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这小鬼头!”肖校长看着杨宁馨那调皮样子,忍不住想逗她:“那你怎么还在外边玩?复习好今天的功课就不用复习昨天的吗?你自己给我出奖励机制的主意,可千万不要自己拿不到奖励哟。”
“校长伯伯,你放心,我自己有把握!”
杨宁馨接过邱成才递给她的篮球,转身投篮。
跳投,没跳多高,篮球勉强挨到篮板,垂直掉落,反弹上去,正好砸到一块小石头上,运动轨迹发生改变,邱成才赶紧迈开腿追了过去。
“我都还没说他,他倒跑开了。”肖校长看着邱成才跑去捡球的背影,摇了摇头:“杨宁馨,你和邱成才是期中的初一年纪一二名,可别在期末被人反超了。”
杨宁馨笑了笑,她不想多说什么,到时候用事实说话。
期中考试以后,大塘中学的老师和学生进入了热情高涨的时期,学生们情绪饱满,老师的幸福指数蹭蹭蹭的上升,师生关系融洽,教学效果更好。教学效果好,学生更喜欢学习,学生喜欢学习老师幸福指数高,教课也更热情,如此下来形成了一个周而复始的良性循环。
“你们学校奖饭菜,还有这回事?”
周末放假,杨家几个娃儿回家,围在桌子旁边说些新鲜事,王月芽听二柱他们议论奖励免费学校食堂吃饭的事情,只觉得新鲜,从来没想到学校还能奖励这些东西。
湖湾小学奖励作业本和铅笔,大柱和杨宁馨两个拿奖拿到手软,二柱三柱间或可以冒出头拿到几个本子,狗蛋和牛蛋可从来没得过学校的奖励,只有几次陈莲老师自己掏腰包买了些作业本,班上同学遍地开花式的给奖,狗蛋和牛蛋这才蹭到了几个作业本的奖励。
“牛蛋虽然成绩比不上班上的同学,可却爱护同学,集体荣誉感强,牛蛋心地善良,积极帮助同学,劳动习惯好。”
陈莲总会找到可以奖励的闪光点。
念初中了,奖励的东西都不同了,也不知道家里头几个娃儿谁能拿到奖,王月芽看了一眼几个孙子孙女,心有感慨,要是学校真这么奖,娃儿们能少交一两个人的伙食费,那可是省出了一笔钱来了。
“奶奶,真有这回事!”二柱急巴巴的向王月芽表态:“我想试试看,能不能拿到免费吃三个月食堂的奖励!”
“呀,二柱挺有信心的嘛!”王月芽笑眯眯的表扬了他:“那奶奶就等着看成绩了。”
“奶奶,你放心,我们都会努力的。”杨宁馨代表几个哥哥表了决心:“我们会给家里节约钱的!”
杨家人乐得合不拢嘴,没想到念初中还有这样的好奖励。
☆、第 73 章
第一百六十一章
时光简直是像从手指缝里漏出去的,一转眼; 期末考试很快就要来临。
晚自习的时候; 一整节课里; 二班十一个寄宿生脑袋都未曾抬一下; 班主任王水英从窗外看了好几次; 都没见多过有异常现象,心里很满意,背着手离开了教室。
办公室里坐着几位老师,围着一个小煤炉在烤火; 炉子里塞着几块木柴; 熊熊燃烧着,火苗吐出来老长,热烘烘的舔着人的手掌。听到门响; 几位老师转过头; 看到王水英走进来,热情的招呼着她过来:“王老师; 快过来坐。”
“我们刚刚还在说呢; 这次期末统考,咱们学校肯定会考得很好!”一个年轻的老师兴致勃勃。
他分配到大塘中学快三年了; 一直在找关系想调进县城,可惜没有太多机会挣成绩,每一次统考对他来说都是获取资本的途径,他非常珍惜。
“大家都这么努力,考得好可不是正常的?”王水英笑了笑:“放平和心态; 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反正日子照常过。”
“王老师你当然不用着急,你们班反正有两个好苗子,就是放到县城的直属初中也是数一数二的。”有老师羡慕的看着王水英:“您可真是运气好呐。”
王水英笑了笑,也不分辩,在小煤炉旁边坐了下来,年轻人呐,不免想要多拿些荣誉,可心急吃不得热豆腐,谁不是慢慢熬过来的呢?教书这事儿,只要自己水平不太差,责任感强就行了,总能把学生教出来的。
“咱们这对调监考可真是啰嗦,也不晓得学校会不会包个车过去,真是劳民伤财,还不如到自家学校监考,也不知道为啥弄出这么大的阵仗。”
才坐下没多久,又有老师开始抱怨。
说话的是任教初一二班的数学老师谢招娣,她也是个年轻老师,第一次遇着统考还要到外边学校去监考的事情,有些觉得不适应:“上学期期末咋就没这样折腾哩?”
“上学期不是统考,不需要对调监考,”教了几年书的老师自然晓得这里头的名堂:“既然是统考,县教委还说开春要举行表彰大会的,当然是不会让本校老师监考的,毕竟是要比出真实水平来,本校老师监考就怕放任学生作弊。”
“那也是,咱们去别的学校监考肯定也会把学生监得死死的,绝不能让他们抄袭。”
门被推开了,一个学生拿着书走了进来:“宋老师,我想问个题目。”
小煤炉旁的一个老师站了起来,走到自己办公桌旁边坐下,拍了拍办公桌:“拿过来我看看。”
“今年咱们学校真是够拼的,也不知道会考出什么成绩。”
“只要用了心,结果都不重要。”王水英拿起语文书本开始看后边的一篇课文,教了这么多年书,她什么都看淡了,考得好当然是好事,可是万一考得不好,也要回家过年啊。
到了期末考试的那一天,大塘中学的老师基本没见了影子,一辆中巴车拉来了十多个外校老师,肖校长倒是没有去外地监考,带领剩下的教职员工作好后勤服务工作。
“小杨同志,语文得咋样啊?”
中午在食堂吃饭的时候,肖校长碰到了杨家几个娃儿,他赶紧把杨宁馨扯到一边:“题目容易吗?”
“校长伯伯,您可真沉不住气!”杨宁馨哈哈一笑:“您得跟东晋的谢安学学!”
“谢安?他怎么了?”肖校长一怔:“还有什么故事吗?”
“当然有啦!校长伯伯,我告诉您吧。东晋和前秦约战淝水之战,东晋宰相谢安和客人正在下棋,忽然接到前方战报,说大破前秦苻坚军队,谢安心里很高兴,可表面却不露声色,和他下棋的客人问前方战事如何?他淡淡的说了一句小儿辈大破贼。可是下完棋走到屋子里,因为心里激动,路上磕磕绊绊的,把木屐上的齿都撞掉啦!”
肖校长明白了杨宁馨的意思:“小杨同学,原来你在挖苦我啊。”
“没有没有,我只是觉得校长伯伯你不要这样激动,不需要问我们考得怎么样,这不是给我们增加压力嘛。”
“嘿嘿,我觉得你才不会有啥压力呢,要不是我肯定不会找你问的。”肖校长直起身笑了笑:“好好好,我不问,看你那神情,应该一点问题都没有。”
这小姑娘可真是厉害,历史故事知道这么多,谢安这事儿他都不知道哩。
肖校长看着杨宁馨的背影,脸上露出了笑容,小杨同学以后肯定会有大出息的。
初中的期末统考举行了两天,考完以后放寒假,一个星期以后学生再返校接通知书。
这一次统考县教委非常重视,不仅异地监考,而且还统一改卷,试卷送到了县教委的公会,由教研室牵头进行统一批阅,每个环节都非常严格,保证了考试的公正性。
寒假开始的这几天,不仅仅是学生们在盼成绩,就是老师们也盼着成绩,只巴望自己学校的成绩能冲在前边,开春县教委的表彰大会上多拿几张奖状。
大塘中学的老师们先是去县里改了两三天的试卷,回家在宿舍里窝了一天,第四天总算是盼到了成绩下达学校。
肖校长大早就带着成绩从县城里回来,学校门口已经有按捺不住的老师在溜达,见着肖校长的身影,大家都围拢过来:“校长,咋样?这次咱们学校成绩咋样?”
“进去说,进去说!”肖校长拍了拍自己斜背着的黑色大布包:“外头冷,咱们去会议室看成绩去!”
肖校长的心里,暖烘烘的生着一团火,实在想要冲出喉咙口,可是他硬生生的把这团火压了下去。
杨宁馨那天跟他说了谢安的故事,肖校长回去反省了一下,觉得自己还真是有些稳不住,竟不如一个八岁的小姑娘。自省以后,他决定从今以后一定要学会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不要喜形于色,遇到大事要冷静。
这么多老师围着他要看成绩,肖校长却咬着