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顿时顾明兰的脸色渐渐的沉了:“大姑,梅春这不是也没了可以算计的对象么?如今梅春也十六岁了,再不赶紧找人家,拖过今明两年,就难了。我想着,这孙家的侄子如果是真的好,这亲事恐怕就不会再提了。”
朱大姑脸色一变:“兰子,你是说如果你大伯娘再来提那亲事…”
☆、605。第605章 捡了个孩子
听到朱大姑担心朱孙氏再来家中提让顾明翠嫁孙家的亲事,顾明兰嘴角一扯:“最好大伯娘不要再来提这亲事了,否则…”
自己大嫂的性子,朱家两个小姑子太了解了。
她们也想得到,如果孙家的侄子是个好哥儿,朱孙氏哪能让肥水往外家田里流?
如果这孙家的哥儿不是个好的,那朱孙氏把那孩子介绍到顾家去,这不是明晃晃的算计顾家人么?
两姐妹不由得打了个寒颤:这大嫂不会这么糊涂吧?
顾明兰看两位姑姑的脸色变了,知道她们想到了什么,朱孙氏的性子,她更是清楚。
于是淡淡的笑了笑:“大姑、小姑,孙家的哥儿好与不好,这门亲事我没放在心上过。只不过,要是大伯娘真的算计到我头上,以后我们家就没有大伯娘这号族人了。”
亲无三代、族有万年,子侄们不认长辈为族人,这事就严重了。
听了顾明兰这句话,两姐妹的神色更担心了。
也不知道是冲了工钱,还是冲了情面,朱家大伯家的两个儿子还真的过来帮了五天才停止。这一点,顾明兰倒是真没想到。
人一多自然活就干得快,大活都干掉了,小点的活计就交给了王大丫的相公,朱正清与顾明兰就开始为顾明华的亲事与王林炎的亲事开始操心了。
虽然都是二婚,不会大操大办,可是最亲的族人总是要请,桌数不多也有四五桌。
顾明兰作为亲妹妹,成为了这次亲事的总指挥。一回到顾家,她就指挥着朱正清与王大虎再次把顾家老屋收拾了一翻,直到窗明几净这才作罢。
还有两天就是顾明华与王大虎成亲的日子,虽然两是是再婚没什么仪式,可是顾明兰一定让他们请族长辈来吃个饭,也算是一个大事。
初四一大早顾明兰就准备去镇上订猪肉与猪下水,而朱正清准备上山猪几只野鸡野兔回来加两个菜。
两人刚一起门,朱大姑急急忙忙的跑了进来:“清儿、兰儿,你们快出去看看。”
朱大姑一直性子比较沉稳,今天去这么急切,出啥事了?
“大姑,发生了什么事?”
朱正清话一落,朱小姑手中抱着个襁褓进来了:“兰子,你快来看,这孩子是不是生病了?”
孩子?哪来的孩子?
顾明兰快步上前一看,朱小姑怀中那襁褓捆着的那个孩子,小脸通红、小嘴干枯,看这眉眼,最多刚满月没几天。
谁家这么小的孩子扔在外面?顾明兰心一紧:“小姑,这孩子是哪捡来的?”
朱小姑赶紧回答顾明兰:“还有哪?就是门外那柴棚里的柴堆上放着,我去抱柴火时,发现她躺在柴堆,是个女孩,我过去的时候,她连哭都哭不太出来了。”
放在她家的柴棚里?那这是别人扔掉的女孩子了?
顾明兰眼一闪:这是谁这么作孽?十月怀胎生下的亲骨肉,才这么小,就扔了她,难道她不怕遭天打雷劈么?
见孩子神色很不对劲,顾明兰伸手一伸“啊”了一声:“小姑,赶紧打开包裹,这孩子恐怕是中暑了,这额头烫得厉害。这么热的天包得这么扎实,不要说是个新生儿,就是个大人都得给捂出事来。”
朱大姑连连说好,边说话间人也动了,等顾明兰把话说话,她已到抱到孩子到了树下。
要出门的两个人也因为这个孩子而搁浅了计划,大家七手八脚的把孩子放在院子树下的竹床上,直到把孩子的襁褓打开后,看到孩子身上那一身的痱子,大家都惊叫了一声。
看得这孩子襁褓里既是屎又是屎,一股浓浓的味道直冲众人鼻孔。
朱大姑赶紧打来了温水吩咐朱阿秀:“秀儿,你去找块干净的棉布来,我给她擦擦。兰儿,你那给敏儿扑的六一散还有么?拿点来给她先涂涂。这一身痱子要破了,那这张脸以后都要毁了。本就是个被狠心的爹娘扔了的孩子,再要毁了一张脸,那这一辈子可怎么办?”
大家都还处于这孩子的惨像中,还是朱大姑稳重,听到她的吩咐大家赶紧去拿东西。
洗好孩子、擦好粉,用块棉布先把孩子的肚子给围了围,朱大姑又吩咐:“这孩子暑气太重,而且全逼在身上了,这么小又喝不了药,兰子你去拿点茶油来,我给她捉一下。就看她的命了,要是她扛得住,就能活。”
朱大姑所说的捉一下,顾明兰知道那就是现代的刮莎。
她也知道这个时代可没有吊瓶可打,小孩子要是发高烧除了灌药就别无他法。而这中暑引起的发烧,这刮莎在现代也常用。
知道朱大姑带孩子的经验丰富,顾明兰赶紧进了屋。
茶油拿出来了,如果是大人,一般都捉背上,可这孩子太小,朱大姑用手刮着她脖子。
看来这孩子中暑还挺厉害,捉莎是很痛的,可这小婴儿在朱大姑捉莎的时候,竟然只发出小猫一般的哼哭声音。
朱大姑小心的刮好莎后把孩子放在了竹床上,人身上太热,老是抱着这暑气还会逼上身。因为高烧小姑娘的全身都通红,顾明兰不停的用刚从井里打上来的凉水帕子,不停的给孩子额头上换动,怕这高烧就算不把孩子烧死也会烧成个傻子。
也许是孩子实在不舒服,看着孩子通红的脖子、听着她微弱的哭声,朱小姑心疼的说:“这孩子不舒服是真,不过我想她恐怕也是饿了,我看她连哭都没了精神。”
饿了?
顾明兰闻言一怔:这可怎么办?这么小的孩子没奶吃那就更难以康复。
朱小姑提议:“我去锅里捞点米汤来,先给她抵挡一下。这孩子这么小又病着,最好要找点奶给她吃才行。”
顾明兰在前世生女儿的时候就知道,婴幼儿因为肠胃没有发育完全,三个月内的孩子最好不要吃母乳以外的食物,就是没有母乳那就泡奶粉。
只是这里既没有母乳,更没有奶粉,唯一的办法,那就只得用米汤了。只是喝米汤的小婴儿,营养跟不上,抵抗能力会很差。
眼前的这孩子,仿佛生下来就没吃饱过的样子,光靠米汤能养得活么?
☆、606。第606章 就看她的命
在这古代生活了两三年,顾明兰现在完全明白了,为什么古代不实行计划生育,却不会人口过盛的原因:一来孩子难以养活;二来时常有动乱战争;三来一个感冒也能夺去人命。
这样的生存环境,哪里用得着计划生育?
顾明兰从来就不认为自己是个很善良的人,可是一旦面对孩子,她就不办法了。
看着这个一吸一吸哭闹时声音比小猫的声音都还小的小婴儿,她担心的说:“要是只喝米汤,那以后就不好带了。要不,我们找个有奶的人家,出点银子给她买点母乳?”
请奶娘这可是大户人家的事,而且也是为自己的孩子请奶娘。
如今顾明兰提出给一个来路不明的孩子请奶娘,朱大姑两姐妹看着她,心中很是感动。
想起自己的年轻时候,再看看这竹床上的婴儿,朱大姑闻言非常愤怒:“也不知道是什么样的浑蛋爹娘,这么小的孩子都能扔得下手!既然要生就好好养,就算是自己养不了也要求个有奶的人家帮着养些时日再送人!这黑心肝的人,不会有好报!”
朱小姑也接上说:“这种父母会有报应的,不想养就不要生,既然要生就好好养着,这么对待老天给的孩子,一定会有报应。”
听着两位姑姑的话顾明兰心中翻腾得厉害,为什么她想一个自己的孩子就这么难,而别人生个孩子就好比生个蛋,一骨碌就一个?
撅着嘴,顾明兰朝老天甩了几个白眼球:老天,你真的很过份!
朱正清看着几个女人没有主张,他知道孩子只要病好了就是米汤也许能养得活,但是养活的机会会少很多。
“你们先看着这孩子,我去找找赵大叔想办法,一会我再去叫个郎中来看看。”
那也只能这样了,朱阿秀去了厨房,没多久就端来了一小碗米汤,还带来了一只小木勺。
米汤很烫朱阿秀边走边吹,直到了竹床边才说:“姐,你把她抱起来,我来喂。”
朱大姑等顾明兰拿下棉巾才小心的把孩子抱在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