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到二柱脸上的笑,杨宁馨知道他已经想通了不少,她拍了拍二柱的肩膀:“三哥,咱们好好复习,不用太紧张,只要正常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高考就不会是拦路虎。以后你别熬夜了,熬夜没有什么效果,反而上课的时候不能集中精力,还是早点休息吧。”
“嗯。”
二柱点了点头:“谢谢你,小六。”
杨宁馨笑了起来:“客气啥,咱们可是亲人啊,还要这么见外?”
自从杨宁馨和二柱交流以后,二柱的学习和生活就发生了改变,按时作息,上课也有精神了,不用再站着听课。
刘玲玲看在眼里喜在心头:“还是小六会说话,二柱被她给劝服了。”
很快,预考就如期而至。
那一天早上,X县一中门口划出了一道警戒线,前来送考的父母亲到警戒线那里就得止步,眼巴巴的望着自己的孩子走进考场。
杨宁馨、邱成才和二柱都拒绝了家里人送考的提议,他们觉得家长送考反而是一种负担,三个人先在廖小梅的饭店里吃了早餐,二柱和邱成才吃的是卤面,廖小梅还给他们每人配了一个鸡蛋做浇头。杨宁馨吃得精致一点,一笼饺子,里边填的馅子是香菇虾皮肉馅,配了花生酱,咬上一口香喷喷。。
这年头海鲜运输还不那样容易,做水晶虾饺是不可能的,可是干的虾皮在商店里却是有卖的,杨宁馨让廖小梅去商店买了虾皮过来,切碎放到香菇肉馅里头,又增加了一种鲜味,店子里饺子又多了一个新品种。
廖小梅这饭店里不少菜品都是杨宁馨开发的,虽然她不会做,可是她会说。
前世的中国社会,物资极其丰富,商店也随处可见,大学城里的小吃一条街,各种小吃店一家挨一家,杨宁馨念大学的时候,把那条街全部吃遍。廖小梅手巧,只要杨宁馨跟她描述完一种包点或者菜肴以后,她琢磨两三天,总能开发出那种新的菜式。
所以,廖小梅的饭店在X县颇有名声,这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别人家卖早点,包子馒头烧麦,饺子面条,能加上油条豆浆已经算是品种丰富,可廖小梅的早点点,包子有七八种馅子,饺子有十来种,面条有炸酱面辣酱面打卤面等等,浇头也是花色众多,而且跟别家店不同的是,饭店最新引入了各色炒饭,配汤。在店面清闲的时候,还提供上门送货服务,只要不超过两条街的范围,陆小燕和杨二妮就会踩着自行车去送早餐。
“阿姨做的卤面真好吃。”邱成才吃完了不忘赞美几句。
他可不是拍廖小梅马屁,货真价实的赞美。
廖小梅高兴得合不拢嘴,看着邱成才得意的笑。
上回听杨树生说,小六的班主任怀疑他和小六在谈恋爱,廖小梅挺开心的,这邱同学从小就对小六体贴照顾,人又生得俊,要是他能答应做上门女婿,那就再好不过了。
第二百七十一章
五月的早晨天色很好,东边天空朝霞漫天,一轮金色的太阳从嫣红的朝霞里跳了出来,金灿灿的阳光洒在街道上,到处都是点点碎金。
春天的气息弥漫在这个小小的县城,街道两旁的大树下,栀子花开得正好,肥白的花瓣藏在沉沉绿漾的叶片里,芬芳扑鼻的香气缭绕,一种甜甜的清香让人觉得格外清爽。
陆小燕抬头看了看,笑着跟廖小梅说:“今天天气可真好,小六肯定会考得好!”
小六可是县一中的第一名,她考不好,还有谁能考好呢?
廖小梅听了陆小燕这样说,眼角也漾起笑容:“不知道呢,随她了,考得怎么样都是她在作答,我也没办法帮她。”
杨宁馨和邱成才二柱一块儿走到县一中,警戒线外已经站满了送考的家长,个个眼巴巴的看着自己子女的背影,期待着他们能通过预考,获得高考的资格。
“邱成才,三哥,你们可别紧张啊。”
走到考室那边,杨宁馨冲他们俩笑了笑:“考得好,咱们一块去念大学,考不好,咱们一块儿去做生意挣钱。”
“嗯。”
两个人点了点头,邱成才眼中全是笑意:“无论做什么,咱们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就好。”
杨宁馨看了他一眼,没想到邱成才竟然这样豁达。
她并不知道邱成才的心路历程,只有经历过失去过,才懂得珍惜,懂得拥有的可贵。前世没有拉得住小红的手,邱成才深以为憾,今生他要牢牢牵住小六的手,再也不能让她离开自己身边。
三个人分在不同考场,站在走廊里说了一阵子话,听到吹口哨的声音,杨宁馨挥了挥手:“走了走了。”
她迈步走进自己的考场,里边的座位摆得有些远,但和前世比却不算是远的,这考场里应该不止三十个座位,应该差不多有四十个的样子。
考室里的座位基本上坐满了,她走进来的时候,不少学生都侧目而视。
杨宁馨在县一中是名人,大家都认识她,看着她这么施施然的走进来,不少人心里头一阵泛酸,嫉妒得很。
她看上去根本不勤奋刻苦,为啥她每次考试的成绩都那么好?真是让人羡慕嫉妒恨。
可能这就是天赋吧,自己没那个天赋,怎么羡慕都羡慕不来。
坐下没多久,响起了第二遍口哨的声音,广播里传来一个带着浓浓乡音的男声:“现在由监考老师分发试卷,大家可以看题,不能动笔作答。”
讲台上站着的监考老师把试卷分发下来,后边那位副监考视线不住的在考室逡巡,学生们都感到了一种无形的压力,好像手上轻飘飘的试卷变得有千斤重。
杨宁馨扫了一眼试题,难度适中,选择题和填空题比较简单,后边的文言文开始有些难度,到了欣赏那部分,竟然用的是一位拉丁美洲作家的散文,不了解那位作家的文化背景,很难理解那段文字。
也不知道邱成才和二柱能不能理解?杨宁馨有些替他们担心,后来转念一想,预考只不过是得一张入场券而已,不必太紧张。更何况就算他们不了解,自己也没办法帮得上忙,又没有脑电波传送的意念气功,想要把知识传授给谁就给谁。
低下头,她开始认真作答,考场里一片沙沙沙的声音,就像春蚕在吞噬着桑叶。
预考结束以后,学校里放了几天假,等到预考成绩公布以后高三再重新开学,这几天里,杨宁馨和二柱陪着唐美丽去广州进了一趟货。
邱成才没有机会跟过去,考试刚刚结束,他爹邱兴国就亲自在校门口逮着他把他带回了旺兴村。
“趁着这几天休息,刚刚好把地里的活给做了。”
这时候刚刚好插秧,正是农忙的时候,邱兴国要上班,林淑英要给乡亲们做衣裳,家里几亩地只能靠着邱成才和邱成功两兄弟。
其实把邱成才带回去是林淑英的主意。
“咱们出点钱,请谁来帮忙把秧插了就是。”邱兴国想得通:“咱们出两倍大工的钱,肯定有人会愿意来帮忙,成才成功两个人插秧,这活儿还是重了些。再说成才刚刚考完预考,咱们得让他好好休息。”
林淑英不同意:“那咋行?成才和城里头那些孩子可不同,他是农村娃,就该干农活,要是心疼他,请一个人来帮帮忙就行,主要还是得让他和成功干点活,要不是两兄弟只会贪图安逸,都忘了根本。”
多请一个人也就是几块钱的事,可林淑英却是不放心让邱成才留在城里。
上次寒假,邱成才口里说在学校补课,可没想到他竟然跟着那个叫杨宁馨的小丫头跑到广州做生意去了,林淑英心里头有些疙疙瘩瘩,儿子不应该以家里为重吗?结果为了讨那个小六的欢喜,竟然连家都不回了,还会撒谎骗人,说是在学校看书。
林淑英的思绪回到了很久以前,那时候隔壁那个小女娃儿才出生,成才就天□□唐家跑,殷勤的照顾着小奶娃儿,比她亲生爹娘还要尽心尽力。
那个小六,到底是不是唐家的小红?为啥成才会对她这样用心?用心到她这个做母亲的都有些暗暗的嫉妒。
林淑英有时候觉得自己的思想有些可怕,儿子喜欢一个人,她应当觉得开心高兴,为啥她的心却很不舒服,好像那里长了一根刺,想要□□却无从下手。
她记起当年第一次看到那个叫小六的女娃以后,邱成才就执拗的要给她买三对头发夹子,还是通过邮局寄过去的,那时候她真应该强硬的拒绝他的要求,不仅仅是浪费钱财,而且埋下隐患。
成才与那个小姑娘越来越接近,小学初中高中都是同学,竟至于今年寒假一起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