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镇国公主-第2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身强力壮被泼了也没什么事,我倒是被泼得感了风,发了一场烧,恨得崔明德亲写了一封手札,弯弯绕绕地将独孤郎将骂了一顿,这厮不但不知悔过,偏抱着那手札向我炫耀:“崔二给我写信了。”——想起独孤绍,竟觉好笑起来,嘴角动了动,阿欢眼神倒尖,微微笑道:“看来那次经讲很有趣,一定是有德高僧所为。”
  我讪讪道:“不是什么高僧,就是报德寺里一个知客…”口中胡诌,偷眼去看她的脸色,她面上看不出什么波澜,只是含笑看我:“久在深宫,都不知外面现在时兴什么经文,也不知你而今喜欢些什么了。”
  我心头一酸,垂了眼道:“我喜欢的,总还是那些。偶尔和独孤绍出去骑骑马,打打猎,或是同人下下棋,没什么意思。倒是琢磨了许多吃食。”
  阿欢颔首道:“每次大郎回来,都说你给他带了许多吃的,也有玩耍的小物,不过大多是他们在前面就吃完了,大郎倒是给我留过一种饼,两边是烤得脆脆的胡饼,中间夹了红豆泥。”
  我道:“那是铜锣烧…不过做的不是很像,本该是软的。”
  她看着我道:“脆的也很好吃。”说到这里,忽然停了脚步,连腰舆也停住了,我怔愣转头,才见已经到了地方,慢慢下来,立在门口,还想与她多说几句,她却对我点点头:“不早了,早些睡。”我见她竟无留意,终究是忍不住,唤她“阿嫂”。
  她回头看我,四目相对,竟无话可说,却又不走,迟留片刻,方道:“方才你在出神,也不知听没听见,阿家要替武家子侄娶李家新妇,已商定了千金公主之女,还差一位呢,你若无事,也替阿家留心留心。”
  作者有话要说:


第257章 献经
  我倒是听见母亲与千金公主在讨论这事,只因阿欢在,且又觉此事与我这年纪的人没什么关系,便不甚挂在心上,此刻见阿欢特地提了一句,方留了心,有意要问她,倒不好开口,便一路回去,将武、李两家适龄之子弟想了一遍,次日大早起来,果然被母亲叫去问及此事,因是早有准备,答得十分流利。
  看得出来母亲心中满意,嘴上却不说——最早时凡办一事,无论办得如何,她总要寻几处地方夸我两句,近来却不大夸奖,只是径自将事交我去办——叫我陪侍在她的步辇之侧,向前堂走了一段,才吩咐道:“武懿宗之妹生得短小,不堪配宗室,叫她哥哥自己寻户人家嫁了,其余便照安乐与你所说——今晨朕已下诏,千金公主改封安乐公主,增封户三百。”
  我脚步一顿,抬头去看母亲,她转头看我:“怎么了?”
  我本想说“没什么”,见了母亲的眼睛,不知怎地,又走上去,依偎在辇侧,轻轻道:“阿娘。”
  母亲轻笑道:“这么大了,还这样娇。”一面说,却自辇上伸手,在我颊上轻轻一捏:“去罢,午后若无事,可再过来,你表兄们说是又寻了什么好玩意,你也看看,若有喜欢的,可要早同我说,迟了不定就被谁讨去了。”
  我应了一声,恭送母亲离去,却不马上进城,而是又绕到仙居殿前殿去看守礼,巧的是阿欢也正往那里去,七七跟在她身后,手中捧着一只匣子,我一见便知是要向母亲献东西,刚要告诉她母亲不在,开口时却道:“阿嫂来了,是见守礼?”等阿欢说“来侍奉阿家”时,方道:“才看见阿娘出去了。”
  她道:“无妨,我就在这里候着。”说着自七七手中接过木匣,就在道边立住。我一边偷偷瞥着她,一面挪到殿门,守礼早看见我来了,伸长脖子巴巴地向这头望,李旦见他向这边看,也转了头,一见我就面上一喜,张口道:“阿姊又给朕带了什么好东西?”
  殿中授课的却是婉儿,见两个人不像样,轻咳一声,守礼立刻端正坐好,连李旦也扭了扭身子,张口背了几句:“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
  我难得见李旦有这样乖巧的时候,挑眉去看婉儿,婉儿待两个小家伙背完一段,方迎出来,略一见礼——就这会功夫,李旦已经自里面蹿出来,扑在我身上要礼物,待见我什么都没带,便不大高兴地沉了脸,难得的却是没有发作,只在我身边绕来绕去,我越觉得稀奇,许了些礼物,将他哄得开了颜,再看守礼已自席上起身,恭恭敬敬地接出来,便又一手抚了他的头,一面向婉儿笑道:“三郎和小大郎这是在学《孝经》?”
  婉儿点点头:“刘祎之奏请让圣人出阁读书,太后以为圣人年纪尚幼,出阁多有不便,因命妾在此教授经义,并令五日一次,在前殿听学士经讲。”
  她难得与我提起这些前朝事,我笑了笑,道:“原来如此。”因抚了守礼,李旦不忿,一意来扯我的手,等我要去抚他,他却又一低头闪开:“朕是皇帝,不许抚朕!”
  他一向脾气暴躁,我怕他发怒,忙去看他,他却只说了这一句,便鼓起脸颊,气哼哼地进了殿,坐在席上,大声道:“上官承旨,该讲经了!”
  守礼恋恋不舍地看了我一眼,忙忙跟进去,在案前坐好,婉儿亦辞了我,入内继续讲。
  我站着看了一会,自己觉得没什么意思,又舍不得走,便慢吞吞向前面来,阿欢还在殿门守候,与我点头见过时还抱着匣子。我忽地生出些好奇来,问她:“阿嫂捧着的是什么?”
  阿欢道:“是新译的《大云经》。”
  我点点头,自她身边经过,闻见不甚熟悉的香气,略停了停,听她又道:“午后诸位表兄都要进宫,陪阿家打球作乐,你来么?”
  我偏头看她:“而今还不知,阿嫂为何这样问?”
  她凝视着我:“你身子一向弱,到时人多聒噪,怕吵得你头疼。”
  我问她:“阿嫂去么?”她迟疑片刻,点头道:“去。”
  我生出些疑惑,试探道:“若是打球,倒是要叫上崔明德,她是此中高手。”
  阿欢还未答话,七七倒先道:“那倒好极,独孤将军也要来的,她们二人最长打球,从前一人带领一队打球时,球场上一席难求。”
  我忽地想起初见阿欢时,不自觉地笑起来,对七七眨了眨眼:“那我一定要叫崔明德来了,横竖宫中地方够大,不怕人多。”
  这下不止七七,身周的宫人具都躁动起来,年轻的眼神乱瞟,有些资历的便纷纷和我打趣,请我务必将崔明德请来,我笑着出来,一路思量阿欢的话,回宫后不忙安排这些婚事,先将崔明德请来——她升得极快,而今已做了五品尚宫,与贺娄氏同列,十日中有一日得在母亲面前侍奉,参知政事,只是这姓氏与这官职配在一处,再经宫人们通传一句“崔尚宫来了”,总让我忍不住要笑,可恨却无人知道我在笑什么——说了打球之事,特地不说独孤绍也去,只道:“阿欢神情有些奇怪,你替我想想,这些婚事可有什么殊异之处?”
  说着自己已先提了笔,准备将所有名字先写一遍,好厘清个中关系,刚蘸了墨,写下“武承嗣”三个字,便见崔明德捏住我的手腕:“韦四是不是献了什么东西?”
  我丢了笔看她:“来时见她要献佛经,说是僧法明新译的一部《大云经》。”
  崔明德蹙眉道:“太后要登基了。”
  母亲想当皇帝,到这时候已是人尽皆知的事了,不但外祖家立了七庙,母亲称了制,武三思、武承嗣还带人寻了各种各样的祥瑞,证明武家乃是天授之子,理当代李改易,可惜母亲却一直按兵不动,不知在等些什么——莫不是在等阿欢这部经书?可一部经书,又能做些什么?
  崔明德自顾自沉吟不语,我亦偏头思索,好一会方有些头绪:“这部经书上,有阿娘登基的依据?”
  崔明德道:“无论原本有没有,既是韦王妃献的,总该有了。”见我不明白,便向我道:“太后命人翻译佛经,曾特地嘱咐要寻佛经中关于天女、女佛的典故。韦王妃既主持过宫中寺观,此事想必也有所耳闻,她若有心,经书中该有什么,自然便有什么。”
  我方了悟,却想到别的事上去了:“从前阿娘命高僧尼道在宫中寺观诵经,又将你加了荣衔,添在其中,都与此事有关?——这事不会是你向阿娘提议的罢?”阿欢曾有一次得意洋洋地问我知不知道崔明德为何无功而居高品,现在想来,难道是因她曾参与翻译佛经之故?
  崔明德微微一哂:“二娘觉得,这事若是我提的,我还是如今的职司?”
  我讪讪道:“总是你多智近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