后了。
这下好了,勇武营也被调去登州,即便王富贵一时不能返回玄武营,二人也可以相聚了。
至于另一只风头正盛的天骑营,则被调去了莱州。据说刘良佐、刘泽清的几万大军被天骑营的三千精骑杀了个全军覆没,着实是可怕。
不过天骑营是骑兵营,在刘三水看来其在登莱接下来的作用不会比玄武营大。
玄武营一直保持着较快的行军速度。这倒不是因为粮秣不足,而是营总有意训练士兵的急行军能力。
这样等到了实际需要急行军的时候,士兵们速度都能提的起来。
刘三水虽然熟悉水性,但此前从未见过海,故而十分期待这次登莱之行。
在大海里翻浪击水一定比在江河里爽快的多吧?他急于探个究竟。
……
……
圣天子复设登莱镇的消息一传到登州,登州知府袁惟泰便跪倒在地冲着南面叩首三次。
天子英明,天子英明啊!
袁惟泰做梦都想看到朝廷复设登莱镇,想不到真的实现了。
从邸报中袁惟泰得知即将上任的登莱巡抚是现任福建巡抚张肯堂。此刻圣旨估计已经到了福建,张巡抚恐怕已经在路上了。
毫无疑问登莱巡抚将会驻节在登州城。
对此,袁惟泰并不觉得有何别扭。虽说多了一个需要小心侍奉的上司,但也等于多了一个升迁的可能。
这次袁惟泰带领乡勇坚守登州,抵抗叛军攻城的消息已经传到了南京,圣天子对他大加赞赏。
简在帝心,比任何的封赏都重要。因为这意味着袁惟泰已经在圣皇心中排上了号。
虽然袁惟泰没有直接升任登莱巡抚,但只要将来这位张巡抚调往别处,袁惟泰候补上位基本没有悬念。
熬吧,再熬了两三年,总该熬出头了。
更让袁惟泰感到欣喜的是,朝廷最新造制的一批福船、广船已经由长江口驶往登州。
驾驶这些海船的是朝廷特意雇佣的佛郎机、荷兰水手,以及一些南直隶沿海的渔民。
登州如今是一穷二白,复建水师自然是要重头做起。
有这些泰西水手充作教官,花费的时间会减少很多。
袁惟泰估算了一下,这些海船最多还有六七日便会抵达登州。
他命人立刻着手登州水城的清理工作,确保通往大海的水门可以顺利开启。
几十艘船,那可是几十艘大型海船啊。
一下子全部进驻登州水城,却是个不小的考验。
至于张巡抚,由于袁惟泰不知道他老人家是走海路还是陆路,故而不好估算他的到达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