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高噗通一声,拜倒在地疾声道:“赵高卑贱之人,岂敢议论大公子。”
嬴政面细微地显露出一点笑容,继续道:“你也是我大秦宗室,虽说血缘淡薄了,可也谈不卑贱之分。再说,你这中车府令位比太守有何不可议论的,说罢!”
赵高这才颤颤巍巍,却毫不思索道:“扶苏公子功勋卓著,品德俱佳,实乃皇室典范。”
嬴政面这才露出笑容,道:“下旨,令皇长子赢扶苏为皇太子,为监国,禀军国大事!”
赵高提气运笔,在嬴政如鹰视狼顾的目光下,一字一句将圣旨写修饰完毕。又小心翼翼地取出玉玺,在黄帛之重重一压。吹干墨汁,赵高这才怀着复杂心情将圣旨给嬴政去看。
却不想,转身一看,却是骇了赵高一条。连圣旨都掉在了地,嬴政竟然歪着头,坐在龙椅气若游丝!
“陛下!”赵高轻呼一声,嬴政没有反应。大着胆子,赵高推了一下嬴政,还是没有反应。又碰了一碰,啪……跌坐在地的赵高猛然松了一口气。喘息一声,这时候,却是脚步声响起,颇为健快,赫然便是胡亥!
连忙起身,赵高拉着胡亥跑到了嬴政面前。
胡亥强忍着被胡亥冰冷湿乎手握着的不快,跑到了嬴政身前,一见,顿时吓了一跳。猛然朝着左右道:“都愣着作甚,还不快去请御医!”
赵高也反应了过来,连忙让义子去控制龙船。
胡亥看着父皇气若游丝的样子,连忙又灌了几碗汤药,但此刻躺在床的始皇却是保持着微弱气息却怎么也醒不过来。不多时,御医便快步跑了过来。
三个御医轮流给始皇搭了脉,又是一番窃窃私语地交流一通李斯和胡亥都听不懂的专业术语。而此刻,李斯的声音也在门外响起。赵高和胡亥对视一眼,知道胡亥坚定地点头。胡亥这才道:“快让丞相进来!”
李斯很快便进来,面色很是平静,看着胡亥和赵高道:“陛下呢?”
胡亥强自平静,侧身让李斯过去。
李斯也不顾两人的异状,过去躬身一拜,对几名御医严厉道:“陛下而今,到底如何了?”
几个御医都是齐齐大拜,最后还是推出一个年老的医官道:“陛下的情形……不佳。还是早些回到大陆为妙。”
三人看着御医犹犹豫豫冒出的这么一句话,都是神态各异。这御医显然很会推卸责任,并不说出真话。但几人都是如何伶俐的人物,一下听出了御医的言外之意:大海之不宜安葬,早些回到大陆。
胡亥面色激动,心中强压住欣喜和赵高对视一眼,看向李斯眼神炽热。
而一边的赵高则是神色冷静,阴测测让义子控制了周边侍卫,阴测测地对李斯道:“丞相,陛下病体欠佳,不知眼下当做何准备?”
李斯看着两人,心中也是翻江倒海一般。一边的始皇而今迟暮,还未身死最亲近的两人就开始图谋着争权夺利。而他这个丞相,也并不如表面那班风光。这赵高,当真是阴狠至极的人物。
沉住气,李斯神色不动道:“自当是早归大陆,为陛下延请名医,寻求汤药,这大海茫茫终究是不利于治病!”
赵高目光一沉,看向李斯的眼神就有那么些不善起来。一边的胡亥这时候打圆场,道:“丞相这些时日舟车也是劳顿了,还是改日再议。”
说着,胡亥给赵高使了个眼色。赵高也知道胡亥的面子是必须要给的,点点头,也不逼迫李斯。李斯深深看了一眼胡亥,眼角一瞄遗落在地的圣旨,心中一颤,转身离去。
看着李斯离去的背影,赵高看了一眼胡亥终于还是恭顺地低下头。胡亥却不敢坐大,他知道赵高不是一般的宦官。此人出身大秦宗室,算是很得用的实权派人物。
见了赵高的恭顺,胡亥连忙安慰道:“丞相毕竟是天下百官之首,也时常帮了胡亥。这逼迫太急,未必太过。”
赵高皱眉低声道:“蒙毅那边……”
“他不会拒绝的。蒙毅于李斯而言,也并非是什么不可抛弃的人。更何况,李斯和蒙毅之间又不是关系有多融洽!”胡亥很肯定道。
赵高点点头:“我这便去誊写圣旨!”
胡亥轻笑一声:“誊写……”
赵高认真点头道:“陛下此番,可的确是让赵高颁布圣旨的。”
胡亥愣了一声,问道:“是何内容?”
赵高诡笑一声道:“陛下问我立谁为太子,我答扶苏……此番,何不正好让蒙毅传旨雁门……诏令扶苏回咸阳监国?”
“监国?”胡亥又是一愣:“那太子呢?”
赵高笑容显得有些阴沉:“太子……不,陛下若是归了咸阳,哪里还有什么太子?”
说着,赵高对着胡亥重重一拜:“微臣胡亥,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胡亥恍然大悟,连忙扶起赵高道:“爱卿免礼……哈哈!”
一艘大秦战船登了几个特别的来客,至于为何说是特别,自然是因为这几个人赫然全部都是太监。其中,领头的便是赵高义子,手捧着黄帛圣旨,在所有人敬畏的目光下见到了而今威风凛凛的蒙毅。
蒙毅见皇帝竟然有圣旨下了,顿时惊奇不已。毕竟,下达圣旨这种事情,肯定是大事。可为何从头到尾都没有召见蒙毅?要知道,蒙毅可是皇帝身边的顾问官,他的本职就是为皇帝顾问。像这种下达圣旨的事情,极少有逃脱出蒙毅视线的。见此,蒙毅极是惊讶。
想了想,没有头绪,所幸用也许他身负要职故而没有召见安慰了一下。
香案摆,众人齐齐拜礼。
太监高声宣旨道:“奉天承运,皇帝制曰:着蒙毅北泰山祈福,钦此。”说着,那太监忽然屏退众人道:“蒙将军,此番事情着实机密。陛下有密旨,让蒙将军即刻去雁门,与皇长子扶苏回归咸阳,监国,禀军国大事!”
蒙毅惊喜无比!
第二十四章:刺秦欲成霸业始(上)
【花花啊,最后一天了,大家查查鲜花有的赶紧投了,没的也要记得明天投哟】
“嬴政登陆会稽了!”项梁擦拭了手中宝剑,对着族中这些精英道:“我项家,能否崛起与此番风云激荡之际,便看诸位之努力了!”
“定为之效死!”众人齐声应和。
项梁满意地点点头,士气可用。看来这些人都还没有忘掉亡国之仇。当然,还有王侯将相之机会的诱惑!视察了项家中的中坚子弟,项梁回到了密室,召集了项家的所有决策人物。
说来,项家尽管是百年世家。可因为楚国亡国一战,项燕身死,项超早亡。宗族的决策人物并不多,只剩下家主项梁,项梁之弟项伯。项超之子,项家嫡长子项籍。以及项家二代之中最为出彩的项庄!
几人端坐其中,严肃的会议便随之召开。
这番,是争论在何处刺杀始皇的。项梁主张在会稽郡刺杀始皇,原因很简单,也很实惠。项家扎根吴地数十年,在此可以说人熟地熟的地头蛇。比起刚刚从海归来的始皇可要好许多倍!
毕竟,古代很大程度是个静态社会。限于地形,道路,百姓习惯很少有喜欢远行长征的。若是可以,百姓巴不得一年四季就趴在自己的田垄,破床之。
若非重要,也不喜欢远行。一来治安很差,而来也是远行成本高昂。尽管大秦修建了驰道,有比滨海道直通会稽。但总不能在滨海道刺杀。驰道的看管,还是很严格的。
不能用驰道,其他的道路条件自然就十分差劲。转运起来,十分艰难。而今始皇大军行进,又楼船士近万,战船数十艘,小船不计数。而且,京师兵一部六千精锐,岭南两个曲三千精锐,还有北疆长城军团的一个骑兵曲有一千五百勇猛的精锐骑卒。
更重要的是,作为东南方向最为重要的边郡:会稽郡。向来是尉治大于郡治的,自然在会稽郡这个边郡兵力是很多的。而今皇帝巡游到此,驻扎在会稽的郡兵不抽调一部精锐过去防护,怎么可能?
这么说来,在会稽郡本地。项家需要面对的始皇兵力达到了三万两千人,刨去一万楼船士不能岸。项家需要进攻的始皇护卫有二万两千人,其中全部都是精锐!
项家而今编练精锐不过四千,堪死战刺杀的精英不过五百。四千五百人,对掐一万两千精锐勇猛,战斗经验丰富的老兵,这可能吗?
“尽管我项家军士气高昂,但毕竟非是久战之师,大多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