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本正抬步准备跟上的高凤等一众太监们只好止步,看着皇帝和唐宁一起慢慢远去,向水中的亭子中走去。
“怎么舍得入宫来了?朕还以为你要赌气不去了呢!”皇帝笑道。
“皇上所命,儿臣哪敢不去,儿臣也知道这是难得的历练的机会,皇上也是为了儿臣好。”唐宁笑道。
“有时候啊,道理都明白,但是却不愿意做,特别是当没有人能约束你的时候,你更应该自律。”皇帝笑道。
特别是当没有人能约束你的时候?唐宁听着听着总觉得怪怪的,有点听不明白。
不过唐宁还是乖乖的点头称是,来到了亭子里,皇帝停下了脚步,凝视着唐宁道:“礼部已经准备好了,明天就启程吧。”
唐宁恭声道:“是。”
皇帝道:“京里你放心,有朕在呢,无论京里发生什么,萱丫头都会没事的。”
唐宁点头道:“儿臣没有不放心,京里有父皇照看,儿臣放心的很。”
皇帝点头道:“嗯,你此去钟山也要小心,神殿的人贼心不死,有可能趁机生乱,朕会加派密卫在你身边。”
此番南下去钟山,唐宁确实想过神殿的人会不会埋伏他,不过想到他南下祭祖事出突然,神殿的人知道消息也反应不及。
不过,能多带上密卫的高手也能多一层保险,唐宁恭声道:“谢皇上隆恩。”
皇上摆了摆手道:“你去草原的时候朕给你的锦囊和令牌还在吗?”
唐宁连忙:“在呢,都在呢!”
皇上点头道:“嗯,都带上!”
把锦囊和令牌都带上?唐宁听了有点懵,当初他回京的时候,就曾经将取出金牌奉还给皇帝,但是皇帝却让他暂且收着。
当时他就感到十分疑惑,这令牌是调集蓟州的兵马用的,他留着这令牌干什么?
如今皇帝说的话,就更让他感到莫名其妙了。他这是南下去钟山祭祖,蓟州却在京城北边,皇帝让他随身带着节制蓟州兵马的令牌,这是为何?
唐宁有些挠头道:“皇上,儿臣是去钟山祭祖,带那块令牌干什么?皇上,那块令牌儿臣也该……”
他的话还没说完,皇帝就打断道:“让你带上你就带上,哪那么多话?”
唐宁有些无奈的摸了摸鼻子,心里也有了想法,皇帝不会是趁着让他离京的机会,祭祖之后直奔去草原去幽会海雅公主吧?
第591章 语重心长
唐宁心里默默思索,觉得很可能是这么回事。如今容萱怀了身孕,皇帝又想起了远在草原的海雅公主。
既然是去草原,那带上调兵的令牌也算有备无患,唐宁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皇帝说完这些之后,在亭子中坐下,唐宁连忙道:“皇上,石凳上有些凉,让高凤铺上软垫吧?”
虽然已是春暖花开时节,但是坐在石凳上仍然很凉。那些随驾的小太监们准备的十分周全,不禁带着软垫,甚至茶水、香炉都带着。
皇帝指了指旁边的石凳道:“坐!”
唐宁只好在旁边的石凳上坐了,皇帝没有再欣赏湖光山色,而是看着唐宁笑道:“明月那丫头是不是也跟了你?”
唐宁有些脸红的支吾道:“哦,我俩也是两情相悦……”
皇帝哈哈笑道:“澹台老头臭屁的很,结果他的宝贝闺女还不是便宜了朕的儿子!听说,明月丫头想你想的茶不思饭不想,看他以后还怎么跟朕臭屁!”
唐宁闻言有些无语,怎么感觉皇帝和阁主的关系就跟两个小孩儿似的。
笑完只好,皇帝这才语重心长道:“以后一定要善待明月,不要对不起人家!”
唐宁心里也是这么想的,他也想善待明月,但是问题是他却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唐宁正想鼓起勇气问问呢,皇帝已经问道:“你还记得你在剑阁的时候,澹台老头和你说过的关于蛮族的话吗?”
唐宁怔了怔道:“记得,阁主似乎有些同情蛮族。”
皇帝悠悠道:“朕年轻的时候也曾想西出朔州前往蛮族游历,看看蛮族到底是什么模样。”
“那时候朕和你母亲打算一起前往蛮族,只是可惜,因为你母亲怀了你,所以只能计划搁浅。”
“不过,却遇到了澹台老头,哦,那时候明月丫头刚刚出生,他还不是老头,正值壮年,意气风发,循着剑阁前人的笔记,打算前往蛮族游历。”
“我们相谈甚欢,后来你母亲过世,朕回京继承了皇位,澹台老头则去蛮族游历了三年。三年之后归来,他来京里寻朕,我们聊了很多。”
唐宁好奇道:“皇上和阁主都聊了些什么?”
皇帝笑道:“说了些蛮族的风土人情,还有,就是澹台老头的发现。”
唐宁好奇道:“发现?发现什么?”
皇帝道:“确切的说,是验证。其实剑阁的先辈们有不少人曾经前往蛮族游历,他们有了一个惊人的猜测。”
“蛮人其实并不是被神所流放的种族,他们其实和我们周人,和楚人,和草原人都是一样的,都是活生生的人,没有什么区别。”
“蛮人之所以为蛮人,蛮人之所以强大,是因为蛮人所生活的土地!”
唐宁惊道:“因为蛮人所生活的土地?”
皇帝点头道:“不错,就是因为那片土地,那片土地贫瘠,荒芜,却能使人变得强大!”
“不只是人,甚至那里的飞鸟走兽都变得强大!当然,那片土地使人变得强大,也带来了灾难,蛮族人很多生而畸形,有的在成长的过程中甚至会产生腐烂,他们强大,但是寿命变短。”
唐宁怔怔的听着,脑海里仿佛想起了什么,却又总是抓不着。
皇帝接着道:“中原人和蛮族人的战争持续了很久,很久,而且看不到尽头,死了不知道多少人,将来还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因为蛮族人想要找一个栖身之地,而我们却畏惧蛮人的强大!”
所以解决的办法就是将蛮族安置好,蛮族离开了那片土地,也不如同以前那样强大,如此便天下太平了。
这个想法确实不错,但是,如果蛮人离开了那片土地后没有被削弱呢?
唐宁沉吟道:“蛮族的强大是因为那片土地,这只是剑阁的猜测,如果蛮人离开了那片土地,后人仍然强大呢?他们繁衍生息,终是祸患!”
皇帝笑道:“如果天下一统呢?”
倘若天下一统那自然不一样,如今天下三分,大周、南楚、草原,互不信任,相互牵制,如果天下一统,即便是蛮人强大终究族人太少,难以抵挡。
可是,天下一直三足鼎立,又有蛮族虎视眈眈,又怎么可能天下一统?
唐宁道:“可是,如今南楚、大周、草原三足鼎立,又有蛮族虎视眈眈,这种均衡已经持续了很多年,又怎么可能天下一统?”
皇帝笑道:“为何不可能?神殿的人蹦的这么欢快,你以为他们是在干什么?还不是想着一统天下!”
“不过,朕是看不到喽,你们得努力啊!”
皇帝对他的希望这么大的吗?唐宁突然感到肩上的责任很重啊,也许正是因为他和草原的关系才让皇帝看到了曙光。
不过唐宁刚刚感受到了压力随即就想开了,皇帝还春秋鼎盛着呢,等轮到他操心还不知道多少年之后呢。
远处的高凤等一众太监们一直在侍立在远处,他们听不到皇帝和唐宁在说什么,只能看到皇帝和唐宁坐在亭子里说着什么。
高凤在远处徘徊着,不知道该不该上前,因为皇帝在那里已经不断的时间了,虽然太阳西斜,湖上吹的风也有些冷了。
而且皇帝和唐宁应该是坐在石凳上本就很凉,他在犹豫着该不该上前去,不止如此,这会儿户部尚书正在乾清宫求见皇上呢。
高凤心里十分迟疑,不知道该不该上前去禀报。皇帝一向勤政,很少有这样闲暇的时候,所以他才迟疑着没有上前。
不说高凤,就是唐宁也有些诧异,因为皇帝竟然就和他坐在这里闲聊开了。
这完全不是皇帝的风格啊,皇帝如此勤政,而且,皇帝和聊的话让他有些莫名其妙。
“姚嵘一直都对朕忠心耿耿,不然朕也不会将朔州交给他,还有蓟州的老范,虽然蓟州素来没有战事,但是老范打仗领兵打仗也是好手,老范也是跟着朕的老人了,神殿一直都在渗透,边军还好,京营大体是好的,但是,南边堪忧啊!”
第592章 不舍
南方靠近南楚,靠近神殿,被神殿渗透的严重也是在情理之中。不过,他只是南下祭祖而已,难道南方的卫所还敢造反捉拿他这个皇子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