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1630-第3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套东西主要是借鉴了满清的八旗制度弄出来的,其中还参考了阿拉伯人以及西班牙的伊莎贝拉女王的一些手段(主要是税收方面的手段),再加上一些最具有中国特色的考试制度弄出来的。而它的主要目的就是对当地人进行同化。
  在后世,对其他民族进行同化什么的,那绝对是政治不正确的行为。一般来说,对于那些落后地区的民族,你不要说是去同化他,哪怕仅仅只是向他们传授一点科学技术,让他们茹毛饮血的生活方式稍作改变,在一些圣母白莲花那里,那都叫种族歧视,叫做破坏文化的多样性;当然,你要是对他们放任不管,让他们继续过着得个感冒就能死人,人均寿命不到二十岁的纯天然的日子,那在同一批圣母白莲花那里,也同样叫做种族歧视,叫做不关系人民福祉。好在这个时代虽然已经有圣母玛利亚了,但却很少有圣母白莲花。甚至于严格来说,愿意用同化而不是用屠杀来对付落后民族,在这个时代就已经算是非常的圣母白莲花了。
  2017…05…0423:12:28


第五十九章 复古
  “一转眼都已经是八月了,吕宋这边却还是这样闷热。好在这边椰子多,这椰子水还真是解渴。”郑渡抱着一个凿开了的大椰子,将里面的水倒入放在桌上的两个玻璃杯中,然后他拿起一个杯子,递给郑森道:“大哥,这杯给你。”
  这玻璃杯子是海大富的玻璃厂生产出来的。如今郑芝龙的不少老部下都投资于工商,而作为跟随郑芝龙出生入死的老人,他们在工商上不但得到了郑芝龙给他们的不少的资金上的援助,也获得了从郑森这里购买一些不是特别敏感的技术的权利,玻璃的制造技术就是其中之一。
  一直以来,郑家所使用的望远镜都依赖于天然的高透明水晶。尤其是海南羊角岭的高纯度天然水晶。不过,高纯度大块的天然水晶来之不易,制作望远镜的成本也很高,如果要在更低级别的军官中普及这东西,制造出高档的光学玻璃就成了必须。郑森大致上记得,玻璃是用石英砂加上纯碱加上石灰烧出来的。石灰和石英砂都不是问题,都很容易搞到,纯碱问题大一点,虽然郑森上辈子读书的时候,也学过所谓的“侯氏制碱法”,甚至还记得大部分的流程,然而这并没有什么用,因为侯氏制碱法是建立在合成氨的基础上的,而合成氨,要是能实现合成氨,郑森觉得,统一全球什么的都是小意思了。至于其他的更古老的制碱法,郑森是一点都不记得了。不过这也不是大麻烦,因为这个世界上还有天然纯碱存在。这个时代的一大优点是,有足够的天然资源来供郑森浪费,就像如今郑森虽然没法搞出化肥,但却可以拿鸟粪石直接当化肥用一样。
  郑森知道在河南,有一个亚洲最大,世界第二大的天然纯碱矿。不过这个矿暂时是指望不上的,所以他的需要量也不大,完全可以依赖外贸来获得。
  不过烧制出来的玻璃的质量却很成问题。他们烧出来的玻璃带着浓浓的绿色,透明度和天然水晶完全没法比,而且还带着大量的气泡。郑森大致上知道玻璃呈绿色是因为原料中的二价铁,不过如何去除这些玩意儿,他却没什么办法。他隐隐记得以前看过的某穿越小说中用的是将所有原料过一趟吸铁石的办法,然而实验却证明,这样做的效果其实很有限。事实上,在玻璃工业中,人们是通过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来消除玻璃的绿色的。天然的二氧化锰其实就是软锰矿,也很容易得到。事实上这会儿,威尼斯的那些玻璃工匠就已经掌握了这一技术,但是这些细节的东西郑森却并不清楚。所以,如今他们手中的这个玻璃杯子依旧是带着明显的暗绿色的。不过气泡的问题倒是解决了不少,一个工匠突发奇想,试着往熔融状态的玻璃中主动的吹进空气,结果这些大气泡倒是把不少的小气泡都带出来了,倒是解决了这个工艺上的问题。
  只是提高透明度的问题始终没有进展,所以用玻璃制造望远镜的打算是泡了汤。不过这种技术用在民用上倒也不错。在这个时代,这种品质的玻璃制品还是能赚不少钱的。
  郑森接过杯子一饮而尽,然后道:“阿渡,这一段时间,你的表现很不错。所以如今,我有一件事情要交给你来做。”
  郑渡立刻睁大了眼睛道:“大哥,有什么事情,你只管吩咐。”
  “我也不瞒着你。”郑森放下杯子,郑渡立刻捧起那个椰子,又给他倒满。
  “你也看过我的那些书,尤其是讲三代之政的。”郑森很是平静的说着,但郑渡的手却忍不住的抖了起来。
  “你知道,‘周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郑森一面这样说,一面注视着自己的弟弟。
  郑渡知道,“周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这是孔子的话。孔子认为周朝的制度借鉴了夏商两代的优点,他支持周朝的制度。不过郑渡也知道,他大哥说的并不是其他的,被后来的一些儒生吹得天花乱坠的井田制什么的,而是指的分封制度。作为家里的老二,家里如今的情况他也是知道不少的,至少,以如今家里控制的地盘,自立为王还真不是什么问题。甚至于分封几个诸侯国出来也不是大问题。如今大哥突然谈到这些事情,多半和这个有关。事实上,类似的猜测他早就有了,所以他很快就稳住了情绪。
  “而周朝的制度中,最好的就是封建。若是没有成康的封建,我华夏也没有今日。如今海上的技术大为进步,大海已经不再是我们的障碍,华夏的扩张,继续变夷为夏,自然是我们的要务,我家今后还会不断扩张。我和爹爹商量过了,如今这吕宋之地,将来会被分封给你。所以,虽然如今你还小,但是也要努力学着如何治理一块地方了。而这学习,就从学习如何化夷为夏开始吧。”郑森道。
  “小弟都听大哥。”郑渡道。
  “你知道这化夷为夏该如何做吗?”郑森又问道。
  郑渡点了点头道:“我看过大哥的书,里面提到过的。”
  “那你说说该怎么做?”郑森又问道。
  郑渡立刻回答道:“第一步当然是要让那些夷人知道羡慕华夏。”郑渡道,“这些日子在吕宋,我也看到了那些土人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了。就算是那些酋长,他们的日子比起吕宋的华人来说,也要差不少。所以那些土人一直对我们华人其实都是既羡慕,又嫉妒,甚至是因妒生恨的。如今我华人军力强大,他们怕是不太敢恨了,羡慕自然更多了几分。这样我们再教他们华夏的东西,他们那里有不愿意学的?”
  郑森听了,却摇了摇头道:“阿渡,你把事情想简单了。我们抢了不少土著的土地,他们哪有不敢恨的道理?而且,只要他们愿意学华夏的东西,你就让他们学?”
  “不让他们学怎么能变夷为夏呢?”郑渡问道。
  “当然不是不让他们学,但不能让他们轻而易举的就能学到。大凡太容易到手的东西,就没人会去珍惜。”
  2017…05…1223:38:43


第三百六十章 备战
  郑森又看了郑渡一眼便又问道:“阿渡,你对建胬的八旗制度知道一些吧,其实如今我们搞的这个预备华人的制度就和他们有点像。”
  建胬一直以来被郑森视为大敌,而在他主持下的模范军的建设中,建胬自然也是最重要的假想敌之一。在模范军学校中,对建胬的制度的研究自然是必不可少的。郑渡对此自然也是有所了解的。
  “老奴刚开始叛乱的时候,才多点人马。而且其他的女真部落,和他也不太对付。老奴能弄出一个八旗来,一方面是老奴真的能打,把其他部落打趴下了——这一点对我们也不是很难,另一方面,是老奴用特权来诱惑其他的那些女真人,比如叶赫部,本来和建胬乃是世仇,萨尔浒一战中,还与我军合力攻击建胬。然而靠着这两手,老奴还是把叶赫部编入了八旗,而且从后来建胬和我大明军队的交战来看,原本叶赫部的那些人,在和我们打的时候,和原本的建州部的人几乎毫无区别。”郑森继续说道,“后来到了黄台吉,他又搞出了一个汉八旗,同样是利用特权来吸引汉奸,而且这帮子汉奸也还都比较能打。至少,比起以前当我大明的兵的时候,能打得多。同样都是汉人,模范军的,甚至是汉八旗的都要比我大明边军的能打,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在我大明当兵没什么指望。”郑渡回答说,“拿不到军饷,被人看不起,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